一种老年人使用的便携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3245发布日期:2019-02-15 20:50阅读:9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老年人使用的便携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老年人使用的便携制氧机。



背景技术: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各方面的机能都会逐渐衰弱,针对于心脏功能更加明显,据不完全统计,造成老年人死亡的病因之首诸如心脏病、高血压,支气管疾病和肺部疾病,随着空气的污染加上器官衰竭,支气管疾病和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和供氧不足渐渐占据大量比例,所以伴随着市面上的可携带的制氧机的出现,满足了大量可需要人员的使用,但是针对于老年人来使用的话,在功能体积和结构上又太缺乏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老年人使用的便携制氧机,包括机体、进气口和出氧口,制氧机机体为球状,机体外连接设置有带子,机体内设置有制氧设备、氧气传感器、液晶显示模块、微处理器、报警装置和电源模块,进气口和输氧口与制氧设备管道连接相通连接,氧气传感器位于机体的空腔中与微处理器和报警装置电连接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液晶显示模块和报警装置信号连接,电源模块与氧气传感器、液晶显示模块、报警装置和微处理器电连接,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

进一步方案为:

电源模块由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成,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机体外壳,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接的蓄电池和控制器连接设置于整个机体的底面上,并且蓄电池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电量显示屏。

进一步方案为:

报警装置由蜂鸣器和微型振动器组成。

进一步方案为:

机体侧边设置有照明灯。

进一步方案为:

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微型GPS定位器。

有益效果如下:

(1)体积小,有益于老年人外出携带,不会对身体增加多余的负重:

(2)设置有氧气传感器,用来实时监控氧气的含量和氧气的浓度,通过液晶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3)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电,不用担心外出电能不足,影响使用者紧急使用,并且节能环保,通过电量显示屏监控显示电量状况;

(4)设置有报警装置,当出现氧气含量或者浓度不正常的情况下,氧气传感器会将信号传输到报警装置上,从而蜂鸣器和振动器工作,提醒使用者;

(5)设置有微型GPS定位器,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行踪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剖视图;

1.机体;2.进气口;3.出氧口;4.带子;5.制氧设备;6.氧气传感器;7.液晶显示模块;8.微处理器;9.报警装置;10.电源模块;11.太阳能电池板;12.蓄电池;13.控制器;14.电量显示屏;15.微型振动器;16.照明灯;17.GPS定位器;18.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老年人使用的便携制氧机,包括机体1、进气口2和出氧口3,制氧机机体1为球状,机体1外连接设置有带子4,机体内设置有制氧设备5、氧气传感器6、液晶显示模块7、微处理器8、报警装置9和电源模块10,进气口2和输氧口3与制氧设备5相通连接,氧气传感器6位于机体1的空腔中与微处理器8和报警装置连接,微处理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液晶显示模块7和报警装置信号连接,电源模块10与氧气传感器6、液晶显示模块7、报警装置和微处理器8连接,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其中电源模块10由太阳能电池板11和蓄电池12组成,太阳能电池板11设置于机体1外壳,与太阳能电池板11相连接的蓄电池12和控制器13连接设置于整个机体1的底面上,并且蓄电池12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电量显示屏14,报警装置由蜂鸣器9和微型振动器15组成。使用时,打开开关18,制氧设备5开始工作,将空气处理分离等工序后传输到出氧口3,使用者开始使用,氧气传感器6用来实时监控氧气的含量和氧气的浓度,通过液晶显示模块7进行显示,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1进行供电,不用担心外出电能不足,影响使用者紧急使用,并且节能环保,通过电量显示屏14监控显示电量状况,当出现氧气含量或者浓度不正常的情况下,氧气传感器6会将信号传输到报警装置上,从而蜂鸣器9和微型振动器15工作,从而提醒使用者。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机体1侧边设置有照明灯16,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微型GPS定位器17,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行踪的功能,解决夜晚光线暗时照亮的功能。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