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有辅助护理功能的消化胃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191发布日期:2019-02-10 23:1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有辅助护理功能的消化胃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有辅助护理功能的消化胃镜装置。



背景技术:

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消化胃镜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检查时通常让病人咬上一个牙垫,牙垫较硬,会让病人产生不适感;

2.检查时会因为胃镜的刺激,唾液会过多分泌,从而流出口外,会弄脏衣物和医疗设施。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安装有辅助护理功能的消化胃镜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辅助护理功能的消化胃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牙垫太硬、唾液流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安装有辅助护理功能的消化胃镜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安装有辅助护理功能的消化胃镜装置,其中,该安装有辅助护理功能的消化胃镜装置包括有:

挂耳、无纺布口罩、医用海绵、咬合柱、胃镜进口、鼻部空腔、输氧管、吸管、吸杯,挤压部、挡片和杯体;

所述挂耳缝制于无纺布口罩左右两侧;所述咬合柱固定于无纺布口罩前侧;所述胃镜进口开设于咬合柱中间;所述鼻部空腔设于无纺布口罩后侧;所述输氧管设于鼻部空腔顶侧;所述吸管一端设于无纺布口罩前侧,且位于咬合柱右下方;所述挤压部设于杯体底端;所述挡片设于杯体一侧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医用海绵固定于咬合柱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吸管一端设于无纺布口罩前侧,且位于咬合柱右下方,所述吸杯与吸管另一端相连接。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医用海绵的设置,有利于缓解患者咬合时的应力,一方面可以给患者较为舒适的口感,同时,医用海绵也会吸收一部分唾液,防止因为唾液分泌过多而流出口外。

2.本实用新型吸杯的设置,有利于对口腔内分泌的唾液进行收集,胃镜检查时由于胃镜管的刺激,口腔会分泌大量唾液,从而流出口外,吸杯可以吸取口腔内的唾液,可以防止口腔内唾液过多而溢出,从而避免唾液污染医疗器械及衣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挂耳,2、无纺布口罩,3、医用海绵,4、咬合柱,5、胃镜进口,6、鼻部空腔,7、输氧管,8、吸管,9、吸杯,91,挤压部,92、挡片,93、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图3,一种安装有辅助护理功能的消化胃镜装置,包括有:

挂耳1、无纺布口罩2、医用海绵3、咬合柱4、胃镜进口5、鼻部空腔6、输氧管7、吸管8、吸杯9,挤压部91、挡片92和杯体93;

挂耳1缝制于无纺布口罩2左右两侧;咬合柱4固定于无纺布口罩2前侧;胃镜进口5开设于咬合柱4中间;鼻部空腔6设于无纺布口罩2后侧;输氧管7设于鼻部空腔6顶侧;吸管8一端设于无纺布口罩2前侧,且位于咬合柱4右下方;挤压部91设于杯体93底端;挡片92设于杯体93一侧顶部。

其中,医用海绵3固定于咬合柱4外侧,在咬合柱4外侧套装固定医用海绵3,在病人咬合时,可以起到缓冲并减轻咬合力的作用,防止咬合硬物时的不适感和对牙齿的损伤,同时,医用海绵3也能吸收一部分唾液,避免了传统胃镜咬合方式下唾液流出的尴尬;

其中,吸管一端设于无纺布口罩前侧,且位于咬合柱右下方,吸杯9与吸管8另一端相连接,吸杯9能够通过吸管8吸取口腔内的唾液,产生唾液时即可吸取,防止唾液在口中累积过多而溢出。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该安装有辅助护理功能的消化胃镜装置时,将挂耳1挂于耳部,张嘴咬住医用海绵3,胃镜从胃镜进口5深入,胃镜进口5的胃镜进入端设有60度锥角,方便胃镜进入进行胃镜检查,输氧管7接氧气机,将氧气送进鼻部空腔6供病人呼吸,防止病人出现缺氧的情形,吸管8一端放入舌尖下方,当口中唾液累积时,会先流到舌下,此时按压挤压部91,挤压时挡片92打开,松开挤压部91时,挡片关闭,口中的一端吸管8开始在压力的作用下吸取口腔中的唾液,将唾液吸取到杯体中,如此反复按压挤压部91,挡片92可以防止吸取的唾液在挤压时再回到口腔。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