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分离机及其血袋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0481发布日期:2019-03-27 10:44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血液成分分离机及其血袋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全血分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液成分分离机及其血袋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经过离心机分离后的血袋中的血液将被分层,上面为血浆层,中间为白膜层(血小板和白细胞,很薄的一层),下面为红细胞层。血液成分分离机,用于将一袋血液分成几小袋血液或者用在离心机之后对将各个成分进行分离,目前市场上的血液成分分离机普遍采用挤压的方式,例如将血浆层从一袋全血分离出来或者将白膜层从仅剩白膜和红细胞的血袋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将采血袋悬挂于血液成分分离机前侧,通过挤压板挤压离心后的血袋使血袋上面的血浆层(或白膜层)顺着导管进入空的收集袋,达到成分分离的目的。现在血站系统中使用的血袋是一个顶部中间设有导管出口的长方形袋,袋中的血浆(或白膜)在通过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的过程中容易聚集在血袋的两个上角部,亦称“死角”,很难分离挤出,以致成分分离不完全。

为了对血袋的血袋进行挤压,目前有在挤压板上安装橡胶挤压板的方案,橡胶挤压板相对挤压板的位置是固定的,不会陷进挤压板内,就算橡胶是有一定的弹性,但压缩程度有限。橡胶挤压板的厚度决定了挤压板对血袋挤压运动的最大行程,即固定了血袋的最大挤出量。然而由于血袋的容量规格不同导致血袋内血浆(或白膜)的含量不同,或者同一种容量规格的血袋但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导致每袋血袋的血浆(或白膜)的含量不同,又或者袋液分袋需求不同,挤出量也往往不同。采用安装橡胶挤压板的方案就有可能无法实现将血浆(或白膜)完全挤出或者无法完成挤出量较大的血袋分袋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成分分离机及其血袋挤压装置,旨在实现避免产生挤压死角的同时,适应挤出量不固定的挤压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成分分离机的血袋挤压装置,所述血袋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板及两个死角挤压块,所述挤压板具有用于与血袋接触并挤压血袋的一挤压面,所述两个死角挤压块可弹性伸缩地安装在所述挤压板的挤压面一侧的上部,且所述两个死角挤压块之间留有间隙以用于容纳血袋的导管,所述两个死角挤压块用于对血袋的导管两侧的两个上角部进行挤压,并且受挤压可以向挤压板内缩进。

优选地,所述挤压板的挤压面对应每一个死角挤压块设有一个凹陷,所述死角挤压块嵌入在所述凹陷内,并在所述凹陷的底部与所述死角挤压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挤压板于所述凹陷的底部设有导柱,所述死角挤压块对应所述导柱设有导孔,所述死角挤压块背向所述挤压板的一面对应所述导孔设有沉孔,所述死角挤压块通过所述导孔可前后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柱上,所述死角挤压块的沉孔内设有与所述挤压板的导柱结合的一锁固件。

优选地,所述死角挤压块的厚度等于或者小于所述挤压板的凹陷深度

优选地,所述两个死角挤压块呈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两斜面,所述两斜面之间的距离由上自下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挤压板整体呈方形,所述死角挤压块整体呈三角形。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死角挤压块的下部连接以形成为一整体。

优选地,所述挤压板的挤压面对应连接块设有一个凹槽,所述连接块嵌在所述凹槽内,并在所述凹槽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一种血液成分分离机,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的机身前侧板上安装有前述的血袋挤压装置。

优选地,所述血袋挤压装置的挤压板为相于对所述机身前侧板可移动的动板,或者为相对于所述机身前侧板固定的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血液成分分离机及其血袋挤压装置中,通过设置可弹性伸缩的两个死角挤压块来对血袋的导管两侧的两个上角部进行挤压,死角挤压块受挤压可以向挤压板内缩进,不仅能避免产生挤压死角,又能适应挤出量不固定的挤压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液成分分离机的血袋挤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血袋挤压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血液成分分离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血液成分分离机中血袋挤压装置挤压血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成分分离机的血袋挤压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血液成分分离机的血袋挤压装置的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血袋挤压装置10包括挤压板11及两个死角挤压块12,挤压板11具有用于与血袋20(参照图3和图4)接触并挤压血袋20的一挤压面111,两个死角挤压块12可弹性伸缩地安装在挤压板11的挤压面111一侧的上部,且两个死角挤压块12之间留有间隙以用于容纳血袋20的导管21,两个死角挤压块12用于对血袋20的导管21两侧的两个上角部22进行挤压,并且受挤压可以向挤压板11内缩进。

挤压板11的挤压面111对应每一个死角挤压块12设有一个凹陷112,死角挤压块12嵌入在凹陷112内,并在凹陷112的底部与死角挤压块12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3。

挤压板11于凹陷112的底部设有导柱113,死角挤压块12对应导柱113设有导孔(图中未标示),死角挤压块12背向挤压板11的一面对应导孔设有沉孔121,死角挤压块12通过导孔可前后滑动地安装在导柱113上,死角挤压块12的沉孔121内设有与挤压板11的导柱113结合的一锁固件14,以防止死角挤压块12脱离挤压板11。

死角挤压块12的厚度等于或者小于挤压板11的凹陷112深度,这样,死角挤压块12在受挤压时能完全嵌入挤压板内。

两个死角挤压块12呈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两斜面122,两斜面122之间的距离由上自下逐渐变大,于两者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空间,这样可以将血袋20中的血浆(或白膜)挤向血袋20与三角形空间相对应的部位,有利于血浆(或白膜)经血袋20的导管21排到指定的收集袋中。

挤压板11整体呈方形,死角挤压块12整体呈三角形,死角挤压块12的三个角的位置形成有倒角,例如倒圆角或倒直角。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血液成分分离机的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血液成分分离机包括主机30,主机30的机身前侧板31上安装血袋挤压装置10。血袋挤压装置10的结构具体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血袋挤压装置10的挤压板11为相于对机身前侧板可移动的动板,通过连接杆32设于机身前侧板31上并在主机30内的驱动件的驱动下可向血袋20方向移动,血袋20悬挂在挂杆33上。通过挤压板11挤压离心后的全血血袋20使血袋20上层的血浆(或白膜)顺着导管21进入空的收集袋,达到成分分离的目的。

在挤压过程中,两死角挤压块12先接触血袋20的两个上角部,对两上角部进行挤压,挤压板11继续向前运动对血袋20中部进行挤压,使血浆(或白膜)可以完全排到指定的收集袋中,从而达到成分完全分离的目的,避免血浆(或白膜)残留在血袋20的两上角部。

血液成分分离机的机身前侧板31还通过固定杆3连接有相对于机身前侧板31固定的一定板34,定板34上设有用于悬挂血袋20人挂杆33,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定板34朝向动板的一侧面上可以设置两死角挤压块12形成血袋挤压装置,即前述血袋挤压装置10中的挤压板11即为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定板34。

前述血袋挤压装置10的实施例中,两个死角挤压块12为相分离的独立部件,但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血袋挤压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死角挤压块12的下部连接以形成为一整体。在此种情况下,挤压板11的挤压面111对应连接块可以设有一个凹槽,连接块嵌在凹槽内,并在凹槽的底部与连接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3。另外,还可以是在凹槽的底部与连接块之间不设置压缩弹簧,而仅在挤压板的凹陷的底部与死角挤压块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或者是仅在凹槽的底部与连接块之间设置压缩弹簧,而在挤压板的凹陷的底部与死角挤压块之间不设置压缩弹簧。

上述血液成分分离机及其血袋挤压装置中,通过设置可弹性伸缩的两个死角挤压块来对血袋的导管两侧的两个上角部进行挤压,死角挤压块受挤压可以向挤压板内缩进,不仅能避免产生挤压死角,又能适应挤出量不固定的挤压要求。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技术内容下,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