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弹性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7726发布日期:2019-04-03 00:3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弹性推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正畸治疗过程中的辅助装置,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作用于上下牙列施加推力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正畸矫治过程中,弹性橡皮筋颌间牵引是一种常用的改善上下颌牙齿相对位置不调的辅助手段。在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中,使用颌间牵引的常用方式为通过矫治器(透明塑料牙套)上预留空间在牙面粘接金属舌钮,或者在矫治器上预先设计牵引钩。粘接金属纽扣只能作用于单颗牙,且因减少了矫治器的包裹而削弱了控制力,另外存在牵引中纽扣脱落的风险。通过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预成的牵引钩进行颌间牵引则会给矫治器施加合向脱位力,影响其与牙列的密合,严重时可造成脱套,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无托槽矫治器颌间牵引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颌间弹性推杆,改传统的“拉力”为“推力”,可在调整上下颌牙列关系的同时,增加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固位力,提高矫治效果。

一种适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弹性推杆,结构包括一个弹性材质的推杆本体和在推杆本体两端与推杆本体为一体结构的弹性材质的插头,所述插头自距推杆本体远端至推杆本体近端,依次为膨大的头部,相对头部缩小的颈部,相对颈部膨大的尾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的头部最好设计为膨大的球形,颈部为直径小于头部球形直径的柱形,尾部为直径大于颈部的圆盘形。头部、颈部、尾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设计为插头的颈部轴线垂直于尾部圆盘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设计为插头颈部与推杆本体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球形头部中心和尾部圆盘中心在该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弹性推杆结构还包括配套使用的两个套环,所述套环根据颌间推力方向需要,分别一体化设置在上下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配套使用)上,且相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向外伸出,实现将弹性推杆插头的两头部穿过套环,使套环卡在插头的头部和尾部之间的颈部,完成弹性推杆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安装配套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环为圆环状,其内径小于弹性推杆插头的头部和尾部外径,大于插头的颈部外径。由于插头为弹性材质,插头头部经挤压变形穿过圆环后恢复原状,且圆环内径小于尾部(起阻挡作用),使得圆环套在颈部,实现插头与圆环的相对固定。套环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整体成型而成,由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内表面向外突出,其环面所在平面和角度根据矫治效果(推力)确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推杆结构中,发挥施力作用推杆本体可分为不同的长度和直径型号,相应匹配的插头也为不同大小,使用时候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弹性推杆具体的尺寸需经过临床实际应用需要确定。可采用如下尺寸:套环内径3mm、外径6mm、厚度3mm;插头头部小球直径4mm;插头颈部直径2mm,长度5mm;插头尾部圆盘直径6mm,厚度2mm;推杆本体直径4mm,长度30mm。制作材质可选用医用橡胶或其它有类似性能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推杆的使用方法:

(1)根据需要进行颌间调整的牙齿情况,在上、下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所需的位置制作套环。实际制作时,可通过目前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膜制作工艺,先一体化成形带有圆盘状结构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再通过打孔形成中心有规则圆孔的套环。

(2)将上、下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分别就位。

(3)将弹性推杆两端的插头的头部分别插入上、下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套环内,套环卡在插头的颈部,实现弹性推杆两端分别在上下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的连接。推杆的长度应大于上、下套环间的连线距离,插入后推杆发生弯曲形变,其弹性回复力即为推力,通过套环、隐形矫治器作用于牙。该推力可分解为水平向和垂直向两个分力,水平向分力用于调整上、下牙前后向关系,垂直向分力则将牙套紧压于牙齿,防止其脱位,增大其固位力,从而更好的发挥牙套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推杆改传统利用弹性橡皮圈进行颌间牵引的“拉力”为“推力”,避免了拉力伸长牙齿的副作用,而推力可对牙齿施加压入力,适用于需要牙齿压入的情况;同时推力对矫治器施加垂直方向的固位力,提高了无托槽隐形矫治与牙列的贴合程度,从而可提高矫治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推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颌间弹性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即其上的套环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3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及其上的套环的结构示意图(牙齿咀嚼面视角)。

图4为图3中套环与矫治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沿牙列方向视角)。

图5为弹性推在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安装前示意图。

图6为弹性推在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安装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适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弹性推杆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中以常见的安氏II类错颌畸形矫正为例为例进行说明。治疗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时,上牙需要向后的力,下牙需要向前的力。因此,分别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颌(上颌牙套)双侧第一磨牙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下颌(下颌牙套)的尖牙处制作与推杆匹配的套环。将上、下牙套就位后,假设咬合时上颌第一磨牙处套环与下颌尖牙处套环间连线距离为25mm,因此将弹性推杆的推杆长度设置为30mm。具体结构和参数为:

由一个弹性材质的推杆本体1和在推杆本体两端与推杆本体为一体结构的弹性材质的插头2,所述插头自距推杆本体远端至推杆本体近端,依次为膨大的头部2-1,相对头部缩小的颈部2-2,相对颈部膨大的尾部2-3。插头的头部为膨大的球形,颈部为直径小于头部球形直径的柱形。尾部为直径大于颈部的圆盘形,颈部轴线垂直于该圆盘面,且颈部与推杆本体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球形头部中心和圆盘中心在该直线上。该弹性推杆结构还包括配套使用的两个套环,所述套环根据颌间推力需要,分别一体化设置在上下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且相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向外伸出,所述套环为圆环状内,其径小于弹性推杆插头的头部和尾部外径,大于插头的颈部外径,实现将弹性推杆插头的两头部穿过套环,使套环卡在插头的头部和尾部之间的颈部,完成弹性推杆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安装配套使用。

结构尺寸:套环内径3mm、外径6mm、厚度3mm;插头头部小球直径4mm;插头颈部直径2mm,长度5mm;插头尾部圆盘直径6mm,厚度2mm;推杆直径4mm,长度30mm。

使用方法及原理:将弹性推杆两端插头分别插入上、下牙套的套环中。推杆发生弯曲形变,其弹性回复力通过插头(尾部圆盘)作用于矫治器和牙列上,给予上颌矫治器及牙列斜向上的推压力,给予下颌矫治器及牙列斜向下的推压力。上下颌受到推压力的水平向分力可辅助改善上下颌矢状向关系不调,垂直向分力则可增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固位力,防止其脱位,增大其对牙齿的包裹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