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膜下肌瘤打结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605发布日期:2018-11-07 20:38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粘膜下肌瘤打结推进器。



背景技术:

子宫粘膜下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子宫粘膜下肌瘤是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肌瘤,由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增加了子宫内膜面积,其害处在于:肌瘤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发生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多及周期紊乱,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若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生贫血,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肌瘤体积大、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并不会再有月经。目前对该病手术常用经阴道结扎切除、气门芯环套蒂部切除、橡皮筋勒割法、皮套结扎及阴道内环套法摘除等,但对于蒂深的子宫粘膜下肌瘤,较难摘除,且现有技术在操作时会对肿瘤进行牵拉,伤口较大,不易痊愈。不能及时取出肿瘤,导致感染,发热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套扎不紧,瘤蒂部处理不当有出血多等风险,从而增加病人的疼痛感,手术风险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粘膜下肌瘤打结推进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粘膜下肌瘤打结推进器,包括切割线和套管,所述切割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且限位环卡接于套管的上端开口处,所述套管的上端内壁设有环形卡块,且环形卡块的上端与限位环贴合,所述套管的上端内壁均匀环绕设有若干个限位槽,且限位槽与切割线相对应,所述切割线远离限位环的一端贯穿套管并向外延伸,且切割线的延伸端设有拉环,所述套管下端外壁的两侧对称设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环形卡块的内环直径小于限位环的外环直径。

优选地,所述切割线的一端穿过限位环并形成活结。

优选地,所述套管的上端内壁均匀环绕设有8-10个与切割线对应的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宽度为1-3毫米。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外壁设有一层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外壁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根据肌瘤的大小来判断需要撑起的线圈大小,并通过拉环拉动切割线围至合适大小,再将线圈套接至肌瘤的根部,此时,由于切割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且限位环卡接于套管上端开口的环形卡块处,而环形卡块的内环直径小于限位环的外环直径,通过环形卡块对限位环进行限位,从而使得限位环得以固定,由于切割线的一端穿过限位环并形成活结,通过把手固定住套管,并拉动拉环,使得线圈直径逐渐变小,进而拉紧线圈,使得粘膜下肌瘤得以切除,操作十分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适合不同尺寸的肿瘤切除,且手术时间短,减少了病人的疼痛,降低了手术风险,使用便捷巧妙,适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切割线1、套管2、限位环3、拉环4、限位槽5、把手6、防滑垫7、环形卡块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粘膜下肌瘤打结推进器,包括切割线1和套管2,切割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且限位环3卡接于套管2的上端开口处,套管2的上端内壁设有环形卡块8,且环形卡块8的上端与限位环3贴合,套管2的上端内壁均匀环绕设有若干个限位槽5,且限位槽5与切割线1相对应,切割线1远离限位环3的一端贯穿套管2并向外延伸,且切割线1的延伸端设有拉环4,套管2下端外壁的两侧对称设有把手6。

具体的,环形卡块8的内环直径小于限位环3的外环直径,通过环形卡块8对限位环3进行限位,从而使得限位环3得以固定,便于拉紧线圈。

具体的,切割线1的一端穿过限位环3并形成活结,拉动拉环4,使得线圈直径逐渐变小。

具体的,套管2的上端内壁均匀环绕设有8-10个与切割线1对应的限位槽5,且限位槽5的宽度为1-3毫米,切割线1卡接于限位槽5内,起到一定的支撑限位作用。

具体的,把手6的外壁设有一层防滑垫7,且防滑垫7的外壁设有防滑纹,增加了表面摩擦力,便于套管2的推拉。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时,首先根据肌瘤的大小来判断需要撑起的线圈大小,并通过拉环4拉动切割线1围至合适大小,再将线圈套接至肌瘤的根部,此时,由于切割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且限位环3卡接于套管2上端开口的环形卡块8处,而环形卡块8的内环直径小于限位环3的外环直径,通过环形卡块8对限位环3进行限位,从而使得限位环3得以固定,由于切割线1的一端穿过限位环3并形成活结,通过把手6固定住套管2,并拉动拉环4,使得线圈直径逐渐变小,进而拉紧线圈,使得粘膜下肌瘤得以切除,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