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持续分泌物引流牙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0132发布日期:2018-11-13 20:3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口腔持续分泌物引流牙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品,特别是一种口腔持续分泌物引流牙垫。



背景技术:

通过口腔插入气管插管的病人经常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将气管插管咬变形,并且这类病人的口腔分泌物量远大于正常人,需要定期引流吸出,若吸出不及时,口腔分泌物下移到气管,容易引发肺部感染。

临床上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通常会将一个外径大于气管插管接头外径的牙垫(牙垫呈管状)与气管插管绑定为一体,一同插入病人口腔中,病人便只能咬住牙垫,有效避免将气管插管咬变形,同时还可通过牙垫的内孔吸出病人口腔内的分泌物。

但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牙垫在口腔内的部分仅有一个开口(即在牙垫的端部),当插入吸引管吸引口腔分泌物时,吸力仅作用在牙垫开口处的口腔黏膜上,吸力过于集中在这一小块区域,容易导致该处黏膜受损、溃烂。2、因口腔黏膜容易受损的缘故,病人的口腔分泌物不适合长时间持续吸引,只能间歇吸引,这就可能出现口腔分泌物储留过多,下移到气管的情况,进而引发肺部感染。3、现有的牙垫不能直接连接吸引管,不能达到小压力持续吸引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口腔持续分泌物引流牙垫,它解决了通过现有的牙垫插入吸引管吸引口腔分泌物时,因吸力过于集中而容易导致口腔黏膜受损、溃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口腔持续分泌物引流牙垫,包括牙垫;牙垫呈两端开口的管状,其外壁上设有径向伸出的定位台,牙垫在定位台两侧分别为口腔内段和口腔外段;其还包括多孔套管;多孔套管一端敞口,其管壁上均布有多个吸引孔A,其敞口一端套装在牙垫的口腔内段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多孔套管在与敞口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端面上设有吸引孔B,吸引孔B的数量为一个且设在与敞口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端面的中心区域。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多孔套管口腔内段的端面超出牙垫口腔内段的端面的长度为20-40mm。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牙垫口腔外段的端头设有倒角段。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吸引孔A的孔径为1-3mm,吸引孔B的孔径为3-8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牙垫的口腔外段连接吸引管吸引口腔分泌物时,吸力被分散到多孔套管的每一个吸引孔A和吸引孔B上,相比只有单个开口的牙垫,其吸引效果更好;并且有效避免了吸力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而保护了口腔黏膜不易发生受损、溃烂。

2、因吸力得到分散和弱化,不易损伤口腔黏膜,牙垫的口腔外段可直接连接吸引管,故可采用持续吸引的方式清除病人的口腔分泌物,有效减少人工气道插管病人口腔分泌物的储留,避免口腔分泌物下移到气管,进而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持续吸引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护士的工作量。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口腔持续分泌物引流牙垫,包括牙垫1和多孔套管2。

牙垫1呈两端开口的管状,其外壁上设有径向伸出的定位台11,牙垫1在定位台11两侧分别为口腔内段12和口腔外段13。

多孔套管2一端敞口,其管壁上均布有多个吸引孔A21,其在与敞口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端面上设有吸引孔B22,吸引孔B22的数量为一个且设在与敞口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端面的中心区域;其敞口一端套装在牙垫1的口腔内段12上。

优选,多孔套管2口腔内段12的端面超出牙垫1口腔内段12的端面的长度为20-40mm。

优选,牙垫1口腔外段13的端头设有倒角段131,便于吸引管套装在牙垫1口腔外段13上。

优选,吸引孔A21的孔径为2mm,吸引孔B22的孔径为5mm。

优选,牙垫1口腔外段13的外径与吸引管的内径相匹配。

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使用时,将牙垫1与气管插管绑定为一体,一同插入病人口腔中,牙垫1的外径大于与其绑定的气管插管的外径。牙垫1的口腔外段13连接吸引管,便可持续吸引病人口腔分泌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