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气管镜球囊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9925发布日期:2019-06-19 01:3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气管镜球囊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气管镜球囊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支气管镜是呼吸内科常用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在支气管镜下利用导管对支气管肺泡灌洗、刷检是目前普遍开展的检查项目,而在支气管镜下利用导管对支气管肺泡打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目前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对支气管肺泡进行灌洗和打药会采用一套导管,如果该病人灌洗完需要刷检而不是打药,便需要将灌洗导管取出,另取一套刷检用的导管进行检查,增加了病人的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气管镜球囊导管组件,用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打药和毛刷刷检使用,提高诊疗效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气管镜球囊导管组件,包括:刷检用毛刷;内管,用于从外界向目标支气管输送灌洗液、药液以及所述毛刷;套在所述内管外并具有球囊的外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密封连接,以便于在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密封空间,从而向所述球囊注气;其中,所述外管与注气管道连通。

其中,所述内管具有两端贯通的用于输送灌洗液的灌洗孔道、用于输送药液的打药孔道以及用于输送所述毛刷的毛刷送入孔道。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塞堵在所述毛刷送入孔道出口端的防污染封堵。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所述内管的连接接口,以便于所述灌洗孔道、打药孔道以及毛刷送入孔道分别与外界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接口包括:连通所述毛刷送入孔道的毛刷送入口,所述毛刷从所述毛刷送入口进入毛刷送入孔道内并经由所述毛刷送入孔道进入目标支气管;连通所述灌洗孔道的灌洗入口,灌洗液从所述灌洗入口进入所述灌洗孔道内并经由所述灌洗孔道进入目标支气管;连通所述打药孔道的打药入口,药液从所述打药入口进入所述打药孔道内并经由所述打药孔道进入目标支气管。

优选的,所述毛刷送入口与所述毛刷送入孔道直线连通。

优选的,所述内管具有一个贯通腔,所述一个贯通腔可用作所述灌洗孔道或打药孔道或毛刷送入孔道。

或者,所述内管具有两个独立的贯通腔,所述灌洗孔道和打药孔道共用一个贯通腔,所述毛刷送入孔道对应另一个贯通腔。

或者,所述内管具有三个独立的贯通腔,所述灌洗孔道、打药孔道和毛刷送入孔道分别对应一个贯通腔。

优选的,所述防污染封堵为聚乙二醇封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打药使用,又可用于支气管镜下刷检使用,提高检查和治疗效率,减轻病患的经济负担;

2)本实用新型内管用于对灌洗液、药液以及毛刷起保护作用,避免直接与支气管镜操作孔道接触而受污染,提高疾病的诊治率;

3)本实用新型的外管在内管的近出口端设置可膨胀球囊,在灌洗和打药时用于封堵在目标支气管口处,提高灌洗回收率和注药效率;

4)本实用新型在毛刷送入孔道的出口端封堵防污染封堵,避免毛刷在送入目标支气管时被支气管镜操作孔道内的杂菌污染,保护毛刷在刷检前保持无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气管镜球囊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毛刷和防污染封堵);

图2是图1所示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灌洗或打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和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刷检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A-A剖视图;

图7是内管具有两个贯通腔的剖视图;

图8是内管具有三个贯通腔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管;2-内管;21-贯通腔;3-球囊;4-注气管道;5-连接接口;51-毛刷送入口;52-灌洗入口(打药入口);6-防污染封堵;7-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打药使用,以及支气管镜下刷检使用,提高检查和治疗效率,减轻病患的经济负担。

如图1、2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气管镜球囊导管组件,包括:刷检用毛刷7;用于从外界向目标支气管输送灌洗液、药液以及毛刷7的内管2;套在内管2外并具有球囊3的外管1。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外管1与内管2密封连接,使内管2与外管1之间形成可向球囊3打气的密封空间;如图1和2所示,外管1与注气管道4连通,通过注气管道4向内管2与外管1之间的密封空间打气,从而使球囊3在气体压力下膨胀。球囊设置在内管2的近出口端。

本实用新型的内管2可作为灌洗液、药液和毛刷7的保护导管,避免灌洗液、药液和毛刷7直接经由支气管镜的操作孔道进入目标支气管时而将操作孔道内的杂菌带入目标支气管。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管2外密封连接具有球囊的外管1,通过球囊膨胀对支气管口的封堵实现注药效率和灌洗回收率的提高。具体的,当通过内管2向目标支气管灌洗和打药时,膨胀的球囊3嵌顿在目标支气管口处,由于膨胀的球囊3与目标支气管壁贴紧而堵住目标支气管口,减少药液和灌洗液外溢,提高注药效率和灌洗回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内管2通过设置灌洗孔道来输送灌洗液、设置打药孔道来输送药液以及设置毛刷送入孔道来输送毛刷7,其中,灌洗孔道、打药孔道以及毛刷送入孔道均贯通内管2的两端。

此外,如图1所示,内管2还连接有连接接口5,以便于灌洗孔道、打药孔道以及毛刷送入孔道分别与外界连接。其中,连接接口5包括:连通毛刷送入孔道的毛刷送入口51,毛刷7从毛刷送入口51进入毛刷送入孔道内并经由毛刷送入孔道进入目标支气管;连通灌洗孔道的灌洗入口,灌洗液从灌洗入口进入灌洗孔道内并经由灌洗孔道进入目标支气管;连通打药孔道的打药入口,药液从打药入口进入药孔道内并经由打药孔道进入目标支气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和6所示,本实施例在内管2内设置一个贯通腔21,该贯通腔21根据诊疗需要作为灌洗孔道、打药孔道或毛刷送入孔道使用。在灌洗设备和打药设备接口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连接接口5设置两个入口,分别是毛刷送入口51和灌洗入口(打药入口)52;其中,毛刷送入口51与毛刷送入孔道(贯通腔21)直线连通,方便毛刷7进出毛刷送入孔道(贯通腔21);灌洗入口(打药入口)52设置在毛刷送入口51的一侧。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防污染封堵6。当贯通腔21作为毛刷送入孔道使用时,防污染封堵6用于塞堵在贯通腔21的出口端,避免支气管镜的操作孔道内的杂菌进入内管2的贯通腔21内。具体实施时,防污染封堵6优选使用聚乙二醇封堵,会在人体内溶解。

当需要向目标支气管灌洗时,如图3所示,在支气管镜的观察下,外管1和内管2经由支气管镜的操作孔道进入目标支气管,当球囊3置于目标支气管口内时,向球囊3内打气,球囊3膨胀直至与目标支气管壁贴紧无缝隙时,向灌洗入口52注入灌洗液,灌洗液经由依次连接的灌洗入口52和灌洗孔道(贯通腔21)流入目标支气管内,由于球囊3堵在目标支气管口处,灌洗液无法外溢,提高灌洗的回收率,从而提高灌洗结果检查的准确性。

当需要向目标支气管打药时,如图3所示,在打药前将球囊3堵在目标支气管口处,向打药入口52注入药液,药液经由依次连接的打药入口52和打药孔道(贯通腔21)流入目标支气管内,由于球囊3堵在目标支气管口处,药液无法外溢,提高注药效率,从而提高治愈率。

当需要刷检目标支气管时,如图4所示,在贯通腔21的出口端堵上聚乙二醇封堵,将毛刷7从毛刷送入口51输送到毛刷送入孔道(贯通腔21)内,进入目标支气管前,由于毛刷7被封堵在内管2内,避免与支气管镜操作孔道接触,确保毛刷7在刷检前的无菌状态;在支气管镜的观察下,如图5所示,内管2伸出支气管镜口附近时停止向前,操作毛刷7将聚乙二醇封堵顶出贯通腔21的出口端后,继续伸向目标支气管处,刷取标本后,退回到内管2内与内管一起退出支气管镜操作孔道,确保刷检后的标本纯洁。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内管2内设置两个独立的贯通腔,灌洗孔道和打药孔道共用一个贯通腔,毛刷送入孔道对应另一个贯通腔。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在内管2设置三个独立的贯通腔,灌洗孔道、打药孔道和毛刷送入孔道分别对应一个贯通腔。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尽管上述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