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理疗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904发布日期:2019-03-02 04:2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脊柱理疗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疗产品,具体涉及一种脊柱理疗按摩器。



背景技术:

按照中医理论来讲,人体可分为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体。它和“八脉”一起构成二十条经脉,分管着全身上下且相辅相成,而这些经脉就在脊椎里面汇集着。督脉是总督一身之阳气的干通,是人体健康的根本,这根重要的经脉就位于脊椎里面,一旦脊椎出现任何的损伤或病变就会影响到督脉,导致其正气不足,经络不通,阴阳失调,此时病邪就容易趁机而入,从而引发疼痛。除了督脉外足太阳膀胱经也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它主要位于脊椎的两侧,与背俞穴一起构成了人体脏腑之气的疏通出入之处,也就是说足太阳膀胱经和其上的背俞穴师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经络和穴位。某一穴位与相对应的脏腑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穴位和脊柱的关系最为“友好”,那就是华佗夹脊穴,简称夹脊穴。在人体腰背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刺突下两侧,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中间,属于两者经气外延重叠覆盖的地方,所以夹脊穴与这两脉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不仅具有调腔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枢纽作用,而且经过刺激后还能有效治疗人体内脏方面的疾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

因此,脊柱一旦发生侧弯或错位,将会沿着影响着人体的健康,无论脊柱侧弯或错位程度的严重与否,对脊柱的按摩保养都是整个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现目前,很多脊柱侧弯或错位患者常见的理疗手段是采取针灸、推拿以及人工按摩等方式,但其理疗效果均有限,患者始终无法改善脊柱侧弯或错位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理疗按摩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者仰卧在该装置上,即可实现患者的自动理疗和按摩,其还能够满足患者脊柱两侧所有穴位的同时按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脊柱理疗按摩器,其要点在于,包括:

支撑架;

背部支撑板,其可枢转地安装于支撑架上,在其上表面可拆卸的安装有按摩装置;

伸缩机构,用于带动背部支撑板绕支撑架转动;以及

腿部运动辅助机构,其安装在背部支撑板远离按摩装置的一端,用于带动被理疗者的腿部左右交替地往复运动。

采用上述结构,人体仰卧在背部支撑板上,脚部放在腿部运动辅助机构上,该腿部运动辅助机构带动患者的腿部像骑自行车一样往复摆动,从而带动背部或腰部扭动,在背部或腰部扭动时,安装在背部支撑板上的按摩装置即可对患者脊柱两侧的相应穴位进行按摩,从而实现患者的自动理疗和按摩。同时伸缩机构可使背部支撑板绕着支撑架翻转,方便患者按摩时上下。

作为优选: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橡胶板,以及设置在该橡胶板上的弹簧,该弹簧的顶端安装有按摩头,所述弹簧在橡胶板上呈4列分布,且橡胶板安装在所述背部支撑板上后依次形成颈曲部、胸曲部和腰曲部,其中,颈曲部和腰曲部向上凸起,胸曲部向下凹陷。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安装,呈4列分布的弹簧,其中间两列弹簧可作用于人体的夹脊穴,两侧的两列弹簧可作用于人体背部的背俞穴,颈曲部、胸曲部和腰曲部的凸起或凹陷时按照人体脊柱的实际结构设计的,能增加患者的理疗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背部支撑板远离按摩装置的一端设有安装架,所述腿部运动辅助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转轴,该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架上,并能够驱动转轴转动,该转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呈中心对称的曲柄,该曲柄远离与转轴连接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脚踏板。采用上述结构,人体仰卧在背部支撑板上,脚掌放在脚踏板上,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患者的双腿会像骑自行车一样循环摆动,从而带动患者的背部或腰部扭动。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电控箱,该电动推杆一端铰接在背部支撑板的底侧,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架上,所述电控箱安装在背部支撑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电动推杆串联。采用上述结构,能自动控制背部支撑板相对于支撑架的翻转运动,便于使用,且结构设置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背部支撑板的底侧设有第一连接座,支撑架的底侧设有第二连接座,且所述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安装电动推杆。

作为优选:所述电控箱上设有旋钮,其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长度。采用上述结构,便于使用,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背部支撑板的使用倾角。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机采用链传动、皮带传动或齿轮传动驱动转轴转动。采用上述结构,零件互换性好,运动传递平稳,且其传动过程易于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机配置有控制手柄,所述电控箱上还设有用于收纳该控制手柄的容纳腔。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控制第二电机的启动和关闭,同时还可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来调节第二电机的转速。

作为优选:所述背部支撑板上设有头枕和座板。采用上述结构,能起到支撑头部的作用,以及在背部支撑板下方时能起到臀部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的端部设有活动调整座,该活动调整座可沿着安装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腿部运动辅助机构安装在活动调整座上。采用上述结构,可满足腿部长度不同患者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理疗按摩器,人体仰卧在背部支撑板上,脚掌放在脚踏板上,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患者的双腿会像骑自行车一样循环摆动,从而带动背部或腰部扭动,在背部或腰部扭动时,安装在背部支撑板上的按摩装置即可对患者脊柱上的夹脊穴和背俞穴进行按摩,从而实现患者的自动理疗和按摩。同时伸缩机构可使背部支撑板绕着支撑架翻转,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背部支撑板的使用倾角,且便于该装置的使用和存放。其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零部件互换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弹簧与按摩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背部支撑板与按摩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控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按摩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7和8所示,一种脊柱理疗按摩器,人体仰卧在背部支撑板1上,脚掌放在腿部运动辅助机构4上,在第二电机4b的驱动下,患者的双腿会像骑自行车一样循环往复摆动,从而带动背部或腰部扭动,在背部或腰部扭动时,安装在背部支撑板1上的按摩装置5即可对患者的脊柱进行按摩,从而实现患者的自动理疗和按摩。同时伸缩机构3可使背部支撑板1绕着支撑架2翻转,便于该装置的使用和存放。其具体结构如下:

主要包括有背部支撑板1、支撑架2、伸缩机构3和腿部运动辅助机构4,其中上述背部支撑板1一端的两侧与支撑架2铰接,且该背部支撑板1的上表面可拆卸的安装有按摩装置5,背部支撑板1远离按摩装置5的一端设有安装架6;上述腿部运动辅助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b和转轴4c,该转轴4c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架6上,所述第二电机4b固定安装在安装架6上,并能够驱动转轴4c转动,同时该转轴4c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呈中心对称的曲柄4d,曲柄4d远离与转轴4c连接的一端又可转动的安装有脚踏板4e;上述伸缩机构3一端铰接在背部支撑板1的底侧,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架2上,且该伸缩机构3能够使背部支撑板1相对于支撑架2翻转运动。

采用上述脚踏板4e和曲柄4d的设置,人体仰卧在背部支撑板1上,脚掌放在脚踏板4e上,在第二电机4b的驱动下,患者的双腿会像骑自行车一样循环摆动,从而带动患者的背部或腰部扭动。

如图3、4和6所示,为了保证按摩效果,所述按摩装置5包括橡胶板5a,以及设置在该橡胶板5a上的弹簧5b,该弹簧5b的顶端安装有按摩头5c,所述弹簧5b在橡胶板5a上呈4列分布,且橡胶板5a安装在所述背部支撑板1上后依次形成颈曲部5d、胸曲部5e和腰曲部5f,其中,颈曲部5d和腰曲部5f向上凸起,胸曲部5e向下凹陷。

如图1所示,上述控制背部支撑板1相对于支撑架2翻转运动的伸缩机构3在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电动推杆3a和电控箱3c,该电动推杆3a一端铰接在背部支撑板1的底侧,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架2上,所述电控箱3c安装在背部支撑板1的一侧,并与所述电动推杆3a串联。

在如图2所示,为便于安装电动推杆3a,上述背部支撑板1的底侧设有第一连接座1b,支撑架2的底侧设有第二连接座2b,且所述电动推杆3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座1b和第二连接座2b转动连接。

如图5所示,电控箱3c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推杆3a伸缩的旋钮3c1。在使用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背部支撑板1的使用倾角。

在如图5所示,电控箱3c上还设有容纳腔3c2,上述第二电机4b配置有控制手柄4f,且该控制手柄4f放置在所述容纳腔3c2内。

同时,为保证第二电机4b驱使转轴4c转动时的运动传递平稳且有效,第二电机4b与转轴4c之间传递运动的方式优先链传动、皮带传动或齿轮传动。

如图1所示,为不同腿部长度的患者使用,安装架6的端部设有活动调整座6a,该活动调整座6a可沿着安装架6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腿部运动辅助机构4安装在活动调整座6a上。

如图4所示,背部支撑板1上还设有头枕1c和座板1d。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