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用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8186发布日期:2019-04-03 00:3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中医用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中医用床垫。



背景技术:

有些病人的病采用熏蒸疗法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而能进行熏蒸治疗的地方一般都是比较专业的场所,使用的都是专门的熏蒸床,然而,这种病床造价太高,对于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医院来说,不容易购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中医用床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医用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床垫本体(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熏蒸室(7),熏蒸室(7)为前后走向,熏蒸室(7)位于床垫本体(1)的中部,熏蒸室(7)前后两端的床垫本体(1)分别向内延伸固定连接有中部支撑台(8),中部支撑台(8)上方的空间为中部凹槽(10),中部凹槽(10)内放置有支撑平板(2),支撑平板(2)为前后走向,支撑平板(2)架设在中部支撑台(8)上面,支撑平板(2)的上表面与床垫本体(1)的上表面相齐平,熏蒸室(7)左右两侧的床垫本体(1)上表面均分别向下凹陷形成边部凹槽(9),边部凹槽(9)为前后走向,边部凹槽(9)下面为边部支撑台(6),边部支撑台(6)位于熏蒸室(7)的左右两侧,边部支撑台(6)的最高点低于中部支撑台(8)的最高点,边部凹槽(9)内放置有熏蒸孔板(4),熏蒸孔板(4)上分布有上下通透设置的熏蒸孔(5),熏蒸孔板(4)上面放置有支撑平板(2),所有的支撑平板(2)上表面与床垫本体(1)的上表面相齐平,熏蒸孔板(4)的长度、高度和宽度与支撑平板(2)的长度、高度和宽度大小相同。

根据所述的中医用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凹槽(10)内放置两块左右并排设置的所述支撑平板(2)。

根据所述的中医用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板(2)上开设有活动插孔(3)。

根据所述的中医用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凹槽(9)的上下高度小于所述熏蒸室(7)的上下高度。

根据所述的中医用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室(7)位于床垫本体(1)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在普通床垫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平时可以用于普通的病床,当有病人需要熏蒸治疗时,掀开支撑平板,取出熏蒸孔板,将四块支撑平板两两层叠放在边部凹槽内,在熏蒸室内放入熏蒸使用的药物,然后将熏蒸孔板放在熏蒸室上方,病人躺在熏蒸孔板上便可以进行熏蒸。此床垫同样能够实现熏蒸治疗,无需购置专门的熏蒸床,节省了医院的开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而且可以在普通床垫与熏蒸床垫之间切换,一物多用,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床垫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床垫本体;2、支撑平板;3、活动插孔;4、熏蒸孔板;5、熏蒸孔;6、边部支撑台;7、熏蒸室;8、中部支撑台;9、边部凹槽;10、中部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中医用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床垫本体(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熏蒸室(7),熏蒸室(7)为前后走向,熏蒸室(7)位于床垫本体(1)的中部,熏蒸室(7)前后两端的床垫本体(1)分别向内延伸固定连接有中部支撑台(8),中部支撑台(8)上方的空间为中部凹槽(10),中部凹槽(10)内放置有支撑平板(2),支撑平板(2)为前后走向,支撑平板(2)架设在中部支撑台(8)上面,支撑平板(2)的上表面与床垫本体(1)的上表面相齐平,熏蒸室(7)左右两侧的床垫本体(1)上表面均分别向下凹陷形成边部凹槽(9),边部凹槽(9)为前后走向,边部凹槽(9)下面为边部支撑台(6),边部支撑台(6)位于熏蒸室(7)的左右两侧,边部支撑台(6)的最高点低于中部支撑台(8)的最高点,边部凹槽(9)内放置有熏蒸孔板(4),熏蒸孔板(4)上分布有上下通透设置的熏蒸孔(5),熏蒸孔板(4)上面放置有支撑平板(2),所有的支撑平板(2)上表面与床垫本体(1)的上表面相齐平,熏蒸孔板(4)的长度、高度和宽度与支撑平板(2)的长度、高度和宽度大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中部凹槽(10)内放置两块左右并排设置的所述支撑平板(2)。支撑平板(2)上开设有活动插孔(3)。边部凹槽(9)的上下高度小于所述熏蒸室(7)的上下高度。熏蒸室(7)位于床垫本体(1)的中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