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3854发布日期:2019-07-06 11:3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



背景技术:

中枢性尿崩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常见于下丘脑垂体后叶轴的损伤,是神经外科,特别是垂体柄病变的严重并发症,然而对垂体柄损伤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仍未解释清楚。主要是没有稳定合适的动物模型对此进行研究。

目前对下丘脑垂体轴的大鼠模型,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全垂体切除术,手术方式有经耳道入路吸除垂体和经咽旁入路吸除垂体,另一种是垂体柄离断术,手术方式常用的有颞顶骨开颅垂体柄离断术,顶骨开颅经纵裂垂体柄离断术。两种均能造出大鼠尿崩模型,但性状有差别,主要由于全垂体切除术将垂体前叶去除,而垂体柄离断术保留了垂体前叶,对研究垂体后叶轴损伤导致的中枢性尿崩时变量更少。目前常用的有顶骨开颅垂体柄离断术,在此术中,常需要配合立体定向仪进行操作。

在以往报道中,此模型的损毁的工具均为手工自制,制作方法复杂,而且容易损耗,重复性低,同时也制约了不同研究中心对此模型的开展。另外损毁工具繁多,并且没有对实际颅底形态进行拟合,没有具体的参数可以参考,同时没有符合垂体柄走行进行设计和合理保护脑组织等。在神经纤维损伤方式上,以往常常使用物理损毁,特别是电损毁的应用较为成熟,效果更确切,而垂体柄损毁的工具中,很少有应用电损毁,这与损毁工具简陋有很大关系。以上的各种原因,都使得研究者缺少合适的工具对疾病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该刀具可以适配于动物立体定向仪(例如,美国stoelting公司的产品),能有效损毁大鼠垂体柄,并可3D打印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包括:刀头,所述刀头的弧度能拟合大鼠颅底的蝶骨表面,其刀头的宽度与双侧三叉神经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一致;刀柄,适配于立体定向仪的标准对角式夹持器的长度和锁紧厚度; 刀杆,连接刀头和刀柄;所述的刀头、刀杆和刀柄为一体,刀头的宽面与刀柄的宽面平行;由3D打印制成的所述刀具中,刀杆与大部分刀头涂抹绝缘漆。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刀头的弧度为长轴2.5 mm且短轴0.8 mm的椭圆的一边,刀头总长度为4.8 mm,近端宽度为1 mm与刀柄相续,两侧边缘分别切线于椭圆。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刀柄有内、外卡槽,分别用于装配于夹持器头和夹持器金属元件,其内卡槽底面的宽度和厚度并可装配于立体定向仪的标准对角式夹持器头,外面卡槽适配对角式夹持器的金属固定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刀柄双侧有接电线的孔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的进一步特征,除距离刀头0.1mm外,所述刀杆和所述刀头涂抹绝缘漆。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刀头和所述刀杆的边缘圆滑过渡,以保护周围脑组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具有以下优点:

(1)刀头在设计上具有特殊的弧度和宽度,拟合了大鼠颅底鞍区冠状面的曲线,比扁平刀头更完全地损毁大鼠垂体柄,而且刀头的弧度可确保全垂体柄横断,刀头的宽度为双侧三叉神经内壁之间的距离,并且刀头长边垂直垂体柄。

(2)刀柄适配于立体定向仪的标准对角式夹持器。刀柄的设计有内外卡槽,内面卡槽的长度刚好合适标准对角式夹持器头的头,外面卡槽适配夹持器的金属固定元件。

(3)刀头、刀杆、刀柄具有一体化、同轴、面平行的特性,能适配常用的立体定向仪,更好地配合立体定向装置的使用。

(4)本刀具可适用金属材料的3D打印特性,具有复制性,材料具有良好导电性。

(5)采用部分绝缘的设计,刀杆与大部分刀头涂抹绝缘漆,以保护脑组织,避免脑组织过多损毁。

(6)为了更好的保护周围的脑组织,采用了对刀柄和刀头涂抹绝缘漆,除了刀头0.1mm外,同时,本实用新型对刀柄和刀头的设计进行了圆滑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大鼠垂体柄离断模型提供了合适并可重复的电损毁工具,达到建立高效的可重复的大鼠垂体损毁模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3D打印可适配大鼠立体定向的电损毁垂体柄刀的各面视图。

图2是一种3D打印可适配大鼠立体定向的电损毁垂体柄刀的刀头局部放大和刀柄与立体定向夹持器装配图。

图3是一种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的刀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加通俗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构建大鼠垂体柄损毁模型的刀具一个具体实施例,该刀具是用3D打印制成,图中刀具的各面视图的标尺为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具用于装配常规立体定向仪器,进行大鼠垂体柄损毁手术,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刀头4,刀杆5,刀柄6三个部分组成。刀柄6上分为内面卡槽1和外面卡槽7,两侧分别有左孔槽2和右孔槽3。这两个卡槽是用于将刀柄装配到仪器上的,而孔槽是用来装电线的。

在本实施例中,先根据一定数量的大鼠解剖数据来拟合大鼠颅底蝶鞍宽度和弧度,用3D设计软件画图,导出STP格式,用金属3D 打印机打印并打磨。

在本实施例中,刀头4剖面有特殊弧度,刀头4与刀杆5和刀柄6同轴水平连接成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刀柄6的内面卡槽1适配立体定向仪的标准对角夹持器头,外面卡槽适配夹持器的金属元件,厚度为1mm。

在本实施例中,刀柄6的内面卡槽1适配立体定向仪的标准对角夹持器头,外面卡槽适配夹持器的金属元件,内外卡槽之间厚度为1mm。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为刀柄6装配在立体定向仪的实际图示,标准对角夹持器头10与内面卡槽1适配,长度一致,有一定深度和宽度,以防止术中松动。外面卡槽与夹持器金属元件10适配,旋紧后可保持刀头垂直立体定向底座。电线8用于连接恒流电源阳极,夹持器金属元件9用于固定刀柄外卡槽。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为本次实施例刀头的具体参数,其中远端刀头弧度为长轴2.5 mm、短轴0.8 mm的椭圆11的一边,刀头长轴总长度为4.8 mm,刀头近端宽度为1 mm,并与刀柄相续,刀头左侧边缘12及右侧边缘13,从近端分别切线于椭圆双侧,由以上参数构成的面为刀头宽面的横截面。

在本实施例中,刀柄6和刀头4均涂抹绝缘漆,距离刀头0.1mm处除外。应用阳极损毁时,可用电线连接孔槽2或3进行导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可适配大鼠立体定向的电损毁垂体柄刀,为大鼠垂体柄离断模型提供了良好的损毁工具,刀头适配颅底骨性结构的设计,使得损毁更加高效确切,同时加入了阳极恒流损毁,保障了损毁效果。适配通用立体定向仪和夹持器的设计,扩大了损毁刀的使用范围。另外,使用3D打印格式文件,有利于损毁刀技术的复制和传播,使得大鼠垂体损伤动物模型的可以在多个中心成功开展。

以上仅为举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