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2848发布日期:2019-05-03 19:3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摩仪分为电磁式、电动式和电热式三种,综合使用机械、电子、光传感、电磁学、远红外线等技术,通过机械传动驱使按摩头或按摩轮振动、旋转,从而实现振动、锤击、按揉局部等动作。

下面简单介绍三种常见的按摩仪。

电磁式按摩仪:在按摩仪的手柄部分安装有电子控制板;通过调速器进行手动旋扭调速或者手控触摸调速;电子控制板把交流220伏电压变成直流可调方波信号电压,调速器用来调节该方波信号的幅宽和峰峰间隔以调节速度;电磁线圈通以受控于方波信号的交流或直流电压;软磁铁的两端连接非磁性定位杆,在非磁性定位杆外装有定位弹簧,两端装有压力螺母,在非磁性定位杆的一端连接触头;电磁线圈根据需要在不同段设计不同的匝数以改变磁场的波形,强化对办磁铁的吸引力。

电动式按摩仪:在外壳内顶部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上依次固定有偏心轮和第一转子。电动机输出轴的伸出端与外壳内底部之间活动连接;传动轴的一端与外壳的内顶部之间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伸出至外壳外,且传动轴与外壳的底部之间活动连接,传动轴上固定有第二转子,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通过传动带相连,传动轴的伸出端与水平设置的支撑架相连,按摩锤套装在支撑架的端部。

电热式按摩仪:在外壳设置有连接外部电源和外部控制器的插孔,按摩头内层连接有控制温度的加热丝,加热丝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加热丝的内层连接有工程塑料层,工程塑料层内层连接有重力胆,重力胆内部设置有震动马达,震动马达、加热丝、温度传感器均通过外壳上设置的插孔电连接外部控制器。

综上,现有的各种按摩仪各具特点:电磁式按摩仪结构简单、有足够的振动强度、振动频率低,通过叩击方式在腹部实现一种低频持续的刺激;电动式按摩仪结构相对复杂,通过电机旋转,带动偏心轮,使按摩头实现在腹部旋转或往复的运动;电热式按摩仪以热敷效应为主要功能,常辅以小功率电机进行振动运动。

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各种按摩仪存在以下缺陷:

上述电磁式按摩仪作用方式单一,刺激频率固定,无方向性,长期接受振动、捶打的按摩会使使用者感觉不适,频率过大可能会损伤内脏。上述电动式按摩仪具有大面积的,按摩盘在按揉过程中会因反作用力导致按揉幅度减小,按摩盘只能沿固定平面做圆周运动,不能随腹部的形状变化调整作用角度,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还需要采用体积庞大的支架来固定按摩仪,使用不方便。上述电热式按摩仪以大面积温热功能为主,无穴位特异性刺激,体积较大,携带不便。

现有的腹部按摩仪均着眼于按摩腹部肌肉及脂肪组织,通过带动肌肉振动或者震颤而使胃肠蠕动加快,促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仅具有局部的放松、保健的作用。而多数的现代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仅具有放松和保健功能的按摩仪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市场上更迫切需要的是一种能够针对特定穴位而进行疾病治疗和诊断的按摩仪。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针对特定穴位而进行疾病治疗和诊断的按摩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包括按摩头和按摩柄,所述按摩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按摩头运动,所述按摩头包括五个按摩珠体,所述五个按摩珠体中的四个按摩珠体布置为均匀分布在另外一个按摩珠体的周围,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五个所述按摩珠体滚动以在肚脐形成的凹坑内部与五个不同位置滚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四个按摩珠体在所述另外一个按摩珠体的周围形成圆形轨迹,所述另外一个按摩珠体相对于所述四个按摩珠体沿所述圆形轨迹的轴向向外突出,以使所述另外一个按摩珠体与所述凹坑内部的中心位置接触,并且/或者所述四个按摩珠体沿所述圆形轨迹的径向向外突出,以使所述四个按摩珠体与所述凹坑内部的中心位置周围的四个位置接触。

优选地,所述按摩柄内部设置有电连接的控制器、电源和加热装置,所述电源为所述控制器供电,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按摩珠体。

优选地,所述按摩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按摩珠体的温度并将感测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将所述按摩珠体加热至45摄氏度至55摄氏度。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设置成:当所述按摩珠体的温度超过58摄氏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源停止对所述加热装置供电。

优选地,所述按摩柄整体呈圆筒状,所述按摩头包括位于所述按摩柄的轴向两端的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包括所述五个按摩珠体,所述第二按摩头具有额外的一个按摩珠体,所述额外的一个按摩珠体受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滚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按摩柄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按摩头毗邻所述连接部的部分和所述按摩柄毗邻所述连接部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按摩柄的长度为10cm-14cm,所述第一按摩头的所述四个按摩珠体直径为0.45cm-0.55cm,所述第一按摩头的所述另外一个按摩珠体的直径为0.85cm-1.15cm。

优选地,所述按摩柄的长度为12cm,所述第一按摩头的所述四个按摩珠体直径为0.5cm,所述第一按摩头的所述另外一个按摩珠体的直径为1cm。

优选地,所述按摩头的各按摩珠体由砭石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通过类似按摩手法的360°滚动按揉实现对神阙穴上、下、左、右、中五个穴点的良性刺激,达到调理中医心、肾、肝、肺、脾的作用。在进行按揉的过程中,若发现具有痛觉敏感的穴点,可以提示相应中医五脏存在问题,因此也可以作为初步的自我中医诊断。平时进行按揉还可以起到预防保健的效果。

该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还进一步结合类似艾灸效果的局部加热作用,具有360°滚动按揉和局部加热两大功能,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加热、按揉,以起到对症治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的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按摩柄内部的各电器件的电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按摩头

11侧方按摩珠体

12中央按摩珠体

13按摩头支架

20第二按摩头

21额外的一个按摩珠体

30按摩柄

31按钮

32电机

35弹性夹

39指示灯

4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在该部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除了在本部分描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以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通过其他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相应的改进、变形和替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该部分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的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按摩柄沿轴向的剖面图,其中,仅示出中轴线处的电机结构;图3为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按摩柄内部的各电器件的电连接框图,其中,M代表电机。

为描述方便,将沿着四个按摩珠体形成的圆形轨迹(下文详述)的轴向(如图1表示为“CL”)面对按摩柄30的方向定义为“轴向向内”,将沿着四个按摩珠体形成的圆形轨迹的轴向背离按摩柄30的方向定义为“轴向向外”;将沿着四个按摩珠体形成的圆形轨迹的径向面对圆形轨迹的中心的方向定义为“径向向内”,将沿着四个按摩珠体形成的圆形轨迹的径向背离圆形轨迹的中心的方向定义为“径向向外”。

在该实施例中,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包括按摩头和按摩柄30,按摩柄30整体呈圆筒状,按摩头位于按摩柄30的端部,按摩头包括分别位于按摩柄30的轴向两端的第一按摩头10和第二按摩头20。按摩珠体均呈球状。下面详细介绍按摩头和按摩柄30。

按摩头(包括第一按摩头10和第二按摩头20)

第一按摩头10具有五个按摩珠体,其中四个按摩珠体(以下称为“侧方按摩珠体”)11围绕另外一个按摩珠体(以下称为“中央按摩珠体”)12的周围均匀分布,从而第一按摩头10的五个按摩珠体具有以中央按摩珠体12为中心,侧方按摩珠体11均匀环绕的形式。从而,侧方按摩珠体11在中央按摩珠体12的周围形成圆形轨迹,侧方按摩珠体11沿着该圆形轨迹的周向等间隔分布。

中央按摩珠体12则位于该圆形轨迹的轴向上,中央按摩珠体12相对于该圆形轨迹所在的平面沿该圆形轨迹的轴向向外突出,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操作者快速准确地找到五个穴点。由上述侧方按摩珠体11形成的圆形轨迹的轴向同时还用作为按摩柄30的轴向。

第一按摩头10具有按摩头支架13,每个按摩珠体都安装于该按摩头支架13,按摩珠体的外表面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以按摩头支架13为分界,朝向按摩头外部的开放部分和朝向按摩头内部的隐藏部分。

中央按摩珠体12的开放部分轴向向外设置,中央按摩珠体12的隐藏部分则轴向向内设置。侧方按摩珠体11的开放部分径向向外设置,侧方按摩珠体11的隐藏部分则径向向内设置。

第一按摩头10位于按摩柄30的轴向一端,第二按摩头20相对于第一按摩头10位于按摩柄30的轴向另一端。第二按摩头20具有额外的一个按摩珠体21,该额外的一个按摩珠体21也位于由第一按摩头10的侧方按摩珠体11形成的圆形轨迹的轴向上。

第二按摩头20的额外的一个按摩珠体21也具有上述开放部分和隐藏部分,额外的一个按摩珠体21的开放部分轴向向外设置,额外的一个按摩珠体21的隐藏部分轴向向内设置。

各按摩珠体采用砭石制成,从而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而且对人体不产生毒害作用。

按摩柄30

按摩柄30整体呈笔状,径向尺寸沿轴向向两端渐缩,由楠木制成。靠近第二按摩头20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夹35,方便携带。按摩柄30还设置有工作指示灯39,用于指示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工作状况。按摩柄30供使用者握持,按摩柄30,具有外壳,在外壳的内部形成容腔,该容腔容纳控制和驱动按摩头运动的各种器件,比如电子器件、机械器件和电磁器件。

按摩柄30的外壳内部具有电池、电机32、控制器、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电池、电机32、控制器、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电池向电机32供电,从而电机32驱动按摩头运动以使各个按摩珠体滚动。电机32的转速还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电机32的输出端还安装有连接轴承,轴承下端安装按摩珠体,电机32工作时带动连接轴承进行圆周运动,使得轴承下端的按摩珠体进行360°的旋转。电机32驱动按摩珠体滚动的方式也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32不仅驱动第一按摩头10的五个按摩珠体滚动,还驱动第二按摩头20的额外的一个按摩珠体21滚动。

电池还向控制器供电,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按摩珠体的实时温度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根据按摩珠体的温度而控制电池对加热装置的供电,从而控制加热装置的启动和停止,将按摩珠体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控制器的控制策略设定为: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在45摄氏度至55摄氏度之间,当所述按摩珠体的温度超过58摄氏度时,控制器控制电池停止对加热装置供电。

温度传感器与按摩珠体和容腔内部的各器件的安装方式参照现有技术实现,加热装置的结构以及加热装置对按摩珠体的加热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实现,在此均不再赘述。

按摩头与按摩柄30的连接部分

第一按摩头10与按摩柄30之间通过连接部40连接,该连接部40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按摩头10毗邻该连接部40的部分和按摩柄30毗邻该连接部40的部分。这样,在使用该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时,第一按摩头10的各个按摩珠体不易被连接部40遮挡,使用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按摩珠体所处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摩柄的长度为12cm,第一按摩头10的侧方按摩珠体11直径为0.5cm,第一按摩头10的中央按摩珠体12的直径为1cm。

由于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时针对人体的肚脐部位,因而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整体尺寸不必过大,而只要能够起到对穴位的有效按压作用即可,该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采用上述尺寸不仅能够对肚脐周围的穴位起到按压作用,而且使得该产品小巧便携,使用灵活,站、坐、卧位均可使用。

除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按摩柄30的长度可以为10cm-14cm之间,第一按摩头10的侧方按摩珠体11直径可以为0.45cm-0.55cm之间,第一按摩头10的中央按摩珠体12的直径可以为0.85cm-1.15cm之间。

下面详细介绍该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的使用方法。

操作者手持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通过外置于按摩柄30的按钮31启动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此时,电池开始供电,按摩珠体受电机32驱动而开始滚动;将第一按摩头10向人体的肚脐靠近,使中央按摩珠体12对准肚脐形成的凹坑内部的凹陷处(神阙穴中央),使侧方按摩珠体11依次对准上述凹陷处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神阙穴上、下、左、右四个穴点),从而肚脐附近的五个穴点与按摩珠体滚动接触;在五个穴点与按摩珠体滚动接触时,操作者人为地朝向腹部施力则实现穴点受滚动按揉的效果,操作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按压力度,以能够耐受、体感舒适为宜。

当按摩珠体滚动按揉穴点时,控制器还控制加热装置加热按摩珠体,并且温度传感器感测按摩珠体的实时温度,从而使用者能够感受到局部加热的效果。

当采用第一按摩头10按揉,使用者感觉到特定穴点有痛感时,可以使用第二按摩头20的额外的一个按摩珠体21,有针对性地对有同感的穴点进行按揉,有针对性地实施治疗。

脐疗法溯源于远古,发展于中古,成熟于明清,完臻于当今,理论完备。《难经﹒六十六难》提出:“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难经﹒十六难》提出:“假令得肝脉…脐左有动气…假令得心脉…脐上有动气…假令得脾脉…当脐有动气…假令得肺脉…脐右有动气…假令得肾脉…脐下有动气…”这为神阙穴治疗五脏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难经﹒六十六难》提出:“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藏六府。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这为神阙穴治疗十二经脉病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从经络学说来看,神阙穴是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奇经八脉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其中,任脉、督脉、带脉、冲脉四条经脉直接到神阙穴。神阙穴就像是人体最大的立交桥一样,其处经气通达全身。腧穴按其主治功能大小可以分为不同等级,而神阙穴由于其位置、结果的特殊性,连五脏,通十二经,可以用于治疗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疾病,为诸穴之首。

神阙穴,即脐所在的部位,具有舒经活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养生保健等功效,可以用于中医诊、治五脏病症,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系统等系统均有治疗作用,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的疾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是对肚脐神阙穴(脐脾)及肚脐周边脐心、脐肾、脐肝、脐肺共五个穴点施以按揉的良性物理刺激并配合类似于艾灸的温通作用,可以起到调理五脏的功效,属于传统脐疗法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的新的中医适宜技术。

该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通过类似按摩手法的360°滚动按揉实现对神阙穴上、下、左、右、中五个穴点的良性刺激,达到调理中医心、肾、肝、肺、脾的作用。在进行按揉的过程中,若发现具有痛觉敏感的穴点,可以提示相应中医五脏存在问题,因此也可以作为初步的自我中医诊断。平时进行按揉还可以起到预防保健的效果。

该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还进一步结合类似艾灸效果的局部加热作用,具有360°滚动按揉和局部加热两大功能,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加热、按揉,以起到对症治疗的目的。

该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集中医诊断、预防、治疗于一体,操作简单,小巧便携,使用灵活,站、坐、卧位均可使用,可随时随地应用。

该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了现代能量转换技术开发研制而成,是专业针对特定穴位的中医保健工具。弥补了市面上相关该领域的空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以上已经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五脏脐疗按摩仪进行了详细介绍,但是还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1.除了采用电机32作为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按摩头,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磁线圈作为驱动机构而通过电磁方式来驱动按摩头。

2.上述驱动机构除了单一的驱动功能还可以具有调速功能,比如在电机32转速过快时,驱动机构整合有齿轮减速系统或者蜗轮蜗杆减速系统等;而当采用微型直流低速电机32作为驱动机构时,则可以省去具有调速功能的结构。

3.按摩珠体还可以采用玉石制成。

4.按摩柄30内除了设置电池还可以设置接市电的电源。

以上各个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范围内可以任意地进行组合。为简洁起见,本文省略了部分零部件的描述,然而该部分零部件均应当理解为能够采用现有技术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