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科防感染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1632发布日期:2018-11-02 21:2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肤科防感染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阶段,治疗皮肤病在内服药物以外,往往需要外敷药物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对于皮肤病的治疗大多采用局部药膏涂抹的方式,现有技术主要是将药膏挤在病变部位,再手工涂抹,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并且不干净;对于传染性皮肤病还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皮肤科防感染上药装置,将药膏挤在上药头上,利用马达带动上药头转动,实现了上药的自动抹匀,避免了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皮肤,避免了交叉感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皮肤科防感染上药装置,包括壳体、马达、主动齿、从动齿、连杆、上药头,所述壳体内部一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设有电池槽,电池槽内设有电池,所述隔板另一侧设有马达,电池和马达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马达一侧设有主动齿,马达的转动轴与主动齿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一侧设有与主动齿啮合的从动齿,所述从动齿下部一侧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下部一侧设有上药头;使用时,将药膏挤在上药头上,马达通过主动齿带动从动齿转动,从而带动连杆一侧的上药头转动,将上药头按压在患者患处,实现了自动上药抹匀,避免了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皮肤,避免了交叉感染。

优选的,所述连杆外部一侧设有套环,所述套环一端与壳体一侧固定连接,套环避免了连杆转动时对操作者产生伤害。

优选的,所述套环内部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壳体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护筒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筒位于套环内部,且防护筒底端高度低于上药头底端高度;闲置状态下,防护筒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开,将上药头置于防护筒内部,避免了上药头与外部接触造成污染;使用时,轻轻按压上药装置,使防护筒收缩于套环内部进行上药。

优选的,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消毒头,所述消毒头一侧设有魔术贴钩面,上药前先将消毒棉片贴于消毒头一侧的魔术贴钩面上进行消毒,增强了上药的效果,提高了上药装置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上药头下部一侧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内部设有滚珠,滚珠减小了上药时上药头与患者皮肤间的摩擦力,避免了上药装置擦伤患者,且滚珠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增强了皮肤对药膏的吸收作用和上药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将药膏挤在上药头上,利用马达带动上药头转动,实现了上药的自动抹匀,避免了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皮肤,避免了交叉感染;

2)连杆外部一侧设有套环,套环一端与壳体一侧固定连接,套环避免了转轴转动时对操作者产生伤害;

3)套环内部一侧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壳体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护筒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筒位于套环内部,且防护筒底端高度低于上药头底端高度;闲置状态下,防护筒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开,将上药头置于防护筒内部,避免了上药头与外部接触造成污染;使用时,轻轻按压上药装置,使防护筒收缩于套环内部进行上药;

4)壳体一侧设有消毒头,消毒头一侧设有魔术贴钩面,上药前先将消毒棉片贴于消毒头一侧的魔术贴钩面上进行消毒,增强了上药的效果,提高了上药装置的适用性;

5)上药头下部一侧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内部设有滚珠,滚珠减小了上药时上药头与患者皮肤间的摩擦力,避免了上药装置擦伤患者,且滚珠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增强了皮肤对药膏的吸收作用和上药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科防感染上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科防感染上药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科防感染上药装置中上药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壳体,12-电池槽,13-隔板,14-马达,15-主动齿,16-从动齿,17-连杆,18-上药头,19-套环,20-弹簧,21-防护筒,22-消毒头,23-魔术贴钩面,24-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皮肤科防感染上药装置,包括壳体11、马达14、主动齿15、从动齿16、连杆17、上药头18,所述壳体11内部一侧设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一侧设有电池槽12,电池槽12内设有电池,所述隔板13另一侧设有马达14,电池和马达1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马达14一侧设有主动齿15,马达14的转动轴与主动齿15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15一侧设有与主动齿15啮合的从动齿16,所述从动齿16下部一侧设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下部一侧设有上药头18;使用时,将药膏挤在上药头18上,马达14通过主动齿15带动从动齿16转动,从而带动连杆17一侧的上药头18转动,将上药头18按压在患者患处,实现了自动上药抹匀,避免了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皮肤,避免了交叉感染。

所述连杆17外部一侧设有套环19,所述套环19一端与壳体11一侧固定连接,套环19避免了连杆17转动时对操作者产生伤害。

所述套环19内部一侧设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一端与壳体11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护筒2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筒21位于套环19内部,且防护筒21底端高度低于上药头18底端高度;闲置状态下,防护筒21在弹簧20的弹力作用下弹开,将上药头18置于防护筒21内部,避免了上药头18与外部接触造成污染;使用时,轻轻按压上药装置,使防护筒21收缩于套环19内部进行上药。

所述壳体11一侧设有消毒头22,所述消毒头22一侧设有魔术贴钩面23,上药前先将消毒棉片贴于消毒头22一侧的魔术贴钩面23上进行消毒,增强了上药的效果,提高了上药装置的适用性。

所述上药头18下部一侧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内部设有滚珠24,滚珠24减小了上药时上药头18与患者皮肤间的摩擦力,避免了上药装置擦伤患者,且滚珠24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增强了皮肤对药膏的吸收作用和上药的舒适性。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