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隔离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4967发布日期:2019-04-20 03:1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隔离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传染性疾病防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隔离床。



背景技术: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传播等空气传播和近距离接触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呼吸飞沫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和病毒,这些传染病的细菌或病毒飞散到病房的空间内,污染整个病房,使患者之间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和看护者为了避免被传染,通常需要穿上防护服、带上口罩,工作很不方便,语言和情感交流也很困难。为了降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通常采取在传染性患者的病床设置防护罩的做法,现有的防护罩通常是在防护罩内设置紫外线消毒灯来对进入防护罩的空气进行消毒,但对防护罩内的空气消毒时紫外线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而且,现有的防护罩病人进入很困难,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的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隔离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隔离床,包括由床腿、床板和床头构成的床体以及设置于床板上的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可沿床板的前后方向来回移动,且所述防护罩可与床头和床板共同形成一密闭空间;

还包括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均与密闭空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床头上设置有与防护罩的前侧边缘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防护罩的前侧边缘具有凸缘,所述凸缘可适配的插入凹槽内使防护罩与床头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床板的左右边缘设有滑槽,所述防护罩与滑槽相对应的边缘嵌设于滑槽内以使防护罩可沿滑槽来回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进风管、紫外消毒室和第一过滤装置,所述进风管设置于防护罩顶部,其一端连通至封闭空间,另一端依次连通有所述紫外消毒室和第一过滤装置,外部空气依次经第一过滤装置和紫外消毒室后,从所述进风管进入密闭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的颗粒物过滤层和化学物质过滤层。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消毒室设置有多个紫外消毒灯。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装置包括风机、第二过滤装置和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设置于防护罩顶部,其一端连通至密闭空间,另一端依次连通有所述风机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在所述风机作用下经第二过滤装置从出风管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超细颗粒物过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操作窗。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由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床中,所述防护罩可沿床板两侧移动,使病人很容易进入防护罩中,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通过设置进气装置,可以对进入防护罩内的空气进行消毒和过滤,保证患者吸入空气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设置出气装置,可以对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病毒大范围扩散,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机会,减少不同病患交叉感染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紫外消毒灯设置于防护罩外,可防止紫外线对传染病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隔离床在密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隔离床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床体;11—床腿;12—床板;13—床头;2—防护罩;3—进风装置;31—进风管;32—紫外消毒室;33—第一过滤装置;4—出风装置;41—出风管;42—风机;43—第二过滤装置;5—操作窗;6—万向轮;7—锁定装置;8—报警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用于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隔离床,如图1和2所示,包括由床腿11、床板12和床头13构成的床体1以及设置于床板12上的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可沿床板12的前后方向来回移动,且所述防护罩2、床头13和床板12共同形成一密闭空间;还包括进风装置3和出风装置4,所述进风装置3和出风装置4均与密闭空间连通。

具体的,所述床体1采用现有技术的床体设置,即所述床头13位于床板12的前侧,所述床腿11设置于床板12的下部,所述床腿11、床头13和床板12共同形成了床体1,所述防护罩2的前侧开口,防护罩2的前侧与床头13连接使得防护罩2、床头13、床板12可共同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床板12的左右边缘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防护罩2的左右边缘嵌设于滑槽内,可沿滑槽前后移动,当病人需要进入防护罩2内时,如图2所示,将防护罩2向后滑动,拉开防护罩2。病人进入后,如图1所示,将防护罩2向前滑动,将防护罩2关闭,由此使得病人很容易进出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装置3与进风口连接,出风装置4与出风口连接,由此使得进风装置3和出风装置4与密闭空间连通。

所述床头13上设置有与防护罩2的前侧边缘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防护罩2的前侧边缘具有凸缘,所述凸缘可适配的插入凹槽内使防护罩2与床头13紧密连接。

为了使防护罩2与床头13紧密连接,所述床头13上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防护罩2的前侧边缘相匹配,使得防护罩2的前侧边缘适配的插入凹槽内。

所述进风装置3包括进风管31、紫外消毒室32和第一过滤装置33,所述进风管31设置于防护罩2顶部,其一端连通所述密闭空间,另一端依次连通所述紫外消毒室32和第一过滤装置33,外部空气依次经第一过滤装置33和紫外消毒室32后,从所述进风管31进入密闭空间内。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3由外至内依次为颗粒物过滤层和化学物质过滤层。所述紫外消毒室32设置有多个紫外消毒灯。

通过设置进风装置3,可以对进入防护罩2内的空气进行消毒和过滤,保证患者吸入空气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所述颗粒物过滤层可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所述化学物质过滤层可过滤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经过第一过滤装置33过滤后的空气再进入紫外消毒室32,进行紫外光消毒,杀死空气中的病菌,经过紫外消毒后的空气从进风管31进入防护罩2内,所述进风管31与防护罩2的进风口连接。

所述出风装置4包括风机42、第二过滤装置43和出风管41,所述出风管41设置于防护罩2顶部,其一端连通所述密闭空间,另一端与所述风机42和第二过滤装置43连通,防护罩2内的气体在所述风机42作用下经第二过滤装置43从出风管41排出。

具体的,所述出风管41与出风口连接,所述风机42的进风口与出风管41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装置43与风机42的出风口连通,传染病人呼出的气体被风机42抽走,进入第二过滤装置43进行过滤,所述第二过滤装置43为超细颗粒物过滤膜,可以过滤病人呼出的气体中的病菌,避免病毒大范围扩散,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机会,减少不同病患交叉感染的机会,经过第二过滤装置43过滤后的空气从出风管41排出室外。

本发明的防护罩2由透明材料制成,增加病人的舒适性,也使得医护人员便于观察病人的情况。

所述防护罩2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操作窗5,便于医护人员或看护给病人送药、送饭或检查。

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床的床腿11底部还可设置万向轮6,使隔离床方便移动,万向轮6上设置有锁定装置7,当将隔离床移动到位后,通过锁定装置7将万向轮6锁定,避免隔离床移动。所述锁定装置7可采用现有技术的锁定装置7,在此不再详述。

此外,所述防护罩2内还可设置报警开关8,报警开关8与声光报警器电连接,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患者可通过报警开关8进行紧急呼救。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风装置3和出风装置4,可对进入和呼出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过滤,不仅可保证患者吸入的空气的安全性,还能避免病菌大范围扩散。本实用新型的紫外杀菌装置设置于防护罩2外,可以避免紫外线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增加了隔离床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