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透明矫治器治疗安氏III类错合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7648发布日期:2019-02-10 23:25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透明矫治器治疗安氏III类错合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矫正用辅助装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透明矫治器治疗安氏III类错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透明矫治器是治疗牙齿错位畸形的一种隐性矫治器,能满足患者进行牙齿矫正时的美观需求。该矫治技术是将患者的牙列模型进行计算机扫描,在扫描的计算机模型上模拟牙齿移动,随后将牙齿移动过程打印成一系列透明牙套。随着透明牙套的佩戴,牙齿随着牙套的变化进行相应的移动。透明矫治不仅用于治疗牙性反合甚至用于治疗轻微骨性反合(即安氏III类错合患者)。该类患者需要推下颌磨牙向后,下切牙舌向移动以及唇向移动上颌牙齿。单纯依靠透明牙套,矫治效率慢,矫治时间较长。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可行的办法辅助透明牙套治疗安氏III类错合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辅助透明矫治器治疗安氏III类错合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辅助透明矫治器治疗安氏III类错合的装置,包括透明牙套,所述透明牙套包括上牙套以及下牙套,所述上牙套的上颌前牙区设置有若干第一帽状卡位,所述下牙套的下颌磨牙区设置有若干第二帽状卡位,所述第一帽状卡位与所述第二帽状卡位之间连接有推动杆。通过在上牙套的上颌前牙区的第一帽状卡位与下牙套的下颌前牙区的第二帽状卡位之间连接推动杆,可以在推动杆的作用下辅助推动下颌磨牙向后,下颌切牙向舌向以及上前牙唇向移动;同时,由于咬合时推动杆的阻挡作用,上下前牙不能精密咬合,解除了前牙反合的干扰,患者不需要使用合垫来解除前牙锁结。

优选地,所述的推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帽状卡位以及第二帽状卡位活动连接。推动杆的两端与所述的帽状卡位活动连接,有利于防止上下牙套咬合的过程中,推动杆对帽状卡位造成破坏。

优选地,所述的推动杆包括推动内杆以及推动外杆,所述的推动内杆与所述的推动外杆活动连接。推动内杆与推动外杆之间活动连接,有利于根据治疗的需要,通过内杆向外抽动来调节整个推动杆的整体长度。

优选地,所述推动外杆内部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推动内杆内置于所述推动外杆的中空结构中。推动外杆内部设置有中空结构,是为了将推动内杆设置在推动外杆的中空结构中,使推动外杆与推动内杆之间形成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推动外杆的中空结构中设置有导槽,所述的推动内杆的外沿侧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的滑动结构与所述的导槽相匹配。推动外杆的中空结构上设置的导槽与推动内杆的外沿侧设置的滑动结构相匹配,有利于根据治疗需要,方便调节推动杆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的推动外杆长度为3mm-5mm。

优选地,所述的上颌前牙区包括侧切牙、尖牙以及第一前磨牙唇侧,所述下颌磨牙区包括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以及第二磨牙唇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牙套的上颌前牙区的帽状卡位与下牙套的下颌前牙区的帽状卡位之间连接推动杆,可以在推动杆的作用下辅助推动下颌磨牙向后,下颌切牙向舌向以及上前牙唇向移动;同时,由于咬合时推动杆的阻挡作用,上下前牙不能精密咬合,解除了前牙反合的干扰,患者不需要使用合垫来解除前牙锁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透明矫治器治疗安氏III类错合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透明矫治器治疗安氏III类错合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透明牙套,透明牙套包括上牙套1以及下牙套2,上牙套1的上颌前牙区设置有若干第一帽状卡位3,下牙套2的下颌磨牙区设置有若干第二帽状卡位4,第一帽状卡位3与第二帽状卡位4之间连接有推动杆。

其中,推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帽状卡位3以及第二帽状卡位4活动连接。

另外,推动杆包括推动内杆6以及推动外杆5,推动内杆6与推动外杆5活动连接。

其中,推动外杆5内部设置有中空结构7,推动内杆6内置于所述推动外杆5的中空结构7中。

另外,推动外杆5的中空结构7中设置有导槽8,推动内杆6的外沿侧设置有滑动结构9,滑动结构9与所述的导槽8相匹配。

其中,推动外杆5长度为3mm-5mm。

另外,上颌前牙区包括侧切牙、尖牙以及第一前磨牙唇侧,下颌磨牙区包括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以及第二磨牙唇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