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的储存釜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6886发布日期:2019-08-21 00:1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的储存釜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的储存釜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絮团技术是指通过调控水体营养结构,利用多种糖类调节C/N比,配合益生菌,在最短时间内使益生菌占优势,从而抑制有害菌。益生菌通过降解转化养殖系统中的残饵、粪便等营养废物为可供浮游藻类繁殖利用的营养物质,达到变相肥水的目的。通过转化氮、磷等养殖自身污染物质成为菌体蛋白质,产生各种胞外产物和代谢物,为对虾提供可以重新摄取的营养来源,使养殖对虾对饲料氮素利用率提高接近1倍,同时还降低了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净化了水体,解决了养殖水体有害物质积累的问题。可在养殖系统中构建良好的池塘生态,进而使生态营养循环得以形成并有效运转,达到一个稳定平衡的养殖环境。在这样的良好养殖环境下,菌体蛋白质、各种胞外产物和代谢物与浮游动植物、营养盐、有机碎屑以及一些无机物质经生物絮凝形成团聚物即为生物絮团。前期菌体本身和生物絮团共同为虾苗提供最优质的天然饵料,可直接供虾食用,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免疫力,并调控净化水质,简单的说生物絮团有两个重要的功能,第一是生物絮团作为食物链的前端存在,为虾苗提供最优质的天然饵料,从而减少饵料浪费,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养殖对虾的消化和免疫能力,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第二是生物絮团作为生物链的末端存在,可降解转化养殖系统残饵和粪便,降低池塘富营养化,促进氮吸收,加强水质稳定性,净化水质。

现有的生物絮团的生产一般是将有益微生物菌接种到装有培养基的发酵设备内部进行培养,在此之前需要制备培养基,在培养基制备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尽可能少的细菌侵入,因此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但现有的灭菌设备的灭菌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的储存釜灭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的储存釜灭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的储存釜灭菌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部设有与外界相互连通的内环槽,所述釜体上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和安装于密封盖内部的电机轴连接,且螺杆上螺纹套接有上下两个卡位螺母,两个所述卡位螺母之间设有转盘,所述螺杆贯穿转盘,所述转盘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紫外灯固定机构和两个相互对称的加热块固定机构,每个所述紫外灯固定机构上均安装有紫外灯,每个所述加热块固定机构上均安装有加热块。

优选的,所述紫外灯固定机构和加热块固定机构之间相互交叉设置,且紫外灯固定机构和加热块固定机构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优选的,所述紫外灯固定机构包括焊接固定在转盘上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方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动板,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均贯穿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一底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且第一活动板和第一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上下两个所述固定座内均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槽壁上贴合有第一触片,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触片通过导线和外界电源的正极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触片通过导线和外界电源的负极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块固定机构包括焊接固定在转盘上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上方活动安装有第二活动板,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杆均贯穿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和第二底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座,且第二活动板和第二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紫外灯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对接凸柱,上下两个所述对接凸柱上均安装有第二触片,且对接凸柱和对接槽卡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盘上安装两个紫外灯固定机构和两个加热块固定机构,在每个紫外灯固定机构和加热块固定机构上分别安装紫外灯和加热块,通过紫外灯的紫外线杀菌和加热块的高温杀菌两种方式,达到对釜体内部环境的高效灭菌作业,且通过电机带动螺杆转动,带动安装在螺杆上的转盘转动,从而实现紫外灯固定机构和加热块固定机构及其二者上的紫外灯和加热块绕着釜体旋转,实现对釜体全方位的灭菌作业,达到更为理想的灭菌效果,且紫外灯和加热块均为便捷式安装方式,可实现在需要更换时随时便捷更换,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视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视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紫外灯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块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图。

图中:釜体1、内环槽2、密封盖3、螺杆4、卡位螺母5、转盘6、紫外灯固定机构7、第一连杆70、第一导向杆71、第一底板72、第一活动板73、固定座74、第一弹簧75、对接槽76、第一触片77、加热块固定机构8第二连杆80、第二导向杆81、第二底板82、第二活动板83、夹持座84、第二弹簧85、紫外灯9、对接凸柱90、第二触片91、加热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培养基的储存釜灭菌装置,包括釜体1,釜体1内部设有与外界相互连通的内环槽2,釜体1上安装有密封盖3,密封盖3上设有螺杆4,螺杆4和安装于密封盖3内部的电机轴连接,且螺杆4上螺纹套接有上下两个卡位螺母5,螺杆4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卡位螺母5的内表面设有螺纹,且螺杆4外表面的螺纹和卡位螺母5内表面的螺纹相互咬合,两个卡位螺母5之间设有转盘6,螺杆4贯穿转盘6,转盘6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紫外灯固定机构7和两个相互对称的加热块固定机构8,紫外灯固定机构7和加热块固定机构8之间相互交叉设置,且紫外灯固定机构7和加热块固定机构8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二者之间九十度的设置可实现二者之间均匀的分布,从而实现在转盘6转动时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紫外灯固定机构7包括焊接固定在转盘6上的第一连杆70,第一连杆70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导向杆71,第一导向杆7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底板72,第一底板72和第一导向杆71之间紧密焊接,第一底板72上方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动板73,两个第一导向杆71均贯穿第一活动板73,第一活动板73和第一底板72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74,固定座74和第一活动板73及第一底板72之间均为紧密焊接,且第一活动板73和第一连杆70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5,上下两个固定座74内均设有对接槽76,对接槽76的槽壁上贴合有第一触片77,第一触片77通过胶水粘贴在对接槽76的槽壁上,位于下方的第一触片77通过导线和外界电源的正极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一触片77通过导线和外界电源的负极连接。

加热块固定机构8包括焊接固定在转盘6上的第二连杆80,第二连杆80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导向杆81,第二导向杆81和第二连杆80之间紧密焊接,第二导向杆8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底板82,第二底板82和第二导向杆81之间紧密焊接,第二底板82上方活动安装有第二活动板83,两个第二导向杆81均贯穿第二活动板83,第二活动板83和第二底板82上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座84,夹持座84和第二活动板83及第二底板82之间均为紧密焊接,且第二活动板83和第二连杆80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5,每个紫外灯固定机构7上均安装有紫外灯9,紫外灯9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对接凸柱90,对接凸柱90和紫外灯9之间紧密焊接,上下两个对接凸柱90上均安装有第二触片91,第二触片91通过胶水粘贴在对接凸柱90上,且对接凸柱90和对接槽76卡接配合,每个加热块固定机构8上均安装有加热块10。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向上拉动第一活动板73,再将紫外灯9底端的对接凸柱90对应插接进入固定座74内的对接槽76内,松开第一活动板73,在第一弹簧75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活动板73自动下移,至紫外灯9顶端的对接凸柱90对应插接进入第一活动板73内的对接槽76内,即可实现紫外灯9的安装,同理,以上过程的逆过程即可实现紫外灯9的便捷式拆卸,且由于紫外灯9上的第二触片91和第一活动板73及固定座74内的第一触片77相互接触,紫外灯9的闭合电路被接通,紫外灯9亮起,起到紫外杀菌效果。

向上拉动第二活动板83,再将加热块10放置在上下两个夹持座84之间,松开第二活动板83,在第二弹簧85的弹力作用下,第二活动板83自动下移,至上下两个夹持座84实现对加热块10的夹持固定,即可实现加热块10的安装,同理,以上过程的逆过程即可实现加热块10的便捷式拆卸,通过加热块10产生的高温实现高温灭菌效果。

将安装好的紫外灯9和加热块10放入至内环槽2内,再通过旋动上下两个卡位螺母5,实现对转盘6的固定,启动与螺杆4轴连接的电机,即可带动转盘6的转动,从而实现其上的紫外灯9和加热块10绕着釜体1旋转,实现对釜体1内部环境全方位的杀菌作业,达到更为理想的灭菌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