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6074发布日期:2019-02-19 18:5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



背景技术:

以往肱骨下段骨折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一般解决方案有使用“Y”形接骨板和肱骨远端内、外侧锁定板。其中“Y”形接骨板常用于肱骨下段后侧骨折,在临床中发现该接骨板与肱骨后侧骨面不服帖,两个臂经常与肱骨内外侧髁后侧骨面不匹配,或大或小。而肱骨远端内、外侧锁定板主要用于肱骨下段髁间髁上骨折,手术中需要从后侧暴露肱骨内外侧髁及关节面,显露尺神经。对于肱骨下段骨折,不需要显露肱骨内外侧髁及远端关节面,因此选用肱骨远端内、外侧锁定板会对伤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肱骨下段骨折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会对伤者造成不必要伤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包括主接骨板,所述主接骨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肱骨的尺侧中部相配合,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肱骨的外髁上后侧相配合,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连接,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肱骨相配合;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接骨板,所述主接骨板与所述辅助接骨板相配合以固定所述肱骨;所述辅助接骨板包括相连接的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与所述肱骨的尺侧表面相配合,所述第五板体与所述肱骨的内髁相配合;所述第四板体和所述第五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结构相同,均包括直径较大的第一螺钉孔和直径较小的锁定孔,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锁定孔相交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设置有第一尖部,所述第一尖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所述第四板体和所述第五板体上设置有第二尖部,所述第二尖部设置于所述第四板体远离所述第五板体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五板体远离所述第四板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板体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靠近所述第四板体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孔包括相交的锁定孔和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二螺钉孔为腰型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使用时,所述第四板体靠近所述主接骨板设置,且所述主接骨板和所述辅助接骨板之间的夹角为15°~30°。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及所述第三固定孔上设置有用于导向的环形切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接骨板,使用时,主接骨板的近端由肱骨的尺侧向远端肱骨的桡侧延伸,即沿绕桡神经的走行方向。在手术时,医生由近心端的肱骨尺侧切开,可将桡神经连同肌肉向肱骨桡侧推移,可避开桡神经尽可能大范围暴露所述肱骨的中部,且不用刻意去显露桡神经,方便手术的进行。

另一方面,在应对复杂骨折情况时,主接骨板和辅助接骨板配合,对应设置于肱骨的两侧,使得肱骨更好的聚集,对肱骨进行全方位的固定,防止错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的主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的辅助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第三板体13、第一固定孔14、第一螺钉孔141、锁定孔142、第一尖部15、第四板体21、第五板体22、第二固定孔23、第三固定孔24、第二尖部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考图1和图3,实施例中,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包括主接骨板,所述主接骨板包括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和第三板体13。所述第一板体11与肱骨的后内侧中部相配合,所述第三板体13与所述肱骨的外髁上后侧相配合,所述第二板体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13连接,且所述第二板体12与所述肱骨相配合。通过所述第一板体11、所述第二板体12以及所述第三板体13的设置,所述主接骨板的近端由肱骨的后内侧向远端肱骨的后外侧延伸,即沿绕桡神经的走行方向。在手术时,医生由近心端的肱骨尺侧切开,可将桡神经连同肌肉向肱骨桡侧推移,可避开桡神经尽可能大范围暴露所述肱骨的中部,且不用刻意去显露桡神经,方便手术的进行。

另一方面,所述第三板体13与所述肱骨的外髁上后侧相配合,在植入时,避免了暴露所述肱骨的内外侧髁以及关节面,减少了手术对关节囊的破坏,减少了手术术后并发症。

为了实现所述主接骨板与所述肱骨之间的固定,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11、所述第二板体12和所述第三板体13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14。所述第一固定孔14包括直径较大的第一螺钉孔141和直径较小的锁定孔142,所述第一螺钉孔141和所述锁定孔142相交设置。所述第一螺钉孔141用于接收皮质骨螺钉,所述锁定孔142用于接收锁定钉,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14的设置,所述皮质骨螺钉和所述锁定钉的多重固定,能够保证所述主接骨板和所述肱骨的稳定连接。

请参考图2和图3,实施例中,当骨折情况较为复杂,所述主接骨板不足以对所述肱骨进行固定,所述接骨板还包括辅助接骨板,所述主接骨板与所述辅助接骨板相配合以固定所述肱骨。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接骨板包括相连接的第四板体21和第五板体22,所述第四板体21与所述肱骨的尺侧表面相配合,所述第五板体22与所述肱骨的内髁相配合。

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第四板体21靠近所述主接骨板设置,且所述主接骨板和所述辅助接骨板之间的夹角为15°~30°。通过所述辅助接骨板的设置,所述主接骨板和所述辅助接骨板相配合,能够对所述肱骨施加相对的作用力,使得所述肱骨能够更好的聚集,以更好的固定。

其中所述第四板体21靠近所述主接骨板设置,在所述辅助接骨板放置时,能够通过放置所述主接骨板的切口植入,避免需要重新切口,减小了手术对患者的损伤。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接骨板和所述辅助接骨板之间的夹角为15°~30°,方便所述辅助接骨板的植入,且所述第五板体22能够放置于所述肱骨的内髁上。又所述第三板体13与所述肱骨的外髁上相配合,所以通过所述第三板体13和所述第五板体22的设置,二者处于所述肱骨的两侧,能够更好的对所述肱骨进行固定。

实施例中,为了固定所述辅助接骨板与所述肱骨,所述第四板体21和所述第五板体22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23。所述第二固定孔23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4的结构相同,通过皮质骨螺钉和锁定钉的固定,使得所述辅助接骨板与所述肱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请参考图1至图3,为了实现方便所述主接骨板和所述辅助接骨板的从切口处植入,以及减少所述主接骨板和所述辅助接骨板在植入过程中减少对所述肱骨以及人体的伤害,降低术后人体对产品的异物感。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11和所述第三板体13上设置有第一尖部15,所述第一尖部15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11和所述第三板体13上远离所述第二板体12的一端;所述第四板体21和所述第五板体22上设置有第二尖部25,所述第二尖部25设置于所述第四板体21远离所述第五板体22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五板体22远离所述第四板体21的一端。

通过所述第一尖部15和所述第二尖部25的设置,在手术植入所述主接骨板和所述辅助接骨板时,能够在较小切口的情况下,进行接骨板的植入。且在植入过程中,不会对所述肱骨的表面或者伤者的肌肉组织造成擦伤或者破坏,减小了手术对伤者的损伤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概率。

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板体22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24,所述第三固定孔24靠近所述第四板体21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孔24包括相交的锁定孔142和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二螺钉孔为腰型孔。所述第二螺钉孔为腰型孔,能够对该位置的皮质骨螺钉进行固定位置的微调,根据不同的骨折情况以及骨骼表面,调整皮质骨螺钉固定的位置。使得所述辅助接骨板的固定更贴合所述肱骨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孔14、所述第二固定孔23以及所述第三固定孔24上设置有用于导向的环形切面。所述环形切面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皮质骨螺钉以及锁定钉的进入,方便手术的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