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折叠吸收制品的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79528发布日期:2018-11-09 17:3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用于折叠吸收制品的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用于制造吸收制品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折叠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可通过沿着装配线将各部件添加到推进的连续材料纤维网和/或以其它方式改变推进的连续材料纤维网来装配各种类型的制品,诸如例如尿布和其它吸收制品。例如,在一些工艺中,推进的材料纤维网与其它推进的材料纤维网相组合。在其它示例中,由推进的材料纤维网产生的各个部件与推进的材料纤维网相组合,继而与其它推进的材料纤维网相组合。在一些情况下,由推进的一个或多个纤维网产生的各个部件与由其它推进的一个或多个纤维网产生的其它各个部件相组合。用来制造尿布的材料纤维网和组成部件可包括:底片、顶片、腿箍、腰带、吸收芯部件、前耳片和/或后耳片、紧固部件、以及各种类型的弹性纤维网和诸如腿弹性部件、阻隔腿箍弹性部件、拉伸侧片和腰弹性部件的部件。在将所期望的组成部件装配之后,对推进的纤维网和组成部件进行最终刀切以将纤维网分离成离散的尿布或其它吸收制品。

在一些转换加工构型中,离散的吸收基础结构被布置成使纵向轴线与横向平行。离散的吸收基础结构沿纵向彼此间隔开,并且离散的吸收基础结构的相对的腰区随后与沿纵向推进的连续长度的前带纤维网和后带纤维网连接,从而形成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然后可沿横向cd折叠所述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例如,图a示出了在沿纵向md推进时围绕杆11折叠的连续长度的尿布10。在图a所示的折叠过程中,吸收基础结构12可围绕杆11折叠,这时前带纤维网13和后带纤维网14被放置成彼此成面对关系。

然而,继续参考图a,随着折叠的吸收基础结构12在折叠过程中沿杆11在纵向md上推进,杆11和基础结构12之间的磨擦产生沿方向16作用于基础结构12的折叠部分15的力,所述方向与纵向md相反并且相对于推进的前带纤维网和后带纤维网13,14指向上游。继而,作用于沿杆11推进的折叠的尿布10的摩擦力导致折叠的尿布的形状变得歪斜和/或关于沿横向cd延伸的纵向轴线la不对称。继而,从连续长度的尿布10切下的离散的尿布也可为形状不规整的。例如,图b示出了形状不规整的尿布17,其可为从图a中的连续长度的尿布10切下的尿布。因此,图a的前带纤维网13、后带纤维网14以及基础结构12的折叠部分15可对应于图b所示的离散尿布17的前腰区18、后腰区19和裆区20。如图b所示,尿布17的裆区20被示出为偏移的、歪斜的、或朝纵向轴线la的前侧侧向移位的,从而限定了不对称的形状。

此类不对称形状的尿布可为不可取的,并且可能产生各种问题。例如,不对称形状的尿布在制造期间可行进至附加的最终成形工艺,诸如折叠操作和/或封装操作。图c和d示出了不对称形状的尿布17在被放置到包装件中之前可如何折叠,其中尿布17的裆区20继续偏移、歪斜、或朝纵向轴线la的前侧侧向移位。在推进穿过最终成形操作时,尿布的形状不规整的折叠部分可导致尿布移位、阻塞、和/或以其它方式妨碍折叠、堆叠和封装操作。继而,可能导致不当封装的制品、意外的生产线停车、和/或工艺设备损坏。此外,不对称形状的尿布的叠堆还可具有累积效应,其导致变形的和/或不稳定的包装件。此外,不对称形状的尿布在从包装件中取出之后可能不能向消费者呈现美观的外观。

因此,有益的是提供在折叠过程中减轻吸收制品的非预期的不规整成型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涉及用于折叠沿纵向推进穿过装配过程的基底的方法和设备,其中基底包括沿横向由中心区与第二外部区分开的第一外部区。第一外部区和第二外部区为沿纵向连续的,并且中心区为沿纵向不连续的。在折叠过程中,第一外部区沿纵向被传送,同时中心区围绕折叠轴线被折叠以将第二外部区放置成与第一外部区成面对关系。折叠轴线可完全或部分地由导轨和/或传送装置的纵向边缘限定。因此,折叠设备可按各种方式被构造成帮助减少在折叠过程中作用于基底的中心区的摩擦力的负面效应。

在一种形式中,折叠吸收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纵向推进基底,基底包括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基底还包括沿横向由中心区与第二外部区分开的第一外部区,其中第一外部区和第二外部区为沿纵向连续的,并且其中中心区为沿纵向不连续的;将第一外部区从第一传送装置的上游端区传送至第一传送装置的下游端区,第一传送装置包括沿横向与第二纵向边缘分开的第一纵向边缘;沿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纵向边缘部分地折叠基底的中心区;将所述部分地折叠的中心区的第一表面推进至邻近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纵向边缘的导轨,导轨沿纵向延伸一定长度;用第二传送装置传送基底的部分地折叠的中心区,其中第二传送装置包括具有上游端区的载体表面,所述上游端区成角度地偏离下游端区以限定沿纵向的大致螺旋形的传送路径,在沿导轨的长度推进中心区的第一表面时,载体表面接触中心区的第二表面;以及围绕导轨折叠中心区以将第二外部区定位成与第一外部区成面对关系。

在另一种形式中,折叠吸收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纵向推进基底,基底包括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基底还包括沿横向由中心区与第二外部区分开的第一外部区,其中第一外部区和第二外部区为沿纵向连续的,并且其中中心区为沿纵向不连续的;将第一外部区从第一传送装置的上游端区传送至第一传送装置的下游端区,其中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载体表面,第一载体表面接触基底的第一外部区的第一表面;围绕导轨包裹基底的中心区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导轨沿纵向延伸一定长度;用第二传送装置传送基底的中心区,其中第二传送装置包括具有上游端区的第二载体表面,所述上游端区成角度地偏离下游端区以限定沿纵向的大致螺旋形的传送路径,在沿导轨的长度推进基底的包裹部分时,第二载体表面接触中心区的第二表面;用第三传送装置传送基底的第二外部区,其中第三传送装置包括具有上游端区的载体表面,所述上游端区成角度地偏离下游端区以限定沿纵向的大致螺旋形的传送路径,在用第二传送装置传送基底的中心区时,载体表面接触第二外部区的第二表面;以及围绕导轨折叠基底以将第二外部区定位成与第一外部区成面对关系。

在另一种形式中,折叠吸收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纵向推进基底,基底包括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基底还包括沿横向由中心区与第二外部区分开的第一外部区,其中第一外部区和第二外部区为沿纵向连续的,并且其中中心区为沿纵向不连续的;将第一外部区从第一传送装置的上游端区传送至第一传送装置的下游端区,其中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载体表面,第一载体表面接触基底的第一外部区的第一表面;用第二传送装置向基底的中心区施加真空力,其中第二传送装置包括具有上游端区的第二载体表面,所述上游端区成角度地偏离下游端区以限定沿纵向的大致螺旋形的传送路径;用第三传送装置向基底的第二外部区施加真空力,其中第三传送装置包括具有上游端区的第三载体表面,所述上游端区成角度地偏离下游端区以限定沿纵向的大致螺旋形的传送路径;通过用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沿纵向推进基底的中心区和第二外部区来折叠基底以将第二外部区定位成与第一外部区成面对关系。

附图说明

图a为现有技术工艺的视图,其示出了在围绕杆折叠时沿纵向推进的连续长度的尿布。

图b为图a的不对称形状的离散尿布的前平面图。

图c为带有附加折叠部的图b中的尿布的前平面图。

图d为带有附加折叠部的图c中的尿布的前平面图。

图1a为尿布裤的前透视图。

图1b为尿布裤的后透视图。

图2为处于平展未收缩状态的图1a和图1b所示的尿布裤在部分切除之后的平面图。

图3a为沿线3a-3a截取的图2的尿布裤的剖视图。

图3b为沿线3b-3b截取的图2的尿布裤的剖视图。

图4为适于制造预扣紧的裤型尿布的转换加工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a1为沿线a1-a1截取的图4的连续长度的推进的第一基底的视图。

图5a2为沿线a2-a2截取的图4的连续长度的推进的弹性层合体的视图。

图5b为沿线b-b截取的图4的连续长度的推进的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的视图。

图5c为沿线c-c截取的图4和8的连续长度的基础结构组件的视图。

图5d1为沿线d1-d1截取的图4和8的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

图5d2为沿线d2-d2截取的图4和8的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

图5e1为沿线e1-e1截取的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的且由图4的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彼此连接的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

图5e2为沿线e2-e2截取的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的且由图4的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彼此连接的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

图5f为沿线f-f截取的折叠的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所述基础结构带有呈面对关系的图4的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

图5g为沿线g-g截取的沿纵向md推进的图4的两个离散的吸收制品的视图。

图6a为被构造有邻接的外覆盖件的尿布裤的前透视图。

图6b为图6a的尿布裤的前平面图。

图6c为图6a的尿布裤的后平面图。

图7为处于平展未收缩状态的图6a-6c所示的尿布裤在部分切除之后的平面图。

图8为适于制造预紧固裤型尿布的转换加工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9a1为沿线a1-a1截取的图8的连续长度的推进的基底的视图。

图9a2为沿线a2-a2截取的图8的连续长度的推进的弹性层合体的视图。

图9a3为沿线a3-a3截取的图8的连续长度的推进的弹性层合体的视图。

图9b为沿线b-b截取的图8的连续长度的推进的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的视图。

图9e1为沿线e1-e1截取的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的且由图8的外覆盖件和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彼此连接的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

图9e2为沿线e2-e2截取的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的且由图8外覆盖件和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彼此连接的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

图9f为沿线f-f截取的折叠的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所述基础结构带有呈面对关系的图8的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

图9g为沿线g-g截取的沿纵向md推进的出自图8的两个离散的吸收制品的视图。

图10a为在纵向md上沿折叠设备的一个实施方案推进的呈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形式的基底的等轴侧视图。

图10b为沿线10b-10b截取的图10a的折叠设备和基底的侧视图。

图10c为沿线10c-10c截取的图10b的折叠设备和基底的详细侧视图。

图10d为图10a的基底的等轴侧视图。

图10e为图10a的折叠设备的等轴侧视图。

图10f为图10a的折叠设备的侧视图。

图11为在纵向md上沿折叠设备的第二实施方案推进的呈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形式的基底的等轴侧视图,其中折叠轴线由传送装置的边缘和导轨限定。

图12为在纵向md上沿折叠设备的第三实施方案推进的呈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形式的基底的等轴侧视图,其中折叠轴线由传送装置的边缘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解释可帮助理解本公开:

“吸收制品”在本文中是指主要功能为吸收和保留污垢和废物的消费产品。本文所用的“尿布”是指一般被婴儿和失禁患者围绕下体穿着的吸收制品。术语“一次性的”在本文中用来描述通常不打算洗涤或者以其它方式复原为或再用作吸收制品的吸收制品(例如,它们旨在在单次使用后丢弃,并且也可被构造成可回收利用、堆肥处理或以与环境相容的其它方式进行弃置)。

“弹性的”、“弹性体”或“弹性体的”是指材料表现出弹性性能,它们包括如下任何材料,在向其松弛的初始长度施加力时所述材料能够拉伸或伸长至比其初始长度超出10%的伸长长度,并且在释放所施加的力时将会基本上回复至大约其初始长度。

如本文所用,术语“接合”包括其中通过将元件直接附连到另一元件而将所述元件直接固定到所述另一元件的构型,以及其中通过将元件附连到中间构件(中间构件继而附连到另一元件)而将所述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的构型。

“纵向”是指当制品处于平展未收缩状态时从吸收制品的腰部边缘到纵向相对的腰部边缘,或者在双折制品中从腰部边缘到裆的底部(即折叠线)基本上垂直延伸的方向。在纵向的45度以内的方向被认为是“纵向”。“侧向”是指从制品的纵向延伸的侧边向侧向相对的纵向延伸的侧边延伸并大体与纵向成直角的方向。在侧向的45度以内的方向被认为是“侧向”。

术语“基底”在本文中用来描述主要为二维(即在xy平面中)材料,并且其厚度(在z方向上)与其长度(在x方向上)和宽度(在y方向上)相比相对较小(即1/10或更小)。基底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纤维网、一层或多层纤维材料、非织造材料、膜和箔诸如聚合物膜或金属箔。这些材料可单独使用或可包括层合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个层。因此,纤维网为基底。

术语“非织造物”在本文中是指通过诸如纺粘法、熔喷法、梳理成网等工艺由连续(长)丝(纤维)和/或不连续(短)丝(纤维)制成的材料。非织造材料不具有织造长丝或编织长丝图案。

术语“纵向”(md)在本文中是指工艺过程中材料流的方向。此外,材料的相对放置和移动还可被描述为沿纵向从工艺上游至工艺下游通过工艺。

术语“横向”(cd)在本文中是指大致垂直于纵向的方向。

术语“裤”(也称为“训练裤”、“预闭合尿布”、“尿布裤”、“裤型尿布”和“套穿尿布”)在本文中是指被设计成用于婴儿或成人穿着者的具有连续周边腰部开口和连续周边腿部开口的一次性吸收制品。裤可被构造成在制品被应用到穿着者之前带有连续或闭合的腰部开口和至少一个连续的闭合腿部开口。裤可通过多种技术预成形,所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任何可重复紧固的闭合构件和/或永久性闭合构件(例如缝合、热粘结、压力焊接、粘合剂、胶粘剂粘结、机械紧固件等)来将制品的各部分接合在一起。裤可沿制品周围在腰区中的任何位置预成形(例如,侧边紧固的或接缝的、前腰紧固的或接缝的,后腰紧固的或接缝的)。

本公开涉及用于折叠在纵向上推进的基底的方法和设备。此类基底在本文中一般被描述为沿纵向推进穿过折叠过程的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因此,基底包括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并且进一步包括沿横向由中心区与第二外部区分开的第一外部区。第一外部区和第二外部区为沿纵向连续的,并且中心区为沿纵向不连续的。在折叠过程中,第一外部区从第一传送装置的上游端区被传送至第一传送装置的下游端区,同时中心区围绕折叠轴线被折叠以将第二外部区放置成与第一外部区成面对关系。折叠轴线可完全或部分地由导轨和/或第一传送装置的纵向边缘限定。如下文所更详述,折叠设备可按各种方式被构造成帮助减少作用于基底的中心区的摩擦力的负面效应,所述摩擦力起因于在折叠过程中沿导轨推进的基底。例如,本文的折叠设备可包括第二螺旋形或扭绞传送装置和/或第三螺旋形或扭绞传送装置,它们在折叠过程中可向中心区和/或第二外部区施加真空压力。因此,所述真空压力帮助保持基底贴靠传送装置的载体表面,这继而在折叠过程中使得传送装置能够沿纵向抵抗作用于基底的磨擦力牵拉基底。在一些构型中,作用于基底的磨擦力也可通过减小导轨的长度来减小。因此,折叠轴线可部分地由第一传送装置的纵向边缘和导轨两者限定。并且在一些构型中,折叠设备可不包括导轨,并且因此折叠轴线可完全由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纵向边缘限定。

如前文所提及,本文所讨论的方法和设备可用来折叠各种类型的基底构型,它们中的一些可用于制造不同类型的吸收制品。为了帮助为对过程实施例的后续的讨论提供另外的上下文,下文提供了对呈尿布形式的吸收制品的一般描述,所述尿布包括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和设备折叠的部件。

图1a、图1b和图2示出了尿布裤100的示例,其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设备和方法来装配和折叠。具体地,图1a和图1b示出了处于预紧固构型的尿布裤100的透视图,并且图2示出了尿布裤100的平面图,所述尿布裤带有背向朝观察者取向的穿着者的尿布的部分。尿布裤100包括基础结构102和环状弹性带104。如下文所更详述,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粘结在一起以形成环状弹性带104。

继续参考图2,尿布裤100和基础结构102各自包括第一腰区116、第二腰区118、以及设置在第一腰区和第二腰区之间的裆区119。第一腰区116可构造为前腰区,并且第二腰区118可构造为后腰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腰区、后腰区和裆区中的每一者的长度可为吸收制品100的长度的1/3。尿布100还可包括在前腰区116中的侧向延伸的前腰边缘121和在后腰区118中的纵向相对且侧向延伸的后腰边缘122。为了为本讨论提供参照系,图2示出了具有纵向轴线124和侧向轴线126的尿布100和基础结构10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纵向轴线124可延伸穿过前腰边缘121并且穿过后腰边缘122。并且横向轴线126可延伸穿过第一纵向或右侧边缘128并且穿过基础结构102的第二纵向或左侧边缘130的中点。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尿布裤100可包括内部和外部,所述内部为面向身体的表面132,所述外部为面向衣服的表面134。基础结构102可包括底片136和顶片138。基础结构102也可包括具有吸收芯142的吸收组件140,所述吸收芯设置在顶片138的一部分和底片136之间。如下文所更详述,尿布100也可包括其它结构,诸如腿弹性部件和/或腿箍以增强围绕穿着者腿部的贴合性。

如图2所示,基础结构102的周边可由以下部分限定:第一纵向侧边128、第二纵向侧边130、设置在第一腰区116中第一侧向延伸的端边144、以及设置在第二腰区118中第二侧向延伸的端边146。侧边128和130两者均在第一端边144和第二端边146之间纵向延伸。如图2所示,侧向延伸的端边144和146位于前腰区116中的侧向延伸的前腰边缘121以及后腰区118中的侧向延伸的后腰边缘122的纵向内侧。当尿布裤100被穿着在穿着者的下体上时,前腰边缘121和后腰边缘122可环绕穿着者的腰部的一部分。同时,侧边缘128和130可环绕穿着者的腿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裆区119一般可被定位在穿着者的两腿之间,其中吸收芯142从前腰区116穿过裆区119延伸至后腰区118。

还应当理解,尿布100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被制成可侧向延伸的。附加延伸性可帮助使尿布100在穿着者运动期间贴合穿着者的身体。这种附加延伸性也可帮助例如允许包括在延伸之前具有特定尺寸的基础结构102的尿布100的使用者延伸尿布100和/或基础结构102的前腰区116、后腰区118或这两个腰区,以提供对具有不同身材的穿着者的附加身体覆盖率,即,向个体穿着者定制尿布。只要裆区的延伸程度相对小于一个或多个腰区,则一个或多个腰区的此类延伸即可使吸收制品具有大致沙漏形状,并且在穿着时可赋予制品合身的外观。

如先前所提及的,尿布裤100可包括底片136。底片136也可限定基础结构102的外表面134。底片136可为液体(例如,经液、尿液、和/或稀便)不可渗透的,并且可部分地由薄型塑料膜制成,虽然也可使用其它柔性的液体不可渗透的材料。底片136可防止吸收芯中所吸收和容纳的流出物润湿与尿布100接触的制品诸如床单、睡衣和内衣。底片136也可包括织造或非织造材料、聚合物膜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的热塑性膜、和/或包括膜和非织造材料的多层或复合材料(例如,具有内膜层和外非织造层)。底片也可包括弹性体膜。示例性底片136可为具有约0.012mm(0.5密尔)至约0.051mm(2.0密尔)厚度的聚乙烯膜。示例性聚乙烯膜由clopaycorporation(cincinnati,ohio)以商品名br-120和br-121制造,并且由tredegarfilmproducts(terrehaute,ind.)以商品名xp-39385制造。也可对底片136进行压花和/或使糙面精整以提供更像布料的外观。此外,底片136还可允许蒸气从吸收芯中逸出(即,底片为可透气的),同时仍然防止流出物穿透底片136。底片136的尺寸可取决于吸收芯142的尺寸和/或尿布100的特定构型或尺寸。

同样如上所述,尿布裤100可包括顶片138。顶片138也可限定基础结构102的内表面132的全部或一部分。顶片138可为柔顺的、感觉松软的,并且对穿着者的皮肤无刺激。其可沿一个或两个方向弹性拉伸。此外,顶片138还可为液体可渗透的,从而允许液体(例如,经液、尿液和/或稀便)穿透其厚度。顶片138可由各种材料制造,诸如织造材料和非织造材料;开孔或液压成形的热塑性膜;开孔非织造材料,多孔泡沫;网状泡沫;网状热塑性膜;和热塑性稀松布。织造材料和非织造材料可包括天然纤维诸如木纤维或棉纤维;合成纤维诸如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或聚乙烯纤维;或它们的组合。如果顶片138包括纤维,则所述纤维可由纺粘、梳理成网、湿法成网、熔喷、水刺或本领域已知的其它方法来处理。

顶片138可选自高蓬松非织造物顶片、开孔膜顶片和开孔非织造物顶片。开孔膜顶片可使身体流出物透过但基本上不吸收,并且减弱允许流体流回并回渗穿着者皮肤的趋势。示例性开孔膜可包括在以下专利中描述的那些:美国专利5,628,097、5,916,661;6,545,197;和6,107,539。

如上所述,尿布裤100也可包括接合到基础结构102的吸收组件140。如图2所示,吸收组件140在前腰区116中可具有侧向延伸的前边缘148,并且在后腰区118中可具有纵向相对且侧向延伸的后边缘150。吸收组件可具有纵向延伸的右侧边缘152,并且可具有侧向相对且纵向延伸的左侧边缘154,这两个吸收组件侧边缘152和154可在前边缘148与后边缘150之间纵向延伸。吸收组件140可另外包括一个或多个吸收芯142或吸收芯层。吸收芯142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顶片138与底片136之间,并且可按与尿布相容的各种尺寸和形状来形成。用作本公开的吸收芯的示例性吸收结构描述于美国专利4,610,678、4,673,402;4,888,231;和4,834,735中。

一些吸收芯实施方案可包括流体储存芯,该流体储存芯包含减小量的纤维素透气毡材料。例如,此类芯可包含小于约40%、30%、20%、10%、5%或甚至1%的纤维素透气毡材料。此类芯可主要包含含量为至少约60%、70%、80%、85%、90%、95%或甚至约100%的吸收胶凝材料,其中芯的其余部分包含微纤维胶(如果适用的话)。此类芯、微纤维胶和吸收胶凝材料描述于以下专利中:美国专利5,599,335、5,562,646;5,669,894;和6,790,798以及美国专利公布2004/0158212和2004/0097895。

如前所述,尿布100也可包括弹性化腿箍156。应当理解,腿箍156可为且有时候也称为腿围、侧翼、阻隔箍、弹性箍或衬圈箍。弹性化腿箍156可按各种方式来构造以帮助减少身体流出物在腿区中的渗漏。示例性腿箍156可包括描述于以下专利中的那些:美国专利3,860,003、4,909,803;4,695,278;4,795,454;4,704,115;4,909,803;和美国专利公布2009/0312730a1。

如上所述,尿布裤可被制造成带有环状弹性带104,并且在应用到穿着者之前以如包装时那样的其中前腰区116和后腰区118彼此连接的构型提供给消费者。因此,尿布裤可具有连续周边腰部开口110和连续周边腿部开口112,诸如图1a和图1b所示。环状弹性带可通过用永久性侧接缝或用可打开且可重新闭合的紧固系统将第一弹性带接合到第二弹性带来形成,所述紧固系统设置在或邻近所述带的侧向相对侧。

如先前所提及的,环状弹性带104可由与第二弹性带108连接的第一弹性带106限定。如图2所示,第一弹性带106在第一纵向侧边缘111a和第二纵向侧边缘111b之间延伸,并且限定相对的第一端区和第二端区106a,106b以及中心区106c。并且第二弹性带108在第一纵向侧边缘113a和第二纵向侧边缘113b之间延伸,并且限定相对的第一端区和第二端区108a,108b以及中心区108c。第一纵向侧边缘111a和第二纵向侧边缘111b之间的距离限定第一弹性带106的节距pl,并且第一纵向侧边缘113a和第二纵向侧边缘113b之间的距离限定第二弹性带108的节距pl。第一弹性带的中心区306c与基础结构102的第一腰区116连接,并且第二弹性带108的中心区308c与基础结构102的第二腰区116连接。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一弹性带106的第一端区106a与第二弹性带108的第一端区108a在第一侧接缝178处连接,并且第一弹性带106的第二端区106b与第二弹性带108的第二端区108b在第二侧接缝180处连接,以限定环状弹性带104以及腰部开口110和腿部开口112。

应当理解,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可限定各种节距pl。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弹性带和/或第二弹性带的节距pl可为约300mm至约1100mm。

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第一弹性带106也限定外侧向延伸边缘107a和内侧向延伸边缘107b,并且第二弹性带108限定外侧向延伸边缘109a和内侧向延伸边缘109b。因此,一个腿部开口的周边边缘112a可由第一弹性带106的内侧向延伸的边缘107b的部分、第二弹性带108的内侧向延伸的边缘109b的部分、和基础结构102的第一纵向或右侧边缘128的部分限定。并且另一个腿部开口的周边边缘112b可由内侧向延伸的边缘107b的部分、内侧向延伸的边缘109b的部分、和基础结构102的第二纵向或左侧边缘130的部分限定。外侧向延伸的边缘107a,109a也可限定尿布裤100的前腰边缘121和侧向延伸的后腰边缘122。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也可各自包括面向衣服的外层162和面向穿着者的内层164。应当理解,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可包含相同的材料和/或可具有相同的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可包含不同的材料和/或可具有不同的结构。应当理解,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可由各种材料构造。例如,第一带和第二带可由下列材料制造:诸如塑料膜;开孔塑料膜;以下纤维的织造或非织造纤维网:天然材料(例如,木纤维或棉纤维)、合成纤维(例如,聚烯烃、聚酰胺、聚酯、聚乙烯、或聚丙烯纤维)、或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的组合;或涂覆的织造或非织造纤维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包括合成纤维的非织造纤维网,并且可包括可拉伸的非织造材料。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包括内疏水的、不可拉伸的非织造材料和外疏水的、不可拉伸的非织造材料。

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106,108也可各自包括插置在外基底层162和内基底层164之间的带弹性材料。带弹性材料可包括一种或多种弹性元件,诸如沿弹性带的长度延伸的股线、带状物、膜、或片。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带弹性材料可包括多根弹性股线168,它们在本文中可称作外腰弹性部件170和内腰弹性部件172。弹性股线168诸如外腰弹性部件170可在第一弹性带106的第一相对端区和第二相对端区106a、106b之间且在第二弹性带108的第一相对端区和第二相对端区108a、108b之间连续地侧向延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些弹性股线168诸如内腰弹性股线172可被构造成在某些区域中诸如例如在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与吸收组件140重叠之处不连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沿纵向以恒定间隔设置弹性股线168。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沿纵向以不同间隔设置弹性股线168。处于拉伸状态中的带弹性材料可被插置和接合在未收缩的外层和未收缩的内层之间。当带弹性材料被松弛时,带弹性材料回到未拉伸状态并使外层和内层收缩。带弹性材料可在环状弹性带的区域中提供期望的变化的收缩力。应当理解,可按不同于如图2所示的方式的方式来构造基础结构102和弹性带106、108。带弹性材料可连续地或间歇地沿带弹性材料与内带层和/或外带层之间的接合部接合到外层和/或内层。

在一些构型中,第一弹性带106和/或第二弹性带108可限定弯曲轮廓。例如,第一弹性带和/或第二弹性带106,108的内侧向边缘107b,109b可在相对的第一端区和第二端区中包括非线性部分或弯曲部分。此类弯曲轮廓可帮助对腿部开口112限定所期望的形状,例如,相对倒圆的腿部开口。除了具有弯曲轮廓之外,弹性带106、08还可包括沿非线性路径或弯曲路径延伸的弹性股线168、172,所述路径可对应于内侧向边缘107b、109b的弯曲轮廓。

如先前所提及的,根据本公开的设备和方法可用来装配预紧固的可重复紧固裤型尿布100的各种部件。例如,图4示出了适于制造裤型尿布100的转换加工设备300的示意图。可参考上文所述且图1a、图1b和图2所示的裤型尿布100的所述各种部件来描述转换加工设备300的操作方法。虽然以下方法是在图1a、图1b和图2所示尿布100的下文中提供的,但应当理解,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制造出尿布裤的各种实施方案,例如,以下专利中所公开的吸收制品:美国专利7,569,039;美国专利公布2005/0107764a1、2012/0061016a1和2012/0061015a1,它们均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如下文所更详述,图4所示的转换加工设备300用来沿纵向md推进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406,408。此外,连续长度的基础结构组件302沿纵向md被推进,并且被切割成离散的基础结构102,使得每个基础结构102的纵向轴线124平行于纵向md。然后使离散的基础结构102转向以沿纵向md推进离散的基础结构102,使得每个基础结构102的侧向轴线126平行于纵向md。离散的基础结构102也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然后将间隔开的基础结构102的相对的腰区116,118连接到连续长度的推进的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406,408。然后可沿侧向轴线或平行于侧向轴线折叠基础结构102以使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406,408成面对关系,并且用侧向相对的粘结部336将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粘结在一起。如下文所更详述,可用沿纵向md间歇地间隔开的相邻粘结部336a,336b将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粘结在一起。应当理解,粘结部336a,336b可被构造为永久性,并且/或者可重新紧固的粘结部。并且每个粘结部336a,336b可为离散的粘结部位,其沿横向cd横跨第一弹性带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的宽度邻接地延伸,并且/或者可包括沿横向布置的多个相对小的离散粘结部位。然后沿横向cd在相邻粘结部336a,336b之间切割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和第二连续弹性层合体406,408以产生离散的裤型尿布100,诸如图1a和图1b所示。

如图4所示,第一连续基底层呈连续长度的外层带基底162的形式;第二连续基底层呈连续长度的内层带基底164的形式;并且弹性部件168为组合的以形成呈带材料形式的连续弹性层合体402。更具体地,连续长度的外层带基底162、内层带基底164、外弹性股线170和内弹性股线172沿纵向md被推进并且在压料辊502处组合以形成连续弹性层合体402。

如图4、图5a1和图5a2所示,外带基底162包括第一表面162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162b,并且沿横向cd在相对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163a,163b之间限定宽度w。并且内带基底164包括第一表面164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164b,并且沿横向cd在相对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165a,165b之间限定宽度。如图5a2所示,外带基底162的宽度w可大于内带基底164的宽度。并且外带基底162的宽度w也可限定弹性层合体402的宽度w。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带基底164的宽度可相同于或大于外带基底162的宽度。

继续参考图4,在进入压料辊502之前,外弹性股线170和内弹性股线172沿纵向md被拉伸。此外,在进入压料辊502之前,可将粘合剂504施加于弹性股线170,172以及连续长度的外层带基底162和内层带基底16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因此,在压料辊502处,弹性股线168在外层带基底162的第一表面162a和内层带基底164的第一表面164a之间被粘结。另外,在进入压料辊502之前,可间歇地沿内弹性股线172的长度和/或间歇地沿连续长度的外层带基底162和内层带基底16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长度施加粘合剂504因此,内弹性股线172可沿纵向md间歇地粘结到连续长度的外层带基底162和内层带基底16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因此,连续弹性层合体402可包括在粘结区之间沿纵向md间歇地间隔开的非粘结区,其中内弹性股线172在非粘结区中不粘结到外层带基底162或内层带基底164。并且内弹性股线172在粘结区中粘结到外层带基底162和/或内层带基底164。因此,在后续工艺步骤中,弹性股线172可在非粘结区中被切断。虽然图4示出了一个实施方案,其中连续弹性层合体402是通过将连续长度的外层带基底162和内层带基底164与弹性股线168组合而形成的,但应当理解,连续弹性层合体402可按各种方式形成,诸如以下专利中所公开的:美国专利8,440,043和美国专利公布2013/0255861a1;2013/0255862a1;2013/0255863a1;2013/0255864a1;和2013/0255865a1。

继续参考图4、图5a2和图5b,从压料辊502往后,连续弹性层合体402沿纵向md推进至切割器506,所述切割器将连续弹性层合体402切割成两个连续弹性带层合体,它们称作第一弹性带层合体406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408。具体地,切割器506用来沿纵向切割弹性层合体402以形成第一连续的弹性层合体406和第二连续的弹性层合体4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切割器506用来沿纵向切割弹性层合体402以形成第一连续的弹性层合体406和第二连续的弹性层合体408。如图5b所示,第一弹性层合体406包括内侧纵向边缘107b和外侧纵向边缘107a,并且第二弹性层合体406包括内侧纵向边缘109b和外侧纵向边缘109a。

如图5b所示,第一带层合体406在外侧纵向边缘107a和内侧纵向边缘107b之间延伸以沿横向cd限定宽度w1。并且第二带层合体408在外侧纵向边缘109a和内侧纵向边缘109b之间延伸以沿横向cd限定宽度w2。应当理解,w2可大于w1。还应当理解,在一些构型中,w1可等于或大于w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宽度w1和/或w2可为约120mm至约300mm。

还应当理解,切割器506可按各种方式来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切割器506可为裁切器或冲切器,其以直线切割和/或曲线切割方式将带材料分离成两个连续的带基底。切割器506也可被构造为穿孔器,所述穿孔器在带材料中穿孔出弱线,并且其中带材料在随后的步骤中沿弱线分离。从切割器506往后,第一带层合体和第二带层合体406,408推进穿过转向器508,所述转向器使第一带基底和第二带基底沿横向cd彼此分开,诸如图5b所示。弹性股线170,172和因此连续长度的第一带层合体和第二带层合体406,408在沿纵向md推进的同时保持在拉伸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由切割器506产生的穿过弹性层合体402的切割线可限定第一带层合体406的内边缘107b和/或第二带层合体408的内边缘109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带层合体406和/或第二带层合体408可从切割器506推进至改进的折叠设备,所述折叠设备折叠由切割器506产生的第一带层合体和/或第二带层合体的切割边缘。因此,第一带层合体406的内边缘107b和/或第二带层合体408的内边缘109b可由沿纵向md延伸的折叠线限定。

应当理解,可按各种方式来构造转向器508。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向器508可包括相对于纵向成45度的角度或某种其它角度的转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向器可包括凸面轧辊。应当理解,第一带和第二带可由类似于上文所述的独立连续长度的带材料形成,并且因此将不需要裁切步骤或转向步骤。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带和第二带可通过沿纵向md裁切外带基底162和内带基底164(在与弹性材料168组合之前)来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向器508可包括枢轴或跟踪台,诸如例如,由maxcess-fifecorporation制造的fife-500纤维网引导系统,其可调节连续长度的第一带层合体和第二带层合体406,408沿横向cd的位置。其它合适的枢轴或跟踪台购自erhardt&leimer,inc.。转向器也可包括允许精确地主动控制基底位置的仪器和纤维网边缘控制结构。

如先前所提及的,第一带层合体406沿横向cd与第二带层合体408分开以限定第一带层合体406的内侧纵向边缘107b和第二带层合体408的内侧纵向边缘109b之间的间隙。如下文所更详述,第一带层合体和第二带层合体406,408从转向器508推进至介于载体设备308和辊318之间的辊隙316以与离散的基础结构102组合。

现在参考图4和图5c,连续长度的基础结构组件302沿纵向md被推进,并且沿横向cd限定宽度。连续长度的基础结构组件302可包括夹置在顶片材料138和底片材料136之间的吸收组件140、腿弹性部件、阻隔腿箍等。如图5c所示,切除了基础结构组件的部分以示出顶片材料138的一部分和吸收组件140。连续长度的基础结构组件302推进至载体设备308,并且在以图5d1所示的取向推进期间被刀辊306切割成离散的基础结构102,其中每个基础结构102的纵向轴线124大致平行于纵向md。

在离散的吸收基础结构102被刀辊306切割之后,载体设备308旋转并且沿纵向md以图5d1所示的取向推进离散的基础结构102。尽管图5d1所示的基础结构102被示出有作为前缘的第二侧向延伸的端边146和作为后缘的第一侧向延伸的端边144,但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基础结构102可按其它取向被推进。例如,基础结构可被取向成使得第二侧向延伸的端边缘146为后缘并且第一侧向延伸的端边缘144为前缘。载体设备308也旋转,同时改变推进的基础结构102的取向。在改变基础结构取向的过程中,载体设备308可使每个基础结构102转向,使得基础结构102的侧向轴线126平行或大致平行于纵向md,诸如图5d2所示。载体设备308也可将基础结构102沿纵向md推进的速度改变至不同的速度。图5d2示出了沿纵向md推进期间的载体设备308上的基础结构102的取向。更具体地,图5d2示出了如下基础结构102,其中基础结构102的侧向轴线126大致平行于纵向md,并且其中第二纵向侧边缘130为前缘并且第一纵向侧边缘128为后缘。应当理解,各种形式的载体设备均可用于本文的方法,诸如例如以下专利中所公开的载体设备:美国专利7,587,966和美国专利公布2013/0270065a1;2013/0270069a1;2013/0270066a1;和2013/0270067a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载体设备308可按可变角速度旋转,所述角速度可由控制器改变或调节,以便改变基础结构102和推进的带层合体406,408的相对放置。

如下文参考图4、图5e1、图5e2、图5f和图5g所述,基础结构102从载体设备308转移并且与推进的连续长度的带层合体406,408组合,所述带层合体随后被切割以形成尿布100上的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106,108。

如图4、图5b、图5e1和图5e2所示,基础结构102从载体设备308转移至介于载体设备308和辊318之间的辊隙316,在辊隙316基础结构102与连续长度的推进的第一带406和第二带408组合。第一带层合体材料406和第二带层合体材料408各自包括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和相对的面向衣服表面314。因此,外层带基底162的第二表面162b可限定一些或全部面向衣服表面314,并且内层带基底164的第二表面164b可限定一些或全部面向穿着者表面312。第一带层合体406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可沿第一腰区116与基础结构102的面向衣服表面134组合,并且第二带层合体408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可沿第二腰区118与基础结构102的面向衣服表面134组合。如图4所示,在辊318和载体设备308之间的辊隙316处,在与离散的基础结构102组合之前,可将粘合剂320间歇地施加到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

参考图4、图5e1和图5e2,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由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102限定,所述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并且通过第二带层合体408和第一带层合体406彼此连接。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也可被描述为包括第一表面602和相对的第二表面604的基底600。因此,第一表面602可对应于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并且第二表面604可对应于面向衣服表面314。基底600也包括沿横向cd由中心区610与第二外部区608分开的第一外部区606。继而,第一带层合体406可限定第一外部区606,并且第二带层合体408可限定第二外部区608。并且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的(在它们之间带有间隙)所述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102和/或吸收芯140可限定中心区610。因此,第一外部区606和第二外部区608为沿纵向md连续的,并且中心区610为沿纵向md不连续的。应当理解,所述区606,608,610的宽度可有差别。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中心区610可为基底600的宽度w的约3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外部区和第二外部区606,608和/或中心区610可各自为基底600的宽度w的约1/3。

如图4所示,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从辊隙316推进至折叠设备500。在折叠设备500处,沿横向cd平行于或沿侧向轴线126折叠每个基础结构102以将第一腰区116(并且具体地,内表面即面向身体表面132)放置成与第二腰区118的内表面即身体表面132成面对的、表面对表面取向。基础结构的折叠也将在每个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二带层合体408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定位成与在每个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一带层合体406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成面对关系。折叠设备500的各种构型在下文中参考图10a-12被更详细地描述为对底600进行折叠。

如图4和图5f所示,与第一带层合体和第二带层合体406,408连接的所述折叠的离散的基础结构102从折叠设备500被推进至粘结机设备334。粘结机设备334用来粘结重叠区域362,因此产生离散的粘结部336a,336b。重叠区域362包括在每个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二带层合体408的一部分和在每个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一带层合体406的一部分。应当理解,粘结机设备334可按各种方式来配置从而用各种方式产生粘结部336a,336b,诸如例如利用热、粘合剂、压力、和/或超声波。还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永久性地粘结重叠区域362之外或作为相反方式,设备300也可被构造成可重复紧固地粘结重叠区域362。因此,离散的粘结部336a,336b可被构造为可重新紧固的,诸如带有钩和环。

现在参考图4和图5g,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从粘结机334被推进至切割设备338,在切割设备338处第一带层合体406和第二带层合体408沿横向cd在相邻粘结部336a,336b之间被切割以产生离散的吸收制品100。如图5g所示,第一带层合体406和第二带层合体408被切割成离散片以形成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106,108,每个弹性带具有沿纵向md延伸的节距pl。因此,粘结部336a可对应于并形成吸收制品100上的第一侧接缝178,并且粘结部336b可对应于并形成随后推进的吸收制品上的第二侧接缝180。

应当理解,本文的工艺和设备可被构造成制造上述各种类型的尿布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尿布裤100可包括以不同于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的方式的不同方式构造的基础结构102和弹性带106,108。例如,图6a-7示出了尿布裤100,其具有如上文参考图1a-2所述的相同部件中的许多部件,不同的是弹性带106,108的外层162被构造为延伸穿过第一腰区116、裆区119和第二腰区118的邻接的外覆盖件161。因此,如图7所示,外覆盖件161也包括第一腰部端区116、裆区119和相对的第二腰部端区118。外覆盖件161也包括面向衣服表面162b和相对的面向穿着者表面162a。因此,弹性带106,108的弹性构件168可与外覆盖件161的面向穿着者表面162连接。并且基础结构102可被定位在外覆盖件161的面向穿着者表面162a上。因此,底片136可包括外覆盖件161的一部分。此外,外覆盖件161还可包括第一纵向侧边缘128a和第二纵向侧边缘130a,它们分别被定位在基础结构102的第一纵向侧边缘128和基础结构102的第二纵向侧边缘130的侧向外侧,如图7所示。如图6a和图7所示,第一纵向侧边缘128a可限定一个腿部开口112的周边112a,并且第二纵向侧边缘130a可限定另一个腿部开口112的周边112b。应当理解,第一纵向侧边缘128a和第二纵向侧边缘130a可分别对齐于或被定位在基础结构102的第一纵向侧边缘128和基础结构102的第二纵向侧边缘130的侧向内侧。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腿部开口112的周边112a可由第一纵向边缘128,128a的部分限定,并且另一个腿部开口的周边112b可由第二纵向边缘130,130a的部分限定。

图6b示出了处于平展状态的尿布裤100的前平面图,示出了尿布裤100的各种区域。并且图6c示出了处于平展状态的尿布裤100的后平面图,示出了尿布裤100的各种区域。如上所述,尿布裤100限定内部和外部,所述内部为面向身体的表面132,所述外部为面向衣服的表面134。尿布裤100也包括裆端190,裆端190由裆区119中的侧向折叠线192限定。因此,侧向折叠线192将裆区分成第一裆区119a和第二裆区119b。

尿布裤100在图6a-6c中被示出为具有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第一带106具有第一端区106a、相对的第二端区106b和中心区106c。并且第二带108具有第一端区108a、相对的第二端区108b和中心区108c。第一端区106a,108a在第一侧接缝178处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二端区106b,108b在第二侧接缝180处连接在一起。如图6b和图6c所示,第一纵向侧边缘111a和第二纵向侧边缘111b之间的距离限定第一弹性带106的节距pl,并且第一纵向侧边缘113a和第二纵向侧边缘113b之间的距离限定第二弹性带108的节距pl。

第一带106的第一端区106a在装配好的平展松弛状态中可延伸尿布裤100的节距pl的约20%至40%,并且第二带108的第一端区108a在装配好的平展松弛状态中可延伸尿布裤100的节距pl的约20%至40%。第一带106的第二端区106b在装配好的平展松弛状态中可延伸尿布裤100的节距pl的约20%至40%,并且第二带108的第二端区108b在装配好的平展松弛状态中可延伸尿布裤100的节距的约20%至40%。第一带106的中心区106c在装配好的平展松弛状态中可延伸尿布裤100的节距pl的约20%至60%,并且第二带108的中心区108c在装配好的平展松弛状态中可延伸尿布裤100的节距pl的约20%至60%。

图6b和图6c中的尿布裤100也被示出为具有纵向长度ll,所述纵向长度由第一腰部边缘121和裆端190(或侧向折叠线192)之间的距离限定,或者如果更长的话,由从第二腰部边缘122至裆端190(或侧向折叠线192)的距离限定。纵向长度ll可沿尿布裤100的纵向中心线124测量。如图6b-6c所示,第一腰区116大致沿纵向延伸从腰部边缘121沿侧接缝178,180至腿部开口112的距离,并且第二腰区118大致沿纵向延伸从腰部边缘122沿侧接缝178,180至腿部开口112的距离。因此,第一裆区119a延伸从裆端190至第一腰区116的距离,并且第二裆区119b延伸从裆端190至第二腰区118的距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腰区116和/或第二腰区118可延伸装配好的尿布裤100的纵向长度ll的约三分之二。此外,第一裆区119a和/或第二裆区119b还可延伸装配好的尿布裤100的纵向长度ll的约三分之一。

图8示出了转换加工设备300,其被构造成装配诸如图6a-7所示的尿布裤。如图8所示,将呈连续长度的外层带基底162形式的第一连续基底层与独立的第一连续长度的内层带基底和第二连续长度的内层带基底164',164”和弹性部件168组合起来以形成连续弹性层合体402。外层带基底162也限定上文参考图6a-7所述的外覆盖件161。参考图8、图9a1、图9a2和图9b,连续长度的外层带基底162、带基底164',164”的第一内层和第二内层、外弹性股线170和内弹性股线172沿纵向md被推进,并且在压料辊502处组合以形成连续弹性层合体402。

参考图8,在进入压料辊502之前,具有第一表面164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164b的连续的内带基底164沿纵向md推进至切割器506,所述切割器将连续的内带基底164切割成内层带基底164',164”。

继续参考图8,切割器506用来沿纵向切割内带基底164以形成内层带基底164',164”。如上所述,切割器506可按各种方式来构造。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切割器506可为裁切器或冲切器,其以直线切割和/或曲线切割方式将内带基底分离成两个连续的带基底。切割器506也可被构造为穿孔器,所述穿孔器以弱线对带材料穿孔,并且其中带材料在随后的步骤中沿弱线分离。从切割器506,内层带基底164',164”推进穿过转向器508,所述转向器使内层带基底164',164”沿横向cd彼此分离。

如图8所示,在进入压料辊502之前,外弹性股线170和内弹性股线172沿纵向md被拉伸。此外,在进入压料辊502之前,可将粘合剂504施加于弹性股线170,172以及连续长度的外层带基底162和内层带基底164',16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因此,在压料辊502处,弹性股线168在外层带基底162的第一表面162a和内层带基底164',164”的第一表面164a之间被粘结。另外,在进入压料辊502之前,可间歇地沿内弹性股线172的长度和/或间歇地沿连续长度的外层带基底162和内层带基底164',16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长度施加粘合剂504。如前所述,内弹性股线172可沿纵向md间歇地粘结到连续长度的外层带基底162和内层带基底164',16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

如图8、图9a2和图9a3所示,外带基底162包括第一表面162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162b,并且沿横向在相对的纵向边缘163a,163b之间限定宽度w。第一内带基底164'包括第一表面164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164b,并且沿横向cd在相对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165a,165b之间限定宽度。并且第二内带基底164”包括第一表面164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164b,并且沿横向cd在相对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165a,165b之间限定宽度。如图9a2所示,外带基底162的宽度w可大于内带基底164',164”的宽度。并且外带基底162的宽度w也可限定弹性层合体402的宽度w。

如图8和图9a3所示,连续的弹性层合体402包括第一弹性带层合体406和第二弹性带层合体408。更具体地,外层带基底162、第一内层带基底164'、和弹性股线168的组合限定第一带层合体406。并且外层带基底162、带基底164”的第二内层、和弹性股线168的组合限定第二带层合体408。第一带层合体406包括外侧纵向边缘163a和内侧纵向边缘107b,它们可沿横向cd限定基本上恒定的宽度w1。内侧纵向边缘107b可由第一内带基底164'的第二纵向边缘165b限定。第二带层合体408包括外侧纵向边缘163b和内侧纵向边缘109b,它们可沿横向cd限定基本上恒定的宽度w2。内侧纵向边缘109b可由第二内带基底164”的第二纵向边缘165b限定。在一些构型中,w2可等于w1。还应当理解,在一些构型中,w1可小于或大于w2。第一带层合体406沿横向与第二带层合体408分开以限定第一带层合体406的内侧纵向边缘107b和第二带层合体408的内侧纵向边缘109b之间的间隙。

继续参考图8,从压料辊502,连续弹性层合体402沿纵向md推进至切割器507,所述切割器从连续弹性层合体402的中心区移除材料以形成由周边边缘112c限定的孔115,诸如图9b所示。孔115为离散的,并且可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周边边缘112c可限定上文所述并示出于图6a中的腿部开口112的周边112a,112b中的全部或部分。

应当理解,切割器507可被构造成仅从外层带基底162移除材料。在一些构型中,切割器507可被构造成从外带基底162以及第一内层带基底164'和/或第二内层带基底164”移除材料。切割器507也可被构造为穿孔器,所述穿孔器在带材料中穿孔出弱线,并且其中带材料在随后的步骤中沿弱线分离。还应当理解,切割器507可被构造成在连续弹性层合体402与基础结构102组合之前或组合之后,在连续弹性层合体402中形成孔115。

如上文参考图4、图5c、图5d1和图5d2所述,并且如图8所示,连续长度的基础结构组件302沿纵向md被推进至载体设备308,并且在以图5d1所示的取向推进期间被刀辊306切割成离散的基础结构102。在离散的吸收基础结构102被刀辊306切割之后,载体设备308旋转并且沿纵向md以图5d1所示的取向推进离散的基础结构102。载体设备308也旋转,同时改变推进的基础结构102的取向。在改变基础结构取向的过程中,载体设备308可使每个基础结构102转向,使得基础结构102的侧向轴线126平行或大致平行于纵向md,诸如图5d2所示。

如图8、图9e1和图9e2所示,基础结构102从载体设备308转移至介于载体设备308和辊318之间的辊隙316,在辊隙316处基础结构102与连续弹性层合体402组合。基础结构102可在连续弹性层合体402上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其中至少一个孔115定位在两个连贯的基础结构102之间。连续弹性层合体402包括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和相对的面向衣服表面314。因此,外层带基底162的第二表面162b可限定面向衣服表面314。并且外层带基底162的第一表面162a和内层带基底164',164”的第二表面164b可限定面向穿着者表面312。连续弹性层合体402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可与基础结构102的面向衣服表面134组合。如图8所示,在介于辊318和载体设备308之间的辊隙316处,在与离散的基础结构102组合之前,可将粘合剂320间歇地施加于连续弹性层合体402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

继续参考图8、图9e1和图9e2,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由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102限定,所述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彼此间隔开,由孔115沿纵向md分开,并且通过连续的弹性层合体402彼此连接。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也可被描述为包括第一表面602和相对的第二表面604的基底600。因此,第一表面602可对应于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并且第二表面604可对应于面向衣服表面314。基底600也包括沿横向cd由中心区610与第二外部区608分开的第一外部区606。继而,第一带层合体406可限定第一外部区606,并且第二带层合体408可限定第二外部区608。并且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的(在它们之间带有孔115)的所述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102和/或吸收芯140可限定中心区610。因此,第一外部区606和第二外部区608为沿纵向md连续的,并且中心区610为沿纵向md不连续的。应当理解,所述区606,608,610的宽度可有差别。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中心区610可为基底600的宽度w的约3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外部区和第二外部区606,608和/或中心区610可各自为基底600的宽度w的约1/3。

如图8所示,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从辊隙316推进至折叠设备500。在折叠设备500处,沿横向cd平行于或沿侧向轴线126折叠连续的弹性层合体402和每个基础结构102以将第一腰区116(且具体地,内表面即面向身体表面132)放置成与第二腰区118的内表面即身体表面132成面对的、表面对表面取向。折叠操作产生侧向折叠线192,所述折叠线限定上文参考图6b和图6c所述的裆端190。基础结构的折叠也将在每个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二带层合体408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定位成与在每个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一带层合体406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成面对关系。折叠设备500的各种构型在下文中参考图10a-12被更详细地描述为对底600进行折叠。

如图8和图9f所示,折叠的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从折叠设备500被推进至粘结机设备334。粘结机设备334用来粘结重叠区域362,因此产生离散的粘结部336a,336b。重叠区域362包括在每个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二带层合体408的一部分和在每个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一带层合体406的一部分。应当理解,粘结机设备334可按各种方式来构造从而用各种方式产生粘结部336a,336b,诸如例如利用热、粘合剂、压力、和/或超声波。还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永久性地粘结重叠区域362之外或作为相反方式,设备300还可被构造成可重复紧固地粘结重叠区域362。因此,离散的粘结部336a,336b可被构造为可重新紧固的,诸如带有钩和环。

现在参考图8和图9g,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从粘结机334被推进至切割设备338,在切割设备338处第一带层合体406和第二带层合体408沿横向cd在相邻的粘结部336a,336b之间被切割以产生离散的吸收制品100。如图9g所示,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被切割成离散片以形成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106,108,每个弹性带具有沿纵向md延伸的节距pl和沿横向cd延伸的纵向长度ll。因此,粘结部336a可对应于并形成吸收制品100上的第一侧接缝178,并且粘结部336b可对应于并形成随后推进的吸收制品上的第二侧接缝180。

如先前参考图4和图8所提及的,本文的转换加工设备300可包括折叠设备500以沿横向cd折叠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此外,上文参考图5e1、图5e2、图9e1和图9e2所述的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还可被大致描述为包括第一表面602和相对的第二表面604的基底600。基底还包括沿横向cd由中心区610与第二外部区608分开的第一外部区606,其中第一外部区606和第二外部区608为沿纵向md连续的,并且中心区610为沿纵向md不连续的。如下文所更详述,折叠设备500被构造成减轻在折叠过程中作用于中心区610的摩擦力的不可取结果,诸如上文参考图a-d所述。

例如,图10a-10d示出了在纵向md上沿折叠设备500的一个实施方案推进的基底600的等轴视图,所述折叠设备折叠所述基底600以将第二外部区608的第一表面602定位成与第一外部区606的第一表面602成面对关系。更具体地,折叠设备500包括沿纵向md延伸的第一推进路径502和第二推进路径504。第一推进路径和第二推进路径502,504被构造成使得基底600的第一外部区606沿第一推进路径502被传送,并且第二外部区608沿第二推进路径504被传送,同时中心区610沿着并围绕折叠轴线506被折叠。随着中心区610围绕折叠轴线506被折叠,第二外部区608的第一表面602与第一外部区606的第一表面602成面对关系。虽然第二外部区608被示出为在折叠操作期间是围绕折叠轴线506被折叠或移位180°的,但应当理解,折叠设备500可被构造成使得第一外部区606和第二外部区608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在折叠操作期间可围绕折叠轴线506被折叠或移位。例如,折叠设备500可被构造成使得第一外部区606和第二外部区608在折叠操作期间围绕折叠轴线506均被移位或折叠约90°。

如图10a、图10e和图10f所示,折叠设备500的第一推进路径502可包括带有载体表面510的第一传送装置508,所述载体表面沿纵向md从上游端区512延伸至下游端区514。第一传送装置508也包括沿横向cd与第二纵向边缘518分开的第一纵向边缘516。第一传送装置508可被构造成包括传送带520,所述传送带在折叠过程中沿纵向md传送基底600的第一外部区606。应当理解,第一传送装置可被构造成包括一个或多个传送带520。虽然第一传送装置508被示出为包括沿纵向md被布置成系列的三个独立传送带520a,520b,520c,但应当理解,可使用各种类型的传送装置布置结构。例如,第一传送装置508可被构造成包括在纵向md和/或横向cd上沿第一推进路径502布置的一个或多个传送带。在一些构型中,第一传送装置508可包括由多个辊支撑的一个或多个环形带。此外,第一传送装置508可与真空源连接以向基底600施加真空压力。因此,第一传送装置可被构造成向基底600施加真空压力,继而,施加于基底上的真空力可帮助将基底600的第一外部区606和/或中心区610保持在第一传送装置508的载体表面510上的适当位置,并且在折叠操作期间可帮助防止基底600在载体表面510上滑移。

参考图10a-10c、图10e和图10f,折叠设备500的第二推进路径可包括带有载体表面524的第二传送装置522,所述载体表面沿纵向md从上游端区526延伸至下游端区528。具体地,上游端区526成角度地偏离下游端区528以限定沿纵向md的大致螺旋形的传送路径。折叠设备500的第二推进路径504也可包括带有载体表面532的第三传送装置530,所述载体表面沿纵向md从上游端区534延伸至下游端区536,其中上游端区534成角度地偏离下游端区536以限定沿纵向md的大致螺旋形的传送路径。如下文所更详述,在折叠操作期间,第二传送装置522可接触并沿纵向md传送基底600的中心区610的第二表面604。此外,在折叠操作期间,第三传送装置530可接触并沿纵向md传送基底600的第二外部区608的第二表面604。在折叠操作期间,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522,530的螺旋形传送路径围绕折叠轴线506引导基底600的第二外部区608。

在折叠操作期间,第二传送装置522和/或第三传送装置530也可与一个或多个真空源连接以在传送基底600时向基底600施加真空压力。如下所述,向基底600施加真空压力帮助将基底保持在第二传送装置522和/或第三传送装置530的载体表面524,532上的适当位置,并且帮助防止基底600在载体表面上滑移。继而,所述真空力可帮助克服在折叠操作期间可能作用于基底600的摩擦力。如前所述,此类在折叠操作期间作用于基底600的摩擦力可导致折叠的产品诸如尿布的形状变得歪斜和/或不对称。因此,在折叠操作期间由第二传送装置522和/或第三传送装置530向基底600施加真空力可帮助减轻导致形状不规整的产品的摩擦力的效应。

参考图10a-10c、图10e和图10f,折叠设备500的第二推进路径504也可包括被定位在第二传送装置522和第三传送装置530上游的多个辊538。如下文所更详述,在折叠操作期间,辊538可接触、引导、和/或沿纵向md传送基底600的第二外部区608和/或中心区610的第一表面602和/或第二表面604。每个辊538可相对于另一个具有不同的角取向以提供沿纵向md的大致螺旋形的传送路径,诸如例如美国专利公布2013/0203580a1中所述,该专利公布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应当理解,折叠设备500可包括除本文所述和所示的那些之外的各种其它布置结构的部件。例如,一些构型的折叠设备500可包括与多个辊538结合或替代它们的扭绞带传送装置布置结构。

如先前所提及的,在折叠操作期间,基底600的中心区610围绕折叠轴线506被折叠,其间第一外部区606和第二外部区608沿纵向md推进。折叠轴线506沿纵向md延伸,并且可为直的和/或弯曲的,例如美国专利公布2013/0203580a1中所公开。例如,折叠轴线506可由沿纵向md延伸的弧限定,其中将基底600的第二外部区608朝所述弧的内侧螺旋地折叠或移位。此外,这种弯曲或弧形的折叠轴线506可被构造成使得基底600的第一外部区606和第二外部区608在折叠过程中沿具有基本上相等长度的纤维网路径推进。应当理解,折叠轴线506可按各种方式限定,并且可按各种长度沿纵向md延伸。在一些构型中,折叠轴线506可由连续弧限定。在其它构型中,折叠轴线506可由多个具有不同半径的弧限定。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折叠轴线506可由与一个或多个直部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弧限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折叠轴线506可包括与弓形片段连接的直片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此类直片段可逼近连贯的折叠片段之间的理想折叠弧的弦。

参考图10a、图10b、图10e和图10f,折叠设备可包括限定折叠轴线506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导轨540。继而,导轨540可为弯曲的和/或直的,并且可沿纵向md延伸一定长度。如图10b和图10e所示,导轨540可被定位在介于沿纵向md延伸的第一推进路径502和第二推进路径504之间的横向位置中。在一些构型中,导轨540可沿第一传送装置508的第一纵向边缘516延伸一定长度,并且邻近第二传送装置522以及一些或全部辊538。

参考图10a-10f,基底600可以基本上平坦的构型推进至折叠设备500。在折叠操作期间,第一外部区606在纵向md上沿第一推进路径502由第一传送装置508传送,其中载体表面510接触基底600的第一外部区606的第一表面602。同时,第二外部区608在纵向md上沿第二推进路径504推进。在推进期间,第二外部区608初始时被辊538折叠或移位,所述辊继而部分地围绕导轨540包裹中心区610。更具体地,基底600的中心区610的第一表面602被部分地包裹在导轨540周围。应当理解,辊538可被布置成接触基底600的第二外部区608的第一表面602和/或第二表面604。

在辊538的下游,基底600可由第二传送装置522和/或第三传送装置530传送。具体地,在所述部分地包裹的中心区610的第一表面602沿导轨540的长度推进时,第二传送装置522的载体表面524接触中心区610的第二表面604。此外,第三传送装置530的载体表面524接触第二外部区608的第二表面604。应当理解,折叠设备500可被构造成使得第二传送装置522的载体表面524仅接触中心区610的第二表面604或接触中心区610的第二表面604和第二外部区608两者。还应当理解,折叠设备500可被构造成使得第三传送装置530的载体表面532仅接触第二外部区608的第二表面604或接触第二外部区608的第二表面604和中心区610两者。随着基底600从上游端区526,534被传送至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522,530的下游端区528,536,第二外部区608被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522,534的大致螺旋形的行进路径进一步折叠或移位。更具体地,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522,530传送并围绕导轨540引导第二外部区608以将第二外部区608的第一表面602定位成与第一外部区606的第一表面602成面对关系,这继而进一步围绕导轨540包裹基底600的中心区610的第一表面602。

如前所述,在折叠过程中,随着基底600沿纵向md推进,中心区610的第一表面602接触并包裹在导轨540周围。继而,随着中心区610沿导轨540推进,基底600的第一表面602和导轨540之间的磨擦力沿如下方向作用于基底600的中心区610,所述方向与纵向md相反并且相对于推进的第一外部区606和第二外部区608指向上游。为帮助减轻摩擦力的效应,第一传送装置508、第二传送装置522、和/或第三传送装置530可向基底600施加真空力以帮助保持基底600的第二表面604贴靠载体表面510,524,532。继而,真空压力可帮助第一传送装置508、第二传送装置522、和/或第三传送装置530在纵向md上沿导轨540牵拉基底600,同时克服了摩擦力并帮助减轻了由此类摩擦力导致的折叠基底中的变形。

应当理解,折叠设备500可以附加方式被构造成进一步减少或减轻由沿导轨540推进的基底600的中心区610导致的摩擦力的效应。在一些构型中,导轨540可相对较短。例如,图11中的折叠设备500包括延伸一定长度的导轨540,所述长度小于第一推进路径和/或第二推进路径502,504的长度。如图11所示,折叠轴线506的上游部分542由第一传送装置508的第一纵向边缘516限定,并且折叠轴线506的下游部分544由导轨540限定。参考图11,基底600可以基本上平坦构型推进至折叠设备500。在折叠操作期间,基底600的第一外部区606在纵向md上沿第一推进路径502由第一传送装置508传送,其中载体表面510接触基底600的第一外部区606的第一表面602。同时,第二外部区608在纵向md上沿第二推进路径504推进。在推进期间,第二外部区608初始时被辊538折叠或移位,所述辊继而部分地沿第一传送装置508的第一纵向边缘516折叠中心区610。基底600的部分地折叠的中心区610也推进到导轨540上。在辊538的下游,基底600可由第二传送装置522和/或第三传送装置530传送以继续围绕导轨540折叠基底600,从而将第二外部区608放置成与第一外部区606成面对关系,如上所述。

应当理解,基底600的部分地折叠的中心区610在折叠过程中可在各种位置或时间推进到导轨540上,这取决于导轨540的长度和/或导轨540相对于第一传送装置508、辊538、第二传送装置522、和/或第三传送装置530的纵向位置。例如,部分地折叠的中心区610可在其中第二传送装置和/或第三传送装置522,530开始接触基底600的上游位置或下游位置处推进到导轨540上。在一些构型中,部分地折叠的中心区610可在其中第二传送装置和/或第三传送装置522,530开始接触基底600的位置处推进到导轨540上。在一些示例中,折叠设备500可被构造成根据基底600的第一外部区606和第二外部区608之间的相对角度将中心区610推进到导轨540上。例如,基底可被部分地折叠,使得当中心区610推进到导轨540上时,第二外部区608与第一外部区606分开约90度的角度。

还应当理解,折叠设备510可被构造成不带有导轨540,因此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否则的话摩擦力将在折叠过程中作用于基底600的中心区610。例如,如图12所示,折叠设备500可被构造成使得折叠轴线506完全由第一传送装置508的第一纵向边缘516限定。

在一些构型中,折叠设备500后接腰部对齐单元,所述腰部对齐单元可包括上真空传送装置和/或下真空传送装置。此类传送装置可枢转以提供纤维网操纵功能从而相对于彼此或相对于基准值对齐基底的折叠侧面和未折叠侧面的结构。对跟踪位置的检测可通过专用传感器或机器视觉系统来进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可从erhardt+leimer商购获得的fr6001传感器来检测制品的折叠侧面和未折叠侧面上的基底的边缘。在一些构型中,这些传感器安装在单一固定托架上,并且通过改变电子控制器中的变量来调节设定值。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对齐单元可被替换成在折叠板辊中的一个折叠板辊处的跟踪装置,所述折叠板辊可包括替换折叠辊538中的一者或多者的曲面辊。这种曲面辊也可经由下游传感器或视觉系统受到反馈控制。

为了保持基底的折叠部分和未折叠部分的纵向对齐,驱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可具有可控速度。在一些构型中,可改变下游驱动点(优选地真空传送装置)的速度,同时将折叠传送装置和用于未折叠侧面的下游驱动点保持在恒定表面速度。此类速度控制可为开环式的,但也可基于出自下游传感器或机器视觉系统的信号而通过闭环反馈控制来实现。这种反馈控制系统的示例为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任选地带有前馈和速度补偿,诸如被实现为通用工业控制器,诸如得自rockwellautomation的contrologix平台。输入信号也可包括一个或一系列制品上的折叠结构和未折叠结构之间的位置偏移。输入信号也可为在一个或一系列制品的折叠部分和未折叠部分上的结构之间测量的时间差。还应当理解,一个或一系列制品的折叠部分和未折叠部分上的结构的纵向对齐也可通过改变基底的折叠部分或未折叠部分的路径长度来实现。

如上所述,基底600可被平坦地或基本上平坦地递送至折叠设备500。在一些构型中,相对的枢转曲面辊在进行折叠之前跟踪并铺展基底。在一些构型中,使用可商购获得的纤维网引导件来反馈控制跟踪功能和铺展功能。在一些构型中,这些纤维网引导件的传感器可连接至质量监控系统,可储存基底的每个侧面的边缘位置,和/或可通过电子控制器远程调节设定值和控制参数。折叠中心线可在基底进入折叠机时由基底的横向位置设定。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6年4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324,954的权益,该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文所公开的量纲和值不应理解为严格限于所引用的精确数值。相反,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每个此类量纲旨在表示所述值以及围绕该值功能上等同的范围。例如,公开为“40mm”的量纲旨在表示“约40mm”。

除非明确排除或以其它方式限制,本文中引用的每一篇文献,包括任何交叉引用或相关专利或专利申请以及本申请对其要求优先权或其有益效果的任何专利申请或专利,均据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任何文献的引用不是对其作为与本发明任何公开或本文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现有技术的认可,或不是对其自身或与任何其它参考文献或多个参考文献的组合提出、建议或公开了此发明任何方面的认可。此外,当本发明中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以引用方式并入的文献中相同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矛盾时,应当服从在本发明中赋予该术语的含义或定义。

虽然已举例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各种其它变化和修改。因此,本文旨在于所附权利要求中涵盖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系类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