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结肠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8372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结肠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结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变。可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原虫等生物引起,亦可由变态反应及理化因子引起,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特异性炎性病变和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前者指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和伪膜性结肠炎等,后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crohn病。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病程冗长,且有并发结肠癌的危险,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西医通过阻断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方法治疗此病,但临床疗效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结肠炎的中药制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用于治疗结肠炎的中药制剂,是以制附片、干姜、红参、酒大黄、槟榔、木香、白头翁和甘草为原料药进行组方配伍。其中,制附片: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干姜: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用于腹痛,呕吐,泄泻;亡阳证;寒饮喘咳。

红参:甘、微苦,性温。归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酒大黄: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积滞便秘;湿热痢疾、黄疸、淋证;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瘀血证。

槟榔: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功效。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食积气滞,泻痢后重;水肿,脚气肿痛;疟疾。

木香:辛、苦,性温。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证;泻痢里急后重;腹痛胁痛,黄疸,疝气疼痛;气滞血瘀之胸痹;消化不良。

白头翁: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用于疮痈肿毒;阴痒带下;热带血痢;血热出血以及温疟发热烦躁。

甘草: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脾气虚证;咳喘;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调和药性。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根据中医理论分析湿滞与脾虚互为因果,是结肠炎引起泄泻形成的重要因素。脾虚日久,必损肾阳,湿滞不化,难免生热,此时若单用温法,助湿生热,病必不除,若单用清法,伤中损阳,亦难痊愈,治当温清并举,温运不忘清化,清化又须通降。故方中用红参“大补元气、调荣养卫”,用为君药以健脾益气。脾虚日久,肾阳亦损,附子,辛甘大热,功可温肾助阳、补火暖土,《本草发挥》载“其用有三,去脏腑沉寒一也,补助阳气不足二也,温暖脾胃三也……非附子不能补下焦之阳虚”;干姜辛热,温中助阳,与附子相须为用,温补脾肾,散寒除湿,共为臣药。木香、槟榔理气行滞;大黄苦寒,酒制可缓泻下之功,存其通降之性,因其气味辛香,又可行气止痛,《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其气香,故兼入气分,少用之亦能调治气郁作疼”;白头翁苦寒清热、凉血解毒,善治胃肠湿热之症,此四者共为佐药,通因通用也。使以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本发明旨在阻断结肠炎症反应,通过“温清并举,温运不忘清化,清化当须通降”的治疗原则,脾肾宜补,湿热宜清,湿热在肠,因势利导,须通因通用,脾肾两虚,须补肾散寒、健脾除湿,提出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诸药相伍,温清并举,寒热互济,补不助热,清不伤阳,用之临床,收效颇佳,其效果优于现有药物,简便、有效、无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对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大量的试验和临床总结,本发明中药制剂的组方中,各原料药的范围内进行配比,对结肠炎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基本配比:制附片3-9份、干姜3-9份、红参5-10份、酒大黄3-9份、槟榔9-12份、木香9-15份、白头翁6-12份和甘草3-9份。

最佳配比:制附片6份、干姜6份、红参5份、酒大黄6份、槟榔9份、木香10份、白头翁9份和甘草6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按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各种内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剂等。

下面是发明药物对结肠炎的治疗效果的临床统计资料。

1.临床观察对象:选择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申请人随访资料完整的结肠炎患者56例,全部病例均经肠镜确诊。其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22-65岁;所有患者病程均大于1个月。

2.临床症状:患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结肠镜示:大肠黏膜充血,糜烂,病变肠段以距肛门60厘米以下为主。

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水煎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每次200ml,疗程为4周,随访半年。

4.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

暂时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大致正常,停药6个月无复发;

无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无明显改善。

5.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为治疗结果统计表。

上述临床资料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56例结肠炎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21例,暂时治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07%,疗效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药物的组分及其制备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片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方:制附片4份、干姜6份、红参7份、酒大黄7份、槟榔10份、木香10份、白头翁8份和甘草6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片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粒1g;

使用方法:一日2次,一次服1粒,连续服用28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胶囊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方:制附片5份、干姜6份、红参7份、酒大黄6份、槟榔10份、木香11份、白头翁8份和甘草8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胶囊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粒0.25g;

使用方法:一日2次,一次服3粒,连续服用28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3、颗粒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方:制附片6份、干姜6份、红参7份、酒大黄6份、槟榔10份、木香9份、白头翁8份和甘草6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颗粒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袋5g;

使用方法:一日2次,一次服5g,连续服用28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4、口服液的制备

原料配方:制附片7份、干姜8份、红参8份、酒大黄6份、槟榔11份、木香12份、白头翁9份和甘草8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口服液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瓶10ml;

使用方法:一日2次,一次服10ml,连续服用28天为一疗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