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9257发布日期:2018-06-22 23:1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护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护具。



背景技术:

用于医疗固定的绷带和护具有石膏(高分子)绷带、泡沫支架、铝塑板等,主要用于骨折等治疗,这种固定绷带或者支架是不能活动的,只有达到治疗目的后通过破坏或者拆卸等方式和固定部位分离,操作繁琐,而且像石膏绷带(包括高分子石膏绷带)需要水和一定的温度的配合才能达到固定效果,泡沫绷带更是需要两种聚合体混合发生化学反应聚合,达到固定目的,不可控因素较多,使用不方便,拆除更是繁琐,如使用工具(锯子等)割除,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并且是一次性使用耗材。作为可重复使用的运动护具有弹力绷带为主的护膝、护肘和护踝等是完全可以活动的,但是主要是起到压迫的作用,并不起到支持和固定作用。另一种带有支撑体(包括可旋转支撑体)的新型护具是在弹性织物内增加了支撑体,可以沿着支撑体的机械构造活动,其主要功能是对关节部位形成支撑,并不起到固定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护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固定护具无法重复利用,拆除繁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固定护具,包括若干个滑动体和若干个缸体,每个缸体与一个或两个滑动体组成一个单元体,相邻的单元体之间相互连接组成网状;

所述缸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孔,所述滑动体伸入内孔的位置可调节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动体为柱形,所述内孔与滑动体相适配,所述滑动体与缸体之间依靠摩擦配合。

优选的,所述滑动体为圆柱形、椭圆柱形或者棱柱形。

可选的,所述滑动体为圆柱形,所述滑动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圈环形凹槽,所述内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圈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卡块。

可选的,所述滑动体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内孔内设有与滑动体相适配的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滑动体为球形,所述内孔内设有至少两个沿内孔轴线设置的球形的凹腔。

优选的,所述两个相邻单元之间通过柔性连接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个单元体包含两个滑动体,相邻单元体靠的最近的滑动体通过柔性连接杆连接。

可选的,所述一个单元体包含一个滑动体,一个单元体内的滑动体和缸体均通过柔性连接杆与相邻的单元体内的滑动体或缸体连接,且同一个单元体内的滑动体和缸体不与相邻的同一个单元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可以调节滑动体伸入内孔的位置,来控制整个单元体的长度,从而使整个护具的长度和宽度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部位的固定,整个护具成网状结构,绕人体部位包覆在人体上后首尾相连,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支撑,同时网状的结构也利于皮肤透气,拆卸时只要调整滑动体和缸体的相对位置,即可将护具与人体分离,并且可以重复使用,拆卸方便,也不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所述滑动体为柱形,所述内孔与滑动体相适配,所述滑动体与缸体之间依靠摩擦配合;第一种滑动体形式,依靠摩擦力配合可以尽量简化滑动体和缸体的结构,也利于两者形成无级调节。

所述滑动体为圆柱形、椭圆柱形或者棱柱形;该形状利于滑动体和内孔加工,容易控制滑动体与缸体内孔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滑动体为圆柱形,所述滑动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圈环形凹槽,所述内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圈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卡块;第二种滑动体形式,通过卡块与环形凹槽配合,实现有级调节,相对于无级调节其可靠性更高。

所述滑动体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内孔内设有与滑动体相适配的内螺纹;第三种滑动体形式,通过螺纹配合的形式调节滑动体伸入内孔的距离,调节更加方便快捷。

所述滑动体为球形,所述内孔内设有至少两个沿内孔轴线设置的球形的凹腔;第四种滑动体形式,球形在调节时更方便,而需要定位时也更加稳定。

所述两个相邻单元之间通过柔性连接杆连接;所谓柔性连接杆即不能被拉长但是可以产生一定的弯曲,利于保持紧固性同时能较好的适配患者不同的部位形状。

所述一个单元体包含两个滑动体,相邻单元体靠的最近的滑动体通过柔性连接杆连接;一种单元体形式,通过两个滑动体相对缸体的位置来控制整个单元体的长度,在一个滑动体失效后还可以调节另一个滑动体。

所述一个单元体包含一个滑动体,一个单元体内的滑动体和缸体均通过柔性连接杆与相邻的单元体内的滑动体或缸体连接,且同一个单元体内的滑动体和缸体不与相邻的同一个单元体连接;另一种单元体形式,较为经济的单元体结构,同样能较好的调节单元体的长度来控制整个护具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实施例一中单元体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实施例一中两个滑动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实施例一中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实施例二中单元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实施例二中两个滑动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实施例二中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实施例三中单元体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实施例三中两个滑动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实施例三中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中相邻单元体中滑动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固定护具,包括若干个滑动体1和若干个缸体2,每个缸体2与一个或两个滑动体1组成一个单元体3,相邻的单元体3之间相互连接组成网状;

所述缸体2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孔4,所述滑动体1伸入内孔4的位置可调节设置。

所谓可调节设置,就是需要调节时滑动体1可相对缸体2移动,从而调整整个单元体3的长度,而需要固定时滑动体1相对缸体2固定住位置,通过可以调节滑动体1伸入内孔4的位置,来控制整个单元体3的长度,从而使整个护具的长度和宽度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部位的固定,整个护具成网状结构,绕人体部位包覆在人体上后首尾相连,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支撑,同时网状的结构也利于皮肤透气,拆卸时只要调整滑动体1和缸体2的相对位置,即可将护具与人体分离,并且可以重复使用,拆卸方便,也不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具体的参考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阅图1至图3为本发明一种固定护具的实施例,一种固定护具,包括若干个滑动体1和若干个缸体2,每个缸体2与一个或两个滑动体1组成一个单元体3,相邻的单元体3之间相互连接组成网状;

所述缸体2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孔4,所述滑动体1为柱形,所述内孔4与滑动体1相适配,所述滑动体1伸入内孔4的位置可调节设置,所述可调节设置依靠滑动体1与缸体2的内孔4之间摩擦力,在施加较大的外力时滑动体1可相对缸体2滑动,从而拉长或者缩短单元体3整体长度,但是这个外力必须要大于患者该部位会产生的张力,不然就没办法保持护具固定的效果,所述内孔4的长度大于滑动体1的长度。

具体所述滑动体1为圆柱形、椭圆柱形或者棱柱形;该形状利于滑动体1和内孔4加工,容易控制滑动体1与缸体2内孔4之间的摩擦力。

实施例二:

参阅图4至图6,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滑动体1和缸体2的内孔4结构不同,所述滑动体1为圆柱形,所述滑动体1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圈环形凹槽5,所述内孔4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圈与环形凹槽5相适配的卡块6;通过卡块6与环形凹槽5配合,实现有级调节,相对于无级调节其可靠性更高。

可调节设置通过环形凹槽5与卡块6来实现,该结构需要滑动体1或者卡块6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在调节滑动体1与缸体2相对位置时可以产生一定变形,滑动体1与缸体2属于卡接的形式固定。

实施例三:

参阅图7至图9,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滑动体1和缸体2的内孔4结构不同,所述滑动体1为球形,所述内孔4内设有至少两个沿内孔4轴线设置的球形的凹腔7;球形在调节时更方便,而需要定位时也更加稳定。

调节设置通过球形滑动体1与不同位置的球形的凹腔7配合来实现,同样要求滑动体1或者内孔4具有一定弹性,以便在调节滑动体1与缸体2相对位置时可以产生一定变形。

此外,还可以滑动体1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内孔4内设有与滑动体1相适配的内螺纹;第三种滑动体1形式,通过螺纹配合的形式调节滑动体1伸入内孔4的距离,调节更加方便快捷。

参阅图10、图11,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固定住单元体3之间的位置,所述两个相邻单元之间通过柔性连接杆8连接,所谓柔性连接杆8即不能被拉长但是可以产生一定的弯曲,利于保持紧固性同时能较好的适配患者不同的部位形状。

具体的,所述一个单元体3包含两个滑动体1,相邻单元体3靠的最近的滑动体1通过柔性连接杆8连接,通过两个滑动体1相对缸体2的位置来控制整个单元体3的长度,在一个滑动体1失效后还可以调节另一个滑动体1。在柔性连接杆8与滑动体1采用固定连接,除了滑动体1外表面设有螺纹的以外,因为滑动体1外表面设有螺纹在调节时需要滑动体1转动,此时柔性连接杆8与滑动体1需要采用转动连接。

还可以,所述一个单元体3包含一个滑动体1,一个单元体3内的滑动体1和缸体2均通过柔性连接杆8与相邻的单元体3内的滑动体1或缸体2连接,且同一个单元体3内的滑动体1和缸体2不与相邻的同一个单元体3连接;较为经济的单元体3结构,同样能较好的调节单元体3的长度来控制整个护具的尺寸。

而横向和纵向的柔性连接杆8相交的部位固定连接。

使用时,根据患者部位大小,大概选择好合适的长度和宽度,从而确定横向和纵向单元体的数量,然后在通过调节滑动块和缸体的相对位置确定具体尺寸,再通过头部的滑动体插入尾部的缸体内,形成首尾相连的环形固定在患者需要固定的部位,完成安装,如果安装后发现尺寸略松,还可以调节局部的滑动体与缸体相对位置来控制。需要拆卸时,只要将其中一列的滑动体与缸体分开,即完成拆卸,也可以直接将柔性连接杆剪断来进行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