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用幼儿打吊针用取暖取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0245发布日期:2018-09-18 17:5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科用幼儿打吊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儿科用幼儿打吊针用取暖取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冬天越来越冷,幼儿生病的人数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幼儿的恢复速度,一般都是打吊针,幼儿打吊针时一般是在脑部注射,由于冬天药液温度比较低,这样会造成幼儿的不适,使得幼儿在打吊针时哭闹不止,并且现在幼儿在打吊针时一般是由看护人员或者亲人一直抱着,这样造成看护人员或者亲人特别劳累。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减少幼儿在打吊针时的不适,降低亲人或者看护人员的劳累程度的儿科用幼儿打吊针用取暖取乐装置,来克服现在幼儿打吊针极为不适,易于哭闹,亲人或者看护人员的劳累程度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在幼儿打吊针极为不适,易于哭闹,亲人或者看护人员的劳累程度高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幼儿在打吊针时的不适,降低亲人或者看护人员的劳累程度的儿科用幼儿打吊针用取暖取乐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儿科用幼儿打吊针用取暖取乐装置,包括有放置框、床板、弧形枕板、转板、弧形固定板、钢丝绳、插杆、固定柱、螺纹杆、支杆和挂钩,放置框内底部右侧连接有床板,床板左端转动式连接有弧形枕板,弧形枕板左端连接有转板,放置框内底部左侧连接有弧形固定板,弧形固定板位于转板的后侧,转板中间和弧形固定板上均匀开有圆形通孔,放置框内前壁上部左侧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末端连接有插杆,插杆与圆形通孔配合,放置框内底部左侧开有凹槽,凹槽与转板底部配合,放置框前壁中部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中间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顶端连接有支杆,支杆左右两端连接有挂钩。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移动板、移动杆、暖光灯和聚光透明板,放置框内左壁中间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右侧连接有移动板,放置框顶部左侧开有一字孔,移动板顶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穿过一字孔,移动板右侧连接有暖光灯,放置框内左部的前后两壁之间连接有聚光透明板,聚光透明板位于暖光灯和转板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杆、图案板和第二连接杆,放置框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顶端连接有图案板,第一连接杆和移动杆前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位于螺纹杆的后侧。

优选地,还包括有安装杆、摩擦块和万向轮,放置框左壁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杆,放置框底部左侧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摩擦块,放置框底部右侧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地,还包括有安装框和盖板,放置框前壁右部连接有安装框,安装框顶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盖板。

工作原理:当要给幼儿打吊针时,首先将插杆拔出圆形通孔,然后转动弧形枕板,这样能够改变弧形枕板的角度,当弧形枕板的角度适合时,并且将转板上的圆形通孔与弧形固定板上最接近此时适合角度的圆形通孔位于同一水平线,并且把插杆插入到圆形通孔内,然后将幼儿头部放置在弧形枕板,身体部位放置在床板上,并且看护人员旋转螺纹杆,使螺纹杆和支杆边旋转边向上运动,当挂钩向上运动到适合高度时,停止旋转螺纹杆,然后将吊瓶挂在挂钩上,这样就可以方便幼儿打吊针,并且无需看护人员或者亲人一直抱着幼儿,更方便,降低无需看护人员或者亲人的劳累程度。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移动板、移动杆、暖光灯和聚光透明板,放置框内左壁中间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右侧连接有移动板,放置框顶部左侧开有一字孔,移动板顶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穿过一字孔,移动板右侧连接有暖光灯,放置框内左部的前后两壁之间连接有聚光透明板,聚光透明板位于暖光灯和转板之间。当幼儿在冬天打吊针时,药液温度较低,会造成幼儿不舒适,此时就可以打开暖光灯,暖光灯会发出温度较高的光,并且通过聚光透明板透出照射到幼儿的头部,为了防止暖光灯静止而造成某一处温度过高,造成幼儿的不适,看护人员或者亲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不断的左右移动移动杆,从而使得暖光灯不断的左右移动,这样可以使照射在幼儿头部的暖光灯更均匀,提高了幼儿的舒适度。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杆、图案板和第二连接杆,放置框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顶端连接有图案板,第一连接杆和移动杆前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位于螺纹杆的后侧。当移动杆在不断的前后移动时,第一连接杆带动图案板不断的前后移动,前后移动的图案板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能够使幼儿在打吊针时能够更加愉悦,大大的减少哭闹。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杆、摩擦块和万向轮,放置框左壁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杆,放置框底部左侧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摩擦块,放置框底部右侧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万向轮。当需要移动整个装置时,看护人员通过安装杆抬起放置框的左侧,并且使得摩擦块与地面分离,然后通过万向轮推动整个装置移动,当移动到相应的地点时,放下安装杆,摩擦块与地面接触,这样就能够使该装置稳定的停在地面上,提高了该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框和盖板,放置框前壁右部连接有安装框,安装框顶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盖板。由于有些时候幼儿打吊针的时间比较久,准备一些水是必要的,当要放置水杯时,旋开盖板,就可以把水杯放置在安装框内,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能够减少幼儿在打吊针时的不适,降低亲人或者看护人员的效果,通过设置有放置框、床板、弧形枕板等,这样无需看护人员或者亲人一直抱着幼儿,更方便,降低无需看护人员或者亲人的劳累程度,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移动板等,这样可以使照射在幼儿头部的暖光灯更均匀,提高了幼儿的舒适度,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杆等,这样能够使幼儿在打吊针时能够更加愉悦,大大的减少哭闹,设置有安装杆、摩擦块和万向轮,提高了该装置使用的灵活性,设置有安装框和盖板,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五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放置框,2-床板,3-弧形枕板,4-转板,5-弧形固定板,6-圆形通孔,7-钢丝绳,8-插杆,9-凹槽,10-固定柱,11-螺纹孔,12-螺纹杆,13-支杆,14-挂钩,15-第一滑轨,16-第一滑块,17-移动板,18-一字孔,19-移动杆,20-暖光灯,21-聚光透明板,22-第二滑轨,23-第二滑块,24-第一连接杆,25-图案板,26-第二连接杆,27-安装杆,28-摩擦块,29-万向轮,30-安装框,31-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儿科用幼儿打吊针用取暖取乐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放置框1、床板2、弧形枕板3、转板4、弧形固定板5、钢丝绳7、插杆8、固定柱10、螺纹杆12、支杆13和挂钩14,放置框1内底部右侧连接有床板2,床板2左端转动式连接有弧形枕板3,弧形枕板3左端连接有转板4,放置框1内底部左侧连接有弧形固定板5,弧形固定板5位于转板4的后侧,转板4中间和弧形固定板5上均匀开有圆形通孔6,放置框1内前壁上部左侧连接有钢丝绳7,钢丝绳7末端连接有插杆8,插杆8与圆形通孔6配合,放置框1内底部左侧开有凹槽9,凹槽9与转板4底部配合,放置框1前壁中部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中间开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顶端连接有支杆13,支杆13左右两端连接有挂钩14。

实施例2

一种儿科用幼儿打吊针用取暖取乐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放置框1、床板2、弧形枕板3、转板4、弧形固定板5、钢丝绳7、插杆8、固定柱10、螺纹杆12、支杆13和挂钩14,放置框1内底部右侧连接有床板2,床板2左端转动式连接有弧形枕板3,弧形枕板3左端连接有转板4,放置框1内底部左侧连接有弧形固定板5,弧形固定板5位于转板4的后侧,转板4中间和弧形固定板5上均匀开有圆形通孔6,放置框1内前壁上部左侧连接有钢丝绳7,钢丝绳7末端连接有插杆8,插杆8与圆形通孔6配合,放置框1内底部左侧开有凹槽9,凹槽9与转板4底部配合,放置框1前壁中部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中间开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顶端连接有支杆13,支杆13左右两端连接有挂钩14。

还包括有第一滑轨15、第一滑块16、移动板17、移动杆19、暖光灯20和聚光透明板21,放置框1内左壁中间连接有第一滑轨15,第一滑轨1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16,第一滑块16右侧连接有移动板17,放置框1顶部左侧开有一字孔18,移动板17顶部连接有移动杆19,移动杆19穿过一字孔18,移动板17右侧连接有暖光灯20,放置框1内左部的前后两壁之间连接有聚光透明板21,聚光透明板21位于暖光灯20和转板4之间。

实施例3

一种儿科用幼儿打吊针用取暖取乐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放置框1、床板2、弧形枕板3、转板4、弧形固定板5、钢丝绳7、插杆8、固定柱10、螺纹杆12、支杆13和挂钩14,放置框1内底部右侧连接有床板2,床板2左端转动式连接有弧形枕板3,弧形枕板3左端连接有转板4,放置框1内底部左侧连接有弧形固定板5,弧形固定板5位于转板4的后侧,转板4中间和弧形固定板5上均匀开有圆形通孔6,放置框1内前壁上部左侧连接有钢丝绳7,钢丝绳7末端连接有插杆8,插杆8与圆形通孔6配合,放置框1内底部左侧开有凹槽9,凹槽9与转板4底部配合,放置框1前壁中部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中间开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顶端连接有支杆13,支杆13左右两端连接有挂钩14。

还包括有第一滑轨15、第一滑块16、移动板17、移动杆19、暖光灯20和聚光透明板21,放置框1内左壁中间连接有第一滑轨15,第一滑轨1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16,第一滑块16右侧连接有移动板17,放置框1顶部左侧开有一字孔18,移动板17顶部连接有移动杆19,移动杆19穿过一字孔18,移动板17右侧连接有暖光灯20,放置框1内左部的前后两壁之间连接有聚光透明板21,聚光透明板21位于暖光灯20和转板4之间。

还包括有第二滑轨22、第二滑块23、第一连接杆24、图案板25和第二连接杆26,放置框1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滑轨22,第二滑轨22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23,第二滑块23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4,第一连接杆24顶端连接有图案板25,第一连接杆24和移动杆19前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6,第二连接杆26位于螺纹杆12的后侧。

实施例4

一种儿科用幼儿打吊针用取暖取乐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放置框1、床板2、弧形枕板3、转板4、弧形固定板5、钢丝绳7、插杆8、固定柱10、螺纹杆12、支杆13和挂钩14,放置框1内底部右侧连接有床板2,床板2左端转动式连接有弧形枕板3,弧形枕板3左端连接有转板4,放置框1内底部左侧连接有弧形固定板5,弧形固定板5位于转板4的后侧,转板4中间和弧形固定板5上均匀开有圆形通孔6,放置框1内前壁上部左侧连接有钢丝绳7,钢丝绳7末端连接有插杆8,插杆8与圆形通孔6配合,放置框1内底部左侧开有凹槽9,凹槽9与转板4底部配合,放置框1前壁中部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中间开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顶端连接有支杆13,支杆13左右两端连接有挂钩14。

还包括有第一滑轨15、第一滑块16、移动板17、移动杆19、暖光灯20和聚光透明板21,放置框1内左壁中间连接有第一滑轨15,第一滑轨1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16,第一滑块16右侧连接有移动板17,放置框1顶部左侧开有一字孔18,移动板17顶部连接有移动杆19,移动杆19穿过一字孔18,移动板17右侧连接有暖光灯20,放置框1内左部的前后两壁之间连接有聚光透明板21,聚光透明板21位于暖光灯20和转板4之间。

还包括有第二滑轨22、第二滑块23、第一连接杆24、图案板25和第二连接杆26,放置框1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滑轨22,第二滑轨22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23,第二滑块23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4,第一连接杆24顶端连接有图案板25,第一连接杆24和移动杆19前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6,第二连接杆26位于螺纹杆12的后侧。

还包括有安装杆27、摩擦块28和万向轮29,放置框1左壁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杆27,放置框1底部左侧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摩擦块28,放置框1底部右侧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万向轮29。

还包括有安装框30和盖板31,放置框1前壁右部连接有安装框30,安装框30顶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盖板31。

工作原理:当要给幼儿打吊针时,首先将插杆8拔出圆形通孔6,然后转动弧形枕板3,这样能够改变弧形枕板3的角度,当弧形枕板3的角度适合时,并且将转板4上的圆形通孔6与弧形固定板5上最接近此时适合角度的圆形通孔6位于同一水平线,并且把插杆8插入到圆形通孔6内,然后将幼儿头部放置在弧形枕板3,身体部位放置在床板2上,并且看护人员旋转螺纹杆12,使螺纹杆12和支杆13边旋转边向上运动,当挂钩14向上运动到适合高度时,停止旋转螺纹杆12,然后将吊瓶挂在挂钩14上,这样就可以方便幼儿打吊针,并且无需看护人员或者亲人一直抱着幼儿,更方便,降低无需看护人员或者亲人的劳累程度。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滑轨15、第一滑块16、移动板17、移动杆19、暖光灯20和聚光透明板21,放置框1内左壁中间连接有第一滑轨15,第一滑轨1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16,第一滑块16右侧连接有移动板17,放置框1顶部左侧开有一字孔18,移动板17顶部连接有移动杆19,移动杆19穿过一字孔18,移动板17右侧连接有暖光灯20,放置框1内左部的前后两壁之间连接有聚光透明板21,聚光透明板21位于暖光灯20和转板4之间。当幼儿在冬天打吊针时,药液温度较低,会造成幼儿不舒适,此时就可以打开暖光灯20,暖光灯20会发出温度较高的光,并且通过聚光透明板21透出照射到幼儿的头部,为了防止暖光灯20静止而造成某一处温度过高,造成幼儿的不适,看护人员或者亲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不断的左右移动移动杆19,从而使得暖光灯20不断的左右移动,这样可以使照射在幼儿头部的暖光灯20更均匀,提高了幼儿的舒适度。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滑轨22、第二滑块23、第一连接杆24、图案板25和第二连接杆26,放置框1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滑轨22,第二滑轨22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23,第二滑块23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4,第一连接杆24顶端连接有图案板25,第一连接杆24和移动杆19前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6,第二连接杆26位于螺纹杆12的后侧。当移动杆19在不断的前后移动时,第一连接杆24带动图案板25不断的前后移动,前后移动的图案板25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能够使幼儿在打吊针时能够更加愉悦,大大的减少哭闹。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杆27、摩擦块28和万向轮29,放置框1左壁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杆27,放置框1底部左侧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摩擦块28,放置框1底部右侧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万向轮29。当需要移动整个装置时,看护人员通过安装杆27抬起放置框1的左侧,并且使得摩擦块28与地面分离,然后通过万向轮29推动整个装置移动,当移动到相应的地点时,放下安装杆27,摩擦块28与地面接触,这样就能够使该装置稳定的停在地面上,提高了该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框30和盖板31,放置框1前壁右部连接有安装框30,安装框30顶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盖板31。由于有些时候幼儿打吊针的时间比较久,准备一些水是必要的,当要放置水杯时,旋开盖板31,就可以把水杯放置在安装框30内,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