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仓、促进睡眠的方法及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02277发布日期:2018-07-24 20:2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寝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睡眠仓、应用该睡眠仓的促进睡眠的方法及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睡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工作比较忙的或者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的或者生活工作压力大的或者睡眠质量不好的人群,噪音环境或者户外环境对人们的睡眠产生影响,延长了人们进入睡眠的时间,降低睡眠质量,如此,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并缩短人们进入睡眠的时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睡眠仓,其旨提供一种能够缩短仓体内用户进入睡眠的时间的睡眠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睡眠仓,该睡眠仓包括仓体、氧气浓度调整模块、控制模块,所述仓体能够开启和闭合,所述氧气浓度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以及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氧气浓度调整模块电性耦接;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氧气浓度调整模块调整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至少s0min后其浓度为n1mol/kl,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min;调整后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1低于调整前的所述仓体外的氧气浓度至少1%。

其中,睡眠仓还包括氧气浓度监测模块,所述氧气浓度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耦接;所述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包括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和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所述第一氧气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仓体外氧气浓度,所述第二氧气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仓体内氧气浓度;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和所述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仓体内外的氧气浓度,控制所述氧气浓度调整模块实时修正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

其中,调整后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1低于调整前的所述仓体外的氧气浓度的1.1%~10%之间任一值。

其中,所述s0min为0.01min至10min之间任一值。

其中,所述s1分钟为0min至60min之间任一值。

其中,调整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min之后,调整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2mol/kl至少s2分钟;

调整后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2高于所述仓体外的氧气浓度至少1%。

其中,调整后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2高于调整前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1.1%~10%,所述s2分钟大于等于1min。

其中,至少s0min后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为n1mol/kl时,所述仓体内的气压低于调整前的所述仓体外气压。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睡眠仓的促进睡眠的方法,所述睡眠仓包括控制模块和氧气浓度调整模块,所述氧气浓度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且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氧气浓度调整模块电性耦接,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氧气浓度调整模块调整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至少s0min后其浓度为n1mol/kl,并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min;

其中,调整后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1低于调整前的所述仓体外的氧气浓度至少1%。

其中,所述睡眠仓还包括氧气浓度监测模块,所述氧气浓度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耦接,所述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包括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和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所述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仓体内氧气浓度,所述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仓体外氧气浓度;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和所述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监测到的所述仓体内外的氧气浓度,控制所述氧气浓度调整模块实时修正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

其中,调整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min之后,调整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2mol/kl至少s2min;

调整后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2高于调整前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至少1%,所述s2min大于等于1min;

其中,所述s0min可以为0.01min至10min之间任一值,所述s1min可以为0min至3min之间任一值。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以上方案,本发明的氧气浓度调整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对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进行调节,当氧气浓度调整模块接收控制模块发出的降低氧气浓度的控制信号后,控制仓体内的氧气浓度逐渐降低,使得用户更容易产生困觉,并保持在一定时间,进而缩短了仓体内用户进入睡眠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睡眠仓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睡眠仓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睡眠仓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睡眠仓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应用睡眠仓的睡眠方法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睡眠仓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实施中公开一种睡眠仓100。

本发明的睡眠仓100可以应用于家庭、酒店、车站、机场等环境中,亦可以广泛应用于学生宿舍,职工宿舍等人多密集型场所,避免在吵杂等不适宜睡眠的环境中休息而影响睡眠。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该睡眠仓100包括仓体、控制模块、氧气浓度调整模块,仓体能够开启和闭合,氧气浓度调整模块用于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控制模块与环境调整模块电性耦接;

其中,仓体闭合后或者用户进入仓体后或者其他需要进行控制的睡眠情况,如用户进入进行两个小时后进行控制,控制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后,进行分析并控制氧气浓度调整模块降低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至少s0分钟后,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为n1mol/kl,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分钟;

其中,调整后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1mol/kl低于调整前的所述仓体外的氧气浓度至少1%。

在本发明中,控制模块向氧气浓度调整模发出降低仓体内氧气浓度的控制信号,氧气浓度调整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控制仓体内氧气浓度逐渐降低至少s0分钟后,且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分钟,由于仓体内的氧气浓度降低,仓体内的用户吸入氧气的含量减少,使得用户进入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从而导致用户体的血氧浓度降低,进而使得血液提供给脑部的氧气含量降低,用户更容易产生疲惫和困觉,促进用户快速进入睡眠状态,进而缩短了用户进入睡眠的时间,提高了用户的睡眠质量。

当然,降低仓体内氧气浓度的同时,也可以降低仓体内气体压力,仓体内用户肺内氧分压降低,从而导致用户体的血氧浓度降低,提高用户产生困倦效果,进而缩短了用户进入睡眠的时间,提高了用户的睡眠质量,仓体可以通过门体10进行开合,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的开合,如上盖与下盖扣合形成的仓体等。

其中,氧气浓度定义为单位体积所含氧气分子的摩尔数mol/kl;

其中,n1mol/kl为可以使得人们快速进入睡眠的氧气浓度范围,并对人体健康没有损害,氧气浓度调整模块调节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1mol/kl的范围可以为4.46mol/kl-11.16mol/kl之间的任一值,如4.48mol/k、5mol/k、6mol/kl、6.56mol/kl、7mol/kl、8mol/kl、9mol/kl、9.6mol/kl、10mol/kl、11mol/kl等;当然n1mol/kl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对人无损害的氧气浓度,如对于高原用户,n1mol/kl可以为小于4.46mol/kl的范围,如n1mol/kl为4.45mol/kl、4.43mol/kl、4.4mol/kl、4mol/kl或3mol/kl等。对于不同环境生活的用户,生活氧气浓度不用,符合对人体不损害的情况下,使得n1mol/kl的范围也不同,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和调节。

其中,平原的氧气体积百分比约为20.95%,,氧气的单位摩尔数约为9.352mol/kl,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其氧气含量较低,低海拔地区氧气含量较高,海拔大约3000米处氧气含量约为平原70%(6.546mol/kl)海拔5500米处氧气含量约为平原50%(10.475mol/kl),睡眠仓100可以用于平原、高原等环境中,对其氧气浓度进行调节,同时对于平原的用户在高原环境中生活,可以进入睡眠仓100内调节适宜的氧气浓度,降低用户的高原反应。本发明中,控制模块可以通过人进行控制调节仓体内氧气的浓度和保持时间,如平原用户去高原环境后,可以进入置于高原环境中的睡眠舱,调高仓体内氧气浓度,可以与平原氧气浓度近似,有利于减少用户的高原反应,可以通过逐渐降低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至与仓体外高原氧气浓度一致或大致一致,提高用户适用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在本发明中,s0分钟后是调节仓体内的氧气浓度所需时间,s1是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的时间;s0min可以是0.011min至10min之间任一值,如0.01min、0.02min、1min、1.5min、1.6min、1.7min、2min、2.1min、2.2min、2.4min、2.6min、2.8min、2.9min、3min等,s1可以为0.001min至60.1min之间任一值,如0.00111min、0.02min、1min、1.5min、1.6min、1.7min、2min、2.1min、2.2min、2.4min、2.6min、2.8min、2.9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12min、13min、14min、15min、16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等。

s0分钟为0.01min至10min之间任一值,如1min、2min、3min、4min、5min、6min、6.5min、7min、8min、9min、9.1min、10min等;

控制模块、氧气浓度调整模块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在内的电路,亦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单片机在内的电路,也可以为多种电路或者芯片的组合形式,只要可以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即可。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具有高集成度,体积小,高可靠性、控制功能强,提高了氧气浓度调整模块控制性能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睡眠仓100的使用性能。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控制模块还可以为常见的由放大器、比较器、三极管、mos管等组合起来的电路以纯粹硬件方式实现相应功能。

其中,睡眠仓100可以通过设置门体10,以供用户的出入,门体10与仓体可以采用滑动连接方式,使门体10通过滑动方式实现门体10的开合,睡眠仓100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实现睡眠仓100的开启闭合,如仓体设有的上盖和底座活动连接,实现睡眠仓100开启和闭合,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只要能够实现用户进入离开睡眠仓100相应的开合功能即可。仓体闭合后内部形成可以休息的空间,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噪音、废气、粉尘等,以创造一个适合休息的舒适空间,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睡眠仓100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不限于如下方式,氧气浓度调整模块可以还包括与控制模块电性耦接的空气分离装置和排气装置,空气分离装置用于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并通过接收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控制氧气和氮气流入仓体的量,来实现仓体内氧气浓度的调节,仓体开设有入风口和排风口,空气分离装置的进气孔与入风口相通,排气装置用于将排风口附近的气体排出仓体,实现仓体内空气的换气使得氧气浓度达到所需的氧气浓度,空气分离装置和排气装置分别设在仓体的外侧,避免空气分离装置工作和排气装置工作产生噪音或异响对仓体内需要休息的用户造成影响或干扰,同时有利于空气分离装置和排气装置散热,进而提高空气分离装置和排气装置散热使用性能和寿命。

其中,入风口和排风口分别开设于两相对的仓体侧壁上,入风口位于仓体侧壁的上部,排风口位于另一仓体侧壁下部,形成近似呈z型或s型的排气风道,有利于入风口进入的气体充分扩散到仓体内,进而挤压推动原来仓体内的空气从排风口排出,有效保证仓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或者需要排出的气体充分从排风口排出,进而实现仓体内氧气浓度的变化达到需要的氧气浓度标准。

其中,空气分离装置包括管道、空气分离装置本体,管道的一端开口与仓体的入风口相通,另一端与空气分离装置本体固定连接,仓体通过排风口与排气装置相通,空气分离装置将分离出的氧气和氮气流经管道分别储存在空气分离装置设有的两个存储容器中,再通过氧气存储容器和氮气存储容器向管道中释放氧气和氮气,并氧气和氮气进行混合经过入风口进入仓体内,管道可以多处设有自动阀控制氧气存储容器和氮气存储容器相通或隔开,控制空气分离装置本体分离出的氧气和氮气进入各自的存储容器中,控制氧气和氮气进入管道内的比例,自动阀的开合控制采用智能控制,当然,空气分离装置具有多种类型,只要能够满足本发明的功能即可,如加入氧气比仓体内氧气浓度小的气体进行控制氧气能到等。

氧气浓度调整模块接收控制模块降低仓体内氧气浓度为n1mol/kl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空气分离装置通过管道分离的氧气和氮气分别从相应的存储容器中按照氧气浓度n1mol/kl或者氧气浓度高于n1mol/kl的一定比例释放到管道中,进而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沿着管道释放到仓体内,随着氧气浓度n1mol/kl进入仓体内使得仓体内原来气体的排出保证仓体内氧气浓度逐渐接近n1mol/kl,直至仓体内氧气浓度达到n1mol/kl。

其中,睡眠仓100还包括二氧化碳供应装置,二氧化碳供应装置与空气分离装置的管道可以开合连接,进而使得空气分离装置的管道可以混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例如,二氧化碳供应装置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控制空气分离装置的管道中,并混合到仓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百分比小于1%,可以刺激用户的呼吸。

其中,睡眠仓100还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净化空气分离装置的管道内的气体,能够去除管道内混合的氧气和氮气中的杂质、其他有毒气体等,以免污染的空气进入仓体内,有效保证洁净的混合气体进入仓体内,有利于仓体内用户睡眠并保证其健康。

其中,睡眠仓100还包括熏香装置,熏香装置通过空气分离装置的管道进入仓体内,熏香装置能够在内部装有的植物精在空气分离装置的管道内的混合气体进入仓体内过程中,熏香装置雾化的气体与氧气和氮气充分均匀扩散到仓体内,进一步提高了仓体内环境的舒适度,植物精油包括薰衣草、柠檬、海风、桂花、洋甘菊、百合、茉莉、玫瑰、紫罗兰、檀香、茶树、香橙、康乃馨、雪莲、姜花、薄荷、森林、郁金香、玉兰花、风信子等天然植物精油,可以理解地,添加到香薰装置中的植物精油可以是薰衣草、柠檬、海风、桂花、洋甘菊、百合、茉莉、玫瑰、紫罗兰、檀香、茶树、香橙、康乃馨、雪莲、姜花、薄荷、森林、郁金香、玉兰花、风信子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精油,如熏香装置加入熏衣草精油,熏衣草的清新花香,帮助睡眠,使人镇静,促使新陈待谢,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使得熏衣草的清新花香散发到仓体内,有助于仓体内的用户的睡眠。其中,香薰装置还包括雾化机构,使得香薰装置内的植物精油雾化并挥发出香薰装置,当然,香薰装置也可以通过物理反应挥发到空气中,在此不做一一限定。

其中,熏香装置可以更靠近仓体的入风口,保证熏香装置雾化的气体充分进入到仓体内,空气分离装置、熏香装置及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仓体外,有效避免空气分离装置、熏香装置及空气净化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声响对仓体内环境的影响,进而避免影响仓体内用户的休息,同时有利于管理者对熏香装置进行添加植物精油或其他液体,当然,熏香装置可以采用其他的安装方式,如,熏香装置放置于仓体内。

进一步地,睡眠仓100还设有与控制模块电性耦接的氧气浓度监测模块,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包括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和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第一氧气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仓体外氧气浓度,第二氧气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仓体内氧气浓度,控制模块能够根据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和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监测到仓体内外的氧气浓度,控制氧气浓度调整模块实时修正仓体内的氧气浓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可以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能够监测到环境中氧气的浓度,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的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安设于仓体内,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的第二氧气浓度传感器安设于仓体外,用户进入仓体内后,控制模块控制氧气浓度调整模块降低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使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仓体内的第一氧气浓度低于第二氧气浓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仓体外的第二氧气浓度,使得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和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实时控制仓体内氧气浓度,进而实时修正仓体内由于用户呼吸或其他情况引起仓体内氧气浓度的变化,从而保持仓体内氧气浓度在特定范围或有助于用户进入睡眠的特定值,缩短用户进入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也得到提高。

例如,氧气浓度采用百分比进行表达,氧气浓度百分比为氧气所占仓体内总气体体积的百分比,即摩尔数的百分比。调整后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19.8%低于调整前的仓体外的氧气浓度1%,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仓体内的第一氧气浓度为19.8%±0.3%范围内,第二氧气浓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仓体外的第二氧气浓度20.9%,控制模块控制氧气浓度调整模块实时修正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19.8%,进而控制空气分离装置混合到管道中的氧气浓度为19.8%,或者低于19.8%;

其中,调整后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1mol/kl低于调整前的仓体外的氧气浓度1.1%~5%。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调整后的仓体内氧气浓度n1mol/kl可以低于调整前的仓体外的氧气浓度1.5%、2%、2.5%、2.7%、3%、4%、4.5%等;

例如,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监测到仓体内外的氧气浓度为20.9%,调整后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1mol/kl转化为百分比为19.4%。

其中,s0min为0.01min至10min之间任一值;所述s1min为0.001min至60.1min之间任一值。

例如,调整后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1mol/kl转化为百分比为19%,保持s1分钟为3min,在氧气百分浓度为19%的环境中,可以使得用户逐渐产生困觉,并进入睡眠。

进一步地,当用户进入睡眠后,为了提高用户睡眠,增加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分钟之后,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2mol/kl至少s2分钟;调整后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2高于仓体外的氧气浓度至少1%。

在本实施例中,n2mol/kl的氧气百分浓度可以为20%、20.9%、22%、23%等,且n2大于n1,用户进入睡眠后,氧气浓度调整模块增加仓体内氧气浓度,使用户吸收的氧气增多,进而提高用户的血氧浓度,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如,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的第二传感器监测仓体外的氧气百分浓度为20.9%,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的第一传感器监测调整后的仓体内n2mol/kl转化为氧气百分浓度为21.9%,并高于仓体外的氧气浓度的1%;

其中,n2mol/kl为适合人们睡眠或者活动的氧气浓度,且有助于提高用户睡眠质量,n2mol/kl转化的氧气百分浓度为小于50%,氧气百分浓度高于50%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其中,调整后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2mol/kl高于调整前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1.1%~15%,所述s2分钟大于等于1min。

s2分钟可以为1min、2min、3min、4min、5min、10min、20min、30min等,调整后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2mol/kl可以高于调整前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1.1%、2%、3%、4%、5%、6%、10%、11%、15%等;

例如,第一氧气监测模块的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仓体外的氧气百分浓度为20.9%,第二氧气监测模块的第二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调整后的仓体内的氧气百分浓度为22.5%,并保持s2分钟为10min。

请结合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睡眠仓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睡眠仓包括仓体、控制模块10、氧气浓度调整模块20,仓体能够开启和闭合,氧气浓度调整模块20用于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控制模块10与环境调整模块电性耦接;

其中,仓体闭合后或者用户进入仓体后或者其他需要进行控制的睡眠情况,如用户进入进行两个小时后进行控制,控制模块10接收控制信号后,进行分析并控制氧气浓度调整模块20降低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至少s0分钟后,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为n1mol/kl,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分钟。

进一步地,睡眠仓还设有与控制模块10电性耦接的氧气浓度监测模块30,氧气浓度监测模块30包括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31和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32,第一氧气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仓体外氧气浓度,第二氧气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仓体内氧气浓度,控制模块10能够根据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31和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32监测到仓体内外的氧气浓度,控制氧气浓度调整模块20实时修正仓体内的氧气浓度。

进一步地,当用户进入睡眠后,为了提高用户睡眠,增加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分钟之后,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2mol/kl至少s2分钟。

综上所述,用户进入仓体后,仓体闭合,形成相对封闭空间,控制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后,进行分析并控制氧气浓度调整模块降低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至少s0分钟后,仓体内的氧气浓度降至n1mol/kl,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分钟,s1分钟后用户进入睡眠,控制模块调高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为n2mol/kl,并保持在n2mol/kl至少s2分钟,保持用户高睡眠状态。

当然,有的用户由于剧烈运动或暂时不想进行睡觉,可以先通过控制模块不进行降低仓体内氧气浓度,等需要时再通过控制模块进行调节。在本发明中,调节可设定为循环模式,也可以通过间断模式,或进行定时控制等。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睡眠仓的促进睡眠的方法,睡眠仓包括控制模块和氧气浓度调整模块,氧气浓度调整模块用于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且控制模块与氧气浓度调整模块电性耦接,方法如下:

步骤s10,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氧气浓度调整模块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至少s0min后其浓度为n1mol/kl;

步骤s11,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min;

其中,调整后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1低于调整前的仓体外的氧气浓度至少1%。

步骤s12,根据仓体的氧气浓度变化进行修正调节仓体内氧气浓度:

睡眠仓还包括氧气浓度监测模块,氧气浓度监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耦接,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包括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和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仓体内氧气浓度,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仓体外氧气浓度;

其中,控制模块能够根据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和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监测到的仓体内外的氧气浓度,控制氧气浓度调整模块实时修正仓体内的氧气浓度。

步骤s121,在s1min内,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实时采集仓体内的氧气浓度;

步骤s122,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的数据信息进行进行分析判断,仓体内的氧气浓度是否为n1mol/ml;

步骤s123;若否,控制模块控制氧气调节模块调节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为n1mol/ml,所以此时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检测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为n1mol/ml;

其中,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实时采集仓体外的氧气浓度,并上报控制模块。

当然,由于仓体外界氧气浓度变化不大,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实时采集仓体外的氧气浓度,并上报控制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在s1min内,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实时采集仓体外的氧气浓度,控制模块判断调整后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1是否低于调整前的所述仓体外的氧气浓度至少1%,若否,控制模块控制氧气调节模块调节仓体内的氧气浓度,及时修正。

步骤s20,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1mol/kl至少s1min之后,调整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n2mol/kl至少s2min;

调整后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2高于调整前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至少1%,s2min大于等于1min;

其中,s0min可以为0.01min至10min之间任一值,s1min可以为0min至3min之间任一值。

步骤s21,根据仓体的氧气浓度变化进行修正调节仓体内氧气浓度:

步骤s211,在s2min内,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实时采集仓体内的氧气浓度;

步骤s212,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的数据信息进行进行分析判断,仓体内的氧气浓度是否为n2mol/ml;

步骤s213;若否,控制模块控制氧气调节模块调节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为n2mol/ml,所以此时第二氧气浓度监测模块检测的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为n2mol/ml;

其中,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实时采集仓体外的氧气浓度,并上报控制模块。

当然,由于仓体外界氧气浓度变化不大,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实时采集仓体外的氧气浓度,并上报控制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在s2min内,第一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实时采集仓体外的氧气浓度,控制模块判断调整后的所述仓体内的氧气浓度n2是否高于调整前的所述仓体外的氧气浓度至少1%,若否,控制模块控制氧气调节模块调节仓体内的氧气浓度,及时修正。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如本发明中,净化装置的入风口与出风口均可以进风和出风,出风口用于进风,入风口用于出风时,均可以实现过滤气体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