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的冲管止液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0580发布日期:2018-09-21 20:30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静脉留置针用的冲管止液夹。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等在留置期间必须阻断液流通道,常用的有夹片、单手夹等,均称为止液夹。在关闭止液夹的过程中,许多因素都可造成导管内产生负压,即使极轻微的负压都会使血液流入留置针的套管内,很快形成血栓并堵塞套管。为此,近年有多种弹力止液夹或正压止液夹的专利和产品,对防止夹持止液后产生血液回流形成血栓具有积极作用。但一般留置的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十小时甚至更长久,关闭后留置针内有残留的液体,血液就会渗透入套管的残留液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后,就会形成血栓堵塞套管。

为此,留置针的操作常规中规定,暂停输液进行留置时,要用生理盐水冲管,然后用抗凝剂封管,每6-8小时重复一次,这样不但增加护理工作量而且还增加感染机会,增加了医疗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留置针的冲管止液夹,该夹能防止夹持止液后产生血液回流,留置期间推动加压轮后能实现冲管,可随时多次重复达到防血栓、防堵塞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留置针的冲管止液夹,包括加压冲管座、支撑轴、加压轮和夹片,所述加压冲管座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壁上设有导向滑槽,加压轮位于通槽内且设在支撑轴上,支撑轴的两端位于导向滑槽中,靠近加压冲管座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横向的通孔,夹片插入通孔中,输液导管依次穿过通槽和夹片,所述夹片用以将输液导管松开导通或夹紧止流,加压冲管时,夹片将输液导管夹紧止流,加压轮由加压冲管座的另一端沿着通槽移动,使加压轮对输液导管的未压状态变为压紧止流状态,并且加压轮对输液导管的压紧力大于夹片对输液导管的夹紧力,继续移动加压轮,被挤压的输液导管中的液体穿过输液导管的夹片夹持处。

进一步地,所述通槽的槽底分为倾斜段和水平段,加压轮位于倾斜段时,输液导管处于未压状态,加压轮位于水平段时,输液导管处于压紧止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夹片的表面设有穿越孔和夹持缝,穿越孔和夹持缝连通,输液导管位于穿越孔时,输液导管处于松开导通状态,推动夹片,输液导管位于夹持缝时,输液导管处于夹紧止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该夹能防止夹持止液后产生血液回流,留置期间推动加压轮后能实现冲管,可随时多次重复达到防血栓、防堵塞的目的,该夹具有免封管、防血栓、防堵塞的特点,并提高了医疗质量,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护理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夹片的示意图。

图中:1、加压冲管座; 2、通槽; 3、导向滑槽; 4、倾斜段; 5、水平段; 6、加压轮; 7、支撑轴;8、通孔;9、夹片;10、输液导管;11、穿越孔;12、夹持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留置针的冲管止液夹,包括加压冲管座1、支撑轴7、加压轮6和夹片9,所述加压冲管座1上设有通槽2,所述通槽2的两侧壁上设有导向滑槽3,加压轮6位于通槽2内且设在支撑轴7上,支撑轴7的两端位于导向滑槽3中,靠近加压冲管座1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横向的通孔8,夹片9插入通孔8中,输液导管10依次穿过通槽2和夹片9,所述夹片9用以将输液导管松开导通或夹紧止流,加压冲管时,夹片9将输液导管夹紧止流,加压轮6由加压冲管座1的另一端沿着通槽2移动,使加压轮6对输液导管的未压状态变为压紧止流状态,并且加压轮6对输液导管10的压紧力大于夹片9对输液导管10的夹紧力,继续移动加压轮6,被挤压的输液导管10中的液体穿过输液导管10的夹片9夹持处。

所述通槽2的槽底分为倾斜段4和水平段5,加压轮6位于倾斜段4时,输液导管10处于未压状态,加压轮6位于水平段5时,输液导管10处于压紧止流状态。

如图3所示,所述夹片9的表面设有穿越孔11和夹持缝12,穿越孔11和夹持缝12连通,输液导管10位于穿越孔11时,输液导管10处于松开导通状态,推动夹片9,输液导管10位于夹持缝12时,输液导管10被夹紧,使输液导管10处于夹紧止流状态。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