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尿道吻合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9909发布日期:2018-09-18 17:5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膀胱尿道吻合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泌尿外科实施前列腺癌根治、膀胱尿道吻合所采用的方法中,吻合膀胱壁时遵循“由外到内”原则,容易损伤输尿管开口;吻合尿道壁时遵循“由内到外”原则,由于是腔内盲视下缝合尿道壁,针距和边距不易准确定位,会出现尿道各层组织不均匀的缝合,甚至会误伤对侧尿道黏膜,定位进针耗时较长,经常出现吻合口撕裂重缝,容易发生尿瘘或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虽然改良的膀胱尿道吻合术式多种多样,如采用尿道探子引导、Foley氏尿管引导、尿道镜直视下引导、膀胱镜鞘引导、术中纵行剖开前列腺以游离足够长的前列腺部尿道和术中抬高会阴以帮助尿道残端的显露等许多方法,但是吻合技术和吻合质量的提升,没有质的飞跃。有使用尿道吻合器者,但是存在尿道管腔小,尿道断端短,吻合端有张力,吻合钉可能诱发结石等问题,未得到推广。

膀胱尿道吻合技术是目前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困难技术步骤之一,尿道断端位置过高,容易出现切缘阳性,尿道断端位置过低,会加重吻合技术难度。手术时间延长,新手手术时间达到3-10个小时;并发症高于多数报道的发生率,如高于吻合口漏尿发生率3-16%、高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2-13%、高于术后 1 个月尿失禁发生率15- 33%、高于术后 3 个月尿失禁发生率7-25%、高于术后 6 个月尿失禁发生率2-13%。由于膀胱尿道吻合技术难度较大,故只有较大的泌尿医疗中心能够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限制了技术推广,满足不了较多病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安全、快速的膀胱尿道吻合辅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为了缩短学习曲线,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操作时间、有效控制并发症应该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膀胱尿道吻合辅助装置,可摒弃传统膀胱尿道吻合所遵循的进针方向原则,可简单高效地做到缝合膀胱壁时遵循“由内到外”原则,保护输尿管开口;缝合尿道壁时遵循“由外到内”原则,有利于直视下掌控持针的方向、角度、针距、边距均匀一致,可做到尿道组织全层缝合,减少组织拉豁、撕裂等,可以做到精准8针法膀胱尿道吻合。

所述的导管的两端通过固定柱联动方向调节盘和固定盘,固定盘上设置有支撑柱,固定柱外套有可压缩变形的弹性外套,自然状态下,在固定盘及头端限位板之间无缝平行相接,方向调节盘与固定盘之间由控制固定盘方向的方向调节线相连,方向调节线穿过隔离管。导管的形状与尿道形状类似,通过控制方向调节盘来控制方向调节线,方向调节线控制固定盘转动,固定盘带动支撑柱转动,来控制需要缝合的尿道口的方向,以适应缝合针“由外到内”缝合尿道壁时,进针过程中尿道壁与缝合针的针尖始终处于垂直状态,针尖进入尿道腔内后,出针过程中,调整的尿道口的方向与缝合针的针尖始终处于平行状态,避免针尖对尿道的损伤,借助膀胱尿道吻合辅助装置,可以随意调整吻合部尿道口的方向,适应缝合针的方便进针角度,降低了调整针与持针器角度的难度,避免了撕裂、损伤尿道等的并发症,保证了进针、出针的准确定位,做到了精准吻合膀胱、尿道,保障了手术效果。

所述的保护套是一种弯头橡胶引导器帽,为单独的配件,头端与金属尿道扩张器前端外形结构相同,尾端与尿管尾端结构类似。

套在膀胱尿道吻合辅助装置前端的尿管头端形状及材质的部件,可以方便地引导装置前端进入尿道吻合口部,防止装置前端损伤尿道,装置前端进入吻合部后,上提保护套脱离装置前端,自Trocar将保护套取出体外。

所述的弹性外套中间带供固定柱穿过的孔,弹性外套外圈带有供方向调节线活动的槽,通过弹性外套可以防止调节线在病人的尿道内收到挤压。

所述的固定柱的一端设置有球形转头,所述的固定盘和方向调节盘的底部设置有与球形转头相互配合的配合盖,本发明中提到的球形转头为已知的技术,一端为球形转头,另一端为可以将球形转头包裹的配合盖,两者可以摩擦位移,通过这两者的连接关系,可以将要缝合的尿道口的方向进行多方位弯曲;

所述的导管的形状为直的或者弯曲的,弯曲的形状更适合尿道,并且操作端向上,方便医生操作。

所述的导管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板,固定柱设置在限位板上,限位板上设置有供方向调节线穿过的孔,与隔离管位置一致。导管两端的限位板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并且将方向调节线进行限位,对手术的精密度进行提高。

所述的导管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隔离管,所述的方向调节线从隔离管穿过与方向调节盘和固定盘连接。隔离管的作用是保证导管内部的方向调节线之间始终处于平行状态,确保方向调节盘和固定盘通过方向调节线能够达到方向调节的高度一致性。

所述固定盘上的支撑柱的安装位置为圆周排列,并且在固定盘的外围表面。所述固定盘上的支撑柱为竖直安装。所述的支撑柱的端部设置有保护头。支撑柱的保护头端略向中间靠拢,稍偏向竖直安装,减少尿道口回缩的程度,利于吻合。在支撑柱的头端设置有保护头,防止划伤病人尿道。

所述固定盘的表面为内凹形。在进针的时候,可以顺着固定盘的凹形表面进行判断,因为针为弧形,凹形表面与针的弧形针身进行配合,

本发明改善操作技术,达到前列腺癌根治术时,膀胱尿道吻合技术简单、可靠、安全、快速、并发症少的目的,利于多数医院能够较好地开展并掌握此项技术。

本发明专利是医院泌尿外科实施前列腺癌根治术时,引导膀胱尿道吻合的一套辅助器械,把传统膀胱尿道吻合时的进针方式,改变为缝合膀胱壁时遵循“由内到外”原则,保护输尿管开口,缝合尿道壁时遵循“由外到内”原则,有利于直视下掌控持针的方向、角度,可做到针距、边距均匀一致、尿道组织全层缝合,减少组织拉豁、撕裂等,使得膀胱尿道吻合技术简单、可靠、安全、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去掉直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手术缝针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装上弹性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弹性外套结构示意图。

1、方向调节盘;2、方向调节线;3、隔离管;4、导管;5、固定柱;6、球形转头;7、配合盖;8、固定盘;9、支撑柱;10、保护头;11、限位板;12保护套;13弹性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5所示:

制作一套引导膀胱尿道吻合的辅助器械,把传统膀胱尿道吻合时的进针方式,改变或推荐为吻合膀胱壁时遵循“由内到外”原则,保护输尿管开口;吻合尿道壁时遵循“由外到内”原则,有利于直视下掌控持针的方向、角度,可做到针距、边距均匀一致、尿道组织全层缝合,减少组织拉豁、撕裂等,使得复杂的手术简单化,争取吻合技术精准化,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

操作步骤:将本发明头端带上保护套后放入至尿道吻合部后,上提保护套脱离装置前端,自Trocar将保护套取出体外。此时支撑柱9将尿道开口张开,本发明的支撑柱9接近平行伸长,不会导致尿道上端向下退缩,放置好后开始进行手术,手术时将针从外穿入尿道并从尿道内部穿出,然后从膀胱的内部穿入从膀胱外部穿出,这样缝针的好处是可以清晰的看到要缝针的位置,在以往的手术中操作的时候,由于操作空间狭小,操作者只能对持针器进行难度较大的夹针角度的调整,缝合时只能对持针器执行旋转动作的操作,无法控制尿道口的角度或方向,无法达到随心所欲的技术操作,尽管可以调针的方向,但是程度有限,缝尿道和膀胱的时候经常容易几针从一个针眼附近穿出,通过本发明的方向调节盘来控制方向调节线,方向调节线来控制固定盘,实现固定盘球形旋转运动,固定盘转动带动支撑柱转动,进而改变了吻合部尿道端口的角度或方向,即可按照操作者所需要或方便的缝针的控制来转动,通过调整尿道口的角度或方向,去适应缝合针的精准运动轨迹,达到尿道和膀胱的精准吻合。

膀胱尿道吻合辅助装置由1、方向调节盘;2、方向调节线;3、隔离管;4、导管;5、固定柱;6、球形转头;7、配合盖;8、固定盘;9、支撑柱;10、保护头;11、限位板;12保护套;13弹性外套。

实施例

保护头10为金属或塑料材料的椭圆体,位于支撑柱9头端,保证支撑柱9容易进出尿道断端,保护尿道黏膜的作用,保护头10和支撑柱9共有八对,八对支撑柱9分别垂直固定在弹性钢丝固定盘8头端钟表面周围的1.5点、3点、4.5点、6点、7.5点、9点、10.5点、12点处,颜色分别为红、橙、黄、绿、红、橙、黄、绿,随着硬弹性钢丝固定盘8朝向的变化而改变硬弹性钢丝9走向,固定柱5垂直固定在固定盘8尾端面的中心,与球形转头6以关节形式相接,使硬弹性钢丝固定盘8旋转方便;球形转头6固定在固定柱5的中心,固定柱5与直导管4的限位板11相接,方向调节线2由四根单股滑线组成,一端固定在固定盘8的四根方向调节线起始接点的3、6、9、12点处,另一端固定在方向调节盘1的四根方向调节线终末接点的的3、6、9、12点处,保护套12为一种弯头橡胶引导器帽为单独的配件,头端与金属尿道扩张器前端外形结构相同,尾端与尿管尾端结构类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