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患者用手部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6702发布日期:2018-08-24 05:51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偏瘫患者康复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偏瘫患者用手部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为了使偏瘫的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需要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但是现有的针对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器械,无法根据偏瘫患者的偏瘫程度进行训练,也无法对偏瘫患者的手指进行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偏瘫患者用手部康复训练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瘫患者用手部康复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偏瘫患者用手部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池,且底座的上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腔贯穿有转动轴,且支撑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转动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左圆盘,且转动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右圆盘,所述支撑柱与左圆盘和右圆盘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阻力装置,所述左圆盘与右圆盘的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手部固定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齿轮、梯形齿轮,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内腔,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梯形齿轮套接在转动轴的外侧壁,且梯形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与电池电连接。

所述阻力装置包括固定架、移动架、螺孔、螺栓、第一弹簧、橡胶齿轮和摩擦齿,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外侧壁,且固定架的外侧壁套接有移动架,所述固定架和移动架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螺孔,且螺孔内螺接有螺栓,所述移动架的内侧壁与支撑柱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移动架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摩擦齿,所述橡胶齿轮固定安装在右圆盘的内侧壁,所述摩擦齿与橡胶齿轮紧密贴合。

所述手部固定装置包括握把、拇指固定环、移动块、手指固定环、小铁块、电磁铁、第二弹簧、按摩柱、触点开关和触发柱,所述握把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拇指固定环,且握把的上侧壁卡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贯穿至握把的内腔,所述移动块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手指固定环,且移动块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小铁块,所述移动块的下侧壁与握把的内腔下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内位于握把的内腔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移动块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按摩柱,所述触点开关固定安装在梯形齿轮的左侧壁,所述触发柱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内腔,且触发柱与触点开关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触点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池,且触点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电磁铁的输入端。

所述移动块、小铁块、电磁铁和触点开关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移动块均匀分布在握把的上侧壁,四个所述触点开关均匀分布在梯形齿轮的左侧壁。

所述阻力装置包括摩擦片、摩擦盘、固定盘、加强筋、支撑杆、限位槽、外部管、螺杆、固定板和转动把手,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底座的上侧壁,所述限位槽内卡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焊接有固定盘,且固定盘与摩擦盘之间焊接有加强筋,所述摩擦片固定安装在左圆盘的内侧壁,且摩擦片的位置与摩擦盘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焊接外部管,且外部管内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卡接在底座的侧壁内,且螺杆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焊接有转动把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一种偏瘫患者用手部康复训练器,将手指分别插入到手部固定装置的拇指固定环和手指固定环内,若是偏瘫患者的偏瘫程度较重,开启电机,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左圆盘和右圆盘进行转动,辅助偏瘫患者进行训练,若是偏瘫换装的偏瘫程度较轻,可以自己进行缓慢运动,则关闭电机,通过偏瘫患者带动左圆盘和右圆盘的转动进行训练,通过转动转动把手,使螺杆进行转动,螺杆进行转动时,外部管可以进行移动,从而调节支撑杆的位置,支撑杆的位置调节后,改变摩擦盘与摩擦片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摩擦盘与摩擦盘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调节转动左圆盘和右圆盘的难易程度,使偏瘫患者可以得到训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种偏瘫患者用手部康复训练器,设置有手部固定装置,通过手部固定装置对偏瘫患者的手部进行固定,通过转动左圆盘和右圆盘使偏瘫患者的手臂得到运动,同时,通过手部固定装置的移动块的上下移动,使偏瘫患者在进行手臂训练的同时也可以对手指进行训练,加强训练的效果,设置有阻力装置,根据偏瘫患者偏瘫程度的不同对阻力装置进行调节,增加或是减少转动左圆盘和右圆盘的难度,使偏瘫患者可以阶段性的进行训练,更快的恢复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细节图。

图4为本发明转动轴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偏瘫患者用手部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池2,且底座1的上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当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将底座1固定在桌面上,支撑柱3的内腔贯穿有转动轴4,且支撑柱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5,转动轴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左圆盘6,且转动轴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右圆盘7,支撑柱3与左圆盘6和右圆盘7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阻力装置8,左圆盘6与右圆盘7的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手部固定装置9,偏瘫患者通过手部固定装置9使左圆盘6和右圆盘7进行转动,从而对手臂进行康复训练,当偏瘫患者的偏瘫程度比较严重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5带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进行转动,辅助偏瘫患者进行训练,通过阻力装置8可以调节转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的难度,从而针对不同偏瘫程度的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驱动齿轮5-2、梯形齿轮5-3,电机5-1固定安装在支撑柱3的内腔,且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5-2,梯形齿轮5-3套接在转动轴4的外侧壁,且梯形齿轮5-3与驱动齿轮5-2相啮合,电机5-1与电池2电连接,电机5-1通过电池2进行供电,通过电机5-1带动驱动齿轮5-2的转动,使梯形齿轮5-3可以进行转动,从而使转动轴4进行转动,当偏瘫患者的偏瘫程度较重时,可以通过开启电机5-1,对偏瘫患者的训练形成助力,避免偏瘫患者无法进行康复训练;

阻力装置8包括固定架8-1、移动架8-2、螺孔8-3、螺栓8-4、第一弹簧8-5、橡胶齿轮8-6和摩擦齿8-7,固定架8-1固定安装在支撑柱3的外侧壁,且固定架8-1的外侧壁套接有移动架8-2,固定架8-1和移动架8-2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螺孔8-3,且螺孔8-3内螺接有螺栓8-4,移动架8-2可以在固定架8-1的外侧壁进行移动,通过螺栓8-4螺接在螺孔8-3内对移动架8-2进行固定,移动架8-2的内侧壁与支撑柱3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8-5,且移动架8-2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摩擦齿8-7,橡胶齿轮8-6固定安装在右圆盘7的内侧壁,摩擦齿8-7与橡胶齿轮8-6紧密贴合,通过调整移动架8-2从而调整摩擦齿8-7与橡胶齿轮8-6的贴合距离,从而调整摩擦齿8-7与橡胶齿轮8-6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调整转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转动的难易程度,针对不同程度的偏瘫患者进行训练;

手部固定装置9包括握把9-1、拇指固定环9-2、移动块9-3、手指固定环9-4、小铁块9-5、电磁铁9-6、第二弹簧9-7、按摩柱9-8、触点开关9-9和触发柱9-10,握把9-1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拇指固定环9-2,且握把9-1的上侧壁卡接有移动块9-3,移动块9-3贯穿至握把9-1的内腔,移动块9-3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手指固定环9-4,且移动块9-3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小铁块9-5,通过拇指固定环9-2将偏瘫患者的拇指进行固定,通过手指固定环9-4将偏瘫患者的手指进行固定,移动块9-3的下侧壁与握把9-1的内腔下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9-7,且第二弹簧9-7内位于握把9-1的内腔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电磁铁9-6,当电磁铁9-6通电后,会产生磁性吸附小铁块9-5,使移动块9-3向下移动,当电磁铁9-6断电后,移动块9-3受到来自第二弹簧9-7的弹力,完成复位,移动块9-3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按摩柱9-8,触点开关9-9固定安装在梯形齿轮5-3的左侧壁,触发柱9-10固定安装在支撑柱3的内腔,且触发柱9-10与触点开关9-9的位置相对应,移动块9-3、小铁块9-5、电磁铁9-6和触点开关9-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移动块9-3均匀分布在握把9-1的上侧壁,四个触点开关9-9均匀分布在梯形齿轮5-3的左侧壁,触发柱9-10为固定不动,当梯形齿轮5-3转动后,使触发柱9-10触碰到触点开关9-9,使触点开关9-9对应的电磁铁9-6通电,使四个移动块9-3在转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的过程中依次进行移动,使偏瘫患者的手指进行锻炼,同时,可以通过按摩柱9-8对偏瘫患者的手指进行按摩,触点开关9-9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池2,且触点开关9-9的输出端电连接电磁铁9-6的输入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当偏瘫换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将手指分别插入到手部固定装置9的拇指固定环9-2和手指固定环9-4内,若是偏瘫患者的偏瘫程度较重,开启电机5-1,通过驱动装置5带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进行转动,辅助偏瘫患者进行训练,若是偏瘫换装的偏瘫程度较轻,可以自己进行缓慢运动,则关闭电机5-1,通过偏瘫患者带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的转动进行训练,通过调整移动架8-2从而调整摩擦齿8-7与橡胶齿轮8-6的贴合距离,从而调整摩擦齿8-7与橡胶齿轮8-6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调整转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转动的难易程度,针对不同程度的偏瘫患者进行训练,在转动的过程中使触发柱9-10触碰到触点开关9-9,使触点开关9-9对应的电磁铁9-6通电,使四个移动块9-3在转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的过程中依次进行移动,使偏瘫患者的手指进行锻炼。

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偏瘫患者用手部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池2,且底座1的上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当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将底座1固定在桌面上,支撑柱3的内腔贯穿有转动轴4,且支撑柱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5,转动轴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左圆盘6,且转动轴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右圆盘7,支撑柱3与左圆盘6和右圆盘7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阻力装置8,左圆盘6与右圆盘7的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手部固定装置9,偏瘫患者通过手部固定装置9使左圆盘6和右圆盘7进行转动,从而对手臂进行康复训练,当偏瘫患者的偏瘫程度比较严重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5带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进行转动,辅助偏瘫患者进行训练,通过阻力装置8可以调节转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的难度,从而针对不同偏瘫程度的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所述阻力装置8包括摩擦片8-8、摩擦盘8-9、固定盘8-10、加强筋8-11、支撑杆8-12、限位槽8-13、外部管8-14、螺杆8-15、固定板8-16和转动把手8-17,所述限位槽8-13开设在底座1的上侧壁,所述限位槽8-13内卡接支撑杆8-12,所述支撑杆8-12的顶端焊接有固定盘8-10,且固定盘8-10与摩擦盘8-9之间焊接有加强筋8-11,所述摩擦片8-8固定安装在左圆盘6的内侧壁,且摩擦片8-8的位置与摩擦盘8-9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撑杆8-12的底端焊接外部管8-14,且外部管8-14内螺接有螺杆8-15,由于支撑杆8-12卡接在限位槽8-13内,对外部管8-14进行限位,使螺杆8-15进行转动时,外部管8-14可以进行移动,从而调节支撑杆8-12的位置,支撑杆8-12的位置调节后,改变摩擦盘8-9与摩擦片8-8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摩擦盘8-9与摩擦盘8-8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螺杆8-15卡接在底座1的侧壁内,且螺杆8-15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16,所述固定板8-16的外侧壁焊接有转动把手8-17,通过转动把手8-17与固定板8-16的配合,方便使螺杆8-15进行转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一种偏瘫患者用手部康复训练器,将手指分别插入到手部固定装置9的拇指固定环9-2和手指固定环9-4内,若是偏瘫患者的偏瘫程度较重,开启电机5-1,通过驱动装置5带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进行转动,辅助偏瘫患者进行训练,若是偏瘫换装的偏瘫程度较轻,可以自己进行缓慢运动,则关闭电机5-1,通过偏瘫患者带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的转动进行训练,通过转动转动把手8-17,使螺杆8-15进行转动,螺杆8-15进行转动时,外部管8-14可以进行移动,从而调节支撑杆8-12的位置,支撑杆8-12的位置调节后,改变摩擦盘8-9与摩擦片8-8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摩擦盘8-9与摩擦盘8-8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调节转动左圆盘6和右圆盘7的难易程度,使偏瘫患者可以得到训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