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物艾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0623发布日期:2018-08-10 04:4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艾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物艾灸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灸法是主要的针灸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广泛使用,其中温和灸由于其使用便捷,操作简单,对于寒证、虚证效果明显,临床被普遍地应用于颈肩腰腿痛、胃痛、痛经、腹泻等痛症与内科疾病中,近年来随着百姓对养生保健知识的日益增加,尤其对艾灸养生的认同,艾条灸、灸箱(盒)灸被大量应用于临床、自我养生保健及养生保健场所。

但是,传统的艾灸装置至少存在以下缺点:艾灸过程中,艾柱暴露在外部,艾烟量大不易排出;温度不能持续保持恒定,艾灸效果较差;艾灸温度不能随意调节,且整个艾灸装置移动位置不方便;艾灸方式单一,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物艾灸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艾灸装置在艾灸过程中,艾烟量大不易排出,艾灸温度不能调节、不稳定,隔物灸装置方式简单,不易于携带,艾条对于下方药物加热方式单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物艾灸系统,包括烟道和壳体,所述烟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顶部内侧设置有艾柱固定部,所述艾柱固定部由磁性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互套设,所述上壳体顶部与所述艾柱固定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口部。

其中,所述艾柱固定部设置于所述上盖顶部内侧的中间和/或圆周侧。

其中,所述艾柱固定部由磁性材料制成。

其中,艾柱条为中空的空心柱状结构。

其中,所述烟道包括上烟道和下烟道,所述上烟道和所述下烟道一体成型;或者所述上烟道和所述下烟道相焊接。

其中,所述上烟道外套设有与所述固定部相配合的艾柱,所述艾柱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艾柱本体、木塞和金属片。

其中,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艾灸温度调节装置,所述艾灸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盘,所述调节盘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扇形孔,所述调节盘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与所述扇形孔形状相同的第一调风口,所述第一调风口与所述扇形孔一一对应。

其中,还包括灸料存放装置,所述灸料存放装置设置在与所述下壳体底部连通的艾灸底座底部,所述艾灸底座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烟道下端口部的尺寸相同,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放置熨片的环形槽或环形凸起。

其中,所述通孔内侧水平设置有用以阻隔艾灰的隔板。

其中,所述烟道上部的出烟口端与所述艾灸温度调节装置之间设置有艾烟过滤装置。

其中,所述艾烟过滤装置为物理过滤装置和/或化学过滤装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隔物艾灸系统,艾灸装置中设置倒漏斗状的烟道,可以使艾灸过程中产生的艾烟及时排出,而且本方案中的艾条从下部点燃,在艾灸过程中,艾条点燃的一端始终离待灸部位最近,保证了待灸部位温度持续恒定,艾灸效果大大增强;通过设置壳体及在壳体上设置艾灸温度调节装置,使得在艾灸过程中,艾柱不直接暴露在外面,艾灸温度可以随意调节,且整个艾灸装置移动位置方便;且通过添加熨片,即可以通过烟斗的烟孔艾叶燃烧的烟加热隔物灸下方药品,同时可以通过熨烫铁片对隔物灸药片的加热,改变了传统艾灸方式单一、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物艾灸系统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上盖的半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调节盘的半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烟道的半剖视图;

其中,1-烟道;11-排烟孔;12-上烟道;13-下烟道;2-壳体;21-上壳体;211-调节孔;22-下壳体;221-进气孔;23-上盖;231-调节盘;2311-扇形孔;232-第一调风口;233-艾柱固定部;3-艾柱;31-艾柱本体;32-木塞;33-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说明,“缺口状”的含义为除截面平齐外的形状。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物艾灸系统,包括烟道1和壳体2,烟道1位于壳体2内部,壳体2顶部设置有上盖23,上盖23顶部内侧设置有艾柱固定部233,艾柱固定部233由磁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提供的隔物艾灸系统,艾灸装置中设置倒漏斗状的烟道,可以使艾灸过程中产生的艾烟及时排出,而且本方案中的艾条从下部点燃,在艾灸过程中,艾条点燃的一端始终离待灸部位最近,保证了待灸部位温度持续恒定,艾灸效果大大增强;通过设置壳体及在壳体上设置艾灸温度调节装置,使得在艾灸过程中,艾柱不直接暴露在外面,艾灸温度可以随意调节,且整个艾灸装置移动位置方便;且通过添加熨片,改变了传统艾灸方式单一、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艾柱3沿其轴向开有通孔,使用时,艾柱3套设在烟道1上。

本实施例中,壳体2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相互套设,上壳体21顶部与艾柱固定部23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口部。

进一步的,下壳体22的底部周侧设置有紧固部件。

优选的,紧固部件为环形的不干粘带。

进一步的,艾柱固定部233设置于上盖23顶部内侧的中间和/或圆周侧。艾柱固定部233除了磁性材料制成之外,还可以用粘贴条、双面胶带等。

另外,除了本实施例中的磁性吸附固定方式,还可以通过设置固定爪方式、卡接方式等对艾柱3进行固定。

优选的,艾柱固定部233由磁性材料制成,例如磁铁等。

烟道1包括上烟道12和下烟道13,上烟道12和下烟道13一体成型;或者上烟道12和下烟道13相焊接。烟道1通常由铜、铁、铝合金等材料制成,但也不限于上述材料,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其中,排烟孔11环绕下烟道13的外壁均匀设置。艾灸过程中形成的艾烟,先向下通过排烟孔11汇集,然后在通过上烟道12向外排出。

具体的,上烟道12为圆筒状,上烟道12的口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上烟道12这种口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的设计,可以增强排烟速度,同时在艾烟上升的过程中,艾烟中的大量固体物质逐渐沉淀,排出的艾烟对工作环境污染小,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的降雾防霾的效果。

具体的,下烟道13为圆筒状,下烟道13的口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下烟道13这种口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的设计,可以增加烟道1放置时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烟道上本体21的最小口径的尺寸与烟道下本体22的最大口径的尺寸相同。

上烟道12外套设有与固定部233相配合的艾柱3,艾柱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艾柱本体31、木塞32和金属片33。艾柱3通过顶端的金属片33与艾柱固定部233固定连接。

上盖23上还设置有艾灸温度调节装置,艾灸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盘231,调节盘23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扇形孔2311,调节盘231水平转动设置在上盖23上,上盖23上开设有与扇形孔2311形状相同的第一调风口232,第一调风口232与扇形孔2311一一对应。

为了实现顺利排烟,还设置有与艾灸温度调节装置相对设置的艾烟排出装置,艾烟排出装置的出烟口与艾灸温度调节装置相对设置。

还包括灸料存放装置,灸料存放装置设置在与下壳体22底部连通的艾灸底座底部,艾灸底座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尺寸与烟道1下端口部的尺寸相同,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放置熨片的环形槽或环形凸起。通过设置灸料存放装置,在艾灸过程中,可以将姜片等保健物料存放于灸料存放装置中,通过艾灸的作用,可以将上述保健物料的有益成分传递、扩散到待灸部位,起到保健的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烟道的隔物艾灸装置,其中的姜片等保健物料可以为实心或空心;当上述物料为实心时,该隔物艾灸装置起到隔物灸的作用,当上述物料为空心时,该隔物艾灸装置起到隔物灸外加普通灸的作用。

同时,为了防止艾灰落到人体的待艾部位,通孔内侧水平设置有用以阻隔艾灰的隔板。

进一步的,烟道1上部的出烟口端与艾灸温度调节装置之间设置有艾烟过滤装置。通过设置艾烟过滤装置,有效防止了艾烟对工作环境的污染。

具体的,艾烟过滤装置为物理过滤装置和/或化学过滤装置。物理过滤装置为网布、海绵层等,化学过滤装置为载有化学过滤药液的过滤装置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