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样采集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6938发布日期:2018-08-19 00:2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脉血样采集针。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医护人员通过各种手段采集、获取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用于正确诊断疾病,其中对血液标本的采集通常具有以下三种途径:①皮下采血,多用于对血液成分的简易分类计数检测,多使用皮下采血针。②静脉采血,可对血液学、血液内源病原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指标进行详尽的检测,在临床中应用甚广,多使用笔式或分体式静脉采血针。③动脉采血,多在危重急症中对动脉血气指标检测,应用较少,多使用动脉采血专用注射器进行采集。对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验,其目的是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检测、获得血液血成分及血液内细菌学、病毒学的感染水平的检测,以了解人体生理及病理情况,或了解药物治疗后的效果,并对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做出判断等。

其中,静脉采血为最常见的采血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在人体静脉采血时常出现采血容器内的血液逆流回人体的情况,所以,在采血容器的生产标准上是以无菌形式来制定的。但是,负压真空负压采血管大多都是玻璃的,采血容器内的试剂很多是以活菌的方式来体现的,这样一来,对采血容器整体无菌的处理方法就非常困难。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有效防止采出的血液逆流回人体内的静脉血样采集针尤为重要。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血样采集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出的血液时常出现逆流回人体内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一种静脉血样采集针,其中,所述静脉血样采集针包括:用于刺入采血的静脉采血针,用于连接真空负压采血管的管塞穿刺针及连接所述静脉采血针和管塞穿刺针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设置有防逆流阀装置,用于防止采出的血液逆流回静脉,所述防逆流阀装置内部设置有默认呈常闭状态而接收负压压力呈打开状态允许单向流通的弹性防逆流阀。

所述的静脉血样采集针,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采血针柄、连接软管和防逆流阀装置;

所述采血针柄与静脉采血针连接,所述管塞穿刺针与防逆流阀装置连接。

所述的静脉血样采集针,其中,所述防逆流阀装置包括:中间设置有通孔的第一连接座、安装在第一连接座上的弹性防逆流阀,以及与第一连接座配合形成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的空腔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与第一连接座卡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

所述弹性防逆流阀包括:呈中空设置的阀主体,设置在阀主体后端的带凸边的安装部,设置在阀主体前端的截面呈三角形的阀口,所述阀口末端设置为默认状态呈常闭状态而接收负压压力呈打开状态的线性开缝结构,

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凹腔内壁设置有用于压合所述弹性防逆流阀的凸边以防止所述弹性防逆流阀晃动的凸出部;

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配合形成用于容纳安装所述弹性防逆流阀的空腔,所述凸出部为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壁上的一凸环。

所述的静脉血样采集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用于套接安装所述弹性防逆流阀的第一凸台,设置在在所述第一凸台相对侧并与所述第一凸台一体成型的第一接口、第一接口用于与连接有采血穿刺针的连接软管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一接口之间凸出形成有用于盖合所述第二连接座凹腔的凸出环;

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用于与第一连接座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空腔的凹腔,连接在所述凹腔相对另一侧并与所述凹腔一体成型的第二接口。

所述的静脉血样采集针,其中,所述凹腔内部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用于套接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一端的第一圆形套接部和用于形成所述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空腔的第二圆形套接部,所述第二圆形套接部的内径小于第一圆形套接部,并在所述第二圆形套接部与第一圆形套接部连接处形成用于压合所述弹性防逆流阀的凸边以防止所述弹性防逆流阀晃动的凸出部;

所述第二接口上设置有用于与真空负压采血管的管塞穿刺针连接的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分别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同轴通孔;所述弹性防逆流阀为食品级硅胶单向防逆流阀。

所述的静脉血样采集针,其中,所述防逆流阀装置包括:中间设置有第一通孔的第一连接座、安装在第一连接座上的弹性防逆流阀,以及与第一连接座配合形成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的空腔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凹腔并与第一连接座卡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孔;

所述弹性防逆流阀包括:阀主体,一体设置阀主体前端的用于插入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弹性角,一体设置在阀主体后端的用于顶持所述第二连接座凹腔内底壁以使所述阀主体单向闭合第一通孔的至少两个可变形的第二弹性角,所述阀主体中部设置有盖合所述第一通孔端部的凸环边;通过可变形的第二弹性角顶持第二连接座凹腔内底壁,以使阀主体开合所述第一通孔默认呈常闭状态而接收负压压力呈打开状态。

所述的静脉血样采集针,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角为末端呈尖形的锥形角即第一弹性锥形角;所述第二弹性角为末端呈尖形的锥形角,即第二弹性锥形角;所述第一弹性锥形角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锥形角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锥形角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阀主体一端。

所述的静脉血样采集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用于卡合安装所述弹性防逆流阀的第一凸台,设置在在所述第一凸台相对侧并与所述第一凸台一体成型的第一接口、第一接口用于与连接有采血穿刺针的连接软管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一接口之间凸出形成有用于盖合所述第二连接座凹腔的凸出环盖,所述第一通孔从所述第一凸台上表面至所述第一接口贯穿而设;

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用于与第一连接座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的空腔的凹腔,连接在所述凹腔相对另一侧并与所述凹腔一体成型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上设置有用于与真空负压采血管的管塞穿刺针连接的连接头。

所述的静脉血样采集针,其中,所述静脉采血针外套设有采血针保护套,所述管塞穿刺针外套设有穿刺针保护套。

所述的静脉血样采集针,其中,所述静脉血样采集针还包括与所述管塞穿刺针相连的真空负压采血管,所述真空负压采血管内设置有阻挡装置,用于阻挡由管塞穿刺针进入真空负压采血管内的血液直接在管底冲撞;

所述真空负压采血管包括管塞和管体;

所述管塞上设置有回弹装置,用于在回弹时使管体内为负压。

本发明提供的静脉血样采集针,所述静脉血样采集针包括:用于刺入采血的静脉采血针,用于连接真空负压采血管的管塞穿刺针及连接所述静脉采血针和管塞穿刺针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防逆流阀装置,用于防止采出的血液逆流回静脉,所述防逆流阀装置内部设置有默认呈常闭状态而接收负压压力呈打开状态允许单向流通的弹性防逆流阀。连接部设置有防逆流阀装置,能够有效防止采出的血液再逆流回人体中,避免了染菌的血液进入人体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还能够免去对采血容器整体的无菌处理,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采血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采血针装置的防逆流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的弹性防逆流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的第二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的采血针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设置有回弹装置的真空负压采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设置有阻挡装置的真空负压采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静脉采血针;2-管塞穿刺针;3-防逆流阀装置;4-采血针柄;5-连接软管;30-连接部;31-第一连接座;32-弹性防逆流阀;33-第二连接座;301-通孔;302-空腔;81-第一胶粘层;82-第一离型纸;83-第一拨开结构;91-第二胶粘层;92-第二离型纸;93-第二拨开结构;11-凸边;12-管体;13-回弹装置;14-阻挡装置;15-采血针保护套;16-穿刺针保护套;321-阀主体;322-安装部;323-阀口;3231-线性开缝结构;331-凹腔;3311-凸出部;311-第一凸台;312-第一接口;313-凸出环;332-第二接口;3312-第一圆形套接部;3313-第二圆形套接部;111-管塞。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的弹性防逆流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的第二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标:1-静脉采血针;2-管塞穿刺针;3-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4-采血针柄;5-连接软管;10-连接部;301-第一通孔;31-第一连接座;32(232)-弹性防逆流阀;33-第二连接座;302-空腔;331-凹腔;303-第二通孔;321(2321)-阀主体;2322-第一弹性角;2323-第二弹性角;23211-凸环边;311-第一凸台;312-第一接口;313-凸出环盖;332-第二接口;3321-连接头;3312-第一圆形套接部;3313-第二圆形套接部;3311-凸出部;15-采血针保护套;16-穿刺针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脉血样采集针,所述静脉血样采集针包括:用于刺入采血的静脉采血针,用于连接真空负压采血管的管塞穿刺针及连接所述静脉采血针和管塞穿刺针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设置有防逆流阀装置,用于防止采出的血液逆流回静脉,所述防逆流阀装置内部设置有默认呈常闭状态而接收负压压力呈打开状态允许单向流通的弹性防逆流阀。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血针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刺入采血的静脉采血针1,用于连接真空负压采血管的管塞穿刺针2及连接所述静脉采血针1和管塞穿刺针2的连接部30。

所述连接部30包括依次连接的采血针柄4、连接软管5和防逆流阀装置3;所述采血针柄4与静脉采血针1连接,所述管塞穿刺针2与防逆流阀装置3连接,所述的防逆流阀装置3设置有弹性单向阀,用于防止采出的血液逆流回静脉。

其中,静脉采血针1用于穿刺入静脉血管,使本发明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与静脉血管相连通;管塞穿刺针2用于穿刺入血液收集装置(例如真空负压采血管)内,使本发明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与血液收集装置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所述的防逆流阀装置3设置有弹性单向阀采用,从而防止负压采血容器内的血液瞬间返回人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采出的血液逆流回静脉的防逆流阀装置3,对连接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能够密封连接静脉采血针1和管塞穿刺针2的装置均可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连接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橡胶软管或塑料软管。

当然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逆流阀装置3在连接部的安装位置除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位置(即所述连接部30包括依次连接的采血针柄4、连接软管5和防逆流阀装置3),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所述连接部30包括依次连接的采血针柄4、防逆流阀装置,及连接软管等,即防逆流阀装置也可以安装在采血针柄4的后端,实现效果也一样。

较佳地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防逆流阀装置3包括:中间设置有通孔301的第一连接座31、安装在第一连接座31上的弹性防逆流阀32,以及与第一连接座31配合形成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空腔302的第二连接座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座33与第一连接座31卡合连接,第二连接座33设置有凹腔,紧贴盖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31上,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空腔302。所述第二连接座33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包括:呈中空设置的阀主体321,设置在阀主体321后端的带凸边11的安装部322,设置在阀主体321前端的截面呈三角形的阀口323,所述阀口323末端设置为默认状态呈常闭状态而接收负压压力呈打开状态的线性开缝结构3231。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防逆流阀装置3内的弹性防逆流阀32,默认状态是处于常闭状态,当管塞穿刺针2连接负压采血管后,弹性防逆流阀32的线性开缝结构3231受负压压力驱动呈打开状态,进行采血,采血完成,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阀口323末端的线性开缝结构3231恢复为常闭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座33凹腔331内壁设置有用于压合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安装部322的凸边11以防止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晃动的凸出部3311。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所述第二连接座33凹腔331内壁设置凸出部3311压住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安装部322的凸边11,可以有效地防止弹性防逆流阀32接收负压打开时松动,更进一步提高了采血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采血针装置,在采血过程中,静脉采血针1穿刺入静脉血管,管塞穿刺针2穿刺入血液收集装置(例如真空负压采血管)内,此时,真空负压采血管的负压驱动防逆流阀装置3的弹性防逆流阀32的线性开缝结构3231打开,采出的血液能够依次通过连接部30、采血针柄4、连接软管5和防逆流阀装置3,当血液采集完毕后,防逆流阀装置3的弹性防逆流阀32随即关闭,采出的血液无法通过连接部30逆流。通过防逆流阀装置3的设置,能够保证采出的血液只能由静脉采血针1通过连接部30向管塞穿刺针2的方向流动,有效防止采出的血液再逆流回人体中,避免了染菌的血液进入人体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还能够免去对采血容器整体的无菌处理,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所述的防逆流阀装置3,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座31与第二连接座33配合形成用于容纳安装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空腔302,所述凸出部3311为设置在所述空腔302内壁上的一凸环。第一连接座31与第二连接座33盖合安装后,所述第二连接座33凹腔331内壁设置凸出部3311压住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安装部322的凸边11,可以有效地防止弹性防逆流阀32接收负压打开时松动,更进一步提高了采血的安全性。

当然,进一步较佳地实施例,所述凸出部3311还可以为设置在所述空腔302内壁上的一凸环壁、或者所述凸出部3311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33凹腔内壁至少两个凸点,压合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防止滑出。

本较佳实施例中,阀主体321可以为呈中空柱形设置的阀主体,如图4所示、当然本实施中所述阀主体也可以为呈中空方形设置的阀主体,方形套入安装在第一连接座31上不会轻易转动,更有利于防逆流。当然所述阀主体还可以为呈多边形设置的阀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逆流阀装置3,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座31包括:用于套接安装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第一凸台311,设置在在所述第一凸台311相对侧并与所述第一凸台311一体成型的第一接口312、第一接口312用于与连接有采血穿刺针的连接软管5连接,如图1所示;并在所述第一凸台311与第一接口312之间凸出形成有用于盖合所述第二连接座33凹腔的凸出环313。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套接安装在所述第一凸台311。再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座33盖合,并通过第二连接座33上的凸出部3311压住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安装部322的凸边11,可以有效地防止弹性防逆流阀32接收负压打开时松动,不会渗漏,更进一步提高了采血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逆流阀装置3,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座33包括:用于与第一连接座31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空腔的凹腔331,连接在所述凹腔331相对另一侧并与所述凹腔331一体成型的第二接口332。第二接口332用于连接管塞穿刺针2。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座33的凹腔331内部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用于套接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31一端的第一圆形套接部3312和用于形成所述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空腔的第二圆形套接部3313,所述第二圆形套接部3313的内径小于第一圆形套接部3312,并在所述第二圆形套接部3313与第一圆形套接部3312连接处形成用于压合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凸边11以防止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晃动的凸出部3311。通过第二连接座33上的凸出部3311压住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安装部322的凸边11,可以有效地防止弹性防逆流阀32接收负压打开时松动,不会渗漏,更进一步提高了采血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接口332上设置有用于与真空负压血管的管塞穿刺针2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座31和第二连接座33上分别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为食品级硅胶单向防逆流阀,可以有效地保证本实施采血针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静脉采血针1外套设有采血针保护套15,所述管塞穿刺针2外套设有穿刺针保护套16。在静脉采血针1和管塞穿刺针2外分别套设保护套,一方面能够保证静脉采血针1和管塞穿刺针2在使用前不会被污染,防止穿刺入人体后因此感染等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静脉采血针1和管塞穿刺针2在使用前刺伤操作人员。

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时,采血人员首先将采血针保护套15摘下,然后握持采血针柄4,将静脉采血针1穿刺入待采血人员的静脉血管内,确认穿刺准确后,然后摘下穿刺针保护套16,将管塞穿刺针2穿刺过管塞111进入真空负压采血管内。此时,利用真空负压采血管内的负压,使防逆流阀装置3处于开放状态,静脉血通过静脉采血针1、连接部和管塞穿刺针2进入真空负压采血管。当采血量足够时,将管塞穿刺针2从真空负压采血管管塞111中拔出,防逆流阀装置3随即关闭,采出的血液无法通过连接部逆流,再将静脉采血针1拔出,完成采血操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采用采血针柄4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铰接,静脉采血针1设于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的铰接处。

其中,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分别设有粘结件,用于将采血针柄4与皮肤粘结。

利用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上设置的粘结件,在静脉采血针1准确地穿刺入静脉后,即可将采血针柄4与皮肤粘结固定,避免采血人员在将静脉采血针1穿刺入静脉后,需一手握持采血针柄4,仅用另一只手单手操作,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当采血针柄4与皮肤粘结固定后,采血人员可用双手进行其他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减少失误率。

如图6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握持部的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一胶粘层81和第一离型纸82,第二握持部的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二胶粘层91和第二离型纸92,且第一握持部的第一面与第二握持部的第一面相对,以使二者扣合时,第一胶粘层81与第二离型纸92扣合,第二胶粘层91与第一离型纸82扣合。

本发明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在使用前,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为扣合状态,即第一胶粘层81与第二离型纸92扣合,第二胶粘层91与第一离型纸82扣合,以保证第一胶粘层81和第二胶粘层91在使用前并不暴露在外,即不具有胶黏作用,一方面可以避免胶粘层长期暴露却不使用而导致胶粘层失效,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胶粘层暴露在外,在防逆流阀装置移动或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不便。

本发明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在使用时,采血人员先将扣合状态的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打开,使胶粘层暴露在外,并朝向皮肤一侧。然后将静脉采血针1穿刺入静脉血管内,确认穿刺准确后,即可将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轻轻按压使之与皮肤接触,使胶粘层与皮肤胶粘,从而将采血针柄4与皮肤固定,采血人员可用双手进行其他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减少失误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握持部包括第一拨开结构83,第二握持部包括第二拨开结构93,其中,第一拨开结构83和第二拨开结构93错位设置。

第一拨开结构83和第二拨开结构93错位设置,能够保证当采血人员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时,容易将二者区分开来,且将第一拨开结构83和第二拨开结构93朝相反方向拨开,即可实现将扣合状态的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打开,操作简便,容易施行。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防逆流阀装置3还包括与所述管塞穿刺针2相连的真空负压采血管。

其中,真空负压采血管为血液收集装置,对真空负压采血管的材质不做限定,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玻璃真空负压采血管或塑料真空负压采血管。

如图7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真空负压采血管包括管塞111和管体12。

管塞111上设置有回弹装置13,用于在回弹时使管体12内为负压。

管体12内为负压,才能够保证在静脉血采集时血液会自动流入管体12内。当管体12内的负压消失或负压不够大时,会导致真空负压采血管进血缓慢或采集血量不足。此时,采血人员将回弹装置13打开,使回弹装置13将管体12内的气体吸出,从而使管体12内维持为负压状态,保证静脉血液能够顺利进入真空负压采血管,可避免反复穿刺而造成患者痛苦。

其中,对回弹装置13不做限定,能够满足需内部充盈气体才能达到回弹状态即可,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吸耳球或设有活塞的负压装置。

如图8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真空负压采血管内设置有阻挡装置14,用于阻挡由管塞穿刺针2进入真空负压采血管内的血液直接在管底冲撞。

在采血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溶血的情况而导致所采集到的血液失效,不能使用。当真空负压采血管的负压相对较大时,采血初始,血液直接流入真空负压采血管管底速度较快,血液中红细胞会因相互撞击而导致细胞破裂,临床称为溶血。

阻挡装置14设置在真空负压采血管内部,对阻挡装置14的结构不做限定,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一端与真空负压采血管内壁相接,另一端悬空的挡片,且该挡片与真空负压采血管相接的一端高于悬空的一端,以保证采出的血液落到挡片上后向悬空的一端滑落,从悬空的部位落入真空负压采血管底部,从而有效防止溶血现象的发生。

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时,采血人员首先将采血针保护套15摘下,然后将扣合状态的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打开,使胶粘层暴露在外,并朝向皮肤一侧。握持采血针柄4,将静脉采血针1穿刺入待采血人员的静脉血管内,确认穿刺准确后,即可将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轻轻按压使之与皮肤接触,使胶粘层与皮肤胶粘,从而将采血针柄4与皮肤固定。然后摘下穿刺针保护套16,将管塞穿刺针2穿刺过管塞111进入真空负压采血管内。此时,利用真空负压采血管内的负压,使防逆流阀装置3处于开放状态,静脉血通过静脉采血针1、连接部30和管塞穿刺针2进入真空负压采血管,并首先落于阻挡装置14上,后向阻挡装置14悬空的一端滑落,从悬空的部位落入真空负压采血管底部。当采血量足够时,将管塞穿刺针2从管塞111中拔出,防逆流阀装置3随即关闭,采出的血液无法通过连接部逆流,再将静脉采血针1拔出,完成采血操作。

其中,若将管塞穿刺针2穿刺过管塞111进入真空负压采血管内后,并不出现回血现象或血流缓慢,则采血人员可打开回弹装置13,回弹装置13将管体12内的气体吸出,从而使管体12内维持为负压状态,防逆流阀装置3即可开放,保证静脉血液能够顺利进入真空负压采血管。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血针装置,如图9所示,包括:用于刺入采血的静脉采血针1,用于连接负压采血管的管塞穿刺针2及连接所述静脉采血针1和管塞穿刺针2的连接部10。

所述连接部10包括依次连接的采血针柄4、连接软管5和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所述采血针柄4与静脉采血针1连接,所述管塞穿刺针2与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连接,所述的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设置有弹性防逆流阀,用于防止采出的血液逆流回静脉。

其中,静脉采血针1用于穿刺入静脉血管,使本发明提供的采血针装置与静脉血管相连通;管塞穿刺针2用于穿刺入血液收集装置(例如负压采血管)内,使本发明提供的采血针装置与血液收集装置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所述的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设置有弹性防逆流阀采用,从而防止负压采血容器内的血液瞬间返回人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采出的血液逆流回静脉的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对连接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能够密封连接静脉采血针1和管塞穿刺针2的装置均可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连接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橡胶软管或塑料软管。

当然本实施例中,所述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在连接部的安装位置除了图9所示实施例的位置(即所述连接部10包括依次连接的采血针柄4、连接软管5和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所述连接部10包括依次连接的采血针柄4、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及连接软管5等,即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也可以安装在采血针柄4的后端,实现效果也一样。

较佳地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包括:中间设置有第一通孔301的第一连接座31、安装在第一连接座31上的弹性防逆流阀32,以及与第一连接座31配合形成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空腔302的第二连接座33;所述第二连接座33上设置有凹腔331并与第一连接座31卡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33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孔30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座33与第一连接座31卡合连接,第二连接座33设置有凹腔331,如图13所示,紧贴盖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31上,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空腔302。所述第二连接座33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孔303。

本第二实施例中,较佳地,如图12所示,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如图12所示的232)包括:阀主体2321,一体设置在阀主体2321前端的用于插入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301的第一弹性角2322,一体设置在阀主体2321后端的用于顶持所述第二连接座33凹腔内底壁以使所述阀主体2321单向闭合第一通孔301的至少两个可变形的第二弹性角2323,所述阀主体2321中部设置有盖合所述第一通孔301端部的凸环边23211;通过可变形的第二弹性角2323顶持第二连接座33凹腔内底壁,如图10所示,以使阀主体2321开合所述第一通孔301默认呈常闭状态而接收负压压力呈打开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弹性角2322为末端呈尖形的锥形角即第一弹性锥形角;所述第二弹性角2323为末端呈尖形的锥形角,即第二弹性锥形角。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锥形角(如图12所示的第一弹性角232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锥形角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锥形角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阀主体2321一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环边23211的外边缘可以呈圆形、方形或多边形设置。只要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在默认状态下,所述凸环边23211能盖合所述第一通孔301,密封防止血液逆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内的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默认状态是处于常闭状态,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凸环边23211在默认状态下是通过可变形的第二弹性角323顶持第二连接座33凹腔内底壁,如图10所示,以使阀主体321的凸环边23211盖合所述第一通孔301,默认呈常闭状态;而当第二通孔303接收负压的压力时,挤压所述第二弹性角2323产生形变,使本发明的弹性防逆流阀32呈打开状态,进行采血,采血完成,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可变形的第二弹性角2323顶持第二连接座33凹腔内底壁,以使阀主体321的凸环边23211盖合所述第一通孔301,恢复为常闭状态,本实施例能够保证采出的血液只能由静脉采血针通过连接部向管塞穿刺针的方向流动,有效防止采出的血液再逆流回人体中,避免了染菌的血液进入人体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还能够免去对采血容器整体的无菌处理,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座31包括:用于卡合安装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的第一凸台311,设置在在所述第一凸台311相对侧并与所述第一凸台311一体成型的第一接口312、第一接口312用于与连接有采血穿刺针的连接软管5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凸台311与第一接口312之间凸出形成有用于盖合所述第二连接座33凹腔的凸出环盖313,所述第一通孔301从所述第一凸台311上表面至所述第一接口312贯穿而设。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卡入安装在所述第一凸台311的通孔内;再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座33盖合,并通过可变形的第二弹性角2323顶持第二连接座33凹腔内底壁,使采血完成没有负压时,绝不会逆流,更进一步提高了采血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座33包括:用于与第一连接座31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空腔的凹腔331,连接在所述凹腔331相对另一侧并与所述凹腔331一体成型的第二接口332,所述第二接口332上设置有用于与负压管的管塞穿刺针连接的连接头3321。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座33的凹腔331内部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用于套接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31一端的第一圆形套接部3312和用于形成容纳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空腔的第二圆形套接部3313,所述第二圆形套接部3313的内径小于第一圆形套接部3312,并在所述第二圆形套接部3313与第一圆形套接部3312连接处形成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凸台311紧密接合的凸出部3311,不会渗漏,更进一步提高了采血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3设置在同一直线上,这样采血阻力减小,更有利于采血;所述弹性防逆流阀32为食品级硅胶单向防逆流阀,可以有效地保证本实施采血针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静脉采血针1外套设有采血针保护套15,所述管塞穿刺针2外套设有穿刺针保护套16。在静脉采血针1和管塞穿刺针2外分别套设保护套,一方面能够保证静脉采血针1和管塞穿刺针2在使用前不会被污染,防止穿刺入人体后因此感染等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静脉采血针1和管塞穿刺针2在使用前刺伤操作人员。

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采血针时,采血人员首先将采血针保护套15摘下,然后握持采血针柄4,将静脉采血针1穿刺入待采血人员的静脉血管内,确认穿刺准确后,然后摘下穿刺针保护套16,将管塞穿刺针2穿刺过管塞进入采血管内。此时,利用采血管内的负压,使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处于开放状态,静脉血通过静脉采血针1、连接部10和管塞穿刺针2进入采血管。当采血量足够时,将管塞穿刺针2从采血管管塞中拔出,血样采集防逆流阀装置3随即关闭,采出的血液无法通过连接部逆流,再将静脉采血针1拔出,完成采血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真空负压采血管架中的真空负压采血管放置孔的孔径与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防逆流阀装置中的真空负压采血管的外径相匹配,从而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真空负压采血管架晃动而导致真空负压采血管轻易滑出,导致血样污染或真空负压采血管破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采血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防逆流阀装置设有默认状态呈常闭状态而接收负压压力呈打开状态的弹性防逆流阀;人体静脉采血过程中,弹性防逆流阀是开放状态,血液采集完毕后,弹性防逆流阀回到常闭状态,负压采血容器拔出,从而防止负压采血容器内的血液瞬间返回人体,这样一来,负压采血容器就与人体完全隔绝,即使负压采血容器内有菌,也对人体产生不了伤害。

本发明实施例的采血针包括用于刺入采血的静脉采血针,用于连接负压真空负压采血管的管塞穿刺针及连接所述静脉采血针和管塞穿刺针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采血针柄、连接软管和任一项所述的防逆流阀装置;

所述采血针柄与静脉采血针连接,所述穿刺针与防逆流阀装置连接,所述的防逆流阀装置设置有弹性防逆流阀,用于防止采出的血液逆流回静脉。

在采血过程中,防逆流阀装置是开放的,采出的血液能够通过连接部,当血液采集完毕后,防逆流阀装置随即关闭,采出的血液无法通过连接部逆流。通过防逆流阀装置的设置,能够保证采出的血液只能由静脉采血针通过连接部向管塞穿刺针的方向流动,有效防止采出的血液再逆流回人体中,避免了染菌的血液进入人体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还能够免去对采血容器整体的无菌处理,节约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