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血康颗粒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9574发布日期:2018-07-13 17:5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妇血康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妇血康颗粒是由壮族民间草药滇桂艾纳香开发而成的妇科药,已收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地标升国标部分)中。该颗粒剂为滇桂艾纳香的单味制剂。滇桂艾纳香为菊科植物滇桂艾纳香的干燥全草,主要产于广西、云南,具有活血化瘀、止血调经的作用,用于淤血阻滞,月经过多,经期过长,产后恶露不绝等症。临床研究表明,本药独特的功效成分能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使血管闭合,加快子宫内膜脱落;减少药流后阴道出血量,缩短流血持续时间,临床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滇桂艾纳香起止血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水溶性成分如原儿茶酸、绿原酸等。因此,传统的妇血康颗粒的制备工艺为:将滇桂艾纳香加水煎煮,浓缩成稠膏,加可溶性淀粉、蔗糖等辅料,制粒,干燥而成。该颗粒剂采用水提工艺进行提取,在高温下进行煎煮容易导致有效成分原儿茶酸和绿原酸分解,并且加重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损失。此外,由于滇桂艾纳香提取物主要为水溶性物质,使用可溶性淀粉作为填充剂制成的颗粒剂具有较大的吸湿性,使颗粒剂在长期贮存过程中容易吸潮、滋生细菌,最终使颗粒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不符合规定,稳定性降低。基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妇血康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来保证产品的监控质量,提高药效,造福百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妇血康颗粒及其制备工艺,所得的妇血康颗粒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颗粒均匀,不易吸潮,稳定性好,适合于工业生产。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上目的:一种妇血康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滇桂艾纳香500~2000份填充剂75~300份调味剂适量。优选地,所述的妇血康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滇桂艾纳香1000份填充剂150份调味剂适量。进一步地,所述的填充剂为糊精、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α-乳糖、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的填充剂为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以1:3.5~4.5的重量比组成。更优选地,所述的填充剂为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以1:4.25的重量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调味剂为蔗糖、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或甘露醇。上述的处方中,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糖类或非糖类的调味剂进行颗粒剂的制备,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本发明妇血康颗粒的有效成分为滇桂艾纳香的水溶性提取物,含量较大,对颗粒剂辅料选择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填充剂的选择对颗粒剂的成型性、均匀度、溶解性具有较大的影响,本发明人在前期研究发现,选择可溶性淀粉作为填充剂,在不加入润滑剂和崩解剂的前提下,制软材时粘性强,难分散,制粒过程较为困难,颗粒硬度偏软,存在结块。选择甘露醇或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易于制粒,颗粒硬度适宜,但颗粒均匀度较差,存在较多的细粉。选择糊精作为填充剂,制软材时粘性强,难分散,制粒过程较为困难,且颗粒硬度偏硬。选择α-乳糖作为填充剂,易于制粒,但颗粒略有结块。为此,本发明人尝试使用两种或以上的填充剂组合用于制备颗粒剂,结果发现,使用可溶性淀粉和甘露醇的组合,仍出现软材粘性强,制粒困难,颗粒较硬的现象;使用可溶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的组合,制粒容易,但颗粒略有结块现象;使用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的组合,制粒容易,颗粒无结块现象,但颗粒偏硬,溶解性能变差;使用糊精和甘露醇的组合,制粒困难,颗粒偏硬;使用糊精和微晶纤维素的组合,制粒困难,颗粒硬度适宜,但略有结块;使用α-乳糖和甘露醇的组合,制粒困难,颗粒硬度适宜,但略有结块;使用α-乳糖和可溶性淀粉的组合,制粒困难,颗粒硬度适宜,但略有结块;使用α-乳糖和糊精的组合,制粒困难,颗粒硬度偏软;使用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的组合,制粒容易,颗粒硬度适宜,无结块,但粒度略不均匀。最后,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使用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以1:3.5~4.5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物作为填充剂,对滇桂艾纳香稠膏的粘性有明显的改善,不仅制粒容易,而且制得的颗粒外观形状良好,颗粒硬度适中,粒度均匀,溶解度较佳,经吸湿试验三个月后测定水分含量变化最小,尤其α-乳糖-微晶纤维素(1:4.25)的组合效果最好。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妇血康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滇桂艾纳香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然后通入密度为1.29kg/m3的空气,在常温条件下加压至5~10mp,膨化处理4~6min,瞬间释放压力,然后将气体置换成密度为1.98kg/m3的二氧化碳,在常温条件下加压至6~12mp,膨化处理4~6min,瞬间释放压力,得物料a;(2)将上述的物料a与混合溶媒混合,加入适量的硫酸锌,在常温条件下暴露于高压脉冲电磁场中处理6~12min,得滇桂艾纳香提取物;其中,脉冲电磁场场强控制在15~20kv/cm,频率为10~20hz;(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滇桂艾纳香提取物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36~1.38的稠膏,加入处方量的填充剂和适量的调味剂,混匀,制粒,干燥,过筛,即得。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步骤(2)中的混合溶媒为纯化水和乙酸以1:0.08~0.1的体积比组成。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物料a和混合溶媒的料液比为1:20~35g/ml。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硫酸锌加入量为物料a重量的0.1~0.4%(w/w)。与传统的妇血康颗粒制备工艺比较,本发明首先对滇桂艾纳香进行膨化处理,然后置于脉冲电磁场中进行提取,可显著提高提取物中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含量,提高其稳定性,避免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用水煎煮过程中降解,并避免挥发性活性成分的减少。具体地,通过采用不同分子质量的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在不同的压力下对富含纤维细胞的滇桂艾纳香粗粉进行处理,使气体分子高压积聚于中药体内,瞬间减除外界压力,利用滇桂艾纳香细胞内的高压气体释放产生的分子动能,击碎药材组织,使药材结构疏松,加速溶剂深入药材内部,大幅增加药材和溶剂的接触表面积。进一步地,本发明将处理后的药材置于脉冲电磁场中进行提取处理,在混合溶媒的作用下,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的溶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提取前往物料a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锌,与混合溶媒中的乙酸相互作用,可促使水分子分解成了大量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粒子,这些活性粒子的存在提高了脉冲电磁场对细胞壁的破坏率,从而提高活性成分的提取率,事实证明,本发明滇桂艾纳香稠膏中的原儿茶酸的含量均比中国药典规定的高3倍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1)本发明采用特有的配方和制备工艺,使获得的妇血康颗粒具有高的有效成分含量以及较佳的生物利用度,具有体积小、保存性好、服用方便、作用深入等优点。(2)采用本发明颗粒剂处方,对滇桂艾纳香稠膏的粘性有明显的改善,不仅制粒容易,而且制得的颗粒外观形状良好,颗粒硬度适中,溶解度较佳,经吸湿试验三个月后测定水分含量变化最小,稳定性佳。(3)采用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可大幅提高滇桂艾纳香有效成分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含量,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均比中国药典规定的高3倍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滇桂艾纳香稠膏制备(1)取1000g滇桂艾纳香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然后通入密度为1.29kg/m3的空气在常温条件下加压至8mp,膨化处理5min,瞬间释放压力,然后将气体置换成密度为1.98kg/m3的二氧化碳,在常温条件下加压至10mp,膨化处理5min,瞬间释放压力,得物料a;(2)将上述的物料a按1:25g/ml的料液比加入混合溶媒,混匀,所述的混合溶媒为纯化水与乙酸以1:0.1的体积比组成,然后加入适量的硫酸锌,所述的硫酸锌加入量为物料a重量的0.4%(w/w),然后在常温条件下暴露于高压脉冲电磁场中处理10min,得滇桂艾纳香提取物;其中,脉冲电磁场场强控制在20kv/cm,频率为20hz;(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滇桂艾纳香提取物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36~1.38的稠膏,即得。对比例1滇桂艾纳香稠膏制备(1)取1000g滇桂艾纳香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备用;(2)将上述的粗粉按1:25g/ml的料液比加入混合溶媒,混匀,所述的混合溶媒为纯化水与乙酸以1:0.1的体积比组成,然后加入适量的硫酸锌,所述的硫酸锌加入量为物料a重量的0.4%(w/w),然后在常温条件下暴露于高压脉冲电磁场中处理10min,得滇桂艾纳香提取物;其中,脉冲电磁场场强控制在20kv/cm,频率为20hz;(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滇桂艾纳香提取物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36~1.38的稠膏,即得。对比例1滇桂艾纳香稠膏制备与实施例1比较,区别在于,没有进行膨化预处理,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滇桂艾纳香稠膏制备(1)取1000g滇桂艾纳香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然后通入密度为1.29kg/m3的空气在常温条件下加压至8mp,膨化处理5min,瞬间释放压力,然后将气体置换成密度为1.98kg/m3的二氧化碳,在常温条件下加压至10mp,膨化处理5min,瞬间释放压力,得物料a;(2)将上述的物料a,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60℃)的清膏,静置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38(60℃)的稠膏,即得。对比例2滇桂艾纳香稠膏制备与实施例1比较,区别在于,采用水煎煮法进行提取,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3滇桂艾纳香稠膏制备(1)取1000g滇桂艾纳香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然后通入密度为1.29kg/m3的空气在常温条件下加压至8mp,膨化处理5min,瞬间释放压力,然后将气体置换成密度为1.98kg/m3的二氧化碳,在常温条件下加压至10mp,膨化处理5min,瞬间释放压力,得物料a;(2)将上述的物料a按1:25g/ml的料液比加入纯化水,混匀,然后在常温条件下暴露于高压脉冲电磁场中处理10min,得滇桂艾纳香提取物;其中,脉冲电磁场场强控制在20kv/cm,频率为20hz;(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滇桂艾纳香提取物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36~1.38的稠膏,即得。对比例3滇桂艾纳香稠膏制备与实施例1比较,区别在于,提取溶剂仅为纯化水,不含乙酸,且没有加入硫酸锌,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4滇桂艾纳香稠膏制备取1000g滇桂艾纳香,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60℃)的清膏,静置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1.38(60℃)的稠膏。对比例4滇桂艾纳香稠膏制备工艺为药典制备工艺。实施例2滇桂艾纳香稠膏中有效成分检测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1-4制得的滇桂艾纳香稠膏进行干燥,得干燥粉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原儿茶酸(c7h6o4)和绿原酸(c16h18o9)进行含量检测,结果见表1所示。表1原儿茶酸和绿原酸含量检测结果药典规定,滇桂艾纳香经水煎煮提取后获得的浸膏每克含原儿茶酸(c7h6o4)不少于0.12mg,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提取工艺可有效提高滇桂艾纳香稠膏中有效成分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含量,其中浸膏每克含原儿茶酸0.43mg,远远高于0.12mg。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实施例3不同填充剂的组成对颗粒剂影响分别考察不同填充剂的组成对颗粒剂影响,具体见下表2和表3所示。表2含不同填充剂的颗粒剂处方组成组别滇桂艾纳香填充剂调味剂11000份可溶性淀粉150份蔗糖适量21000份甘露醇150份蔗糖适量31000份微晶纤维素150份蔗糖适量41000份糊精150份蔗糖适量51000份α-乳糖150份蔗糖适量61000份可溶性淀粉和甘露醇(1:1)150份蔗糖适量71000份可溶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1:1)150份蔗糖适量81000份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1:1)150份蔗糖适量91000份糊精和甘露醇(1:1)150份蔗糖适量101000份糊精和微晶纤维素(1:1)150份蔗糖适量111000份α-乳糖和甘露醇(1:1)150份蔗糖适量121000份α-乳糖和可溶性淀粉(1:1)150份蔗糖适量131000份α-乳糖和糊精(1:1)150份蔗糖适量14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1:1)150份蔗糖适量制备方法:(1)滇桂艾纳香稠膏的制备同实施例1,获得60℃下相对密度为1.36~1.38的稠膏。(2)往步骤(1)的稠膏中加入处方量的填充剂和适量的调味剂,混匀,制粒,干燥,过筛,即得。表3不同填充剂对颗粒剂的影响从上表3可以看出,当填充剂为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组合时,不仅制粒容易,且制得的颗粒外观良好,呈黄棕色至棕褐色,颗粒硬度适宜,无结块,但粒度略不均匀,经吸湿试验3个月后测定的水分含量变化较小。实施例4不同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的组成配比对颗粒剂影响分别考察同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的组成配比对颗粒剂影响,具体见下表4和表5所示。表4含不同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组成配比的颗粒剂处方组成组别滇桂艾纳香填充剂调味剂1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1:1)150份蔗糖适量2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1:2)150份蔗糖适量3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1:3)150份蔗糖适量4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1:3.5)150份蔗糖适量5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1:4.25)150份蔗糖适量6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1:4.5)150份蔗糖适量7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1:5)150份蔗糖适量8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1:6)150份蔗糖适量9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2:1)150份蔗糖适量10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2.5:1)150份蔗糖适量111000份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3:1)150份蔗糖适量制备方法:(1)滇桂艾纳香稠膏的制备同实施例1,获得60℃下相对密度为1.36~1.38的稠膏。(2)往步骤(1)的稠膏中加入处方量的填充剂和适量的调味剂,混匀,制粒,干燥,过筛,即得。表5不同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组成配比对颗粒剂的影响从上表5可以看出,当填充剂为α-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以1:3.5~4.5的重量比组成时,不仅制粒容易,且制得的颗粒外观良好,呈黄棕色至棕褐色,颗粒硬度适宜,无结块,粒度均匀,经吸湿试验3个月后测定的水分含量变化最小,且在水中的溶解性能佳,1.5分钟内溶解分散完毕。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