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52161发布日期:2018-08-24 20:02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剂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类抗溃疡药,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道炎,并可消除难治性的消化性溃疡和严重的食道返流溃疡的疗效极佳,而且副作用很少见。

奥美拉唑不稳定,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很容易降解,他的稳定性还受到光、湿度、热、有机溶剂的影响,即使在正常储藏使用条件下,因为奥美拉唑的降解,也能发现制剂的变色,同时奥美拉唑溶解度差,存在起效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方便,且有效解决奥美拉唑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易降解的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纸拆装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奥美拉唑不稳定,尤其是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很容易讲解,它的稳定性还受到光、湿度、热、有机溶剂等的影响,因奥美拉唑自身特性的问题,从而使奥美拉唑的药用价值发挥存在较大阻碍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在使用奥美拉唑药物,能够发挥奥美拉唑药用最大价值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s1:空白丸芯包衣;

s1-1:将羟丙纤维素溶于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有2~8%羟丙纤维素水溶液;

s1-2:将空白糖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1-1得到的羟丙纤维素水溶液包衣至空白糖丸,得到包衣丸芯;

s2:对包衣丸芯进行载药包衣,得到载药丸;

s3:对载药丸进行隔离包衣,得到隔离丸;

s4:对隔离丸进行第一次肠溶包衣;

s4-1:将33%吐温-80水溶液、柠檬酸三乙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温度为70~80℃的纯化水中,高速均匀剪切10min,得到第一混悬液;

s4-2:将步骤s4-1得到的第一混悬液加入至尤特奇l30d-55分散液中,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第一肠溶液;

s4-3:将步骤s3得到的隔离丸,置于流化床上,将步骤s4-2得到第一肠溶液喷雾至隔离丸上,从而形成第一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一肠溶丸;

s5:对隔离丸进行第二次肠溶包衣;

s5-1:取柠檬酸三乙酯、尤特奇l30d-55、纯化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二肠溶液;

s5-2:将步骤s4-3得到的第一肠溶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5-1得到的第二肠溶液喷雾至第一肠溶丸上,从而形成第二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二肠溶丸;

s6:对第二肠溶丸进行除尘、抛光、包装。

本发明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现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时候总是不能发挥最大的药用价值,例如奥美拉唑药物总是提前释放或者过晚释放。

通过长期的试验研究发现,现有的肠溶胶囊的制备工艺繁杂,并且不能有效发挥最大的药用价值,因此设置本发明肠溶胶囊。

本发明首先对空白丸芯进行包衣,空白丸芯为糖丸,主要由蔗糖和淀粉制备而成,并含有糖羟基,空白丸芯包衣后主要起到隔离的效果,能够封闭糖羟基,这样将对药物的稳定性有着重大的作用。

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制备过程中,为了使药物能够发挥最大的药用价值,因此对肠溶包衣做了细化,分两次肠溶包衣,第一肠溶包衣的主要成分为尤特奇l30d-55、柠檬酸三乙酯、单硬脂酸甘油酯、33%吐温-80水溶液、纯化水,第二肠溶包衣的主要成分为尤特奇l30d-55、柠檬酸三乙酯、纯化水;两次的成分不同,在不同阶段发挥的效果均不同。

优选空白丸芯包衣增重为3%。通过长期实验得出,增重为3%时,有利于药物的温度;通过两次肠溶包衣,从而使胶囊达到肠道时能够快速释放,本发明上述各个步骤协同作用,能够达到最大药物前期的稳定性和药物后期释放功能,从而使奥美拉唑发挥最大的药用价值,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s1-1:将羟丙纤维素溶于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有5%羟丙纤维素水溶液。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步骤s3的具体步骤如下:

s3-1:将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加纯化水,搅拌至溶胀完全,配制成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

s3-2:将硬脂酸镁、滑石粉、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纯化水,高速剪切匀化10min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隔离液;

s3-3:将步骤s2得到的载药丸置于流化床,将隔离液喷雾至载药丸上,从而形成隔离层,进而得到隔离丸。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1中配制的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其中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1~10。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1中配制的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其中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9。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隔离包衣,隔离层增重12~18%。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隔离包衣,隔离层增重15%。

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1~10,在这阶段能够使隔离层能够在定点范围内释放,但是为了达到最好的定点释放的效果,因此优选为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9,羟丙纤维素越多形成的膜较致密,到定点时并不完全释放,通过长期的试验得出,随着羟丙纤维素用量减少,30min左右能够释放达到95%以上,从而使药物能够快速释放,最快发挥药用价值。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s2-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5~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s2-2:用含5~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润湿奥美拉唑镁,并加入纯化水,通过高速剪切10min后充分搅拌至第二混悬液;

s2-3:将步骤s1-2得到的包衣丸芯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2-2得到的第二混悬液喷雾至包衣丸芯上,得到载药丸。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s2-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肠溶衣,第一肠溶层增重30~35%;第二次肠溶衣,第二肠溶层增重10~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空白丸芯包衣,有利于药物的温度;通过两次肠溶包衣,从而使胶囊达到肠道时能够快速释放,本发明各个步骤协同作用,能够达到最大药物前期的稳定性和药物后期释放功能,从而使奥美拉唑发挥最大的药用价值,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空白丸芯包衣;

s1-1:将羟丙纤维素溶于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有2%羟丙纤维素水溶液,过80目筛网;

s1-2:将空白糖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1-1得到的羟丙纤维素水溶液包衣至空白糖丸,控制物料温度35~40℃,喷雾过程维持包衣液搅拌速度50~100rpm,包衣结束后干燥至水分≤1.5%,得到包衣丸芯;

s2:对包衣丸芯进行载药包衣,得到载药丸;

s2-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s2-2:用含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润湿奥美拉唑镁,并加入纯化水,通过高速剪切10min后充分搅拌至第二混悬液,过80目筛网;

s2-3:将步骤s1-2得到的包衣丸芯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2-2得到的第二混悬液喷雾至包衣丸芯上,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得到载药丸;

s3:对载药丸进行隔离包衣,得到隔离丸;

s3-1:将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加纯化水,搅拌至溶胀完全,配制成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所述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1;

s3-2:将硬脂酸镁、滑石粉、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纯化水,高速剪切匀化10min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隔离液,过80目筛网;

s3-3:将步骤s2得到的载药丸置于流化床,将隔离液喷雾至载药丸上,从而形成隔离层,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进而得到隔离丸,所述隔离层增重12%;

s4:对隔离丸进行第一次肠溶包衣;

s4-1:将33%吐温-80水溶液、柠檬酸三乙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温度为70℃的纯化水中,高速均匀剪切10min,加入少量纯化水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混悬液;

s4-2:将步骤s4-1得到的第一混悬液加入至尤特奇l30d-55分散液中,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第一肠溶液,过80目筛网;

s4-3:将步骤s3得到的隔离丸,置于流化床上,将步骤s4-2得到第一肠溶液喷雾至隔离丸上,从而形成第一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一肠溶丸,控制物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一肠溶层增重30%;

s5:第二次肠溶包衣;

s5-1:取柠檬酸三乙酯、尤特奇l30d-55、纯化水,搅拌混合均匀,过80目筛网,得到第二肠溶液;

s5-2:将步骤s4-3得到的第一肠溶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5-1得到的第二肠溶液喷雾至第一肠溶丸上,从而形成第二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二肠溶丸,控制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二肠溶层增重10%;

s6:对第二肠溶丸进行除尘、抛光、包装。

实施例2:

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空白丸芯包衣;

s1-1:将羟丙纤维素溶于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有8%羟丙纤维素水溶液,过80目筛网;

s1-2:将空白糖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1-1得到的羟丙纤维素水溶液包衣至空白糖丸,控制物料温度35~40℃,喷雾过程维持包衣液搅拌速度50~100rpm,包衣结束后干燥至水分≤1.5%,得到包衣丸芯;

s2:对包衣丸芯进行载药包衣,得到载药丸;

s2-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s2-2:用含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润湿奥美拉唑镁,并加入纯化水,通过高速剪切10min后充分搅拌至第二混悬液,过80目筛网;

s2-3:将步骤s1-2得到的包衣丸芯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2-2得到的第二混悬液喷雾至包衣丸芯上,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得到载药丸;

s3:对载药丸进行隔离包衣,得到隔离丸;

s3-1:将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加纯化水,搅拌至溶胀完全,配制成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所述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0;

s3-2:将硬脂酸镁、滑石粉、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纯化水,高速剪切匀化10min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隔离液,过80目筛网;

s3-3:将步骤s2得到的载药丸置于流化床,将隔离液喷雾至载药丸上,从而形成隔离层,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进而得到隔离丸,所述隔离层增重18%;

s4:对隔离丸进行第一次肠溶包衣;

s4-1:将33%吐温-80水溶液、柠檬酸三乙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温度为80℃的纯化水中,高速均匀剪切10min,加入少量纯化水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混悬液;

s4-2:将步骤s4-1得到的第一混悬液加入至尤特奇l30d-55分散液中,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第一肠溶液,过80目筛网;

s4-3:将步骤s3得到的隔离丸,置于流化床上,将步骤s4-2得到第一肠溶液喷雾至隔离丸上,从而形成第一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一肠溶丸,控制物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一肠溶层增重35%;

s5:第二次肠溶包衣;

s5-1:取柠檬酸三乙酯、尤特奇l30d-55、纯化水,搅拌混合均匀,过80目筛网,得到第二肠溶液;

s5-2:将步骤s4-3得到的第一肠溶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5-1得到的第二肠溶液喷雾至第一肠溶丸上,从而形成第二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二肠溶丸,控制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二肠溶层增重15%;

s6:对第二肠溶丸进行除尘、抛光、包装。

实施例3:

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空白丸芯包衣;

s1-1:将羟丙纤维素溶于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有4%羟丙纤维素水溶液,过80目筛网;

s1-2:将空白糖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1-1得到的羟丙纤维素水溶液包衣至空白糖丸,控制物料温度35~40℃,喷雾过程维持包衣液搅拌速度50~100rpm,包衣结束后干燥至水分≤1.5%,得到包衣丸芯;

s2:对包衣丸芯进行载药包衣,得到载药丸;

s2-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7%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s2-2:用含7%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润湿奥美拉唑镁,并加入纯化水,通过高速剪切10min后充分搅拌至第二混悬液,过80目筛网;

s2-3:将步骤s1-2得到的包衣丸芯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2-2得到的第二混悬液喷雾至包衣丸芯上,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得到载药丸;

s3:对载药丸进行隔离包衣,得到隔离丸;

s3-1:将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加纯化水,搅拌至溶胀完全,配制成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所述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2;

s3-2:将硬脂酸镁、滑石粉、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纯化水,高速剪切匀化10min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隔离液,过80目筛网;

s3-3:将步骤s2得到的载药丸置于流化床,将隔离液喷雾至载药丸上,从而形成隔离层,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进而得到隔离丸,所述隔离层增重14%;

s4:对隔离丸进行第一次肠溶包衣;

s4-1:将33%吐温-80水溶液、柠檬酸三乙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温度为72℃的纯化水中,高速均匀剪切10min,加入少量纯化水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混悬液;

s4-2:将步骤s4-1得到的第一混悬液加入至尤特奇l30d-55分散液中,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第一肠溶液,过80目筛网;

s4-3:将步骤s3得到的隔离丸,置于流化床上,将步骤s4-2得到第一肠溶液喷雾至隔离丸上,从而形成第一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一肠溶丸,控制物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一肠溶层增重32%;

s5:第二次肠溶包衣;

s5-1:取柠檬酸三乙酯、尤特奇l30d-55、纯化水,搅拌混合均匀,过80目筛网,得到第二肠溶液;

s5-2:将步骤s4-3得到的第一肠溶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5-1得到的第二肠溶液喷雾至第一肠溶丸上,从而形成第二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二肠溶丸,控制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二肠溶层增重12%;

s6:对第二肠溶丸进行除尘、抛光、包装。

实施例4:

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空白丸芯包衣;

s1-1:将羟丙纤维素溶于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有5%羟丙纤维素水溶液,过80目筛网;

s1-2:将空白糖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1-1得到的羟丙纤维素水溶液包衣至空白糖丸,控制物料温度35~40℃,喷雾过程维持包衣液搅拌速度50~100rpm,包衣结束后干燥至水分≤1.5%,得到包衣丸芯;

s2:对包衣丸芯进行载药包衣,得到载药丸;

s2-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s2-2:用含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润湿奥美拉唑镁,并加入纯化水,通过高速剪切10min后充分搅拌至第二混悬液,过80目筛网;

s2-3:将步骤s1-2得到的包衣丸芯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2-2得到的第二混悬液喷雾至包衣丸芯上,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得到载药丸;

s3:对载药丸进行隔离包衣,得到隔离丸;

s3-1:将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加纯化水,搅拌至溶胀完全,配制成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所述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5;

s3-2:将硬脂酸镁、滑石粉、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纯化水,高速剪切匀化10min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隔离液,过80目筛网;

s3-3:将步骤s2得到的载药丸置于流化床,将隔离液喷雾至载药丸上,从而形成隔离层,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进而得到隔离丸,所述隔离层增重15%;

s4:对隔离丸进行第一次肠溶包衣;

s4-1:将33%吐温-80水溶液、柠檬酸三乙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温度为74℃的纯化水中,高速均匀剪切10min,加入少量纯化水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混悬液;

s4-2:将步骤s4-1得到的第一混悬液加入至尤特奇l30d-55分散液中,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第一肠溶液,过80目筛网;

s4-3:将步骤s3得到的隔离丸,置于流化床上,将步骤s4-2得到第一肠溶液喷雾至隔离丸上,从而形成第一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一肠溶丸,控制物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一肠溶层增重33%;

s5:第二次肠溶包衣;

s5-1:取柠檬酸三乙酯、尤特奇l30d-55、纯化水,搅拌混合均匀,过80目筛网,得到第二肠溶液;

s5-2:将步骤s4-3得到的第一肠溶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5-1得到的第二肠溶液喷雾至第一肠溶丸上,从而形成第二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二肠溶丸,控制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二肠溶层增重13%;

s6:对第二肠溶丸进行除尘、抛光、包装。

实施例5:

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空白丸芯包衣;

s1-1:将羟丙纤维素溶于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有6%羟丙纤维素水溶液,过80目筛网;

s1-2:将空白糖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1-1得到的羟丙纤维素水溶液包衣至空白糖丸,控制物料温度35~40℃,喷雾过程维持包衣液搅拌速度50~100rpm,包衣结束后干燥至水分≤1.5%,得到包衣丸芯;

s2:对包衣丸芯进行载药包衣,得到载药丸;

s2-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s2-2:用含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润湿奥美拉唑镁,并加入纯化水,通过高速剪切10min后充分搅拌至第二混悬液,过80目筛网;

s2-3:将步骤s1-2得到的包衣丸芯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2-2得到的第二混悬液喷雾至包衣丸芯上,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得到载药丸;

s3:对载药丸进行隔离包衣,得到隔离丸;

s3-1:将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加纯化水,搅拌至溶胀完全,配制成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所述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9;

s3-2:将硬脂酸镁、滑石粉、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纯化水,高速剪切匀化10min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隔离液,过80目筛网;

s3-3:将步骤s2得到的载药丸置于流化床,将隔离液喷雾至载药丸上,从而形成隔离层,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进而得到隔离丸,所述隔离层增重15%;

s4:对隔离丸进行第一次肠溶包衣;

s4-1:将33%吐温-80水溶液、柠檬酸三乙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温度为75℃的纯化水中,高速均匀剪切10min,加入少量纯化水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混悬液;

s4-2:将步骤s4-1得到的第一混悬液加入至尤特奇l30d-55分散液中,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第一肠溶液,过80目筛网;

s4-3:将步骤s3得到的隔离丸,置于流化床上,将步骤s4-2得到第一肠溶液喷雾至隔离丸上,从而形成第一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一肠溶丸,控制物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一肠溶层增重33%;

s5:第二次肠溶包衣;

s5-1:取柠檬酸三乙酯、尤特奇l30d-55、纯化水,搅拌混合均匀,过80目筛网,得到第二肠溶液;

s5-2:将步骤s4-3得到的第一肠溶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5-1得到的第二肠溶液喷雾至第一肠溶丸上,从而形成第二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二肠溶丸,控制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二肠溶层增重13%;

s6:对第二肠溶丸进行除尘、抛光、包装。

实施例6:

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空白丸芯包衣;

s1-1:将羟丙纤维素溶于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有6%羟丙纤维素水溶液,过80目筛网;

s1-2:将空白糖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1-1得到的羟丙纤维素水溶液包衣至空白糖丸,控制物料温度35~40℃,喷雾过程维持包衣液搅拌速度50~100rpm,包衣结束后干燥至水分≤1.5%,得到包衣丸芯;

s2:对包衣丸芯进行载药包衣,得到载药丸;

s2-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1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s2-2:用含1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润湿奥美拉唑镁,并加入纯化水,通过高速剪切10min后充分搅拌至第二混悬液,过80目筛网;

s2-3:将步骤s1-2得到的包衣丸芯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2-2得到的第二混悬液喷雾至包衣丸芯上,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得到载药丸;

s3:对载药丸进行隔离包衣,得到隔离丸;

s3-1:将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加纯化水,搅拌至溶胀完全,配制成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所述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9;

s3-2:将硬脂酸镁、滑石粉、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纯化水,高速剪切匀化10min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隔离液,过80目筛网;

s3-3:将步骤s2得到的载药丸置于流化床,将隔离液喷雾至载药丸上,从而形成隔离层,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进而得到隔离丸,所述隔离层增重16%;

s4:对隔离丸进行第一次肠溶包衣;

s4-1:将33%吐温-80水溶液、柠檬酸三乙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温度为76℃的纯化水中,高速均匀剪切10min,加入少量纯化水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混悬液;

s4-2:将步骤s4-1得到的第一混悬液加入至尤特奇l30d-55分散液中,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第一肠溶液,过80目筛网;

s4-3:将步骤s3得到的隔离丸,置于流化床上,将步骤s4-2得到第一肠溶液喷雾至隔离丸上,从而形成第一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一肠溶丸,控制物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一肠溶层增重34%;

s5:第二次肠溶包衣;

s5-1:取柠檬酸三乙酯、尤特奇l30d-55、纯化水,搅拌混合均匀,过80目筛网,得到第二肠溶液;

s5-2:将步骤s4-3得到的第一肠溶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5-1得到的第二肠溶液喷雾至第一肠溶丸上,从而形成第二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二肠溶丸,控制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二肠溶层增重14%;

s6:对第二肠溶丸进行除尘、抛光、包装。

对比例1

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空白丸芯进行载药包衣,得到载药丸;

s1-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s1-2:用含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润湿奥美拉唑镁,并加入纯化水,通过高速剪切10min后充分搅拌至第二混悬液,过80目筛网;

s1-3:将步骤s1-2得到的空白丸芯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2-2得到的第二混悬液喷雾至空白丸芯上,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得到载药丸;

s2:对载药丸进行隔离包衣,得到隔离丸;

s2-1:将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加纯化水,搅拌至溶胀完全,配制成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所述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1;

s2-2:将硬脂酸镁、滑石粉、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纯化水,高速剪切匀化10min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隔离液,过80目筛网;

s2-3:将步骤s2得到的载药丸置于流化床,将隔离液喷雾至载药丸上,从而形成隔离层,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进而得到隔离丸,所述隔离层增重10%;

s3:对隔离丸进行第一次肠溶包衣;

s3-1:将33%吐温-80水溶液、柠檬酸三乙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温度为60℃的纯化水中,高速均匀剪切10min,加入少量纯化水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混悬液;

s3-2:将步骤s4-1得到的第一混悬液加入至尤特奇l30d-55分散液中,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第一肠溶液,过80目筛网;

s3-3:将步骤s3得到的隔离丸,置于流化床上,将步骤s4-2得到第一肠溶液喷雾至隔离丸上,从而形成第一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一肠溶丸,控制物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一肠溶层增重25%;

s4:第二次肠溶包衣;

s4-1:取柠檬酸三乙酯、尤特奇l30d-55、纯化水,搅拌混合均匀,过80目筛网,得到第二肠溶液;

s4-2:将步骤s4-3得到的第一肠溶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5-1得到的第二肠溶液喷雾至第一肠溶丸上,从而形成第二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二肠溶丸,控制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二肠溶层增重5%;

s6:对第二肠溶丸进行除尘、抛光、包装。

对比例2

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空白丸芯包衣;

s1-1:将羟丙纤维素溶于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有3%羟丙纤维素水溶液,过80目筛网;

s1-2:将空白糖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1-1得到的羟丙纤维素水溶液包衣至空白糖丸,控制物料温度35~40℃,喷雾过程维持包衣液搅拌速度50~100rpm,包衣结束后干燥至水分≤1.5%,得到包衣丸芯;

s2:对包衣丸芯进行载药包衣,得到载药丸;

s2-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s2-2:用含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润湿奥美拉唑镁,并加入纯化水,通过高速剪切10min后充分搅拌至第二混悬液,过80目筛网;

s2-3:将步骤s1-2得到的包衣丸芯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2-2得到的第二混悬液喷雾至包衣丸芯上,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得到载药丸;

s3:对载药丸进行隔离包衣,得到隔离丸;

s3-1:将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加纯化水,搅拌至溶胀完全,配制成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所述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4:1;

s3-2:将硬脂酸镁、滑石粉、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纯化水,高速剪切匀化10min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隔离液,过80目筛网;

s3-3:将步骤s2得到的载药丸置于流化床,将隔离液喷雾至载药丸上,从而形成隔离层,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进而得到隔离丸,所述隔离层增重19%;

s4:对隔离丸进行第一次肠溶包衣;

s4-1:将33%吐温-80水溶液、柠檬酸三乙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温度为89℃的纯化水中,高速均匀剪切10min,加入少量纯化水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混悬液;

s4-2:将步骤s4-1得到的第一混悬液加入至尤特奇l30d-55分散液中,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第一肠溶液,过80目筛网;

s4-3:将步骤s3得到的隔离丸,置于流化床上,将步骤s4-2得到第一肠溶液喷雾至隔离丸上,从而形成第一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一肠溶丸,控制物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一肠溶层增重50%;

s5:第二次肠溶包衣;

s5-1:取柠檬酸三乙酯、尤特奇l30d-55、纯化水,搅拌混合均匀,过80目筛网,得到第二肠溶液;

s5-2:将步骤s4-3得到的第一肠溶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5-1得到的第二肠溶液喷雾至第一肠溶丸上,从而形成第二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二肠溶丸,控制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二肠溶层增重1%;

s6:对第二肠溶丸进行除尘、抛光、包装。

对比例3

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空白丸芯包衣;

s1-1:将羟丙纤维素溶于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有5%羟丙纤维素水溶液,过80目筛网;

s1-2:将空白糖丸,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1-1得到的羟丙纤维素水溶液包衣至空白糖丸,控制物料温度35~40℃,喷雾过程维持包衣液搅拌速度50~100rpm,包衣结束后干燥至水分≤1.5%,得到包衣丸芯;

s2:对包衣丸芯进行载药包衣,得到载药丸;

s2-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胀,配制成含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s2-2:用含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润湿奥美拉唑镁,并加入纯化水,通过高速剪切10min后充分搅拌至第二混悬液,过80目筛网;

s2-3:将步骤s1-2得到的包衣丸芯置于流化床,将步骤s2-2得到的第二混悬液喷雾至包衣丸芯上,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得到载药丸;

s3:对载药丸进行隔离包衣,得到隔离丸;

s3-1:将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加纯化水,搅拌至溶胀完全,配制成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所述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1:9;

s3-2:将硬脂酸镁、滑石粉、10%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纯化水,高速剪切匀化10min后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隔离液,过80目筛网;

s3-3:将步骤s2得到的载药丸置于流化床,将隔离液喷雾至载药丸上,从而形成隔离层,控制物料温度32~35℃,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进而得到隔离丸,所述隔离层增重15%;

s4:对隔离丸进行第一次肠溶包衣;

s4-1:将33%吐温-80水溶液、柠檬酸三乙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温度为75℃的纯化水中,高速均匀剪切10min,加入少量纯化水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混悬液;

s4-2:将步骤s4-1得到的第一混悬液加入至尤特奇l30d-55分散液中,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第一肠溶液,过80目筛网;

s4-3:将步骤s3得到的隔离丸,置于流化床上,将步骤s4-2得到第一肠溶液喷雾至隔离丸上,从而形成第一肠溶层,进而得到第一肠溶丸,控制物料温度30~33℃,喷雾过程维持混悬液搅拌速度80~120rpm,喷完后干燥至水分≤4.5%,所述第一肠溶层增重50%;

s6:对第二肠溶丸进行除尘、抛光、包装。

实验结果对比:

本实施例1~6符合中国药典所述肠溶制剂质量标准,通过实施例1~6与对比例1对比得知,对比例1未对空白丸芯进行包衣,同时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对包衣后的糖丸做脆碎度的测试时,结果明显得出,做过空白丸芯包衣的脆碎度明显好于未包衣的空白丸芯。而最终得到的产品中,对比例1中的主药极易与糖羟基反应,从而严重影响主药的稳定性,并且严重影响药物后期的释放过程,严重阻碍了药物价值的发挥。

通过实施例1~6与对比例2对比得知,对比例2中隔离层的羟丙纤维素与羟丙甲纤维素的溶质质量比为4:1,通过检测发现,最终形成的隔离层膜特别紧密,极不容易释放,在定点释放时,释放缓慢,释放时间过长,完全影响到了药物释放的最佳时间,从而影响到最佳治疗的时间。

通过实施例1~6与对比例2对比得知,对比例3中采用一次性肠溶包衣,对比例3中肠溶层还未能到达肠道定点释放的位置就开始释放,以至于药物也过早的释放,从而使得药物提前释放,也能达到最佳药物治疗的时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