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推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8759发布日期:2018-09-11 16:5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推椅。



背景技术:

推椅作为身体不便的使用工具被广泛使用,推椅在使用时,一般由他人辅助推移,然而目前很多使用者也想自己独自出行,因此也出现了不少电动推椅;然而在遇见下坡时,推椅一般需要靠手来刹车,长时间的手控,必然导致劳累且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推椅仅仅采用手刹导致疲劳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推椅,该智能推椅能控制速度,避免车速过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推椅,其包括座体,座体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支架,支架的下端设有滚轮,支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滚轮转速的手刹,手刹设有控制绳,所述支架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控制绳绕接,伺服电机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连接有速度传感器,处理器根据速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控制伺服电机的旋转圈数,当推椅运动速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旋转,转轴拉紧控制绳,手刹制动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前端设有与支架底部铰接的前支撑杆,支架的后端设有与支架底部固定连接的后支撑杆,后支撑杆的上端铰接有一连接块,前支撑杆的上端和连接块的上端分别与一个固定板的两端铰接,两侧的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座板,至少一侧的连接块的下端向下延伸有调节部,调节部设有多个卡孔;所述下支撑杆连接有与卡孔相配合的活动件,活动件可相对下支撑杆移动。

进一步地,两侧固定板的内侧面均连接有靠杆组件,所述靠杆组件包括靠杆,两侧的靠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或/和靠板。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前端还设有与支架底部铰接的中间支撑杆,中间支撑杆的上端与连接块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地,两侧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部设有管槽,所述活动件包括与卡孔配合且位于连接管端部的插针,连接管的侧面设有与管槽连通的移动槽,所述插针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凸块,连接凸块的一端伸出移动槽。

进一步地,连接管的中部设有旋转体,旋转体靠近连接凸块的一端与对应的连接凸块之间设有连接件,且连接件分别与旋转体、连接凸块连接。

优选地,连接件为连接片,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旋转体、连接凸块铰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内设有用于将插针向相应卡孔方向推的弹性件。

优选地,旋转体的一端向下延伸有l形脚踏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底部包括两根分别位于两侧横梁,两根横梁之间设有若个纵梁。

进一步地,靠杆的下端连接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通过铰接轴与固定板铰接,至少其中一个中间连接件连接有的调节件,调节件设有向固定板方向延伸的调节块且调节块可相对中间连接件活动,固定板设有至少一个与调节块相配合的卡接槽;靠杆连接有控制件,控制件通过传动件与调节件连接并控制调节块插入或移出卡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上端与靠杆连接的固定壳体,所述调节件包括与固定壳体铰接的旋转块,旋转块设有连接部和调节部,连接部与传动件连接,调节部与调节块连接,固定壳体连接有用于旋转块复位的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为拉绳,所述控制件为与靠杆铰接或套接的控制块,控制块与拉绳连接,旋转块设有与拉绳连接有固定孔。

作为活动件的另一种变形:

所述后支撑杆的中部设有穿孔,所述活动件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后支撑杆的穿孔,优选地,所述穿孔内设有用于将活动件的端部推向卡孔的弹性件。再优选地,活动件的端部设有用于插入卡孔的卡凸。

优选地,活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将限制活动件移动范围的限位块。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速度控制,无需人操作,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控制手刹的示意图。

图2为推椅一侧支架除去滚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除去一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推椅一侧支架除去滚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靠杆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9为图8除去面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附图标记:1——后支撑杆;2——纵梁;3——卡孔;4——连接块;5——前连接件;6——中间支撑杆;7——前支撑杆;8——固定板;9——座板;10——靠杆;11——靠板;12——连接管;13——连接件;14——旋转体;15——l形脚踏板;16——连接凸块;17——插针;18——移动槽;19——穿孔;20——控制件;21——底壳;22——面壳;23——固定壳体;24——旋转块;25——通孔;26——调节块;27——固定孔;81——卡接槽;31——卡凸;32——活动件。100——滚轮;101——手刹;102——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10;一种智能推椅,其包括座体,座体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支架,支架的下端设有滚轮100,支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滚轮100转速的手刹101,手刹101设有控制绳,所述支架上设有伺服电机102,伺服电机102的转轴与控制绳绕接,伺服电机102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连接有速度传感器,处理器根据速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控制伺服电机102的旋转圈数,当推椅运动速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102旋转,转轴拉紧控制绳,手刹101制动滚轮100。优选地,滚轮100为万向轮;再优选地,支架的后端先后延伸有防翻倒杆,防翻倒杆连接有滑轮。

本技术方案采用现有手刹101,通过伺服电机102的旋转缠绕控制线来控制手刹101的工作状态,当推椅运动速度超过一定阈值时,便控制手刹101制动,推椅减速;当推椅运动速度降低直到低于阈值时,伺服电机102反转,手刹101放松,推椅前行;如果一直低于阈值,则伺服电机102不工作。推椅在工作时,可一直处于低速安全状态。处理器、速度传感器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其次防翻倒杆可以防止推椅的重心向后造成翻倒,使得推椅的重心始终在支架范围内,保持平衡。优选地,座体的两侧可设置有扶手。

参见图2、图3;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前端设有与支架底部铰接的前支撑杆7,支架的后端设有与支架底部固定连接的后支撑杆1,后支撑杆1的上端铰接有一连接块4,前支撑杆7的上端和连接块4的上端分别与一个固定板8的两端铰接,两侧的固定板8之间连接有座板9,至少一侧的连接块4的下端向下延伸有调节部,调节部设有多个卡孔3;所述下支撑杆连接有与卡孔3相配合的活动件,活动件可相对下支撑杆移动。

本技术方案座体的座板9通过前支撑杆7、后支撑杆1、连接块4以及中间支撑杆6将固定板8支撑;其中固定板8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撑杆7、连接块4铰接,前支撑杆7、连接块4的位置决定了固定板8的位置和角度,同时也就决定了座板9的位置和角度;本技术方案巧妙将四连杆机构应用到座体的角度调节之中,本技术方案中的前支撑杆7、固定板8、连接块4以及前支撑杆7与支架的铰接点、连接块4与后支撑杆1的铰接点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这个四连杆机构中的连接块4的运动受到活动件的控制,因此四连杆机构的形状以及固定板8的位置也受到活动件的控制,在控制过程中,固定板8的角度可在活动件的控制下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与固定板8连接的座板9角度可调,达到座体的角度可调效果。

进一步地,两侧固定板8的内侧面均连接有靠杆组件,所述靠杆组件包括靠杆10,两侧的靠杆10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或/和靠板11。

设置靠杆组件,使得座体在使用时更加舒适和方便。其次,由于靠杆组件与固定板8连接,因此在调节座板9角度时,靠杆10也伴随角度调节。所以,可通过调节座板9角度达到调整靠杆10角度的目的,适用于扶着推椅走的使用者,调整靠杆10角度。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前端还设有与支架底部铰接的中间支撑杆6,中间支撑杆6的上端与连接块4的中部铰接。

在具体实施中,后支撑杆1呈倾斜设置,连接块4也呈倾斜设置;由于连接块4与后支撑杆1的连接方式呈杠杆结构,在座板9承受重力后,连接块4的上端受到推力,而连接块4与固定板8的铰接处到连接块4与后支撑杆1的铰接处的距离l1,较连接块4的卡孔3到连接块4与后支撑杆1的铰接处的距离l2大,即l1>l2;容易造成连接块4卡孔3需要较大的力,容易导致卡孔3变形或损坏。因此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中间支撑杆6,通过中间支撑杆6承受一部分来自座板9上的重力。支架底部优选地,包括一纵梁2,纵梁2的前端连接有前连接件5,前连接件5分别与前支撑杆7、中间支撑杆6铰接;纵梁2的后端与后支撑杆1连接或通过连接组件与后支撑杆1间接连接。

进一步地,两侧后支撑杆1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内部设有管槽,所述活动件包括与卡孔3配合且位于连接管12端部的插针17,连接管12的侧面设有与管槽连通的移动槽18,所述插针17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凸块16,连接凸块16的一端伸出移动槽18。

连接凸块16和连接管12以及插针17构成一种插销机构,通过连接凸块16带动插针17移动,进而控制插针17与连接块4的卡孔3配合状态,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连接管12的中部设有旋转体14,旋转体14靠近连接凸块16的一端与对应的连接凸块16之间设有连接件13,且连接件13分别与旋转体14、连接凸块16连接。

通过旋转体14的旋转带动连接件13以及连接凸块16向内、外运动,从而达到控制插针17的移动,操作方便。

优选地,连接件13为连接片,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旋转体14、连接凸块16铰接。

旋转体14的旋转带动连接片的移动,进而达到插针17的移动;由于连接片的两端分别采用铰接方式,因此连接片在移动过程中可通过改变移动方向,达到改变连接凸块16在移动槽18的位置。

作为另一种变形,连接件13可以为绳索、丝线等柔性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12内设有用于将插针17向相应卡孔3方向推的弹性件。

该弹性件可以为弹簧、弹片等。使得插针17始终处于向外的运动状态,方便于操作。当然也可以在旋转体14上连接复位弹性件,如扭簧等。

优选地,旋转体14的一端向下延伸有l形脚踏板15。

通过脚踏来促使旋转体14的旋转,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底部包括两根分别位于两侧横梁,两根横梁之间设有若个纵梁2。

本技术方案中,为减小重量,支架底部仅设有两根横梁和一根纵梁2,当然支架底部还可以设置连接板等。

进一步地,靠杆10的下端连接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通过铰接轴与固定板8铰接,至少其中一个中间连接件连接有的调节件,调节件设有向固定板8方向延伸的调节块26且调节块26可相对中间连接件活动,固定板8设有至少一个与调节块26相配合的卡接槽81;靠杆10连接有控制件20,控制件20通过传动件与调节件连接并控制调节块26插入或移出卡接槽81。

本技术方案中,靠杆10通过中间连接件与固定板8铰接,在调整时,靠杆10与中间连接件一起相对固定板8旋转,具体实施时,两个靠杆10之间连接有靠板11;其次,中间连接件连接有调节件,通过调节件的调节块26来控制中间连接件是否旋转;调节块26的活动受到靠杆10上的控制件20的控制;因此,可以通过操作控制件20来控制整个靠背的旋转,当需要调整角度时,可在固定板8上设置多个呈弧形分别的卡接槽81,通过调节块26插入不同的卡接槽81,使得靠背相对于固定板8有不同的角度。当然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卡接槽81。这里的调节件可以设置为插销等。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上端与靠杆10连接的固定壳体23,所述调节件包括与固定壳体23铰接的旋转块24,旋转块24设有连接部和调节部,连接部与传动件连接,调节部与调节块26连接,固定壳体23连接有用于旋转块24复位的弹性件。

固定壳体23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壳21和面壳22。本实施例中,固定壳体23的上端通过插槽与靠杆10插接,优选地,还通过螺栓连接。将调节件设计为旋转块24,旋转块24通过传动件与控制件20连接,传动件可以为绳索等,控制件20带动旋转块24旋转,与旋转块24连接的调节块26随着旋转块24的旋转而移出,当控制件20松开时,调节块26在复位件的作用下,插入卡接槽81;从而实现调节。复位件可以为扭簧、弹片等。为方便调节块26插入卡接槽81,固定壳体23设有与调节块26相配合的通孔25,或调节件上连接有调节块26的一端伸出固定壳体23。

为方便设计,将传动件设置为拉绳,通过拉绳控制旋转块24的旋转,简单方便。当然,传动件还可以为拉杆等。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为拉绳,所述控制件20为与靠杆10铰接或套接的控制块,控制块与拉绳连接,旋转块24设有与拉绳连接有固定孔27。

通过控制件20的运动,如转动或移动,带动拉绳缩进或放松,达到控制旋转块旋转的目的。

作为活动件的另一种变形,参见图6、图5:

所述后支撑杆1的中部设有穿孔19,所述活动件32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后支撑杆1的穿孔19,优选地,所述穿孔19内设有用于将活动件32的端部推向卡孔3的弹性件。再优选地,活动件32的端部设有用于插入卡孔的卡凸31。

优选地,活动件3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将限制活动件32移动范围的限位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