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患者健康报告结局评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1709发布日期:2018-09-08 01:1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测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斜视患者健康报告结局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斜视是指任何的双眼眼位不正,最常见的类型包括内斜视和外斜视,其患病率为4%~6%,并持续增长。斜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视觉功能障碍、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家庭关系矛盾、社会交往障碍和职业升迁不平等。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的内容包括健康状态、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症状报告、护理满意度、疗效满意度、经济效应以及特定的患者体验等,患者疾病进程中的所有问题和需求进行全方位系统界定的有效方法,这对提供完整的、科学的治疗照护有重要意义。

科学、完整的评价系统是得到准确、且有实用价值的患者健康报告结局的重要基础。针对斜视患者,现有技术并没有相应的评价系统,也无法得到较全面准确的健康报告结局,不利于科学完整治疗照护方案的形成,恶化了斜视患者的生存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视患者健康报告结局评价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斜视患者健康报告结局评价系统,由成人斜视模块及斜视儿童模块组成,任一模块均包括精确测评和快速预测两个子模块,

1)精确测评子模块的构建方法:

i、以条目池作为表现的载体,并以who生存质量理论框架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条目池,

所述条目池由主要部分和亚部分构成,主要部分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成人斜视模块的亚部分包括症状评估、日常活动能力、焦虑、抑郁、自卑、愤怒、人格特征、社会交往活动、社会角色适应、应对策略、社会支持和经济情况;斜视儿童模块的亚部分包括症状评估、日常活动能力、焦虑、抑郁、自卑、社会交往活动、社会角色适应和社会支持,

ii、采用项目反应理论中的rasch模型来对各条目进行验证;

iii、采用计算机适应性测验作为主要运算方法,包括:设置测试题目评估患者能力,并根据患者能力实时调整测试题目数量;

iv、提供定性资料帮助患者对测试题目的理解;

v、给出患者健康报告结局评估结果:包括各个亚部分评分、主要部分评分及总体评分,以及生存质量异常与否,

2)快速测评子模块是基于决策树技术构建形成的快速筛查生存质量的模块,用于时间不充分无法进行精确测评的患者,主要根据患者抑郁、年龄、斜视类型和斜视度数估算患者生存质量,只有总体评分,

至少通过1000例斜视患者的实践和验证,

结局评价方法:

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任一题目的基础分值为1-5分,亚部分评分为多个基础分值的总和,或多个基础分值按一定规律增加后或减少后的总和,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0分;主要部分取各亚部分的加权平均值,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0分;总体评分为各主要部分的加权平均值,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0分;

成人:总体评分的临界值为74分,主要部分评分的临界值为70分,亚部分评分的临界值为60分;

儿童:总体评分的临界值为67分,主要部分评分的临界值为64分,亚部分评分的临界值为60分。

进一步,所述定性资料包括与控制的需求、矛盾的情绪、社会关系紊乱、难以承受的治疗压力相关的资料。

进一步,一定规律增加是指:连续5次得分为5分时,实际分值为基础分值*1.5;连续10次得分为5分时,实际分值为基础分值*2。

进一步,一定规律减少是指:连续5次得分为1分时,实际分值为基础分值*0.5;连续10次得分为1分时,实际分值为基础分值*0。

进一步,各亚部分的权重相同。

进一步,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权重之比为2: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主要部分和亚部分的组合测试,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利于得到准确、且有实用价值的患者健康报告结局;通过成人斜视模块及斜视儿童模块的组合使用,实现了儿童与成人分别测试,提高了准确性和适应性;另外,还通过精确测评和快速预测两个子模块的组合使用,使患者有更多选择,时间充裕的选择精确测评,时间较少的选择快速预测,大幅提高本发明的受众人群,利于本发明的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斜视患者健康报告结局评价系统,由成人斜视模块及斜视儿童模块组成,任一模块均包括精确测评和快速预测两个子模块,

1)精确测评子模块的构建方法:以条目池作为表现的载体,并以who生存质量理论框架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条目池,

i、条目池形成:目池由主要部分和亚部分构成,主要部分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成人斜视模块的亚部分包括症状评估、日常活动能力、焦虑、抑郁、自卑、愤怒、人格特征、社会交往活动、社会角色适应、应对策略、社会支持和经济情况;斜视儿童模块的亚部分包括症状评估、日常活动能力、焦虑、抑郁、自卑、社会交往活动、社会角色适应和社会支持,

其中,症状评估为躯体健康范畴;日常活动能力、焦虑、抑郁、自卑、愤怒及人格特征对应心理健康范畴;社会交往活动、社会角色适应、应对策略、社会支持及经济情况对应社会健康范畴;

ii、采用项目反应理论中的rasch模型来对各条目进行验证;

iii、采用计算机适应性测验作为主要运算方法,包括:设置测试题目评估患者能力,并根据患者能力实时调整测试题目数量;

iv、提供定性资料帮助患者对测试题目的理解,定性资料有控制的需求、矛盾的情绪、社会关系紊乱、难以承受的治疗压力等方面的资料。

v、给出患者健康报告结局评估结果:包括各个亚部分评分、主要部分评分及总体评分,以及生存质量异常与否,

2)快速测评子模块是基于决策树技术构建形成的快速筛查生存质量的模块,用于时间不充分无法进行精确测评的患者,主要根据患者抑郁、年龄、斜视类型和斜视度数估算患者生存质量,只有总体评分,没有亚部分的评分,不如精确测评准确;

上述两模块在构建中,至少需要通过1000例斜视患者的实践和验证,才能正式投放使用。

本发明的结局评价方法:

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任一题目的基础分值为1-5分,有利增加的为1、2、3、4、5,不利增加的为5、4、3、2、1,亚部分评分为多个基础分值的总和,或多个基础分值按一定规律增加后或减少后的总和,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0分,也即测试题目数量范围为10-20之间;主要部分取各亚部分的加权平均值,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0分;总体评分为各主要部分的加权平均值,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0分;

成人:总体评分的临界值为74分,主要部分评分的临界值为70分,亚部分评分的临界值为60分;

儿童:总体评分的临界值为67分,主要部分评分的临界值为64分,亚部分评分的临界值为60分。

本实施例中,一定规律增加是指:连续5次得分为5分时,实际分值为基础分值*1.5;连续10次得分为5分时,实际分值为基础分值*2,如患者张三,在亚部分测试时,若连续有5次得分为5分,此时,这5次的实际得分为5*5*1.5=37.5;若连续有10次得分为5分,此时,这5次的实际得分为5*5*2=100,此时,该亚部分的测试终止,评分为100分;采取该方法的好处在于,可提前结束测试,最短只需测试10次,即可完成测试,利于提高测试效率;

本实施例中,一定规律减少是指:连续5次得分为1分时,实际分值为基础分值*0.25;连续10次得分为1分时,实际分值为基础分值*0。如患者李四,在亚部分测试时,若连续有5次得分为1分,此时,这5次的实际得分为5*1*0.25=1.25;若连续有10次得分为1分,此时,这10次的实际得分为5*1*0=0,此时,若再进行6次测试依然不得分,则测试终止,因为无论如何后面四次测试成绩不可能超过20分,这种情况也只需测试16次,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测试时间;

本实施例中,各亚部分的权重相同,这样使各亚部分的得分重要性一致。

本实施例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权重之比为2:1:1,将躯体健康的权重设置为2,利于强化躯体健康的重要性。

具体测试的实施例1:

成人张三,通过手机终端登录本系统的app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如下:

症状评估:依次出现3,4,5,5,5,5,5,5,5,5,5,5,此时,该项的测试结束,评分为100分;

日常活动能力:依次出现2,3,5,5,5,5,5,5,5,5,5,5,此时,该项的测试结束,评分为100分;

焦虑:依次出现1,1,1,1,1,1,1,1,1,1,1,1,1,1,1,1,此时,该项的测试结束,评分为20分;

抑郁:依次出现1,1,1,1,1,1,1,1,1,1,1,1,1,1,1,1,此时,该项的测试结束,评分为20分;

自卑:依次出现1,1,1,1,1,1,1,1,1,1,1,1,1,1,1,1,此时,该项的测试结束,评分为20分;

愤怒:依次出现2,2,2,1,1,1,1,1,1,1,1,1,1,1,1,1,1,此时,测试结束,评分为20分;

人格特征:依次出现3,5,2,4,3,4,2,4,2,4,4,3,2,3,4,5,2,3,3,5,评分为67分;

社会交往活动:依次出现2,4,3,4,3,5,2,4,2,5,4,3,2,4,4,5,2,3,3,4,评分为68分;

社会角色适应:依次出现5,4,3,2,3,4,2,4,2,4,4,3,2,5,5,5,2,3,5,4,评分为72分;

应对策略:依次出现5,5,3,2,3,5,2,4,2,5,4,3,2,5,5,5,2,3,5,5,评分为76分;

社会支持:依次出现4,5,3,3,3,5,2,4,3,5,5,3,5,5,5,5,2,3,3,4,评分为78分;

经济情况:依次出现3,5,3,2,5,5,2,3,3,5,5,3,3,5,4,5,2,3,4,5,评分为76分。

亚部分得分:症状评估100,日常活动能力100,焦虑20,抑郁20,自卑20,愤怒20,人格特征67,社会交往活动68,社会角色适应72,应对策略76,社会支持78,经济情况76。

主要部分得分:躯体健康包括一个症状评估亚部分,得分为100;心理健康包括日常活动能力、焦虑、抑郁、自卑、愤怒、人格特征6个亚部分,且权重相同,因此,得分为(100+20+20+20+20+67)/6=37.8≈38;社会健康包括社会交往活动、社会角色适应、应对策略、社会支持及经济情况,且权重相同,因此,得分为(68+72+76+78+76)/5=74;

总体得分:由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的权重比为2:1:1,因此,总体得分为(2*100+38+74)/4=78;

结论:总体得分78分,高于临界值74分,患者张三的健康状态及生存质量良好。

具体测试的实施例2:

儿童李四,通过电脑终端登录本系统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如下:

症状评估:依次出现5,5,2,5,3,4,2,4,3,4,4,3,2,3,4,5,2,3,4,4,评分为71分;

日常活动能力:依次出现5,5,5,5,5,5,5,5,5,5,此时,该项的测试结束,评分为100分;

焦虑:依次出现1,3,5,5,5,5,5,5,5,5,5,5,此时,该项的测试结束,评分为100分;

抑郁:依次出现4,2,5,5,5,5,5,5,5,5,5,5,此时,该项的测试结束,评分为100分;

自卑:依次出现4,4,2,4,3,4,2,4,4,4,5,3,2,4,4,5,3,3,4,5,评分为73分;

社会交往活动:依次出现4,5,3,4,3,4,2,4,5,4,5,3,3,4,5,5,4,3,4,4,评分为78分;

社会角色适应:依次出现4,4,3,2,3,4,2,4,2,3,4,3,2,4,5,5,2,3,3,4,评分为67分;

社会支持:依次出现5,5,3,4,3,5,2,4,4,5,5,4,5,5,5,5,2,3,5,4,评分为84分;

亚部分得分:症状评估71,日常活动能力100,焦虑100,抑郁100,自卑73,社会交往活动78,社会角色适应67,社会支持84。

主要部分得分:躯体健康包括一个症状评估亚部分,得分为71;心理健康包括日常活动能力、焦虑、抑郁、自卑4个亚部分,且权重相同,因此,得分为(100+100+100+73)/4=93.25≈93;社会健康包括社会交往活动、社会角色适应、社会支持,且权重相同,因此,得分为(78+67+84)/3≈76;

总体得分:由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的权重比为2:1:1,因此,总体得分为(2*71+93+76)/4≈77;

结论:总体得分77分,高于临界值74分,患者李四的健康状态及生存质量良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