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卧式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3322发布日期:2018-12-08 06:49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卧式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卧式按摩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有全身按摩椅,能够实现对人体颈部、肩部、背部、臀部及腿部的按摩,但该类型的全身按摩椅只能实现从人体背面对人体部位进行按摩施疗;在对人体进行按摩施疗时,用户以仰卧的姿势接受按摩,并且按摩机芯处于人体背面区域,因此只能够按摩到人体的背面部位。

或者,虽然有能按摩人体前面部位的按摩床,但是其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只能对人体进行揉捏、捶打按摩,而对于不同体型的人穴位的位置现有的按摩床无法做出判断,导致按摩体验差。且,人体不同时期的体型也不同,体型不同健康状况也不同,现有的按摩床无法对人体的体型做出判断,也即无法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卧式按摩床,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卧式按摩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机械手、按摩机芯、主控模块和体型数据采集模块、存储模块,机械手安装在床体,按摩机芯安装在机械手,主控模块与机械手、按摩机芯、体型数据采集模块和存储模块相连接,体型数据采集模块获取人体体型特征参数并存储至存储模块,主控模块通过对不同时间段获取的人体体型特征参数进行对比以判断人体健康情况进而控制机械手和按摩机芯实施对应的按摩方式。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体型数据采集模块采用激光扫描仪或者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图像识别系统。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穴位定位模块,穴位定位模块内置有人体穴位图,主控模块将体型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人体体型特征参数与人体穴位图进行对比以获取与人体穴位图最接近的穴位分布信息并存储至穴位定位模块、主控模块再控制机械手和按摩机芯对相应的穴位进行按摩。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机械手采用工业机械手、平行关节型机器人手臂或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手臂。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床体具有加热功能。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以使用户能进行远程操控。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当人体躺至床体时,体型数据采集模块获取人体体型特征参数如外形轮廓、四肢粗细、脸部大小等并存储至存储模块,主控模块通过对不同时间段获取的人体体型特征参数进行对比以判断人体健康情况进而控制机械手和按摩机芯实施对应的按摩方式,若人体体型较之前相比其外形轮廓变大,四肢变粗,脸部变大,主控模块判断该人体较之前变胖,并控制机械手和按摩机芯加重对该人体的按摩力度、延长按摩时间、按摩方式采用捶打等体验较强的按摩方式;若人体体型较之前相比起外形轮廓变小、四肢变细、脸部变小,主控模块判断该人体较之前变瘦,并控制机械手和按摩机芯减轻对该人体的按摩力度、缩短按摩时间、按摩方式采用轻柔等体验较柔和的按摩方式,该按摩床能根据不同用户、不同体型提供不同的按摩手法,实现个性化按摩,该种按摩床与现有的按摩床相比,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在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独立性以及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的今天,该种按摩床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2、体型数据采集模块采用激光扫描仪或者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图像识别系统,精准度更高。

3、该按摩床还具有穴位定位模块,由于每个人体的穴位,或者同一人体不同时期其穴位位置都存在差异,通过该穴位定位模块能找到最接近人体穴位图的穴位分布信息,实现精准按摩,按摩体验得到极大提高。

4、机械手采用工业机械手、平行关节型机器人手臂或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手臂,能够精准实现空间轨迹运动,操作更加灵活。

5、床体具有加热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按摩效果。

6、远程控制模块方便用户能进行远程操控,如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进行控制,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全卧式按摩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全卧式按摩床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全卧式按摩床,包括床体10、机械手20、按摩机芯30、主控模块40和体型数据采集模块50、存储模块60。

床体10包括床脚11和固接在床脚11上方的床面12。

机械手20安装在床体10,如图1所示,机械手20安装在床面12左侧边缘。机械手20包括底座21和活动装接在底座21的机械臂22,底座21装接在床面12边缘。根据需要,底座21可沿着床体10移动,或者,该底座21可装接在靠近床体10的固定处,以实际需要为准,不以此为限,只需保证机械臂22能实现相关功能。

机械手20采用工业机械手、平行关节型机器人手臂或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手臂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机械手20采用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手臂,能够精准实现空间轨迹运动,操作更加灵活。

按摩机芯30安装在机械手20,如图1所示,按摩机芯30安装在机械臂22之末端。

主控模块40、体型数据采集模块50和存储模块60均安装在按摩机芯30,根据需要,也可将主控模块40、体型数据采集模块50和存储模块60安装在机械手20或者床体10,不以此为限。

主控模块40与机械手20、按摩机芯30、体型数据采集模块50和存储模块60相连接,体型数据采集模块50获取人体体型特征参数并存储至存储模块60,主控模块40通过对不同时间段获取的人体体型特征参数进行对比以判断人体健康情况进而控制机械手20和按摩机芯30实施对应的按摩方式。

当人体躺至床体10时,体型数据采集模块50获取人体体型特征参数如外形轮廓、四肢粗细、脸部大小等并存储至存储模块60,主控模块40通过对不同时间段获取的人体体型特征参数进行对比以判断人体健康情况进而控制机械手20和按摩机芯30实施对应的按摩方式,该按摩床能根据不同用户、不同体型提供不同的按摩手法,实现个性化按摩。

本实施例中,体型数据采集模块50采用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图像识别系统,精准度更高。或者,也可采用激光扫描仪。

本实施例中,该按摩床还包括穴位定位模块70,穴位定位模块70内置有人体穴位图,主控模块40将体型数据采集模块50获取的人体体型特征参数与人体穴位图进行对比以获取与人体穴位图最接近的穴位分布信息并存储至穴位定位模块70、主控模块40再控制机械手20和按摩机芯30对相应的穴位进行按摩。该按摩床还具有穴位定位模块70,由于每个人体的穴位,或者同一人体不同时期其穴位位置都存在差异,通过该穴位定位模块70能找到最接近人体穴位图的穴位分布信息,实现精准按摩,按摩体验得到极大提高。

本实施例中,床体10具有加热功能。床体10表面设有远红外线装置,当人体躺至床体10时,该远红外线装置能发出远红外线对人体进行加热,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按摩效果。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80,远程控制模块80与主控模块40相连以使用户能进行远程操控。远程控制模块80方便用户能进行远程操控,如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进行控制,使用方便。

该按摩床的工作原理为:

人体躺至床体10,背部朝下仰卧,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图像识别系统对人体进行拍摄,获取人体体型特征参数如外形轮廓、四肢粗细、脸部大小等并存储至存储模块60,该体型特征参数属于人体的3d轮廓数据,精度更高;同时,获取人体位于床体10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体型特征参数和位于床体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主控模块40,若该人体为第一次按摩,主控模块40直接将体型特征参数和位于床体10的位置信息与穴位定位模块70的穴位图进行对比以确定该人体的穴位分布信息,主控模块40再控制机械手20和按摩机芯30对相应的穴位进行按摩,精确度高,按摩体验效果好;

若该人体为第二次或以上进行按摩,主控模块40调用存储模块60中的人体体型特征参数与本次的人体体型特征参数进行对比以判断人体胖瘦情况进而控制机械手20和按摩机芯30实施对应的按摩方式,若人体体型较之前相比其外形轮廓变大,四肢变粗,脸部变大,主控模块40判断该人体较之前变胖,并控制机械手20和按摩机芯30加重对该人体的按摩力度、延长按摩时间、按摩方式采用捶打等体验较强的按摩方式;若人体体型较之前相比起外形轮廓变小、四肢变细、脸部变小,主控模块40判断该人体较之前变瘦,并控制机械手20和按摩机芯30减轻对该人体的按摩力度、缩短按摩时间、按摩方式采用轻柔等体验较柔和的按摩方式,该按摩床能根据不同用户、不同体型提供不同的按摩手法,实现个性化按摩,该种按摩床与现有的按摩床相比,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在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独立性以及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的今天,该种按摩床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当人体俯卧在床体时,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图像识别系统除了无法对人体脸部进行识别外,其他步骤与人体仰卧时相同,不再赘述。

同时,主控模块40可将人体的体型数据参数进行输出以供用户进行参阅,达到对人体进行健康监测的目的。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