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慢性病人的自动续诊及取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3956发布日期:2018-09-18 18:51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续诊及取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慢性病人的自动续诊及取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升高,慢性病患者不断增多,有许多患者的慢性病是长期稳定的,在现有条件下适当服药,就可以稳定控制病情。而根据各种政策规定患者需要每周到医院进行排队挂号、排队就诊、排队缴费、排队取药,既浪费了患者的精力与时间,又浪费了医院的大量公共资源,还造成了门诊就诊秩序的拥挤与混乱。因此,为保证解决病情稳定可控,急需一种便于长期服药的慢病患者的自动续诊、自动取药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慢性病人的自动续诊及取药方法,能够实现慢性病人的自动续诊、自动缴费、自动取药,提高医院的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慢性病人的病情稳定。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慢性病人的自动续诊及取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慢性病人站立于外接测量装置上、位于外接摄像头前;

(2)慢性病人提供身份证件、医保卡或移动设备其中任一;

(3)扫描装置根据慢性病人提供的证明文件种类的不同,对应选用身份证扫描设备、医保卡扫描设备、以及移动设备扫描设备对慢性病人提供的身份信息进行扫描;

(4)外接摄像头摄入慢性病人的影像信息并与预先录入的慢性病人的影像信息进行比对;

(5)外接测量装置检测慢性病人的身高体重信息,并与预先录入的慢性病人的身高体重信息进行比对;

(6)当且仅当步骤(4)和步骤(5)中比对结果都在匹配范围内时,身份核实模块认定该慢性病人身份确认通过;

(7)慢病选择模块通过外接触摸显示屏向慢性病人发出提示,慢性病人通过外接触摸显示屏或外接语音输入器选择慢病类型,慢病选择模块根据首次诊疗结果自动确定所需药物;

(8)外接触摸显示屏发出提示,提醒该慢性病人将手伸入测量环中规定时间;

(9)外接测量装置中的身高体重检测装置检测该慢性病人的身高体重信息,并判断其是否处于身高体重判断部中预先设置的区间阈值内;

(10)测量环检测该慢性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率信息,并判断其是否相应处于体温判断部、血压判断部、心率判断部中预先设置的区间阈值内;

(11)步骤(9)和步骤(10)中的任一项体征参数超出预先设置的区间阈值时,提示慢性病人立即进行复诊,同时提示在院医生立即对该慢性病人进行复诊;

(12)步骤(9)和步骤(10)中的所有体征参数符合预先设置的区间阈值时,续诊判定模块中的续诊总次数判断单元判断该慢性病人的续诊次数是否超出预设值,当超出预设值后,系统停止并提醒慢性病人次数已满,需至医院再次就诊以继续续方;当未超出预设值时,进入下一步骤;

(13)缴费模块按照医保卡>银行卡>移动设备的先后顺序向慢性病人扣除费用,并发送通知告知给慢性病人,且在每次扣款前对慢性病人发出扣款提示,待慢性病人同意后成功扣款;

(14)药物清点模块中的药柜清点模块判断所需药物是否充足,如果充足,则所需药物经过第一药物配送通道输送至该慢性病人,慢性病人在医院自己完成取药,然后转入步骤(18);如果不充足,药柜清点模块发送药物不充足的信息至药库清点模块,然后转入步骤(15);

(15)药库清点模块判断是否需要从备用药库配送所需药物至慢性病人预留地址,如果不需要,则结束;如果需要,再判断慢性病人预留地址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将所需药物从备用药库配送至第二药物配送通道,如果错误,则手动输入正确地址后,将所需药物从备用药库配送至第二药物配送通道;

(16)通过第二药物配送通道所需药物从后台药库输送至快递机构,并通过配送列表记录配送地址、配送时间、配送药物、配送数量及配送次数;

(17)快递机构配送上门,慢性病人在家签收药物,然后转入步骤(18);

(18)续诊次数加值器为该慢性病人的续诊次数值+1;

(19)结束。

进一步地,慢性病人在医院自己完成取药后,判断前台药柜药物存量是否低于阈值,如果是,则通过人工向前台药柜补药。

进一步地,慢性病人在首次诊疗结束后,其身份证信息、医保卡信息、以及移动设备信息即被存储于该自动续诊及取药系统中,当所述扫描装置中的任一扫描设备扫描完成后,其身份证信息、医保卡信息、以及移动设备信息即处于激活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药物配送通道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一传送皮带,所述第二药物配送通道包括第二电机及第二传送皮带,且所述第二电机功率大于所述第一电机功率,所述第二传送皮带带宽大于所述第一传送皮带带宽。

进一步地,医院通过慢性病人的移动设备定期向慢性病人发送续诊提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实现慢性病人的自动续诊、自动缴费、自动取药,提高医院的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慢性病人的病情稳定;

(2)扫描装置中同时集成有身份证扫描设备、医保卡扫描设备、以及移动设备扫描设备,慢性病人在首次诊疗结束后,其身份证信息、医保卡信息、以及移动设备信息即被存储于该自动续诊及取药系统中,当扫描装置中的任一扫描设备扫描完成后,其身份证信息、医保卡信息、以及移动设备信息即处于激活状态,使得慢性病人不论携带任何一种证件都可以实现后续的身份识别、自动缴费及自动取药;

(3)同时包括外接测量装置、外接摄像头、外接触摸显示屏、以及外接语音输入器,通过多种外部输入装置有效实现身份核实、慢病选择、以及体征确认等工作;

(4)第一药物配送通道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一传送皮带,第二药物配送通道包括第二电机及第二传送皮带,且设置第二电机功率大于第一电机功率,第二传送皮带带宽大于第一传送皮带带宽,相互分开独立设置实现传动互不干扰的同时,保证以更快速度、更大传送量实现药物从后台药库至前台药柜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慢性病人的自动续诊及取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慢性病人的自动续诊及取药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慢性病人的自动续诊及取药系统,包括扫描装置、身份核实模块、慢病选择模块、体征确认模块、续诊判定模块、缴费模块、药物清点模块以及药物配送模块,其中,扫描装置、身份核实模块、慢病选择模块、体征确认模块、续诊判定模块、缴费模块集成于同一设备中,且扫描装置位于该设备壳体外部的前方位置;药物清点模块包含药柜清点模块及药库清点模块,药物配送模块包含第一药物配送通道及第二药物配送通道,第一药物配送通道位于药柜清点模块与慢性病人之间,第二药物配送通道位于药库清点模块与快递机构之间;当药柜清点模块判定药柜药物存量充足时,第一药物配送通道单独开启进入工作状态;当且仅当药柜清点模块判定药柜药物存量不足时,第二药物配送通道开启,将药物配送至快递机构。

具体地,扫描装置中同时集成有身份证扫描设备、医保卡扫描设备、以及移动设备扫描设备。

具体地,慢性病人在首次诊疗结束后,其身份证信息、医保卡信息、以及移动设备信息即被存储于该自动续诊及取药系统中,当扫描装置中的任一扫描设备扫描完成后,其身份证信息、医保卡信息、以及移动设备信息即处于激活状态,使得慢性病人不论携带任何一种证件都可以实现后续的身份识别、自动缴费及自动取药。

具体地,该系统还同时包括外接测量装置、外接摄像头、外接触摸显示屏、以及外接语音输入器,以通过多种外部输入装置有效实现身份核实、慢病选择、以及体征确认等工作。

具体地,体征确认模块包括身高体重单元、体温监控单元、血压监控单元、以及心率监控单元;身高体重单元包括身高体重判断部及身高体重检测装置,身高体重检测装置设置于外接测量装置中;体温监控单元包括体温判断部及体温检测装置,体温检测装置设置于外接触摸显示屏上;血压监控单元包括血压判断部及血压检测装置,血压检测装置设置于外接触摸显示屏上;心率监控单元包括心率判断部及心率检测装置,心率检测装置设置于外接触摸显示屏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体温检测装置、血压检测装置、心率检测装置通过测量环的形式集成于外接触摸显示屏上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身高体重判断部、体温判断部、血压判断部、以及心率判断部中分别预先设置有区间阈值,当检测得到慢性病人的体征参数超出上述区间阈值时,一方面提示慢性病人立即进行复诊,另一方面同时提示在院医生立即对该慢性病人进行复诊。

具体地,续诊判定模块包括用于判定续诊总次数是否超出阈值的续诊总次数判断单元和每次续诊结束后为续诊次数+1的续诊次数加值器,以避免慢性病人在续诊次数已满后因个人疏忽而再次复诊的状况发生。

具体地,缴费模块按照医保卡>银行卡>移动设备的先后顺序向慢性病人扣除费用,并发送通知告知给慢性病人,即优先扣除慢性病人医保卡上的金额,当余额不足时再扣处慢性病人银行卡上的金额,当余额不足时再扣除慢性病人移动设备上的金额,且在每次扣款前对慢性病人发出扣款提示,待慢性病人同意后成功扣款。

具体地,第一药物配送通道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一传送皮带,第二药物配送通道包括第二电机及第二传送皮带,且第二电机功率大于第一电机功率,第二传送皮带带宽大于第一传送皮带带宽,相互分开独立设置实现传动互不干扰的同时,保证以更快速度、更大传送量实现药物从后台药库输送至快递机构。

具体地,该系统通过慢性病人的移动设备定期向慢性病人发送续诊提醒。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慢性病人的自动续诊及取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慢性病人站立于外接测量装置上、位于外接摄像头前;

(2)慢性病人提供身份证件、医保卡或移动设备其中任一;

(3)扫描装置根据慢性病人提供的证明文件种类的不同,对应选用身份证扫描设备、医保卡扫描设备、以及移动设备扫描设备对慢性病人提供的身份信息进行扫描;

(4)外接摄像头摄入慢性病人的影像信息并与预先录入的慢性病人的影像信息进行比对;

(5)外接测量装置检测慢性病人的身高体重信息,并与预先录入的慢性病人的身高体重信息进行比对;

(6)当且仅当步骤(4)和步骤(5)中比对结果都在匹配范围内时,身份核实模块认定该慢性病人身份确认通过;

(7)慢病选择模块通过外接触摸显示屏向慢性病人发出提示,慢性病人通过外接触摸显示屏或外接语音输入器选择慢病类型,慢病选择模块根据首次诊疗结果自动确定所需药物;

(8)外接触摸显示屏发出提示,提醒该慢性病人将手伸入测量环中规定时间;

(9)外接测量装置中的身高体重检测装置检测该慢性病人的身高体重信息,并判断其是否处于身高体重判断部中预先设置的区间阈值内;

(10)测量环检测该慢性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率信息,并判断其是否相应处于体温判断部、血压判断部、心率判断部中预先设置的区间阈值内;

(11)步骤(9)和步骤(10)中的任一项体征参数超出预先设置的区间阈值时,提示慢性病人立即进行复诊,同时提示在院医生立即对该慢性病人进行复诊;

(12)步骤(9)和步骤(10)中的所有体征参数符合预先设置的区间阈值时,续诊判定模块中的续诊总次数判断单元判断该慢性病人的续诊次数是否超出预设值,当超出预设值后,系统停止并提醒慢性病人次数已满,需至医院再次就诊以继续续方;当未超出预设值时,进入下一步骤;

(13)缴费模块按照医保卡>银行卡>移动设备的先后顺序向慢性病人扣除费用,并发送通知告知给慢性病人,且在每次扣款前对慢性病人发出扣款提示,待慢性病人同意后成功扣款;

(14)药物清点模块中的药柜清点模块判断所需药物是否充足,如果充足,则所需药物经过第一药物配送通道输送至该慢性病人,慢性病人在医院自己完成取药,然后转入步骤(18);如果不充足,药柜清点模块发送药物不充足的信息至药库清点模块,然后转入步骤(15);

(15)药库清点模块判断是否需要从备用药库配送所需药物至慢性病人预留地址,如果不需要,则结束;如果需要,再判断慢性病人预留地址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将所需药物从备用药库配送至第二药物配送通道,如果错误,则手动输入正确地址后,将所需药物从备用药库配送至第二药物配送通道;

(16)通过第二药物配送通道所需药物从后台药库输送至快递机构,并通过配送列表记录配送地址、配送时间、配送药物、配送数量及配送次数;

(17)快递机构配送上门,慢性病人在家签收药物,然后转入步骤(18);

(18)续诊次数加值器为该慢性病人的续诊次数值+1;

(19)结束。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