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9776发布日期:2018-07-13 17:5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该病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此病对于青壮年来说,通过抗生素治疗后治愈率较高,但是对于老年人在冷热温差较大时容易造成湿气入内,诱发支气管炎这种疾病,疾病通常以咳嗽、咳痰、喉部哮鸣音为主,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地骨皮10--15份、元胡10--15份、党参10--20份、茜草35--45份、细辛25--35份、蒲公英25--35份、红景天16--22份、仙鹤草15--24份、三七30--40份、辛夷18--25份、百合30--40份、地龙10--15份、牡蛎15--24份、沙棘30--40份、矮地茶25--35份、菟丝子18--25份、僵蚕20--35份、当归18--25份、草乌15--20份、紫苏叶18--25份、桂枝15--24份、西洋参15--20份、川贝母16--22份、蜈蚣5--10份、紫菀30--40份、金银花18--25份。

优选为,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地骨皮13份、元胡13份、党参17份、茜草41份、细辛29份、蒲公英29份、红景天20份、仙鹤草21份、三七37份、辛夷23份、百合37份、地龙13份、牡蛎21份、沙棘37份、矮地茶29份、菟丝子23份、僵蚕32份、当归23份、草乌18份、紫苏叶23份、桂枝21份、西洋参18份、川贝母20份、蜈蚣8份、紫菀35份、金银花23份。

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日服一剂,分2—3次服完,五天为一个疗程。

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虚热,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之功效。

元胡: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

茜草:味苦,性寒;归肝经;具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之功效。

细辛:味辛,性温;归心、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之功效。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

红景天:味甘、苦,性平;归肺经;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之功效。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具有收敛止血,止痢,补虚,杀虫之功效。

三七:味甘、味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

辛夷:味辛,性温;归、胃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之功效。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

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肺、肾经;具有清热止痉,平肝息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之功效。

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心、肾经;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之功效。

沙棘:味酸、涩,性温;归肺、肝、胃、心经;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

矮地茶:味辛、微苦,性平;归肺、肝经;具有化痰止咳,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安胎,止泻之功效。

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具有息风定惊,化痰散结之功效。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

草乌:味辛、苦,性热,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散寒,温经止痛之功效。

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安胎,解毒之功效。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归肺、心、胃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功效。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解郁散结之功效。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

紫菀:味辛、苦,性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效。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

本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进行辨证配伍组方,组份中的各种原料药物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和自我协调能力,具有消淤化痰、和中理气、清肺化痰的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典型病例,经临床诊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80例,年龄为49岁以上的46例,年龄49岁以下的34例;80例患者中痊愈的76例,有效的2例,无效的2例,总有效率为97.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地骨皮14份、元胡14份、党参19份、茜草39份、细辛34份、蒲公英34份、红景天18份、仙鹤草16份、三七39份、辛夷19份、百合39份、地龙14份、牡蛎16份、沙棘39份、矮地茶34份、菟丝子19份、僵蚕29份、当归19份、草乌17份、紫苏叶19份、桂枝16份、西洋参17份、川贝母18份、蜈蚣10份、紫菀32份、金银花19份。

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日服一剂,分2—3次服完,五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地骨皮11份、元胡11份、党参11份、茜草44份、细辛31份、蒲公英31份、红景天18份、仙鹤草16份、三七33份、辛夷22份、百合33份、地龙11份、牡蛎16份、沙棘33份、矮地茶31份、菟丝子22份、僵蚕24份、当归22份、草乌19份、紫苏叶22份、桂枝16份、西洋参19份、川贝母18份、蜈蚣9份、紫菀36份、金银花22份。

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日服一剂,分2—3次服完,五天为一个疗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