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定位根管锉的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9041发布日期:2018-09-21 20:1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口腔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定位根管锉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根管治疗是目前口腔治疗的常用手段。现有技术中,在预备阶段,需要将镍钛根管锉的柔性工作部件换慢导入根管内,并用停止标定位其插入深度,从而保障镍钛根管锉后续切削作业时的工作深度。由于人体个体差异和不同直径的根管锉需要不同的工作深度,停止标能起到限定根管锉工作深度的作用,但现有技术中,停止标是采用滑动安装在根管锉上来实现定位的,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马达振动和人为触碰,容易导致停止标移位,使根管锉的预备工作路径出现偏差,导致清理范围出现较大误差,不能精确清理根管内坏死的牙本质,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镍钛根管锉停止标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移位,导致镍钛根管锉清理范围出现偏差,影响清理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定位根管锉的治疗装置。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自动定位根管锉的治疗装置,包括机头、镍钛柔性锉针,所述镍钛柔性锉针的端部安装在机头内,还包括用于定位镍钛柔性锉针工作长度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连接在机头下方,所述镍钛柔性锉针套设在限位机构内;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角度调节转轴、高度调节杆、限位挡板、穿针孔、夹持卡爪,所述高度调节杆的上端通过角度调节转轴与机头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挡板连接在高度调节杆的下方,所述穿针孔贯通设置在限位挡板的中心,所述镍钛柔性锉针套设在穿针孔内,所述夹持卡爪通过铰链安装在限位挡板的四周。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挡板的正下方还敷设有一层吸水层。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卡爪的数量为4组,所述夹持卡爪等角度布置在限位挡板的下侧四周。

作为优选,所述穿针孔的内侧还设置有导向套筒,所述镍钛柔性锉针套设在导向套筒内。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套筒采用医疗级橡胶材质加工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现有技术中,根管锉需要预先在根管内进行工作路径定位,深度测定,才能进行清理作业,不同的根管锉工作深度不同,需要利用停止标来标示工作深度,这种停止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振动或者触碰的影响,发生移位,导致根管锉的工作路径发生改变,影响根管正常清理,严重时还会造成医疗事故。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限位机构能有效对根管锉的工作距离、工作深度进行限定,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移动的情况,提高了根管锉治疗的精确度,保障了治疗效果。本装置工作时,先将机头与机器安装好,操作机头的位置,使镍钛柔性锉针开始预备作业,测定工作深度,当镍钛柔性锉针的工作深度测定到位后,改变角度调节转轴的方向,使限位挡板能转动到与牙齿位于同一轴线上,再改变高度调节杆的长度,控制限位挡板与牙齿接触,最后调整夹持卡爪,是夹持卡爪与牙齿的侧边接触,完成整个限位机构的定位作业,从而保障在清理根管时,根管锉的工作深度保持固定,从而提高了根管治疗的稳定性。

2.本申请人发现,在使用镍钛柔性锉针的过程中,存在这一现象,在含水的环境下使用根管锉,根管锉更容易发生疲劳损耗,使用寿命更短,但根管治疗又必须要及时清理根管内的杂质,这就造成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进一步设计了吸水层,利用吸水层尽量将根管工作区域和口腔内的空间进行吸水处理,使根管内尽量保持相对含水较少,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根管锉的使用寿命。

3.牙齿的形态接近于圆柱形,仅仅通过限位挡板正面的限位,不太容易将镍钛柔性锉针的位置限定的精确,还是容易导致镍钛柔性锉针工作过程中出现移位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装置进一步设计了四组夹持卡爪,夹持卡爪呈90°均布在限位挡板的下方,从四个方位将牙齿相对固定,保障本装置的镍钛柔性锉针在清理时的相对稳定,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4.镍钛柔性锉针的柔性较好,在弯曲的状态下转动清理根管内坏死的组织,由于本装置设计了限位挡板,镍钛柔性锉针在弯曲过程中,容易与穿针孔发生冲击,一旦转动时,镍钛柔性锉针与穿针孔的侧壁会发生磨损,影响镍钛柔性锉针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导向套筒,利用橡胶材质的导向套筒,对穿针孔进行隔离,防止镍钛柔性锉针在转动时与穿针孔发生冲击破坏,提高了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限位机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头,2-镍钛柔性锉针,3-限位机构,31-角度调节转轴,32-高度调节杆,33-限位挡板,34-穿针孔,35-夹持卡爪,4-吸水层,5-导向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定位根管锉的治疗装置,包括机头1、镍钛柔性锉针2,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的端部安装在机头1内,还包括用于定位镍钛柔性锉针2工作长度的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连接在机头1下方,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限位机构3内;

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角度调节转轴31、高度调节杆32、限位挡板33、穿针孔34、夹持卡爪35,所述高度调节杆32的上端通过角度调节转轴31与机头1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挡板33连接在高度调节杆32的下方,所述穿针孔34贯通设置在限位挡板33的中心,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穿针孔34内,所述夹持卡爪35通过铰链安装在限位挡板33的四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现有技术中,根管锉需要预先在根管内进行工作路径定位,深度测定,才能进行清理作业,不同的根管锉工作深度不同,需要利用停止标来标示工作深度,这种停止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振动或者触碰的影响,发生移位,导致根管锉的工作路径发生改变,影响根管正常清理,严重时还会造成医疗事故。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限位机构3能有效对根管锉的工作距离、工作深度进行限定,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移动的情况,提高了根管锉治疗的精确度,保障了治疗效果。本装置工作时,先将机头1与机器安装好,操作机头1的位置,使镍钛柔性锉针2开始预备作业,测定工作深度,当镍钛柔性锉针2的工作深度测定到位后,改变角度调节转轴31的方向,使限位挡板33能转动到与牙齿位于同一轴线上,再改变高度调节杆32的长度,控制限位挡板33与牙齿接触,最后调整夹持卡爪35,使夹持卡爪35与牙齿的侧边接触,完成整个限位机构3的定位作业,从而保障在清理根管时,根管锉的工作深度保持固定,从而提高了根管治疗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定位根管锉的治疗装置,包括机头1、镍钛柔性锉针2,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的端部安装在机头1内,还包括用于定位镍钛柔性锉针2工作长度的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连接在机头1下方,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限位机构3内;

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角度调节转轴31、高度调节杆32、限位挡板33、穿针孔34、夹持卡爪35,所述高度调节杆32的上端通过角度调节转轴31与机头1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挡板33连接在高度调节杆32的下方,所述穿针孔34贯通设置在限位挡板33的中心,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穿针孔34内,所述夹持卡爪35通过铰链安装在限位挡板33的四周。

所述限位挡板33的正下方还敷设有一层吸水层4。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申请人发现,在使用镍钛柔性锉针2的过程中,存在这一现象,在含水的环境下使用根管锉,根管锉更容易发生疲劳损耗,使用寿命更短,但根管治疗又必须要及时清理根管内的杂质,这就造成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进一步设计了吸水层4,利用吸水层4尽量将根管工作区域和口腔内的空间进行吸水处理,使根管内尽量保持相对含水较少,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根管锉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定位根管锉的治疗装置,包括机头1、镍钛柔性锉针2,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的端部安装在机头1内,还包括用于定位镍钛柔性锉针2工作长度的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连接在机头1下方,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限位机构3内;

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角度调节转轴31、高度调节杆32、限位挡板33、穿针孔34、夹持卡爪35,所述高度调节杆32的上端通过角度调节转轴31与机头1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挡板33连接在高度调节杆32的下方,所述穿针孔34贯通设置在限位挡板33的中心,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穿针孔34内,所述夹持卡爪35通过铰链安装在限位挡板33的四周。

所述夹持卡爪35的数量为4组,所述夹持卡爪35等角度布置在限位挡板33的下侧四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牙齿的形态接近于圆柱形,仅仅通过限位挡板33正面的限位,不太容易将镍钛柔性锉针2的位置限定的精确,还是容易导致镍钛柔性锉针2工作过程中出现移位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装置进一步设计了四组夹持卡爪35,夹持卡爪35呈90°均布在限位挡板33的下方,从四个方位将牙齿相对固定,保障本装置的镍钛柔性锉针2在清理时的相对稳定,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3任一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定位根管锉的治疗装置,包括机头1、镍钛柔性锉针2,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的端部安装在机头1内,还包括用于定位镍钛柔性锉针2工作长度的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连接在机头1下方,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限位机构3内;

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角度调节转轴31、高度调节杆32、限位挡板33、穿针孔34、夹持卡爪35,所述高度调节杆32的上端通过角度调节转轴31与机头1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挡板33连接在高度调节杆32的下方,所述穿针孔34贯通设置在限位挡板33的中心,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穿针孔34内,所述夹持卡爪35通过铰链安装在限位挡板33的四周。

所述穿针孔34的内侧还设置有导向套筒5,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导向套筒5内。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定位根管锉的治疗装置,包括机头1、镍钛柔性锉针2,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的端部安装在机头1内,还包括用于定位镍钛柔性锉针2工作长度的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连接在机头1下方,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限位机构3内;

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角度调节转轴31、高度调节杆32、限位挡板33、穿针孔34、夹持卡爪35,所述高度调节杆32的上端通过角度调节转轴31与机头1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挡板33连接在高度调节杆32的下方,所述穿针孔34贯通设置在限位挡板33的中心,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穿针孔34内,所述夹持卡爪35通过铰链安装在限位挡板33的四周。

所述穿针孔34的内侧还设置有导向套筒5,所述镍钛柔性锉针2套设在导向套筒5内。

所述导向套筒5采用医疗级橡胶材质加工而成。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镍钛柔性锉针2的柔性较好,在弯曲的状态下转动清理根管内坏死的组织,由于本装置设计了限位挡板33,镍钛柔性锉针2在弯曲过程中,容易与穿针孔34发生冲击,一旦转动时,镍钛柔性锉针2与穿针孔34的侧壁会发生磨损,影响镍钛柔性锉针2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导向套筒5,利用橡胶材质的导向套筒5,对穿针孔34进行隔离,防止镍钛柔性锉针2在转动时与穿针孔34发生冲击破坏,提高了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