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烯热艾疗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1853发布日期:2018-12-01 00:2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烯热艾疗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技术属于健康理疗设备制造和使用领域,涉及一种热疗与艾疗相结合的电热理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式烯热艾疗器及其使用方法,该手持式烯热艾疗器的制备和使用基于石墨烯电热辐射体独特的热疗特性和艾的药疗机理,能够实现热疗功能与艾疗功能叠加,使用效果好。

背景技术

艾疗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疗效被广泛认可。艾蒿简称艾,为菊科艾属,学名为aremisiaargyi,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挥发性芳香物质植物精油等成分。《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证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艾熏烟(气)亦有明显的抗细菌和遏制病毒作用,试验表明,在封闭条件下艾熏烟(气)可使菌落减少95-99.8%,艾灸能使组织细胞数量增加、活力明显增强,对微循环功能、血液流变等均有明显的促进性影响。中医界把艾疗功效总结为,温通经络、驱风散寒、舒经活络、活血助阳、回阳固脱、消瘀逐邪、防病保健等多重功效;其作用机理被概括为“热助艾攻”,锁定在热辐射作用和艾药物特性两个方面。艾疗方法很多,传统中医最常用的不外乎艾灸、艾熏、艾蒸、艾泡祛病养生法,是通过创造一种温热条件,促使人体毛孔扩张,艾疗因子通过毛细孔进入皮下组织,在温热激发和艾疗因子共同作用下,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作用,进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传统中医早有“取温热艾汤久泡四肢五体,亦能驱百邪、袪百病”,“以温热艾汤洁面,亦有通络祛邪、疏经明目、化淤消臃”之说。艾疗的良好疗效和保健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现有的艾灸、艾熏、艾蒸、艾泡艾疗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艾疗因子有效利用率极低,特别是艾灸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难推广应用,人们更期待便捷、高效的艾疗方法。

热疗是中医外治疗法的分支,是一种无创伤性物理疗法,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常以明火加热石块或铁块附在病痛处,以达到治疗或缓解病痛的目的。现代电热疗技术的出现,是传统中医热疗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电热疗是通过电热元件辐射红外线的物理热疗法,利用辐射远红外线能量(温热)激发人体组织细胞活跃性,改善肌体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肌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促进早期炎症消散,解除病痛,对骨伤、关节病,特别是对肌肉和韧带损伤、风湿性腰腿痛等病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或缓解作用。有文献公布,热疗对肿瘤包括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疗效;对宫寒、痛经和产后恢复有也不错的疗效。问题是,现有电热疗设备,大多采用金属电热元件或可见光热源辐射体,其辐射红外线波长一般在4μm以下,这一波长的辐射能量不会被人体组织吸收,按基尔霍夫定律证明,“如果该物体不能发射某一波长的辐射能,也决不会吸收此波长的辐射能。”人的体温在36-37.5℃时,发射远红外线波长在9.6-9.1μm左右,会对与其发生波长不一致的辐射红外线产生排斥,其辐射能量决不会被人体组织吸收的,仅有的皮肤表层温热感,其能量达不到激发组织细胞活性的阈值,疗效极其有限,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治)疗效果。

在现有电热材料技术领域,石墨烯是已知电学性能最好的二维晶体结构材料,采用石墨烯制备出的电热膜,热转化率可达98%以上,具有支持低电压(3.7v)、热效率高、可圈曲、表面绝缘和柔性好等特点。通过制备技术可以制备出温升可控、规格、形状各异的石墨烯电热片,一件直径50mm、厚1.0mm石墨烯电热片,输入电压3.7v,功率可达到5w,常温下通电30s表面温度即可达到50-55℃左右,利用容量≥3000mah的3.7v锂电池,足以支持石墨烯电热片加热,通过tcr模式温控器,可调节温度在40-75℃之间。更突出的特点是,石墨烯电热片辐射远红外线与人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高度一致,经检测,石墨烯电热片辐射远红外线区间波长为4.0-16μm,人体的辐射远红外线区间波长为5.6-15μm,按基尔霍夫定律,唯有与人体辐射波长一致的远红外线能量,才能被人体组织大量吸收,人体组织吸收辐射能量达到一定量级,才有能够突破激发人体组织细胞活性效应阈,人体组织所吸收的辐射能量,达到或突破了激发组织细胞活性效应阈值,才能激发人体组织分子运动活力,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独特的热疗作用,这里把这种辐射能量称其为烯热。烯热,是以石墨烯制成的电热辐射体,其能发射一种能被人体组织吸收的辐射远红外线能量,而非一般电热辐射体的辐射红外线能量,仅能使人皮肤表层感受到燥热而已,这是一个区别于一般电热辐射体辐射能量的概念。试验表明,波长<4μm的辐射远红外线能量,只能穿透人体皮下0.05-1.5mm左右,绝大部分散射流失,而波长4-16μm的辐射远红外线能量可穿透人体皮下组织10mm以上,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淋巴管、末梢神经和组织细胞,被大量吸收进入人体组织深处的辐射远红外线能量,能激发人体组织分子运动活力,促进组织细胞共振加剧,增强组织细胞吞噬能力,进而改善血液循环、软化肌肉组织、加速新陈代谢,达到打通脉络、修复病源、治疗或缓解病痛的疗效。综上可见,热疗与艾疗具有异举同功之效,而烯热的热疗功能是一般电热辐射体不能具备的,也是独特的。中医和民间常用的艾灸、艾熏、艾蒸、艾泡祛病养生法,其本质无非是传统的热疗与艾疗粗放相结合的产物,以温热促使毛孔扩张、促进疗因子向人体皮下组织渗透,实现养生袪病。中医认为,“火艾升烟、热艾生气、亦有通七窍、祛百邪之功”;《外台秘要》记述:“诸疗之要,火艾为良,要中之要,无过此术”,深刻的揭示了热疗与艾配合使用的功效和地位。

因此,借鉴传统中医的艾疗方法和理念,基于热疗机理,特别是石墨烯电热辐射体辐射远红外线独特的物理特性;还基于艾的药用功能,特别是艾的热疗机理,设计制备一种手持式烯热艾疗器及其使用方法,将石墨烯电热片(辐射体)独特的热辐射疗效功能、与艾的药疗功能及其通过热渗透、送达艾疗因子机理结合起来,利用石墨烯电热片独有的热辐射功能为艾疗因子渗透扩散提供条件,达到热疗功能与艾疗功能叠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寻求设计制造一种手持式烯热艾疗器及其使用方法,利用石墨烯电热片为远红外线辐射体,以艾疗剂为理疗介质的热疗与艾疗相结合的烯热艾疗器,达到热疗与艾疗并进,机理互促、功能互补、疗效倍增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手持式烯热艾疗器及其使用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涉及的手持式烯热艾疗器的主体结构包括:温控电源控制器、烯热汽化器、集热咀、电源开关、usb接口、升温键、降温键、显示屏、输出电源丝孔;tcr模式温控电源控制器选用通用型tcr模式标准电路温控电源控制器,其内置一块3000mah、3.7v可复充式锂电池,一次充电能够保证烯热艾疗器连续工作≮6h;温控电源控制器的下端设置有柱形结构的烯热汽化器,烯热汽化器的下侧设置有集热咀,集热咀用以汇集烯热和汽化艾疗剂,避免烯热散射和艾疗因子流失,有助于烯热和艾疗因子向皮下组织渗透,烯热汽化器和集热咀均采用05-pp食品级耐高温聚丙烯材料制成,具有接触热感温柔的特点,烯热汽化器是一种辐射远红外线发射器,用于艾疗剂的贮存和催化,其主体结构包括:壳体、培根棉、石墨烯电热片、输入电源丝柱、导线、网状隔板、连接内丝、注液孔;壳体为中间为空腔的柱形结构,并由05-pp食品级耐高温聚丙烯材料制成,壳体的内腔靠上处设置有用以吸敷艾疗剂的培根棉,壳体的内腔中间处水平设置有用以作为远红外线辐射体的石墨烯电热片,烯热汽化器的上端面中间处设置有柱形的输入输入电源丝柱,输入电源丝柱与温控电源控制器下端面设置的输出电源丝孔电连接,用以控制为石墨烯电热片供电,输入电源丝柱通过导线与石墨烯电热片电连接,培根棉的下侧处设置有用以承托石墨烯电热片和培根棉的网状隔板,烯热汽化器的连接内丝用以连接集热咀;烯热汽化器的上端面左右侧分别开有注液孔,用以加注艾疗剂;柱形结构的温控电源控制器的上侧面设置有用以进行控制的电源开关,温控电源控制器的上侧面的靠近边沿处设置有usb接口,温控电源控制器的侧面上设置有纵向设置有升温键和降温键,用以控制集热咀的温度,显示屏位于温控电源控制器的侧面上,用以电位和温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注液孔上端口处设置有用以密封的密封圈,用以对烯热汽化器与温控电源控制器的连接间隙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石墨烯电热片的规格尺寸如下:直径42mm、厚度1.2mm,输入电压3.7v时其功率为5w,通过tcr模式温控电源控制器调节电压3.5-5v对应功率为4-5w、对应温度为35-75℃。

进一步的,本发明涉及的集热咀能够选用底部为倒锥形性结构或圆柱形结构,以满足人体不同部位理疗,供使用者选用。

本发明涉及的烯热汽化器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输入电源丝柱输入3.7v电、经导线送达石墨烯电热片,石墨烯电热片得电后即产生烯热;在烯热作用下,催化培根棉所吸敷的艾疗剂挥发汽化,烯热伴随汽化艾疗剂进入集热咀内腔;通过tcr模式温控电源控制器,能够在35-75℃范围内调节所需温度,通过tcr模式温控电源控制器的内置电池或usb接口外接电源为烯热汽化器供电;通过注液孔注入艾疗剂,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即有电位和温度显示,即开始向烯热汽化器供电、产生烯热;将集热咀与人体理疗部位皮肤吻合,通过升温键和降温键调节所需温度,保证集热咀与皮肤接触温度≤42℃,通电30s后,烯热汽化器内温度即能达到40-75℃,烯热催化艾疗剂挥发、汽化不是雾化,同时促使毛孔扩张,烯热伴随艾疗因子经集热咀内腔向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直至进入穴位经脉和病灶,实现热疗与艾疗并进。

本发明在制备艾渗疗醇时,具体制备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备料,分别取陈年干艾叶50份、大黄米25份、存水75份、食用酵母6份和酒药2份,备用;

s2、熟化,先将50份艾叶和25份大黄米分别洗净、沥水,将沥水后的艾叶和大黄米一并放入控温反应釜内,再将控温反应釜内加存水75份并搅拌均匀;再将控温反应釜封盖并在常压下加温至85℃后保持12--15min断电,最后在反应釜封盖条件下自然降温至30℃以下;

s3、发酵,开启反应釜封盖,向熟化艾叶和大黄米中加入6份酵母和2份酒药,搅拌均匀后封盖;再加温至35℃并保持24h后完成发酵,最后断电并在在封盖条件下自然降至常温获得发酵浆料;

s4、压榨,将发酵后的浆料放入通用压榨机中进行压榨,然后收集压榨出的液体即为艾渗疗醇原液;

s5、杀菌,将艾渗疗醇原液放入温控反应釜内后封盖,加温至95℃保持15min进行杀菌,灭菌后即获得最终产品艾渗疗醇,以瓶装备用。

本发明制备的艾渗疗醇主要成分包括有艾叶素、乙醇、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以及艾叶发挥油、维生素a、b1、b2、c;其ph值6.5-7、呈弱酸性,密度0.85g/ml,呈微黄色,无毒、无刺激性、无副作用;具有突出的渗透性、扩散性和表面杀菌能力,在远辐射远红外线温热作用下易挥发汽化,艾疗因子能迅速向人体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等特点。

本发明在制备艾蒸疗剂时,具体制备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备料,取陈年艾叶清水洗净、沥水风干,将风干的艾叶用纯净水常温下浸泡4—6h,沥水至微湿;

s2、剪切,将微湿的艾叶投入反应釜,常温下剪切成粗状艾浆;

s3、压榨,将粗状艾浆用多层纱布打包后、投入压榨机,启动压榨机、即压榨出纯艾液;

s4、复合,按纯艾液8%的配比添加医用生理盐水搅拌均匀,获得复合艾液;

s5、杀菌,将复合艾液投入高温反应釜,封盖加温至90—95℃,保持15min,即完成杀菌获得艾蒸疗剂,以瓶装备使用。

本发明制备的艾蒸疗剂主要成分包括:艾叶素、生理盐水、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以及艾叶发挥油、维生素a、b1、b2、c;其ph值6.5-7、呈微弱酸性,密度0.9g/ml,呈微黄色,无毒、无刺激性、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扩散性、渗透性和表面杀菌作用,在辐射远红外线温热作用下易挥发汽化,艾疗因子能迅速向人体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使用艾蒸疗剂对脸部理疗,能为皮肤细胞补充水分,对脸部皮肤起到滋润保养作用。

本发明涉及的手持式烯热艾疗器在使用时,具体使用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根据理疗部位选用锥形或直筒型集热咀,对肌体平整部位理疗时,应选用直筒形集热咀;进行穴位理疗、眼周、头部等非平整部位理疗时,应选用锥形集热咀;

s2、根据理疗部位选用艾疗剂,面部和头部理疗时,选择使用艾蒸疗剂;对除头部和面部理疗的周身各部位理疗时,选择渗透性和杀菌性更好的艾渗疗醇,酒精过敏者只能使用艾蒸疗剂;

s3、向注液孔内加注艾疗剂,取艾蒸疗剂或艾渗疗醇,脱开温控电源控制器,通过注液孔向烯热汽化器内加注30-40滴量,见培根棉吸敷饱和即停,避免过量溢出,然后将连接温控电源控制器与烯热汽化器连接并扭紧保证气密;

s4、进行理疗,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即有电位和温度显示,即开始向烯热汽化器供电、产生烯热;先通过升温键将温度调升至75℃,加速艾疗剂挥发汽化,待手感烯热艾疗器有温热,即通过降温键调节温度到42℃,将集热咀与人体理疗部位皮肤吻合,即开始理疗,理疗中应保持集热咀与皮肤接触温度≦42℃;此时,通过烯热催化艾疗剂挥发、汽化(不是雾化),同时促使毛孔扩张,烯热伴随艾疗因子经集热咀内腔向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直至进入穴位经脉和病灶,实现烯热艾疗;多个穴位连续理疗时,单穴位点理疗时长应3-5min;对病灶理疗时,时长应≮15min;脸部护理理疗时,每个点理疗时长1-2min换位一次,可以反复进行;出现过热时,可以随时断电降温;加注30-40滴量艾疗剂可连续使用3h以上;在进行脸部及周身各部位理疗时则选用艾蒸疗剂。

本发明所述艾疗剂包括特制的艾渗疗醇和艾蒸疗剂,其中,艾渗疗醇是将陈年艾叶与大黄米复合,通过熟化、发酵、压榨、杀菌等工艺制备而成;其高度浓缩了艾疗因子,主要成分包括有艾叶素、乙醇、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以及艾叶发挥油、维生素a、b1、b2、c;其ph值6.5-7、呈弱酸性,密度0.85g/ml,呈微黄色,无毒、无刺激性、无副作用;具有突出的渗透性、扩散性和表面杀菌能力,在远辐射远红外线温热作用下易挥发汽化,艾疗因子能迅速向人体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等特点。艾蒸疗剂是侧重脸部理疗而制备的一种艾疗剂,取陈年艾叶,通过剪切、压榨、复合、杀菌等工艺制备而成;主要成分包括:艾叶素、生理盐水、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以及艾叶发挥油、维生素a、b1、b2、c;其ph值7-7.5、呈中性,密度0.9g/ml,呈微黄色,无毒、无刺激性、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扩散性和表面杀菌作用,在辐射远红外线温热作用下易挥发汽化,艾疗因子能迅速向人体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由于艾蒸疗剂添加了8%的生理盐水,使用艾蒸疗剂对脸部理疗,能为皮肤细胞补充水分,对脸部皮肤起到滋润保养作用。

本发明的烯热艾疗器的理疗机理,可以梗概为“热助艾渗”。烯热艾疗器采用石墨烯电热片作远红外线辐射体,其辐射远红外线区间波长为4.0-16μm,与人体辐射远红外线区间波长(5.6-15μm)高度匹配,这一波长的辐射远红外线能量能被人体组织大量吸收,被大量吸收进入人体组织深处的辐射能量(烯热),烯热能激发人体组织分子运动活力,促进细胞共振加剧,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独特的热疗作用,同时为艾疗因子向人体皮下组织渗透提供条件;使用专门制备的艾疗因子高度浓缩、易汽化、渗透性和扩散性好的艾渗疗醇和艾蒸疗剂,使艾疗因子有效利用率大大提高,经烯热催化汽化的艾疗剂,其活性增强,更有利于艾疗因子向人体皮下组织渗透扩散;烯热艾疗器通过集热咀与皮肤吻合,使集热咀与皮肤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气室,以保持温热条件,促进毛细孔扩张,留存汽化艾疗剂,减少热量和艾疗因子流失,加速艾疗因子向皮下组织渗透扩散。烯热与艾疗剂作用机理,先向烯热艾疗器内预注艾疗剂,接通3.7v电源后,石墨烯电热片即能产生烯热,烯热一方面,对皮下组织细胞产生热疗作用,同时促使毛细孔扩张,为艾疗因子向皮下组织渗透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通过烯热催化艾疗剂挥发汽化,增强艾疗因子活性、渗透性和扩散性,加速艾疗因子向皮下组织渗透扩散;烯热伴随艾疗因子向皮下组织渗透扩散,在烯热和艾疗因子共同作用下,激发皮下组织分子运动活力、促进组织细胞共振增强,即开始产生理疗效应;随着皮下组织吸收辐射远红外线能量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能量深度也随之加大,皮下深层组织分子活性加剧,组织细胞共振倍增,烯热伴随艾疗因子进一步向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直至进入穴位经脉和病灶,进而打通脉络、软化肌肉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修复病源、化解病疾。烯热艾疗器,在机理上实现了热疗和艾疗的有机结合,在功能上实现了热疗与艾疗并进,达到热疗与艾疗机理互促、功能互补、疗效倍增的功效。使用烯热艾疗器穴位理疗、或对症理疗,对骨伤、关节病、皮下血液淤积、手术后刀口恢复,特别是对肌肉和韧带损伤、风寒性腰腿痛等病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或缓解作用,能促进早期臃肿、炎症消散,取穴位理疗效果更佳。使用烯热艾疗器对脸部理疗,能有效疏展皱纹、消除黑眼圈、淡化色斑、改善眼袋下垂、延缓面部的松弛老化现象,对脸部的皮炎、湿疹、痤疮、酒糟鼻、扁平疣具有良好的治疗和缓解作用;在对脸部理疗过程中,能同时为皮肤细胞补充水分,对脸部皮肤具有很好的滋润保健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手持式烯热艾疗器,在机理上实现了热疗与艾疗的有机结合,在功能上实现了热疗与艾疗并进的功效。特别是采用了石墨烯电热片作远红外线幅射体,其辐射远红外线区间波长为4.0-16μm,与人体辐射远红外线区间波长(5.6-15μm)高度匹配,这种能被人体组织大量吸收的辐射远红外线能量,能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独特的理疗作用;使用特制的艾渗疗醇或艾蒸疗剂,高度浓缩了艾疗因子,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扩散性和表面杀菌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艾疗因子利用率,在烯热催化作用下挥发汽化,能增强其活性,更有利于艾疗因子向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产生最佳疗效;对脸部理疗所使用的艾蒸疗剂,含有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在理疗过程中能连续对脸部皮肤组织补充水分,以消除燥热,同时对脸部皮肤具有更好的滋润保健作用,长期使用,能有效疏展皱纹、消除黑眼圈、淡化色斑、改善眼袋下垂、延缓面部的松弛老化现象,对脸部的皮炎、湿疹、痤疮、酒糟鼻、扁平疣具有良好的治疗和缓解作用;使用艾渗疗醇对除脸部以外的周身各部位理疗,对骨伤、关节病、皮下血液淤积、手术后刀口恢复,特别是对肌肉和韧带损伤、风寒性腰腿痛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或缓解作用,能促进早期臃肿、炎症消散,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功效;烯热艾疗器设有集热咀,能使设备与皮肤之间形成一个密封气室,能有效留存汽化艾疗剂,又能减少烯热散射和艾疗因子流失,提高艾疗因子有效利用率,更有助于烯热伴随艾疗因子向皮下组织渗透扩散;烯热艾疗器,在机理上实现了热疗和艾疗的有机结合,在功能上实现了热疗与艾疗并进,达到热疗和艾疗机理互促、功能互补、疗效倍增的功效。烯热艾疗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疗效好、无负作用、安全可靠等特点,长时间使用,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健身防病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手持式烯热艾疗器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烯热汽化器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烯热汽化器的纵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注液孔和密封圈的主体结构和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涉及的锥形集热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5(b)为本发明涉及的筒形集热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手持式烯热艾疗器的主体结构包括:温控电源控制器1、烯热汽化器2、集热咀3、电源开关4、usb接口5、升温键6、降温键7、显示屏8、输出电源丝孔9;

tcr模式温控电源控制器1选用通用型tcr模式标准电路温控电源控制器,其内置一块3000mah、3.7v可复充式锂电池,一次充电能够保证烯热艾疗器连续工作≮6h;温控电源控制器1的下端设置有柱形结构的烯热汽化器2,烯热汽化器2的下侧设置有集热咀3,集热咀3用以汇集烯热和汽化艾疗剂,避免烯热散射和艾疗因子流失,有助于烯热和艾疗因子向皮下组织渗透,烯热汽化器2和集热咀3均采用05-pp食品级耐高温聚丙烯材料制成,具有接触热感温柔的特点,

烯热汽化器2的主体结构如图3所示,烯热汽化器2是一种辐射远红外线发射器,用于艾疗剂的贮存和催化,其主体结构包括:壳体21、培根棉222、石墨烯电热片23、输入电源丝柱24、导线25、网状隔板26、连接内丝27、注液孔28;壳体21为中间为空腔的柱形结构,并由05-pp食品级耐高温聚丙烯材料制成,壳体21的内腔靠上处设置有用以吸敷艾疗剂的培根棉222,壳体21的内腔中间处水平设置有用以作为远红外线辐射体的石墨烯电热片23,烯热汽化器2的上端面中间处设置有柱形的输入输入电源丝柱24,输入电源丝柱24与温控电源控制器1下端面设置的输出电源丝孔9电连接,用以控制为石墨烯电热片23供电,输入电源丝柱24通过导线25与石墨烯电热片23电连接,培根棉222的下侧处设置有用以承托石墨烯电热片23和培根棉222的网状隔板26,烯热汽化器2的连接内丝27用以连接集热咀3;烯热汽化器2的上端面左右侧分别开有注液孔28,用以加注艾疗剂。

柱形结构的温控电源控制器1的上侧面设置有用以进行控制的电源开关4,温控电源控制器1的上侧面的靠近边沿处设置有usb接口5,温控电源控制器1的侧面上设置有纵向设置有升温键6和降温键7,用以控制集热咀3的温度,显示屏8位于温控电源控制器1的侧面上,用以电位和温度;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注液孔28上端口处设置有用以密封的密封圈29,用以对烯热汽化器2与温控电源控制器1的连接间隙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石墨烯电热片23的规格尺寸如下:直径42mm、厚度1.2mm,输入电压3.7v时其功率为5w,通过tcr模式温控电源控制器1调节电压3.5-5v对应功率为4-5w、对应温度为35-75℃。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涉及的集热咀3能够选用底部为倒锥形性结构或圆柱形结构,以满足人体不同部位理疗,供使用者选用。

所制造的手持式烯热艾疗器,全长135mm、直径50mm、重55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的烯热汽化器工作原理如下,如图2所示,通过输入电源丝柱24输入3.7v电、经导线25送达石墨烯电热片23,石墨烯电热片23得电后即产生烯热;在烯热作用下,催化培根棉22所吸敷的艾疗剂挥发汽化,烯热伴随汽化艾疗剂进入集热咀内腔;通过tcr模式温控电源控制器,可在35-75℃范围内调节所需温度。

本实施例涉及的手持式烯热艾疗器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手持式烯热艾疗器,通过tcr模式温控电源控制器1的内置电池或usb接口5外接电源为烯热汽化器2供电;通过注液孔28注入艾疗剂,打开电源开关4,显示屏8即有电位和温度显示,即开始向烯热汽化器2供电、产生烯热;将集热咀3与人体理疗部位皮肤吻合,通过升温键6和降温键7调节所需温度,保证集热咀3与皮肤接触温度≤42℃,通电30s后,烯热汽化器2内温度即能达到40-75℃,烯热催化艾疗剂挥发、汽化不是雾化,同时促使毛孔扩张,烯热伴随艾疗因子经集热咀3内腔向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直至进入穴位经脉和病灶,实现热疗与艾疗并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制备艾渗疗醇时,具体制备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备料,分别取陈年干艾叶50份、大黄米25份、存水75份、食用酵母6份和酒药2份,备用;

s2、熟化,先将50份艾叶和25份大黄米分别洗净、沥水,将沥水后的艾叶和大黄米一并放入控温反应釜内,再将控温反应釜内加存水75份并搅拌均匀;再将控温反应釜封盖并在常压下加温至85℃后保持12--15min断电,最后在反应釜封盖条件下自然降温至30℃以下;

s3、发酵,开启反应釜封盖,向熟化艾叶和大黄米中加入6份酵母和2份酒药,搅拌均匀后封盖;再加温至35℃并保持24h后完成发酵,最后断电并在在封盖条件下自然降至常温获得发酵浆料;

s4、压榨,将发酵后的浆料放入通用压榨机中进行压榨,然后收集压榨出的液体即为艾渗疗醇原液;

s5、杀菌,将艾渗疗醇原液放入温控反应釜内后封盖,加温至95℃保持15min进行杀菌,灭菌后即获得最终产品艾渗疗醇,以瓶装备用。

本实施例制备的艾渗疗醇主要成分包括有艾叶素、乙醇、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以及艾叶发挥油、维生素a、b1、b2、c;其ph值6.5-7、呈弱酸性,密度0.85g/ml,呈微黄色,无毒、无刺激性、无副作用;具有突出的渗透性、扩散性和表面杀菌能力,在远辐射远红外线温热作用下易挥发汽化,艾疗因子能迅速向人体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等特点。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制备艾蒸疗剂时,具体制备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备料,取陈年艾叶清水洗净、沥水风干,将风干的艾叶用纯净水常温下浸泡4—6h,沥水至微湿;

s2、剪切,将微湿的艾叶投入反应釜,常温下剪切成粗状艾浆;

s3、压榨,将粗状艾浆用多层纱布打包后、投入压榨机,启动压榨机、即压榨出纯艾液;

s4、复合,按纯艾液8%的配比添加医用生理盐水搅拌均匀,获得复合艾液;

s5、杀菌,将复合艾液投入高温反应釜,封盖加温至90—95℃,保持15min,即完成杀菌获得艾蒸疗剂,以瓶装备使用。

本实施例制备的艾蒸疗剂主要成分包括:艾叶素、生理盐水、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以及艾叶发挥油、维生素a、b1、b2、c;其ph值6.5-7、呈微弱酸性,密度0.9g/ml,呈微黄色,无毒、无刺激性、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扩散性、渗透性和表面杀菌作用,在辐射远红外线温热作用下易挥发汽化,艾疗因子能迅速向人体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使用艾蒸疗剂对脸部理疗,能为皮肤细胞补充水分,对脸部皮肤起到滋润保养作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的手持式烯热艾疗器在使用时,具体使用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根据理疗部位选用锥形或直筒型集热咀3,对肌体平整部位理疗时,应选用直筒形集热咀;进行穴位理疗、眼周、头部等非平整部位理疗时,应选用锥形集热咀;

s2、根据理疗部位选用艾疗剂,面部和头部理疗时,选择使用艾蒸疗剂;对除头部和面部理疗的周身各部位理疗时,选择渗透性和杀菌性更好的艾渗疗醇,酒精过敏者只能使用艾蒸疗剂;

s3、向注液孔28内加注艾疗剂,取艾蒸疗剂或艾渗疗醇,脱开温控电源控制器1,通过注液孔28向烯热汽化器2内加注30-40滴量,见培根棉222吸敷饱和即停,避免过量溢出,然后将连接温控电源控制器1与烯热汽化器2连接并扭紧保证气密;

s4、进行理疗,打开电源开关4,显示屏8即有电位和温度显示,即开始向烯热汽化器2供电、产生烯热;先通过升温键6将温度调升至75℃,加速艾疗剂挥发汽化,待手感烯热艾疗器有温热,即通过降温键7调节温度到42℃,将集热咀3与人体理疗部位皮肤吻合,即开始理疗,理疗中应保持集热咀3与皮肤接触温度≦42℃;此时,通过烯热催化艾疗剂挥发、汽化(不是雾化),同时促使毛孔扩张,烯热伴随艾疗因子经集热咀3内腔向皮下组织深处渗透扩散,直至进入穴位经脉和病灶,实现烯热艾疗;多个穴位连续理疗时,单穴位点理疗时长应3-5min;对病灶理疗时,时长应≮15min;脸部护理理疗时,每个点理疗时长1-2min换位一次,可以反复进行;出现过热时,可以随时断电降温;加注30-40滴量艾疗剂可连续使用3h以上;在进行脸部及周身各部位理疗时则选用艾蒸疗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