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支持式下颌骨牵引器导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51012发布日期:2018-10-26 17:42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下颌骨牵引成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支持式下颌骨牵引器导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是第一二鳃弓综合征、下颌后缩、下颌骨短小畸形、半侧颜面短小、颞颌关节强直等多种疾病的解决方式。既往的口外切口入路,对于牵引器的植入的方式比较清楚,由于是口外入路,术区暴露比较清楚,既往手术倾向于术中自行调整牵引器植入位置或术中使用骨支持式导板。

现有技术中手术导板分为两块,一块为截骨导板,另一块为牵引器位置导板。术中先放置骨支持式截骨导板,确定截骨线,描线;再移去骨支持式截骨导板,放置骨支持式牵引器位置导板。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操作复杂,需要反复取戴验证位置;第二,截骨导板在手术过程中无法固定位置,导致确定截骨线时划线不能保证精确;第三,牵引器位置导板仅能对牵引器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牵引器固定的位置需要手术医生根据经验进行判断,容易造成牵引器轴向移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支持式下颌骨牵引器导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能够提高截骨线确定和牵引器定位固定的准确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骨支持式下颌骨牵引器导板装置,包括导板本体,所述导板本体的内表面与患者患侧下颌升支及下颌角区的表面轮廓相匹配,所述导板本体上开有截骨槽和固定孔,所述截骨槽的形状和位置根据手术时确定的截骨线的走向和位置进行开设,所述固定孔在导板本体上的分布与牵引器的安装孔重合。

所述截骨槽的一侧端口为开口式结构。

该导板装置采用树脂经3d打印一体形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述的骨支持式牙下颌骨牵引器导板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患者的下颌骨进行1:1比例的三维模型ct重建;

(2)导入1:1比例的牵引器模型,根据下颌骨模型的外形和牵引器模型的放置位置

对牵引器模型进行三维预先弯制,并确定截骨线位置;

(3)根据下颌骨模型患侧下颌升支及下颌角区的表面轮廓设计导板本体,所述导板本体的内表面与颌骨模型患侧下颌升支及下颌角区的表面轮廓相匹配;

(4)根据预弯后牵引器模型的安装孔位置在导板本体上对固定孔进行设计;

(5)根据确定的截骨线位置在导板本体上设计出截骨槽;

(6)对设计成型的导板装置进行3d打印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1)中通过ct扫描患者下颌骨得到dicom数据,并将所述dicom数据导入proplan软件中进行阈值分割及三维重建。

所述步骤(2)完成后将下颌骨模型和牵引器模型导入genmegic软件,所述步骤(3)~(5)的设计在genmegic软件中完成。

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的导板装置既能够在术中指导对截骨线进行定位,又能够对牵引器位置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单板提高了手术操作的方便性;

第二,本发明在进行截骨时通过固定孔能够对导板本体进行固定,利用截骨槽能够对截骨线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提高截骨位置的准确性;

第三,预弯后的牵引器能够通过导板本体上的固定孔进行准确定位固定,一方面降低了牵引器定位摆放的难度,有利于减少摆放操作调整次数和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牵引器摆放角度的精确性,保证牵引方向的准确。

第四,固定孔既能用于固定导板本体进行截骨,亦能用于固定牵引器在患侧下颌骨的安装位置,一孔两用,减少手术创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骨支持式下颌骨牵引器导板装置,包括导板本体1。导板本体1的内表面与患者患侧下颌升支及下颌角区的表面轮廓相匹配,导板本体1上开有截骨槽2和固定孔3,截骨槽2的一侧端口为开口式结构,其形状和位置根据手术时确定的截骨线的走向和位置进行开设,固定孔3在导板本体1上的分布与牵引器的安装孔重合。该导板装置采用树脂经3d打印一体形成。

下面提供一种上述的骨支持式牙下颌骨牵引器导板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ct扫描患者下颌骨并得到dicom数据,并将其导入proplan软件进行阈值分割及三维重建。

(2)扫描得到1:1的牵引器模型(stl格式),导入到proplan软件中,并将其放置于下颌骨模型患侧升支附近,并虚拟预弯至与下颌骨模型贴合,同时,在proplan中依据牵引器摆放位置,设计截骨线,进行虚拟截骨。

(3)将步骤(2)中处理完毕的下颌骨及牵引器的模型导入genmegic软件。

(4)在genomegic软件中根据下颌骨模型患侧下颌升支及下颌角区的表面轮廓设计导板本体,所述导板本体的内表面与颌骨模型患侧下颌升支及下颌角区的表面轮廓相匹配。

(5)在geomegic软件中,根据步骤(2)中模拟预先弯制的牵引器的位置所对应的固定孔设计导板本体上的固定孔,保证牵引器固定孔与导板上的固定孔位置重合。

(6)根据牵引器的摆放位置设计出的合理截骨线在导板本体中设计出截骨槽,保证导板本体上的截骨槽与虚拟截骨线一致,此线亦为术中的截骨线。

(7)对设计成型的导板装置进行3d打印得到成品。

在三维设计每个导板装置的过程中,导入至软件的牵引器文件应为1:1真实大小的牵引器扫描的stl,以保证牵引器在三维颌骨上的真实模拟预弯效果,固定孔3的位置对于牵引器位置指引的精确性极大的依赖于软件里预弯的贴合。该导板装置在设计过程中较明显的依赖手术前设计过程中将神经标识出来,此标识主要确定截骨线与神经的重合点,以期尽量避免损伤到下牙槽血管神经束。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支持式下颌骨牵引器导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导板本体,导板本体的内表面与患者下颌角区的表面轮廓相匹配,导板本体上开有截骨槽和固定孔,截骨槽的形状和位置根据手术时确定的截骨线的走向和位置进行开设,固定孔在导板本体上的分布与牵引器的安装孔重合。制作方法包括:对患者下颌骨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对牵引器模型进行三维预先弯制,确定截骨线位置;根据下颌骨模型患侧下颌升支及下颌角区的表面轮廓设计导板本体;根据预弯后牵引器模型的安装孔位置在导板本体上对固定孔进行设计;根据确定的截骨线位置在导板本体上设计出截骨槽;3D打印成品。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能够提高截骨线确定和牵引器定位固定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飞;姜腾飞;张文斌;徐晓峰;史俊;王旭东;沈国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5.23
技术公布日:2018.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