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0927发布日期:2018-08-21 19:26阅读:1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因其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对生理干扰小等因素的存在,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麻醉、术后镇痛和疼痛治疗等领域。现在临床常用的外周神经阻滞套件在穿刺成功后直接使用医用贴膜将导管粘于皮肤表面用于固定。对此常出现导管固定不牢固,导管脱出或者末端位移的现象,由此导致治疗效果消失,从而患者增加痛苦,医师不得已需要重新穿刺置管(患者费用增加)或更换治疗方式(加重工作量)。还有一部分医师采用皮下隧道的办法将导管固定于皮下,此种方法创伤较大,患者存在牵拉疼痛的症状,隧道的建立增加了患者感染的危险,对于需要长期治疗或者镇痛的患者这种办法还可能出现窦道的可能。此外这两种固定方法在最后都需要使用医用贴膜固定导管,但因为很多治疗的靶点位置是比较小的组织间隙,治疗浓度容量的限制,使得在很短的时间后,药液因为压力的原因会渗至皮肤表面,使得贴膜与皮肤分离,增加感染风险,导管脱出或位移几率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方式及方法,固定不牢固或造成创伤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装置,包括主体部和底盘部,所述主体部为柱状结构,主体部竖直固定在所述底盘部上方;所述底盘部下方设置有棉纸,底盘部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棉纸上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引流凸起,所述引流凸起穿过通孔,引流凸起的最高点高于通孔的上端面;所述主体部、底盘部和棉纸上开设有贯通的楔角;所述主体部上缠绕有绑带锁扣,所述绑带锁扣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将所述楔角闭合;所述绑带锁扣上开设有导管孔;所述主体部和底盘部的材质为软性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向内凹,所述绑带锁扣上设置有与主体部上的内凹部位相配合的内凸。

再进一步的,所述底盘部为椭圆形。

再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的轴线位置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所述楔角和主体部的其它外周部分的材质为硅胶。

再进一步的,所述底盘部的材质为软质塑料。

再进一步的,所述绑带锁扣的内凸部分的材质为硅胶,其它部分的材质为硬质塑料。

再进一步的,所述绑带锁扣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插入孔,另一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插入孔相配合的插头;所述插入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插头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调节孔配合的卡头。

一种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取一个如上述的任意一种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装置;

第二步,将绑带锁扣松开,楔角打开,将目标导管沿楔角竖直方向放入主体部中央;

第三步,将超出主体部的目标导管在主体部的内凹处环绕一周;

第四步,将目标导管的端头从绑带锁扣的导管孔处穿出,锁紧绑带锁扣,使楔角闭合;

第五步,从通孔处与皮肤缝合,将底盘部固定在皮肤上;

第六步,用医用贴膜从底盘部上方将底盘部粘在皮肤上;

第七步,将覆盖在通孔上方的医用贴膜去掉,露出引流凸起。

进一步的,第五步中,选取两个通孔均与皮肤缝合。

再进一步的,第七步中,使用手术刀片将覆盖在通孔上方的医用贴膜去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绑带锁扣将导管挤压在楔角内,将导管封死,然后将导管缠绕主体部一圈,挤压在绑带锁扣与主体部之间,进一步封死导管;接触皮肤的棉纸吸收皮肤表面渗出的药液,并通过引流凸起将渗出的药液导出到医用贴膜之外,减小感染风险;使用本发明固定导管固定牢固,操作简单,工作量小,费用低,感染风险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绑带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棉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部;2、底盘部;3、棉纸;4、通孔;5、引流凸起;6、楔角;7、绑带锁扣;701、插入孔;702、插头;703、调节孔;704、卡头;8、导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装置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主体部1和底盘部2,所述主体部1为柱状结构,主体部1的外周向内凹,主体部1竖直固定在所述底盘部2上方,所述底盘部2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所述底盘部2下方固定有横截面形状与底盘部相同的棉纸3,底盘部2上开设有四个上下贯通的通孔4,所述棉纸3上与所述通孔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向上的引流凸起5,所述引流凸起5穿过通孔4,引流凸起5的最高点高于通孔4的上端面,将皮肤表面渗出的药液顺利导出到通孔上方。所述主体部1、底盘部2和棉纸3上开设有贯通的楔角6,所述主体部1的心轴位置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楔角与主体部的其它外周部分的材质为硅胶,使主体部的中心位置起到支撑的作用。楔角及主体部的其它外周部分比较柔软,所述底盘部2的材质也为软质塑料,所以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将楔角闭合。主体部的中心位置硬质塑料与其他部位的硅胶可以采取胶水粘结的方式连为一体。所述主体部1上缠绕有绑带锁扣7,所述绑带锁扣7的两端可拆卸连接,用力将绑带锁扣锁紧,可以将所述楔角6闭合。所述绑带锁扣7上具有与主体部1上的内凹部位相配合的内凸,与主体部更加契合。所述绑带锁扣7的内凸部分材质为硅胶,其他部分材质为硬质塑料。绑带锁扣硬质塑料部分与内凸部分的硅胶也可以采取胶水粘结的方式连为一体。绑带锁扣具体地锁紧方式为,所述绑带锁扣7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插入孔701,另一端沿长度方向成型有与所述插入孔701相配合的插头702,所述插入孔701的侧壁上开设有三个调节孔703,所述插头702上成型有一个与所述调节孔703配合的卡头704,使用时将插头从插入孔内插入,将卡头固定在不同的调节孔内,就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锁紧。所述绑带锁扣7上开设有用于穿出导管的导管孔8。

本具体实施例中,底盘部与棉纸面积为3*2cm,高0.2cm。主体部底面积为0.8*1cm,高1cm。

一种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取一个如上述的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装置;

第二步,将绑带锁扣7松开,楔角6打开,将目标导管沿楔角6竖直方向放入主体部1中央;

第三步,将超出主体部1的目标导管在主体部1的内凹处环绕一周;

第四步,将目标导管的端头从绑带锁扣7的导管孔8处穿出,锁紧绑带锁扣7,使楔角6闭合;

第五步,选取两个通孔,从通孔4处与皮肤缝合,将底盘部2固定在皮肤上;

第六步,用医用贴膜从底盘部2上方将底盘部2粘在皮肤上;

第七步,使用手术刀片将覆盖在通孔4上方的医用贴膜去掉,露出引流凸起5,使皮肤表面渗出的药液顺利导出到医用贴膜之外。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