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0669发布日期:2018-08-21 19:23阅读:16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治疗皮肤手足癣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足癣,是由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浅部被真菌感染而形成的。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足癣多见于成人,男女皆可罹患,往往夏季加重,秋季减轻,若未彻底治疗,常迁延多年。手足癣依患者皮损表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这三种可同时或交替出现,或以某一型为主。一是鳞屑水疱型,这种症状最为常见,常发生在趾间、足跖及其侧缘,反复出现针头大小丘疱疹及疱疹,壁厚发亮,有不同程度炎性反应和瘙痒,疱干后脱屑,呈小的领圈状或大片形,不断脱落,不断发生,在病情稳定时,表现为脱屑。二是浸渍糜烂型,常发生于第四、第五趾间,角质层浸渍、发白、松软,剥脱露出红色糜烂面或蜂窝状基底,可有少许渗液,本型易继发感染,并发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丹毒等。三是角化过度型,常发生于足根、足跖及其侧缘,角质层增厚、粗糙、脱屑、干燥,自觉症状轻微。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本型常发生于病期较长,年龄较长患者。

现有的治疗手足癣的方法主要为单纯西医治疗方法,常用的外用药物是1%~3%益康哇、咪康唑、克霉唑或酮康唑霜,但这些药物普遍存在毒性强,效果不佳的现象;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方便使用,且由于采用了中药成分,没有副作用,不易复发,疗效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皮肤手足癣的治疗问题,而提出一种抗菌、消炎止痒疗效好,无副作用的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该抑菌软膏主要是将各种中药原料粉碎成粉,再与油脂、乳化剂和增稠剂一起加热融解、乳化均匀而制成的,方便使用和涂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黄柏5~8份,土槿皮4~7份,苦参3~5份,龙胆3~5份,百部3~6份,黄芩4~6份,黄莲3~6份,蛇床子3~5份,白藓皮3~6份,半枝莲3~6份,地肤子2~4份,蓖麻油20~40份,醋酸氯已定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份,维生素e油2~5份,单硬脂酸甘油酯1~3份;

黄柏5~6份,土槿皮6~7份,苦参4~5份,龙胆4~5份,百部5~6份,黄芩5~6份,黄莲5~6份,蛇床子4~5份,白藓皮5~6份,半枝莲4~6份,地肤子3~4份,蓖麻油20~40份,醋酸氯已定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份,维生素e油2~5份,单硬脂酸甘油酯1~3份;

黄柏7~8份,土槿皮4~5份,苦参3~4份,龙胆3~4份,百部3~5份,黄芩4~5份,黄莲3~5份,蛇床子3~4份,白藓皮3~5份,半枝莲3~5份,地肤子2~3份,蓖麻油20~40份,醋酸氯已定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份,维生素e油2~5份,单硬脂酸甘油酯1~3份。

一种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粉碎:将黄柏、土槿皮、苦参、龙胆、百部、黄芩、黄莲、蛇床子、白藓皮、半枝莲、地肤子等中药原料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2)煎煮过滤:在细粉中加入原料总重量20倍量的纯化水,煎煮2~3h,过滤,收集滤液;再在药渣中加入药材重量8~15倍量的水煎煮1~2h,过滤,收集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

(3)浓缩:将上述滤液加热浓缩至半固态的浸膏;

(4)干燥粉碎:将浸膏冷冻干燥成固体,粉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药粉;

(5)融解乳化:取蓖麻油和醋酸氯已定在70~80℃水浴锅中加热,熔化,搅拌均匀,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维生素e油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热熔化,搅拌均匀,得到乳化液;

(6)混合:将中药药粉加入到上述乳化液中,搅拌均匀并冷却,即得所述抑菌软膏。

本发明所用原料的药性如下: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土槿皮:祛风除湿,杀虫止痒;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抑菌,抗炎,抗过敏;

龙胆: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

百部:泄降气,清肺热而解表;

黄芩: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

黄莲: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

白藓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

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蓖麻油: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醋酸氯己定:也叫氯苯胍葶、醋酸洗必泰、氯六亚甲基双胍、双氯苄双胍己烷,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抗菌谱广,对多数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都有杀灭作用,对绿脓杆菌也有效,用于手术前手、皮肤、刨面及器械消毒。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基于现代中医与西医对手足癣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精选中西医药物原料,采用独特配方配制而成;治疗时,外用,涂抹适量本抑菌软膏于患处,一日一次或两次,一个月为一疗程;通常一个月见效,1~5个月可治愈;该抑菌软膏脱屑、止痒效果好,治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产品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的描述仅为便于理解和应用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保护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制备过程在常温、常压状态下进行;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采用的试验条件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验条件;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试剂均为市购。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黄柏5份,土槿皮7份,苦参5份,龙胆5份,百部6份,黄芩6份,黄莲6份,蛇床子5份,白藓皮6份,半枝莲6份,地肤子4份,蓖麻油40份,醋酸氯已定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维生素e油4份,单硬脂酸甘油酯2份;

一种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粉碎:将黄柏、土槿皮、苦参、龙胆、百部、黄芩、黄莲、蛇床子、白藓皮、半枝莲、地肤子等中药原料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2)煎煮过滤:在细粉中加入原料总重量20倍量的纯化水,煎煮2~3h,过滤,收集滤液;再在药渣中加入药材重量8~15倍量的水煎煮1~2h,过滤,收集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

(3)浓缩:将上述滤液加热浓缩至半固态的浸膏;

(4)干燥粉碎:将浸膏冷冻干燥成固体,粉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药粉;

(5)融解乳化:取蓖麻油和醋酸氯已定在70~80℃水浴锅中加热,熔化,搅拌均匀,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维生素e油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热熔化,搅拌均匀,得到乳化液;

(6)混合:将中药药粉加入到上述乳化液中,搅拌均匀并冷却,即得所述抑菌软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黄柏6份,土槿皮6份,苦参4份,龙胆4份,百部5份,黄芩5份,黄莲5份,蛇床子4份,白藓皮5份,半枝莲4份,地肤子3份,蓖麻油35份,醋酸氯已定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维生素e油4份,单硬脂酸甘油酯2份;

一种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粉碎:将黄柏、土槿皮、苦参、龙胆、百部、黄芩、黄莲、蛇床子、白藓皮、半枝莲、地肤子等中药原料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2)煎煮过滤:在细粉中加入原料总重量20倍量的纯化水,煎煮2~3h,过滤,收集滤液;再在药渣中加入药材重量8~15倍量的水煎煮1~2h,过滤,收集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

(3)浓缩:将上述滤液加热浓缩至半固态的浸膏;

(4)干燥粉碎:将浸膏冷冻干燥成固体,粉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药粉;

(5)融解乳化:取蓖麻油和醋酸氯已定在70~80℃水浴锅中加热,熔化,搅拌均匀,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维生素e油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热熔化,搅拌均匀,得到乳化液;

(6)混合:将中药药粉加入到上述乳化液中,搅拌均匀并冷却,即得所述抑菌软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黄柏8份,土槿皮4份,苦参3份,龙胆3份,百部3份,黄芩4份,黄莲3份,蛇床子3份,白藓皮3份,半枝莲3份,地肤子2份,蓖麻油32份,醋酸氯已定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维生素e油4份,单硬脂酸甘油酯2份;

一种治疗皮肤手足癣的抑菌软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粉碎:将黄柏、土槿皮、苦参、龙胆、百部、黄芩、黄莲、蛇床子、白藓皮、半枝莲、地肤子等中药原料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2)煎煮过滤:在细粉中加入原料总重量20倍量的纯化水,煎煮2~3h,过滤,收集滤液;再在药渣中加入药材重量8~15倍量的水煎煮1~2h,过滤,收集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

(3)浓缩:将上述滤液加热浓缩至半固态的浸膏;

(4)干燥粉碎:将浸膏冷冻干燥成固体,粉碎,过200目筛,得到中药药粉;

(5)融解乳化:取蓖麻油和醋酸氯已定在70~80℃水浴锅中加热,熔化,搅拌均匀,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维生素e油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热熔化,搅拌均匀,得到乳化液;

(6)混合:将中药药粉加入到上述乳化液中,搅拌均匀并冷却,即得所述抑菌软膏。

应用实施例

用本产品对600例脚气手足癣患者进行治疗:

脚气240例,治愈203例,显效28例,无效9例;

脚癣200例,治愈190例(瘙痒、水泡、糜烂、脱屑等均消失),显效6例,无效4例;

手癣160例,治愈147例(皮肤完全正常),显效8例,无效5例。

总治愈率90%,总有效率97%。

典型病例:

1、李某,男,湖北武汉人,右脚趾间起水脓泡脱皮痒痛,左脚蜕皮痒痛,第3、4脚趾间糜烂将近1个月,镜检真菌学阳性。用别的药物断断续续治疗,不见明显效果,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皮肤消退,真菌学检查阴性,1年内无复发。

2、吴某,女,湖北武汉人,患手足癣3年,有水泡痒痛,利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日2次,3个疗程后瘙痒、水泡、糜烂、脱屑等均消失,2年后随访无复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应用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