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12072发布日期:2018-09-25 16:1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风湿骨病、颈肩腰腿疼痛的治疗,目前西医多用一些抗骨病药物:

(1)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有布洛芬、双氯芬酸、阿司匹林等,这些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日久引起消化道炎症甚至消化道溃疡;

(2)慢作用抗风湿药:包括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

(3)细胞毒药物: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金独春等。它们往往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多会引起消化道溃疡;

(4)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地消除炎症以及炎症带来发热、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其并非根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可诱发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糖尿病,消化道溃疡,高血压,精神异常等,故应慎重选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痹止痛、活血通络等功效,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膝关节、风湿骨病等症状有保健治疗的作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

生川乌3-7份、生草乌3-7份、当归20-50份、苍术10-30份、白芥子4-10份、肉桂5-15份、川芎18-26份、乳香5-15份、独活10-30份、木香1-5份、白芷5-10份、牛膝8-12份、细辛2-4份、丁香2-8份、麻黄5-10份、桂枝5-15份、没药5-15份、甘草4-12份。

优选地,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

生川乌5份、生草乌5份、当归35份、苍术20份、白芥子7份、肉桂10份、川芎22份、乳香10份、独活20份、木香3份、白芷7份、牛膝10份、细辛3份、丁香5份、麻黄8份、桂枝10份、没药10份、甘草8份。

本发明提出的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s1:分别将生川乌、生草乌、当归、苍术、白芥子、肉桂、川芎、乳香、独活、木香、白芷、牛膝、细辛、丁香、麻黄、桂枝、没药、甘草分别研磨成粉;

s2:将s1中的各组分研磨后的粉末用筛网进行过滤;

s3:将s2中过滤后的粉末混匀后加入温水调成稠糊状即可。

优选地,所述s2中筛网的孔径为90-110目。

优选地,所述s3中温水的温度为35-45℃。

关于各组分的药理:

生川乌:性热,味辛、苦;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生草乌:辛、苦,热;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苍术:辛苦,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健脾,辟秽化浊,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主治湿困脾胃,脘痞腹胀,呕恶泄泻,带下淋浊,瘟疫,瘴疠,疟疾,霍乱,风湿外感,寒湿着痹,脚气,痿症,夜盲症。

白芥子:辛,温。归肺、胃经;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川芎:味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乳香: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痛痹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木香:辛味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用于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白芷:辛,温;入肺、髀、胃经;祛风发表,散寒燥湿。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顺,鼻渊,脘腹冷痛,风寒湿痹,寒湿带下,痛经,疮疡肿痛,风疹湿痒。

牛膝: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等功效;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经、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主治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没药: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没药对治疗伤口、皮肤炎效果很好,对支气管炎,咳嗽,细菌感染及鰴菌感染都有帮助。

甘草:甘,平;入脾、胃、肺经;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料采用常用的中草药,来源广、价格低,具有温经散寒,通痹止痛功能,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膝关节,风湿骨病等有保健治疗作用;同时本产品为外用,副作用小,使用简单便捷,不污染皮肤,贴敷时间短,见效快(一次20-40分钟,5-7天一次),它可以通过皮肤吸收直达病灶,对风湿寒邪引起的疼痛骨关节病患者的适用效果非常满意,效果达到98%,疗效均优于现代医学及传统中医常规辩证治疗与保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

生川乌3份、生草乌3份、当归20份、苍术10份、白芥子4份、肉桂5份、川芎18份、乳香5份、独活10份、木香1份、白芷5份、牛膝8份、细辛2份、丁香2份、麻黄5份、桂枝5份、没药5份、甘草4份。

本发明提出的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s1:分别将生川乌、生草乌、当归、苍术、白芥子、肉桂、川芎、乳香、独活、木香、白芷、牛膝、细辛、丁香、麻黄、桂枝、没药、甘草分别研磨成粉;

s2:将s1中的各组分研磨后的粉末用100目筛网进行过滤;

s3:将s2中过滤后的粉末混匀后加入40℃温水调成稠糊状,以膏药不流淌为终点。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

生川乌7份、生草乌7份、当归50份、苍术30份、白芥子10份、肉桂15份、川芎26份、乳香15份、独活30份、木香5份、白芷10份、牛膝12份、细辛4份、丁香8份、麻黄10份、桂枝15份、没药15份、甘草12份。

本发明提出的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s1:分别将生川乌、生草乌、当归、苍术、白芥子、肉桂、川芎、乳香、独活、木香、白芷、牛膝、细辛、丁香、麻黄、桂枝、没药、甘草分别研磨成粉;

s2:将s1中的各组分研磨后的粉末用100目筛网进行过滤;

s3:将s2中过滤后的粉末混匀后加入40℃温水调成稠糊状,以膏药不流淌为终点。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

生川乌5份、生草乌5份、当归35份、苍术20份、白芥子7份、肉桂10份、川芎22份、乳香10份、独活20份、木香3份、白芷7份、牛膝10份、细辛3份、丁香5份、麻黄8份、桂枝10份、没药10份、甘草8份。

本发明提出的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s1:分别将生川乌、生草乌、当归、苍术、白芥子、肉桂、川芎、乳香、独活、木香、白芷、牛膝、细辛、丁香、麻黄、桂枝、没药、甘草分别研磨成粉;

s2:将s1中的各组分研磨后的粉末用100目筛网进行过滤;

s3:将s2中过滤后的粉末混匀后加入40℃温水调成稠糊状,以膏药不流淌为终点。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

生川乌3份、生草乌3份、当归20份、苍术30份、白芥子10份、肉桂15份、川芎26份、乳香5份、独活30份、木香1份、白芷5份、牛膝8份、细辛2份、丁香2份、麻黄5份、桂枝5份、没药5份、甘草4份。

本发明提出的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s1:分别将生川乌、生草乌、当归、苍术、白芥子、肉桂、川芎、乳香、独活、木香、白芷、牛膝、细辛、丁香、麻黄、桂枝、没药、甘草分别研磨成粉;

s2:将s1中的各组分研磨后的粉末用100目筛网进行过滤;

s3:将s2中过滤后的粉末混匀后加入40℃温水调成稠糊状,以膏药不流淌为终点。

实施例5

一种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

生川乌7份、生草乌7份、当归35份、苍术10份、白芥子4份、肉桂15份、川芎18份、乳香10份、独活20份、木香1份、白芷10份、牛膝8份、细辛4份、丁香2份、麻黄5份、桂枝10份、没药5份、甘草8份。

本发明提出的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s1:分别将生川乌、生草乌、当归、苍术、白芥子、肉桂、川芎、乳香、独活、木香、白芷、牛膝、细辛、丁香、麻黄、桂枝、没药、甘草分别研磨成粉;

s2:将s1中的各组分研磨后的粉末用100目筛网进行过滤;

s3:将s2中过滤后的粉末混匀后加入40℃温水调成稠糊状,以膏药不流淌为终点。

关于本药物的使用方法:将实施例1-5中任一项所得的膏药涂覆在患处,然后在膏药上覆盖上一层薄膜,用胶带进行固定,每次治疗时间为20-40min,5-7天进行一次治疗即可。

典型病例

病例1

王女士,46岁,病史,风湿患者县医院治疗好后再次复发而且更加严重了,经同事介绍到采用本药物进行治疗,由于病史较长,经过一年的治疗彻底治愈至今没有复发过。

病例2

刘先生,58岁,腰间盘突出,三年病史,在当地县医院治疗多次,再次复发,过经过朋友推荐采用本药物进行治疗,经过半年的治疗彻底治愈至今没有复发过。

病例3

李女士,68岁,颈椎病,五年病史,多年来全国各地都会治疗过,一直没有看好,始终反反复复,后来在病友的推荐采用本药物进行,经过半年的治疗成功治愈,三年来没有再复发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