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罐用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9646发布日期:2019-12-27 15:15阅读:209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拔罐用药剂。



背景技术:

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法,利用燃火抽出空气的方法在罐子中产生负压,从而刺激局部穴位,实现通筋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但是目前在进行拔罐治疗时,都会在穴位位置喷涂药剂,以进一步增强拔罐的疗效,现有的药剂大都只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关节炎症、风湿、类风湿疾病、严重的疼痛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拔罐用药剂,具有消炎镇痛的效果,对于肩周炎、滑囊炎、静脉炎等炎症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于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拔罐用药剂,主要由酒和竹汁浸泡中药材配制而成,其中酒、竹汁和中药材的比例为:2-4kg:150-300g:100-290g;

酒为50-65度的白酒;

中药材为:三七5-15克、红花5-15克、土鳖虫5-15克、防风5-15克、白芷5-15克、艾叶5-15克、鸡血藤10-20克、路路通5-15克、丹参10-20克、乌梢蛇5-15克、地龙5-15克、虎杖10-20克、大黄20-35克、乳香5-10克、海风滕5-15克、威灵仙5-15克、两面针10-20克。

一种拔罐用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称取三七5-15克、红花5-15克、土鳖虫5-15克、防风5-15克、白芷5-15克、艾叶5-15克、鸡血藤10-20克、路路通5-15克、丹参10-20克、乌梢蛇5-15克、地龙5-15克、虎杖10-20克、大黄20-35克、乳香5-10克、海风滕5-15克、威灵仙5-15克、两面针10-20克;

步骤二:将上述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状,在中药材粉末中拌入红曲,红曲与中药材的比例为1:10,将拌入红曲的中药材放入纱布袋中,将纱布袋封口;

步骤三:选取5-7年生的竹子,截取完整一段竹节,在竹节的一端开设开口,保留竹节中的竹汁,竹汁量为150-300g,将纱布袋浸泡在竹汁中,将竹节的开口密封,并将竹节存放在阴暗环境中,湿度为70-85度,发酵20-30天;

步骤四:将经过步骤三的竹节封口打开,加入50-65度的白酒2-4kg,重新将开口密封;

步骤五:将经过步骤四的竹节放入磁化器进行磁化,磁场强度为2000gs-2500gs,时间为3-5小时;

步骤六:将经过步骤五的竹节存放在阴暗环境中,湿度为70-85度,存放7天;

步骤七:将经过步骤六的竹节打开,将药液和纱布袋取出,对纱布袋进行挤压,挤出纱布袋中的药液,对药液进行过滤,获得成品药液。

所述步骤三中的竹子为毛竹。

本发明采用上述配方,拔罐前在穴位处喷涂药剂,然后进行拔罐,拔罐的治疗过程中,药物能够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对于肩周炎、滑囊炎、静脉炎等炎症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于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竹汁发酵法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融入竹汁,竹汁在民间被誉为神水,具有消炎镇静、止痛驱邪的功效,发酵的过程进一步提升了中药材和竹汁的药效,使得二者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本发明所采用的强磁化杀菌法能够将药液中的细菌、真菌等进行去除,保证了药液能够长期存放,同时,磁化的过程又进一步提升了药效。在拔罐前将药剂喷涂在穴位处,在拔罐刺激穴位的同时药物即可通过皮肤渗入体内,将拔罐的治疗效果发挥到极致,大大提高了炎症疾病和严重疼痛类疾病的治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一种拔罐用药剂,主要由酒和竹汁浸泡中药材配制而成,其中酒、竹汁和中药材的比例为:2kg:150g:100g;

酒为50度的白酒;

中药材为:三七5克、红花5克、土鳖虫5克、防风5克、白芷5克、艾叶5克、鸡血藤10克、路路通5克、丹参10克、乌梢蛇5克、地龙5克、虎杖10克、大黄20克、乳香5克、海风滕5克、威灵仙5克、两面针10克。

一种拔罐用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称取三七5克、红花5克、土鳖虫5克、防风5克、白芷5克、艾叶5克、鸡血藤10克、路路通5克、丹参10克、乌梢蛇5克、地龙5克、虎杖10克、大黄20克、乳香5克、海风滕5克、威灵仙5克、两面针10克;

步骤二:将上述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状,在中药材粉末中拌入红曲,红曲与中药材的比例为1:10,将拌入红曲的中药材放入纱布袋中,将纱布袋封口;

步骤三:选取5年生的竹子,截取完整一段竹节,在竹节的一端开设开口,保留竹节中的竹汁,竹汁量为150g,将纱布袋浸泡在竹汁中,将竹节的开口密封,并将竹节存放在阴暗环境中,湿度为70度,发酵20天;

步骤四:将经过步骤三的竹节封口打开,加入50度的白酒2kg,重新将开口密封;

步骤五:将经过步骤四的竹节放入磁化器进行磁化,磁场强度为2000gsgs,时间为3小时;

步骤六:将经过步骤五的竹节存放在阴暗环境中,湿度为70度,存放7天;

步骤七:将经过步骤六的竹节打开,将药液和纱布袋取出,对纱布袋进行挤压,挤出纱布袋中的药液,对药液进行过滤,获得成品药液。

实施例2:

一种拔罐用药剂,主要由酒和竹汁浸泡中药材配制而成,其中酒、竹汁和中药材的比例为:4kg:300g:290g;

酒为65度的白酒;

中药材为:三七15克、红花15克、土鳖虫15克、防风15克、白芷15克、艾叶15克、鸡血藤20克、路路通15克、丹参20克、乌梢蛇15克、地龙15克、虎杖20克、大黄35克、乳香10克、海风滕15克、威灵仙15克、两面针20克。

一种拔罐用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称取三七15克、红花15克、土鳖虫15克、防风15克、白芷15克、艾叶15克、鸡血藤20克、路路通15克、丹参20克、乌梢蛇15克、地龙15克、虎杖20克、大黄35克、乳香10克、海风滕15克、威灵仙15克、两面针20克;

步骤二:将上述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状,在中药材粉末中拌入红曲,红曲与中药材的比例为1:10,将拌入红曲的中药材放入纱布袋中,将纱布袋封口;

步骤三:选取7年生的竹子,截取完整一段竹节,在竹节的一端开设开口,保留竹节中的竹汁,将纱布袋浸泡在竹汁中,竹汁量为300g,将竹节的开口密封,并将竹节存放在阴暗环境中,湿度为85度,发酵30天;

步骤四:将经过步骤三的竹节封口打开,加入65度的白酒4kg,重新将开口密封;

步骤五:将经过步骤四的竹节放入磁化器进行磁化,磁场强度为2500gs,时间为5小时;

步骤六:将经过步骤五的竹节存放在阴暗环境中,湿度为85度,存放7天;

步骤七:将经过步骤六的竹节打开,将药液和纱布袋取出,对纱布袋进行挤压,挤出纱布袋中的药液,对药液进行过滤,获得成品药液。

实施例3:

一种拔罐用药剂,主要由酒和竹汁浸泡中药材配制而成,其中酒、竹汁和中药材的比例为:3kg:200g:193g。

酒为55度的白酒;

中药材为:三七9克、红花10克、土鳖虫9克、防风9克、白芷9克、艾叶10克、鸡血藤14克、路路通10克、丹参14克、乌梢蛇11克、地龙10克、虎杖14克、大黄28克、乳香5克、海风滕12克、威灵仙9克、两面针10克。

一种拔罐用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称取三七9克、红花10克、土鳖虫9克、防风9克、白芷9克、艾叶10克、鸡血藤14克、路路通10克、丹参14克、乌梢蛇11克、地龙10克、虎杖14克、大黄28克、乳香5克、海风滕12克、威灵仙9克、两面针10克;

步骤二:将上述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状,在中药材粉末中拌入红曲,红曲与中药材的比例为1:10,将拌入红曲的中药材放入纱布袋中,将纱布袋封口;

步骤三:选取6年生的竹子,截取完整一段竹节,在竹节的一端开设开口,保留竹节中的竹汁,竹汁量为200g,将纱布袋浸泡在竹汁中,将竹节的开口密封,并将竹节存放在阴暗环境中,湿度为80度,发酵25天;

步骤四:将经过步骤三的竹节封口打开,加入55度的白酒3kg,重新将开口密封;

步骤五:将经过步骤四的竹节放入磁化器进行磁化,磁场强度为2200gs,时间为4小时;

步骤六:将经过步骤五的竹节存放在阴暗环境中,湿度为75度,存放7天;

步骤七:将经过步骤六的竹节打开,将药液和纱布袋取出,对纱布袋进行挤压,挤出纱布袋中的药液,对药液进行过滤,获得成品药液。

典型病例:

周某某,女,52岁,右肩周疼痛2个月。无明显诱因发生右肩疼痛并逐渐加重活动极度受限,右手不能梳头,不能上举、后旋、外展,如一不小心碰一下则剧痛难忍,尤其是夜间剧痛影响睡眠。检查:痛苦面容,活动受限,上举15度,外展20度,插腰试验不能做,右肱二头肌长头肌附着处压痛非常胆显,喙突下压痛明显,斜方肌有压痛。在使用此配方药剂配合拔罐治疗两次后,疼痛有所减轻,右手能够上举和外展,进行五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右手臂能够灵活活动。

文某,女,37岁,5年前产后出现双腕关节、双足关节疼痛,伴有肿胀,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采用扶他林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疼痛情况逐渐加强,影响双腕和双足的正常活动。在使用此配方药剂配合拔罐治疗五次后,疼痛有所减轻,肿胀消除,治疗十次后,疼痛明显降低,双腕关节和双足关节能够自由活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