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7012发布日期:2018-10-23 21:3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疾病之一,但糖尿病常容易引起脚部溃烂。目前,常通过利用治疗仪进行治疗。现有的治疗仪采用电阻丝缠绕在磁棒上,该电阻丝用铁镍铬等合金制作,该碳棒上涂有远红外线原料,通电后电阻丝产生的热使碳棒温度升高(<500℃),发出来长波红外线对待治疗部位进行照射,以达到光热效应起到治疗作用,但治疗效果较差,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仪,其通过将光疗装置采用红外光光源单元和红光光源单元的结合设计,可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治疗仪,包括载体、与载体固定连接的光疗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载体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光疗装置包括红外光光源单元和红光光源单元;所述红外光光源单元包括用于发出红外光的红外光光源;所述红光光源单元包括用于发出红光的红光光源。

该治疗仪还包括触摸式显示器、arm处理器、脉冲发生器、数字电位器、稳压电源、以及mos管;所述触摸式显示器与arm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与arm处理器电性连接,输出端与mos管的g极电性连接;所述数字电位器的输入端与arm处理器电性连接,输出端通过稳压电源与mos管的d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的s极与光疗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红外光光源为红外光led灯珠,所述红光光源为红光led灯珠;所述红外光光源单元还包括固定在载体内的第一led线路板;所述红外光led灯珠与第一led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红光光源单元还包括固定在载体内的第二led线路板;所述红光led灯珠与第二led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红外光光源的出光端、红光光源的出光端均伸出于载体外。

该光疗装置包括沿着载体的延伸方向依次交替排列的若干个红光光源单元和红外光光源单元。

所述载体包括前壳、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前壳固定连接并与前壳围成空腔的后壳;所述第一led线路板、第二led线路板均固定在空腔内;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红外光光源的出光端、红光光源的出光端均从前壳的穿孔伸出于载体外。

所述载体为延伸轨迹呈圆弧状的外罩。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座、用于带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平移座、固定在升降座上并用于带动平移座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转动架、固定在平移座上的第一电机、以及安装在转动架上并用于带动载体绕一转动轴线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呈竖直设置,所述转动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由第一电机带动转动架转动;所述转动轴线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垂直。

所述水平驱动机构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平移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座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呈相对设置的两竖杆、以及连接在该两竖杆上端之间的连接梁;所述载体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插装在其中一竖杆上,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插装在另一竖杆上。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梁上的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固定在第一转动轴上的从动带轮、以及绕设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的同步带。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仪通过将光疗装置采用红外光光源单元和红光光源单元的结合设计,可达到光热效应,并能利用红光穿透深部组织,引起深部组织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代谢,提高吞噬细胞功能,促进炎症吸收和消散,有效的缓解疼痛、促进愈合,从而可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载体与光疗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arm处理器、脉冲发生器、数字电位器、稳压电源、mos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转动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载体;11、第一转动轴;20、光疗装置;30、红外光光源单元;31、红外光光源;32、第一led线路板;40、红光光源单元;41、红光光源;42、第二led线路板;50、驱动装置;51、平移座;52、水平驱动机构;53、转动架;54、第一电机;55、升降座;56、升降驱动机构;60、转动驱动机构;61、第二电机;62、同步带;63、主动带轮;64、从动带轮;71、竖杆;72、连接梁;81、触摸式显示器;82、arm处理器;83、脉冲发生器;84、数字电位器;85、稳压电源;86、mos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治疗仪,包括载体10、与载体10固定连接的光疗装置20、以及用于驱动载体10运动的驱动装置50;所述光疗装置20包括红外光光源单元30和红光光源单元40;所述红外光光源单元30包括用于发出红外光的红外光光源31;所述红光光源单元40包括用于发出红光的红光光源41。

在使用时,可利用驱动装置50驱动载体10运动,以使红外光光源31发出的红外光、红光光源41发出的红光照射于治疗者的待治疗部位上,可利用红外光和红光起到热温作用效应,此时,皮肤及表皮下组织将吸收的红外光能量转化成热,以达到光热效应,并能利用红光穿透深部组织,引起深部组织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代谢,提高吞噬细胞功能,促进炎症吸收和消散,有效的缓解疼痛、促进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该治疗仪还包括触摸式显示器81、arm处理器82、脉冲发生器83、数字电位器84、稳压电源85、以及mos管86;所述触摸式显示器81与arm处理器82电性连接;所述脉冲发生器83的输入端与arm处理器82电性连接,输出端与mos管86的g极电性连接;所述数字电位器84的输入端与arm处理器82电性连接,输出端通过稳压电源85与mos管86的d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86的s极与光疗装置20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触摸式显示器81为触摸式液晶显示器,以方便于显示治疗的参数信息,并方便于通过该触摸式显示器81,选择或输入相应的参数信息。所述arm处理器82通过spi接口与数字电位器8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数字电位器84的电阻值,所述稳压电源85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且该可调直流稳压电源85的输出电压为vo,vo的范围为4.5v至12v,vo的具体大小与数字电位器84的电阻值成比例关系,脉冲发生器83为pwm脉冲波形发生器,且脉冲发生器83产生的脉冲频率为fo,fo由arm处理器82来控制,fo的频率范围为73hz至2500hz。mos管86的开关频率为fo,由脉冲发生器83来控制,输入电压为vo,由可调直流稳压电源85来控制,则mos管86的输出为系列脉冲波形,输出波形的频率为fo,峰值为vo。mos管86输出的系列脉冲波形控制光疗装置20的发光,使得光疗装置20的发光强度由稳压电源85控制,发光频率由脉冲发生器83产生的脉冲频率控制,从而可方便于根据实际需求光疗装置20的发光强度和发光频率,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rm处理器82为嵌入式arm处理器,并以stm32f103rb芯片为控制核心。

具体的,所述红外光的波长为880nm,而波长为880nm的红外光属于短波近红外线,对人体组织的有效穿透深度为1-10mm,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所述红光的波长为640nm,而波长为640nm的红光可进一步改善组织代谢,提高吞噬细胞功能,进一步促进炎症吸收和消散,同时,这种波长的红光对组织的穿透能力比较强,可对皮下组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所述红外光光源31为红外光led灯珠,所述红光光源41为红光led灯珠;所述红外光光源单元30还包括固定在载体10内的第一led线路板32;所述红外光led灯珠与第一led线路板32电性连接;所述红光光源单元40还包括固定在载体10内的第二led线路板42;所述红光led灯珠与第二led线路板42电性连接;所述红外光光源31的出光端、红光光源41的出光端均伸出于载体10外。而通过将所述红外光光源31采用红外光led灯珠,所述红光光源41采用红光led灯珠,可使耗电量较小,使用寿命较长,工作温度较低,光效率、及安全系数较高,并可降低防止治疗者被烫伤的风险。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连接。

该光疗装置20包括沿着载体10的延伸方向依次交替排列的若干个红光光源单元40和红外光光源单元30,从而可增多红外光光源31、红光光源41的数量,以增大治疗范围,并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载体10排列有多个红外光光源31和红光光源41,可增大治疗范围,提高治疗效率。

所述载体10包括前壳、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前壳固定连接并与前壳围成空腔的后壳;所述第一led线路板32、第二led线路板42均固定在空腔内;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红外光光源31的出光端、红光光源41的出光端均从前壳的穿孔伸出于载体10外。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将后壳与前壳拆卸,以方便于对第一led线路板32、第二led线路板42进行检测、维修。

具体的,所述后壳通过塑胶螺丝与前壳固定连接,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塑胶螺丝穿设于穿孔内,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方便于后壳与前壳之间的拆卸的同时,并可控制成本。

具体的,所述前壳远离后壳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海绵层,以在前壳与治疗者触碰时减少不适感。

所述载体10为延伸轨迹呈圆弧状的外罩,以利用外罩罩在治疗者的脚部上,减缓热量的流失速度,提高温升速度,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所述驱动装置50包括升降座55、用于带动升降座55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56、平移座51、固定在升降座55上并用于带动平移座51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52、转动架53、固定在平移座51上的第一电机54、以及安装在转动架53上并用于带动载体10绕一转动轴线l1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60;第一电机54的输出轴呈竖直设置,所述转动架53与第一电机5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由第一电机54带动转动架53转动;所述转动轴线l1与第一电机54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垂直。而在使用时,通过利用水平驱动机构52带动平移座51水平移动,以使载体10水平移动,方便于靠近或远离治疗者,而通过第一电机54带动转动架53转动,可调整载体10的方位,以方便于对治疗者脚部的不同侧(例如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进行治疗,还可通过升降驱动机构56带动升降座55升降,以使载体10升降,方便于对使用者的不同高度的部位进行治疗,还可通过转动驱动机构60带动载体10转动,从而方便于灵活调整载体10的倾斜度,以方便于针对于脚裸等部位进行治疗。因而,通过合理设置驱动装置50,可方便于对治疗者的不同位置的部位进行治疗,并方便于灵活使用。

所述水平驱动机构52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平移座5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56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座55固定连接。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可带动平移座51水平移动,通过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可带动升降座55升降。而通过将水平驱动机构52采用第一气缸,升降驱动机构56采用第二气缸,可方便于安装。

所述转动架53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呈相对设置的两竖杆71、以及连接在该两竖杆71上端之间的连接梁72;所述载体10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11可转动地插装在其中一竖杆71上,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插装在另一竖杆71上。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提高载体10支撑的稳定性。

具体的,各竖杆71均通过螺栓与连接梁72固定连接,所述竖杆71的上端设置有一朝上延伸的插装部(图未示),所述连接梁72上设置有与该两竖杆71的插装部分别一一对应的两插装孔,所述竖杆71的插装部插装在对应的插装孔内,从而方便于安装定位。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60包括固定在连接梁72上的第二电机61、固定在第二电机61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63、固定在第一转动轴11上的从动带轮64、以及绕设于主动带轮63和从动带轮64上的同步带62。在使用时,第二电机61工作,可带动主动带轮63转动,从而可通过同步带62带动从动带轮64转动,以带动第一转动轴11连同载体10转动。而通过将转动驱动机构60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安装的同时,并可充分利用空间。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