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手肘骨折后恢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0196发布日期:2018-11-09 17:4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用手肘骨折后恢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恢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用手肘骨折后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骨科中,骨折以四肢骨折较多,手肘的骨折在治疗后用绷带吊着无法进行使用,因此需要定期的进行康复训练,加快康复速度,以免长久吊着导致上肢肌肉萎缩退化,一般通过上肢训练为手臂拉动骨折专用床上的把手进行,但有的病人在训练时容易出现手滑情况,身体直接后仰躺在床上,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病人手臂拉动骨折专用床上的把手进行,但有的病人在训练时容易出现手滑情况,身体直接后仰躺在床上,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对手臂进行固定进行康复训练,避免病人倒下受到伤害的骨科用手肘骨折后恢复装置。

一种骨科用手肘骨折后恢复装置,包括有横板、支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踏板、第一拉线、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弧形轨道、第二滑块、第一弹簧、弧形安装座、弧形板、软垫、第二弹簧、弧形放置框、绑带和双槽滑轮,横板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腿,横板右侧开有第一导线孔,横板底部右侧安装有第一滑轮,横板底部左侧安装有双槽滑轮和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位于双槽滑轮右侧,第一滑轨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第一滑块左侧面安装有踏板,横板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二滑轮,横板顶部左侧安装有弧形安装座,弧形安装座内设有弧形板,弧形板内侧面安装有软垫,弧形板外侧面与弧形安装座内侧面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二弹簧,弧形安装座右侧顶部转动式的安装有弧形放置框,弧形放置框外侧面上部安装有绑带,弧形放置框外侧面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拉线,第一拉线尾端绕过第二滑轮穿过第一导线孔,再绕过第一滑轮和双槽滑轮与踏板顶部右侧连接,横板顶部右侧安装有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位于第二滑轮左侧,弧形轨道上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弧形轨道滑动配合,第二滑块左侧面与弧形轨道内侧面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滑块前侧面与弧形放置框后侧面上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一按摩装置,第一按摩装置包括有框体、活动板、活动杆、第一按摩辊、第三弹簧、导杆和推板,弧形放置框前后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开口,弧形放置框外侧面前后两侧都安装有框体,框体内设有活动板,前后两侧活动板内侧面都均匀间隔的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外端与凹槽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活动杆内端安装有第一按摩辊,第一按摩辊位于弧形放置框内,前侧框体前侧中部与后侧框体后侧中部都对称式的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导杆,导杆内端与活动板接触,上下两侧导杆外端之间安装有推板。

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二按摩装置,第二按摩装置包括有活动块、第二按摩辊、7型板、第二滑轨、第三滑块、第四弹簧、第二拉线和第三滑轮,弧形放置框外侧面右侧中部安装有7型板,7型板内右侧面安装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第三滑块顶部与7型板内顶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三滑块左侧面安装有活动块,活动块左侧面均匀间隔的转动式安装有第二按摩辊,弧形放置框右侧下部开有第二开口,活动块位于第二开口内,横板左侧开有第二导线孔,横板底部左侧安装有第三滑轮,活动块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拉线,第二拉线尾端穿过第二导线孔,再绕过第三滑轮和双槽滑轮与踏板顶部右侧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五弹簧、套筒和第四滑轮,7型板内右侧面下部安装有套筒,套筒内设有滑杆,滑杆右端与套筒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滑杆左端安装有第四滑轮,第二拉线与第四滑轮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有齿块、卡杆和第六弹簧,活动板顶部与底部都均匀间隔的安装有齿块,前侧框体顶部和底部后侧与后侧框体顶部和底部前侧都开有导孔,导孔内设有卡杆,卡杆与齿块接触配合,上方卡杆内顶部与框体外顶部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下方卡杆内底部与框体外底部之间也连接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套在卡杆上。

首先病人将手肘放入弧形板内,软垫与手肘接触使病人更舒服的放置,且将手臂放入弧形放置框内,再用绑带将病人的手绑住,因第一弹簧的作用,病人即可踩动踏板上下移动,踏板上下移动通过第一拉线拉动弧形放置框上下摆动,弧形放置框上下摆动带动病人的手臂上下摆动,手臂上下移动对手肘骨折处进行锻炼恢复。当病人手肘锻炼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停止踩动踏板,将绑带松开,即可将手臂从弧形放置框内取出。

当病人的手臂放置在弧形放置框内固定后,即可推动推板向内移动,推板向内移动带动导杆向内移动,导杆向内移动推动活动板向内移动,活动板向内移动带动活动杆向内移动,活动杆向内移动带动第一按摩辊向内移动,当第一按摩辊向内移动与病人手臂接触时,即可停止推动推板,因第三弹簧的作用,第一按摩辊一直与病人手臂接触,进而当病人踩动踏板对手肘骨折处进行锻炼恢复时,弧形放置框上下摆动同时带动第一按摩辊上下摆动,进而第一按摩辊上下摆动在病人手臂上滚动对其两边进行按摩。当病人手肘骨折处锻炼恢复至合适的时间后,停止踩动踏板,第一按摩辊也就停止摆动,即可拉动推板向外移动恢复至原位,再拉动活动板通过活动杆带动第一按摩辊向外移动恢复至原位即可。如此,能促进病人手臂的血液循环,进而锻炼效果更好。

当病人的手臂放置在弧形放置框内时,病人的手臂与第二按摩辊接触,当病人踩动踏板时,踏板上下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拉线上下移动,第二拉线上下移动带动活动块上下移动,活动块上下移动带动第二按摩辊上下移动,第二按摩辊上下移动对病人的手臂进一步的按摩。当病人手肘骨折处锻炼至合适的时间后,停止踩动踏板,进而第二按摩辊也就停止移动。如此,对手臂进一步的按摩,能使病人更舒服的进行锻炼恢复。

当第二拉线拉动活动块向下移动时,第四滑轮起导向作用,进而防止第二拉线与7型板接触导致磨损。

当病人的手臂位于弧形放置框内时,即可推动推板向内移动,进而使活动板向内移动,活动板向内移动带动齿块向内移动,因第六弹簧的作用,卡杆在齿块上滑动,当活动板向内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停止推动推板,进而卡杆与齿块配合将活动板固定,病人即可开始进行手肘骨折处锻炼。当病人锻炼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拉动卡杆向上移动,第六弹簧拉伸,卡杆向上移动与齿块脱离,即可推动活动板向外移动恢复至原位,松开卡杆,因第六弹簧的作用,卡杆向下移动与齿块接触将活动板固定。如此,可防止病人在进行手肘锻炼时,第一按摩辊移动影响按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将手臂放入弧形放置框内,再通过绑带绑住固定,并且通过脚踩动踏板进行手肘骨折处锻炼恢复,方便快捷,无需手发力,通过第一按摩装置和第二按摩装置,则能在进行锻炼恢复时,使病人的手臂更加舒服,促进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放置框的第一种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按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放置框的第二种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横板,2、支腿,3、第一滑轨,4、第一滑块,5、踏板,6、第一拉线,7、第一滑轮,8、第一导线孔,9、第二滑轮,10、弧形轨道,11、第二滑块,12、第一弹簧,13、弧形安装座,14、弧形板,15、软垫,16、第二弹簧,17、弧形放置框,18、绑带,19、双槽滑轮,20、第一按摩装置,201、框体,202、活动板,203、凹槽,204、活动杆,205、第一按摩辊,206、第三弹簧,207、通孔,208、导杆,209、推板,2010、第一开口,21、第二按摩装置,211、第二开口,212、活动块,213、第二按摩辊,214、7型板,215、第二滑轨,216、第三滑块,217、第四弹簧,218、第二拉线,219、第二导线孔,2110、第三滑轮,22、第五弹簧,23、套筒,24、第四滑轮,25、滑杆,26、齿块,27、导孔,28、卡杆,29、第六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骨科用手肘骨折后恢复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横板1、支腿2、第一滑轨3、第一滑块4、踏板5、第一拉线6、第一滑轮7、第二滑轮9、弧形轨道10、第二滑块11、第一弹簧12、弧形安装座13、弧形板14、软垫15、第二弹簧16、弧形放置框17、绑带18和双槽滑轮19,横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腿2,横板1右侧开有第一导线孔8,横板1底部右侧安装有第一滑轮7,横板1底部左侧安装有双槽滑轮19和第一滑轨3,第一滑轨3位于双槽滑轮19右侧,第一滑轨3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滑块4,第一滑块4与第一滑轨3滑动配合,第一滑块4左侧面安装有踏板5,横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二滑轮9,横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弧形安装座13,弧形安装座13内设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内侧面安装有软垫15,弧形板14外侧面与弧形安装座13内侧面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二弹簧16,弧形安装座13右侧顶部转动式的安装有弧形放置框17,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上部安装有绑带18,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拉线6,第一拉线6尾端绕过第二滑轮9穿过第一导线孔8,再绕过第一滑轮7和双槽滑轮19与踏板5顶部右侧连接,横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弧形轨道10,弧形轨道10位于第二滑轮9左侧,弧形轨道10上设有第二滑块11,第二滑块11与弧形轨道10滑动配合,第二滑块11左侧面与弧形轨道10内侧面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二滑块11前侧面与弧形放置框17后侧面上部连接。

实施例2

一种骨科用手肘骨折后恢复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横板1、支腿2、第一滑轨3、第一滑块4、踏板5、第一拉线6、第一滑轮7、第二滑轮9、弧形轨道10、第二滑块11、第一弹簧12、弧形安装座13、弧形板14、软垫15、第二弹簧16、弧形放置框17、绑带18和双槽滑轮19,横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腿2,横板1右侧开有第一导线孔8,横板1底部右侧安装有第一滑轮7,横板1底部左侧安装有双槽滑轮19和第一滑轨3,第一滑轨3位于双槽滑轮19右侧,第一滑轨3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滑块4,第一滑块4与第一滑轨3滑动配合,第一滑块4左侧面安装有踏板5,横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二滑轮9,横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弧形安装座13,弧形安装座13内设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内侧面安装有软垫15,弧形板14外侧面与弧形安装座13内侧面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二弹簧16,弧形安装座13右侧顶部转动式的安装有弧形放置框17,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上部安装有绑带18,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拉线6,第一拉线6尾端绕过第二滑轮9穿过第一导线孔8,再绕过第一滑轮7和双槽滑轮19与踏板5顶部右侧连接,横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弧形轨道10,弧形轨道10位于第二滑轮9左侧,弧形轨道10上设有第二滑块11,第二滑块11与弧形轨道10滑动配合,第二滑块11左侧面与弧形轨道10内侧面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二滑块11前侧面与弧形放置框17后侧面上部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按摩装置20,第一按摩装置20包括有框体201、活动板202、活动杆204、第一按摩辊205、第三弹簧206、导杆208和推板209,弧形放置框17前后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开口2010,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前后两侧都安装有框体201,框体201内设有活动板202,前后两侧活动板202内侧面都均匀间隔的开有凹槽203,凹槽203内设有活动杆204,活动杆204外端与凹槽203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06,活动杆204内端安装有第一按摩辊205,第一按摩辊205位于弧形放置框17内,前侧框体201前侧中部与后侧框体201后侧中部都对称式的开有通孔207,通孔207内设有导杆208,导杆208内端与活动板202接触,上下两侧导杆208外端之间安装有推板209。

实施例3

一种骨科用手肘骨折后恢复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横板1、支腿2、第一滑轨3、第一滑块4、踏板5、第一拉线6、第一滑轮7、第二滑轮9、弧形轨道10、第二滑块11、第一弹簧12、弧形安装座13、弧形板14、软垫15、第二弹簧16、弧形放置框17、绑带18和双槽滑轮19,横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腿2,横板1右侧开有第一导线孔8,横板1底部右侧安装有第一滑轮7,横板1底部左侧安装有双槽滑轮19和第一滑轨3,第一滑轨3位于双槽滑轮19右侧,第一滑轨3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滑块4,第一滑块4与第一滑轨3滑动配合,第一滑块4左侧面安装有踏板5,横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二滑轮9,横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弧形安装座13,弧形安装座13内设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内侧面安装有软垫15,弧形板14外侧面与弧形安装座13内侧面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二弹簧16,弧形安装座13右侧顶部转动式的安装有弧形放置框17,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上部安装有绑带18,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拉线6,第一拉线6尾端绕过第二滑轮9穿过第一导线孔8,再绕过第一滑轮7和双槽滑轮19与踏板5顶部右侧连接,横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弧形轨道10,弧形轨道10位于第二滑轮9左侧,弧形轨道10上设有第二滑块11,第二滑块11与弧形轨道10滑动配合,第二滑块11左侧面与弧形轨道10内侧面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二滑块11前侧面与弧形放置框17后侧面上部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按摩装置20,第一按摩装置20包括有框体201、活动板202、活动杆204、第一按摩辊205、第三弹簧206、导杆208和推板209,弧形放置框17前后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开口2010,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前后两侧都安装有框体201,框体201内设有活动板202,前后两侧活动板202内侧面都均匀间隔的开有凹槽203,凹槽203内设有活动杆204,活动杆204外端与凹槽203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06,活动杆204内端安装有第一按摩辊205,第一按摩辊205位于弧形放置框17内,前侧框体201前侧中部与后侧框体201后侧中部都对称式的开有通孔207,通孔207内设有导杆208,导杆208内端与活动板202接触,上下两侧导杆208外端之间安装有推板209。

还包括有第二按摩装置21,第二按摩装置21包括有活动块212、第二按摩辊213、7型板214、第二滑轨215、第三滑块216、第四弹簧217、第二拉线218和第三滑轮2110,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右侧中部安装有7型板214,7型板214内右侧面安装有第二滑轨215,第二滑轨215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三滑块216,第三滑块216与第二滑轨215滑动配合,第三滑块216顶部与7型板214内顶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17,第三滑块216左侧面安装有活动块212,活动块212左侧面均匀间隔的转动式安装有第二按摩辊213,弧形放置框17右侧下部开有第二开口211,活动块212位于第二开口211内,横板1左侧开有第二导线孔219,横板1底部左侧安装有第三滑轮2110,活动块212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拉线218,第二拉线218尾端穿过第二导线孔219,再绕过第三滑轮2110和双槽滑轮19与踏板5顶部右侧连接。

实施例4

一种骨科用手肘骨折后恢复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横板1、支腿2、第一滑轨3、第一滑块4、踏板5、第一拉线6、第一滑轮7、第二滑轮9、弧形轨道10、第二滑块11、第一弹簧12、弧形安装座13、弧形板14、软垫15、第二弹簧16、弧形放置框17、绑带18和双槽滑轮19,横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腿2,横板1右侧开有第一导线孔8,横板1底部右侧安装有第一滑轮7,横板1底部左侧安装有双槽滑轮19和第一滑轨3,第一滑轨3位于双槽滑轮19右侧,第一滑轨3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滑块4,第一滑块4与第一滑轨3滑动配合,第一滑块4左侧面安装有踏板5,横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二滑轮9,横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弧形安装座13,弧形安装座13内设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内侧面安装有软垫15,弧形板14外侧面与弧形安装座13内侧面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二弹簧16,弧形安装座13右侧顶部转动式的安装有弧形放置框17,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上部安装有绑带18,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拉线6,第一拉线6尾端绕过第二滑轮9穿过第一导线孔8,再绕过第一滑轮7和双槽滑轮19与踏板5顶部右侧连接,横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弧形轨道10,弧形轨道10位于第二滑轮9左侧,弧形轨道10上设有第二滑块11,第二滑块11与弧形轨道10滑动配合,第二滑块11左侧面与弧形轨道10内侧面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二滑块11前侧面与弧形放置框17后侧面上部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按摩装置20,第一按摩装置20包括有框体201、活动板202、活动杆204、第一按摩辊205、第三弹簧206、导杆208和推板209,弧形放置框17前后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开口2010,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前后两侧都安装有框体201,框体201内设有活动板202,前后两侧活动板202内侧面都均匀间隔的开有凹槽203,凹槽203内设有活动杆204,活动杆204外端与凹槽203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06,活动杆204内端安装有第一按摩辊205,第一按摩辊205位于弧形放置框17内,前侧框体201前侧中部与后侧框体201后侧中部都对称式的开有通孔207,通孔207内设有导杆208,导杆208内端与活动板202接触,上下两侧导杆208外端之间安装有推板209。

还包括有第二按摩装置21,第二按摩装置21包括有活动块212、第二按摩辊213、7型板214、第二滑轨215、第三滑块216、第四弹簧217、第二拉线218和第三滑轮2110,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右侧中部安装有7型板214,7型板214内右侧面安装有第二滑轨215,第二滑轨215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三滑块216,第三滑块216与第二滑轨215滑动配合,第三滑块216顶部与7型板214内顶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17,第三滑块216左侧面安装有活动块212,活动块212左侧面均匀间隔的转动式安装有第二按摩辊213,弧形放置框17右侧下部开有第二开口211,活动块212位于第二开口211内,横板1左侧开有第二导线孔219,横板1底部左侧安装有第三滑轮2110,活动块212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拉线218,第二拉线218尾端穿过第二导线孔219,再绕过第三滑轮2110和双槽滑轮19与踏板5顶部右侧连接。

还包括有第五弹簧22、套筒23和第四滑轮24,7型板214内右侧面下部安装有套筒23,套筒23内设有滑杆25,滑杆25右端与套筒23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22,滑杆25左端安装有第四滑轮24,第二拉线218与第四滑轮24接触。

实施例5

一种骨科用手肘骨折后恢复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横板1、支腿2、第一滑轨3、第一滑块4、踏板5、第一拉线6、第一滑轮7、第二滑轮9、弧形轨道10、第二滑块11、第一弹簧12、弧形安装座13、弧形板14、软垫15、第二弹簧16、弧形放置框17、绑带18和双槽滑轮19,横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腿2,横板1右侧开有第一导线孔8,横板1底部右侧安装有第一滑轮7,横板1底部左侧安装有双槽滑轮19和第一滑轨3,第一滑轨3位于双槽滑轮19右侧,第一滑轨3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滑块4,第一滑块4与第一滑轨3滑动配合,第一滑块4左侧面安装有踏板5,横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二滑轮9,横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弧形安装座13,弧形安装座13内设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内侧面安装有软垫15,弧形板14外侧面与弧形安装座13内侧面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二弹簧16,弧形安装座13右侧顶部转动式的安装有弧形放置框17,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上部安装有绑带18,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拉线6,第一拉线6尾端绕过第二滑轮9穿过第一导线孔8,再绕过第一滑轮7和双槽滑轮19与踏板5顶部右侧连接,横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弧形轨道10,弧形轨道10位于第二滑轮9左侧,弧形轨道10上设有第二滑块11,第二滑块11与弧形轨道10滑动配合,第二滑块11左侧面与弧形轨道10内侧面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二滑块11前侧面与弧形放置框17后侧面上部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按摩装置20,第一按摩装置20包括有框体201、活动板202、活动杆204、第一按摩辊205、第三弹簧206、导杆208和推板209,弧形放置框17前后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开口2010,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前后两侧都安装有框体201,框体201内设有活动板202,前后两侧活动板202内侧面都均匀间隔的开有凹槽203,凹槽203内设有活动杆204,活动杆204外端与凹槽203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06,活动杆204内端安装有第一按摩辊205,第一按摩辊205位于弧形放置框17内,前侧框体201前侧中部与后侧框体201后侧中部都对称式的开有通孔207,通孔207内设有导杆208,导杆208内端与活动板202接触,上下两侧导杆208外端之间安装有推板209。

还包括有第二按摩装置21,第二按摩装置21包括有活动块212、第二按摩辊213、7型板214、第二滑轨215、第三滑块216、第四弹簧217、第二拉线218和第三滑轮2110,弧形放置框17外侧面右侧中部安装有7型板214,7型板214内右侧面安装有第二滑轨215,第二滑轨215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三滑块216,第三滑块216与第二滑轨215滑动配合,第三滑块216顶部与7型板214内顶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17,第三滑块216左侧面安装有活动块212,活动块212左侧面均匀间隔的转动式安装有第二按摩辊213,弧形放置框17右侧下部开有第二开口211,活动块212位于第二开口211内,横板1左侧开有第二导线孔219,横板1底部左侧安装有第三滑轮2110,活动块212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拉线218,第二拉线218尾端穿过第二导线孔219,再绕过第三滑轮2110和双槽滑轮19与踏板5顶部右侧连接。

还包括有第五弹簧22、套筒23和第四滑轮24,7型板214内右侧面下部安装有套筒23,套筒23内设有滑杆25,滑杆25右端与套筒23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22,滑杆25左端安装有第四滑轮24,第二拉线218与第四滑轮24接触。

还包括有齿块26、卡杆28和第六弹簧29,活动板202顶部与底部都均匀间隔的安装有齿块26,前侧框体201顶部和底部后侧与后侧框体201顶部和底部前侧都开有导孔27,导孔27内设有卡杆28,卡杆28与齿块26接触配合,上方卡杆28内顶部与框体201外顶部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29,下方卡杆28内底部与框体201外底部之间也连接有第六弹簧29,第六弹簧29套在卡杆28上。

首先病人将手肘放入弧形板14内,软垫15与手肘接触使病人更舒服的放置,且将手臂放入弧形放置框17内,再用绑带18将病人的手绑住,因第一弹簧12的作用,病人即可踩动踏板5上下移动,踏板5上下移动通过第一拉线6拉动弧形放置框17上下摆动,弧形放置框17上下摆动带动病人的手臂上下摆动,手臂上下移动对手肘骨折处进行锻炼恢复。当病人手肘锻炼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停止踩动踏板5,将绑带18松开,即可将手臂从弧形放置框17内取出。

当病人的手臂放置在弧形放置框17内固定后,即可推动推板209向内移动,推板209向内移动带动导杆208向内移动,导杆208向内移动推动活动板202向内移动,活动板202向内移动带动活动杆204向内移动,活动杆204向内移动带动第一按摩辊205向内移动,当第一按摩辊205向内移动与病人手臂接触时,即可停止推动推板209,因第三弹簧206的作用,第一按摩辊205一直与病人手臂接触,进而当病人踩动踏板5对手肘骨折处进行锻炼恢复时,弧形放置框17上下摆动同时带动第一按摩辊205上下摆动,进而第一按摩辊205上下摆动在病人手臂上滚动对其两边进行按摩。当病人手肘骨折处锻炼恢复至合适的时间后,停止踩动踏板5,第一按摩辊205也就停止摆动,即可拉动推板209向外移动恢复至原位,再拉动活动板202通过活动杆204带动第一按摩辊205向外移动恢复至原位即可。如此,能促进病人手臂的血液循环,进而锻炼效果更好。

当病人的手臂放置在弧形放置框17内时,病人的手臂与第二按摩辊213接触,当病人踩动踏板5时,踏板5上下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拉线218上下移动,第二拉线218上下移动带动活动块212上下移动,活动块212上下移动带动第二按摩辊213上下移动,第二按摩辊213上下移动对病人的手臂进一步的按摩。当病人手肘骨折处锻炼至合适的时间后,停止踩动踏板5,进而第二按摩辊213也就停止移动。如此,对手臂进一步的按摩,能使病人更舒服的进行锻炼恢复。

当第二拉线218拉动活动块212向下移动时,第四滑轮24起导向作用,进而防止第二拉线218与7型板214接触导致磨损。

当病人的手臂位于弧形放置框17内时,即可推动推板209向内移动,进而使活动板202向内移动,活动板202向内移动带动齿块26向内移动,因第六弹簧29的作用,卡杆28在齿块26上滑动,当活动板202向内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停止推动推板209,进而卡杆28与齿块26配合将活动板202固定,病人即可开始进行手肘骨折处锻炼。当病人锻炼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拉动卡杆28向上移动,第六弹簧29拉伸,卡杆28向上移动与齿块26脱离,即可推动活动板202向外移动恢复至原位,松开卡杆28,因第六弹簧29的作用,卡杆28向下移动与齿块26接触将活动板202固定。如此,可防止病人在进行手肘锻炼时,第一按摩辊205移动影响按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