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脐贴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52704发布日期:2018-08-24 20:07阅读:25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尤其是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脐贴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只是针对症状用一些药。中药治疗本病多为口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获得新型高效的可适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本发明人对此经过大量的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充分的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配方,所述中药配方包括石斛17-20份、香櫞皮12-15份,木香7-10份、沉香2-5份、鬼子红5-8份、猴头菇6-9份、猪苦胆3-6份、神曲7-10份、炒鸡内金7-10g份乌药6-9份、石菖蒲6-9份、沙参6-9份、麦冬6-9份。

作为一种示例性例举,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以重量份计,其具体组分含量如下:

石斛20份、香櫞皮12份,木香10份、沉香2份、鬼子红5份、猴头菇6份、猪苦胆6份、神曲10份、炒鸡内金10份、乌药6份、石菖蒲6份、沙参6份、麦冬6份。

如上述的脐贴,其制备方法为: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香橼皮、木香、沉香提取挥发油;2)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其它各类药材混合均匀,加入10倍体积的水熬制,沸腾后改小火再煎药20分钟,将熬制的中药药液倒入容器中,原药渣再加入10倍体积的水重复煎药一遍,将药渣倒掉,将两次熬制的中药药液混入一起蒸发,把多余的水份蒸发掉,得到像膏状的中药制剂;3)向上述膏状中药制剂中加入步骤1)提取的挥发油、一定量的促渗剂和保湿剂,涂到无纺布上,制备成脐贴。

所述促渗剂可为薄荷油、柠檬油、桉油、丁香油、蛇床子油、当归挥发油、松节油等。

所述保湿剂可为甘油、凡士林、蜂蜡等。

如上所述的脐贴,其使用方法为:外敷肚脐治疗,每次贴24小时,隔日一次。

有益效果:脐贴为外用制剂,肚脐即为神阙穴,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对人体中的外表物质有强大的收引作用,也是腹壁最薄的地方,穴位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上述脐贴中药配方多选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中药,在临床中证明都是对萎缩性胃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本处方中有一些中药具有挥发性,同时添加一些具有挥发性的中药增加了对腹壁的透过率,提高了疗效。本发明所述的脐贴提供了一种除了内服药物以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外治方式。具有方便、快捷、有效的优势。本发明所述脐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现有内服药物配合使用,提高了治疗效率。

主要成分的药性:

1)、石斛:性味归经:微寒;甘;归胃、肾经

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石斛对肠管有兴奋作用,可使收缩幅度增加。药理试验表明,口服石斛煎剂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石斛碱与非西汀药效相似而作用较弱,石斛浸膏能刺激小肠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胃肠蠕动。石斛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收到独特、满意的效果。另外,石斛含有酯类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及抗血小板凝结的作用,可改善胃组织的血液循环。

2)香橼皮:

性味归经:辛、酸,无毒。

功能主治:下气,去痰水,心下气痛。本品为健胃驱气药,用于消化不良、胸闷痰多、呕吐等症;对于慢性胃炎,神经性胃痛(胃气痛)较为适宜。

本品含枸橼酸、维生素(c、p)、橙皮甙、柠檬酸、苹果酸、果胶、鞣质。对慢性胃炎、神经性胃痛疗效较佳。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能促进肠胃里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排除肠内积气,并有祛痰作用。

3)木香: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止痛、理气疏肝、健脾消滞。

本品辛温香散,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气,尤其善行胃肠之气而止痛,兼有健脾消食之功,凡脾胃大肠气滞所致诸证均为常用之品。4)沉香: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肾、肺经

功效:降气温中,暖肾助阳。

主治: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

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木香与沉香配合使用,具有补气行气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组分按重量分数组成(每份1g)

石斛17份、香櫞皮12份,木香7份、沉香2份、鬼子红5份、猴头菇6份、猪苦胆3份、神曲7份、炒鸡内金7份、乌药6份、石菖蒲6份、沙参6份、麦冬6份。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香橼皮、木香、沉香提取挥发油;2)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其它各类药材混合均匀,加入10倍体积的水熬制,沸腾后改小火再煎药20分钟,将熬制的中药药液倒入容器中,原药渣再加入10倍体积的水重复煎药一遍,将药渣倒掉,将两次熬制的中药药液混入一起蒸发,把多余的水份蒸发掉,得到像膏状的中药制剂;3)向上述膏状中药制剂中加入步骤1)提取的挥发油、一定量的促渗剂和保湿剂,涂到无纺布上,制备成脐贴。

外敷肚脐治疗,每次贴24小时,隔日一次。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组分按重量分数组成(每份1g)

石斛20份、香櫞皮15份,木香10份、沉香5份、鬼子红8份、猴头菇9份、猪苦胆6份、神曲10份、炒鸡内金10g份乌药9份、石菖蒲9份、沙参9份、麦冬9份。

具体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组分按重量分数组成(每份1g)

石斛20份、香櫞皮12份,木香10份、沉香2份、鬼子红5份、猴头菇6份、猪苦胆6份、神曲10份、炒鸡内金10份、乌药6份、石菖蒲6份、沙参6份、麦冬6份。

具体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性能测试试验:

本发明所述脐贴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功效。

试验对象:200名,患有萎缩性胃炎。

试验方法:

将2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口服药组100人,年龄30-70岁,病程6个月-2年;脐贴组100人,年龄28-68岁,病程7个月-2年。

小结: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治疗后的复发率脐贴组明显低于口服药组(见表1)。

表12组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例(%)]

病例及临床效果:

本发明所述中药配方在治疗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1)刘女士,55岁,患萎缩性胃炎3年,时有胃部疼痛,不思饮食腹胀,嗳气吞酸,生气后疼痛加重,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使用本发明所述中药配方制备的脐贴治疗3月后,胃部疼痛明显缓解,食量增加。分析:此类病人因肝郁气滞化火犯胃,本发明所述中药配方制备的脐贴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达到治疗效果。

2)李女士,43岁,患萎缩性胃炎2年。患者多年来时有胃脘疼痛,多为刺痛,疼痛呈阵发性,痛甚则反射至肩背,口渴,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舌暗红,舌边有瘀斑,苔薄黄,脉涩。使用本发明所述中药配方制备的脐贴治疗3个月后,用药后胃脘疼明显减轻,无口渴,二便正常,患者症状消失,临床治愈。解析:此类病人因气滞日久而致血瘀,本发明所述中药配方制备的脐贴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达到治疗效果。

3)刘先生,48岁。患萎缩性胃炎2年,时有胃部隐隐作痛,胃中有嘈杂感。伴口干舌燥,多汗,尤其夜间汗多,烦躁,消瘦,乏力本发明所述中药配方制备的脐贴3个月后,患者胃部疼痛及嘈杂感消失,无口干口渴,出汗及乏力感减轻,体重增加。解析:针对此类胃阴虚病症,本发明所述中药配方制备的脐贴具有滋阴健脾,养胃和中的功效,达到治疗效果。

综上,本发明所述脐贴具有药效持久,复发率低的优势,可以与口服药物一同使用,提高治疗的效率。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