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制剂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4580发布日期:2018-11-17 00:4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剂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解酒制剂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较为常见的白酒生产是通过发酵、蒸馏、陈藏、调配的工艺流程进行的,也有通过勾兑配制的方法生产白酒,但无论采用那种方法生产出的白酒,其酒精含量高,人们饮用后均有不良反应,如果人体具备乙醇脱氢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如果体内缺少乙醇脱氢酶,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醇继续留在体内,就会发生头闷、恶心呕吐,严重者会昏迷不适,出现酒醉症状,如何更好的有助于酒后乙醇在身体内较快分解,达到饮酒不伤身的目的,是需要研究的极有意义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解酒制剂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材初处理:选择无虫害、无腐烂、无伤残的优质桑葚、山楂、枳椇子、砂仁、薄荷、葛花、葛根,然后用清洁水充分洗涤,去除附着在果实表皮污物和残留农药等有害物质、杂质或者影响质量或口感的成分,清洗后沥干备用;

(二)浸泡:将清洗后沥干后的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分别用原酒浸泡七天,备用;

(三)发酵:将浸泡后的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与清洗破

碎后的山楂、桑葚进行混合灭菌,然后将上述混合物加入缸中,加入纯净水进行发酵,所述的纯净水用量为混合物质量的25%,发酵时间为15天,温度控制在16℃-25℃,发酵后制成酒培,备用;

(四)蒸馏:在甑中加入沸水,沸水用量为酒培质量的5%,然后将发酵好的酒培疏松均匀地旋撒入甑中,装满,盖上甑盖,加好密封水,进行蒸馏,蒸馏时间0.5-1小时,温度为100℃-120℃,在蒸馏过程中取得解酒制剂;

(五)贮藏:将蒸出解酒制剂装入陶瓷罐中贮藏待用。

进一步的用于浸泡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的原酒酒精度为20%vol。

进一步的所用的山楂:桑葚: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酒曲的质量比为50:25:2:3:1:2:2:15。

进一步的所用的山楂:桑葚: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酒曲的质量比为60:30:2:3:1:2: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解酒制剂的使用方法:

方法是将解酒制剂勾兑于白酒中,勾兑体积比例为解酒制剂:白酒是1:900-1:10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本发明研制生产的解酒制剂勾兑入酒中协助酒精在人体内加快分解,酒后不易晕头,口感香醇柔和,缓解酒后头闷、恶心呕吐、等喝酒后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详细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种解酒制剂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实施例一:

(一)选材初处理:选择无虫害、无腐烂、无伤残的优质桑葚、山楂、枳椇子、砂仁、薄荷、葛花、葛根,然后用清洁水充分洗涤,去除附着在果实表皮污物和残留农药,清洗沥干后备用;

山楂、桑葚清洗沥干后进行破碎;

(二)浸泡:将清洗后沥干后的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药材分别用原酒浸泡七天,备用,浸泡药材时最好选用酒精度为20%vol的原酒。

(三)发酵:将浸泡后的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与清洗破碎后的山楂、桑葚进行混合灭菌,取灭菌的山楂:桑葚: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洒曲按照质量比为50:25:2:3:1:2:2:15进行混合;

然后将上述混合物加入缸中,再加入纯净水进行发酵,所述的纯净水用量为混合物质量的25%,发酵时间为15天,温度控制在16℃-25℃,发酵后制成酒培,备用;

(四)蒸馏:在甑中加入沸水,沸水用量为酒培质量的5%,然后将发酵好的酒培疏松均匀地旋撒入甑中,为保持疏松均匀上汽平稳,酒培上甑时应疏松均匀地旋散上甑;

待装满甑时,盖上甑盖,加好密封水,进行蒸馏,蒸馏时间0.5-1小时,温度为100℃-120℃;

在蒸馏过程中安放好接制剂的容器,随着蒸馏的时间的延长,解酒制剂的成分混杂,纯度不同,一般根据蒸馏液的酒花泡沫进行判断,当酒花比较小并比较稳定时,这个阶段取得的蒸馏液作为解酒制剂最好;

(五)贮藏:将蒸出解酒制剂装入陶瓷罐中贮藏待用;

一般将该制剂贮藏1年以上,在使用时将该制剂与白酒进行勾兑,经过对喝酒人群进行测试,在一定的程度上都能缓解酒后易晕头、头闷、恶心呕吐等喝酒后症状。

经试验勾兑体积比例解酒制剂:白酒为1:1000时,得到的混合液的白酒好喝不上头,喝醉不难受的效果最明显。

实施例二:

(一)选材初处理:选择无虫害、无腐烂、无伤残的优质桑葚、山楂、枳椇子、砂仁、薄荷、葛花、葛根,然后用清洁水充分洗涤,去除附着在果实表皮污物和残留农药,清洗沥干后备用;

山楂、桑葚清洗沥干后进行破碎;

(二)浸泡:将清洗后沥干后的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药材分别用原酒浸泡七天,备用,浸泡药材时最好选用酒精度为20%vol的原酒。

(三)发酵:将浸泡后的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与清洗破碎后的山楂、桑葚进行混合灭菌,取灭菌的山楂:桑葚: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洒曲按照质量比为60:30:2:3:1:2:2进行混合;

然后将上述混合物加入缸中,再加入纯净水进行发酵,所述的纯净水用量为混合物质量的25%,发酵时间为15天,温度控制在16℃-25℃,发酵后制成酒培,备用;

(四)蒸馏:在甑中加入沸水,沸水用量为酒培质量的5%,然后将发酵好的酒培疏松均匀地旋撒入甑中,为保持疏松均匀上汽平稳,酒培上甑时应疏松均匀地旋散上甑;

待装满甑时,盖上甑盖,加好密封水,进行蒸馏,蒸馏时间0.5-1小时,温度为100℃-120℃;

在蒸馏过程中安放好接制剂的容器,随着蒸馏的时间的延长,解酒制剂的成分混杂,纯度不同,一般根据蒸馏液的酒花泡沫进行判断,当酒花比较小并比较稳定时,这个阶段取得的蒸馏液作为解酒制剂最好;

(五)贮藏:将蒸出解酒制剂装入陶瓷罐中贮藏待用;

一般将该制剂贮藏1年以上,在使用时将该制剂与白酒进行勾兑,经过对喝酒人群进行测试,在一定的程度上都能缓解酒后易晕头、头闷、恶心呕吐等喝酒后症状。

经试验勾兑体积比例解酒制剂:白酒为1:990时,得到的混合液的白酒好喝不上头,喝醉不难受的效果最明显。

实施例三:

(一)选材初处理:选择无虫害、无腐烂、无伤残的优质桑葚、山楂、枳椇子、砂仁、薄荷、葛花、葛根,然后用清洁水充分洗涤,去除附着在果实表皮污物和残留农药,清洗沥干后备用;

山楂、桑葚清洗沥干后进行破碎;

(二)浸泡:将清洗后沥干后的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药材分别用原酒浸泡七天,备用,浸泡药材时最好选用酒精度为20%vol的原酒。

(三)发酵:将浸泡后的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与清洗破碎后的山楂、桑葚进行混合灭菌,取灭菌的山楂:桑葚: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洒曲按照质量比为50:25:2:3:1:2:2:15进行混合;

然后将上述混合物加入缸中,再加入纯净水进行发酵,所述的纯净水用量为混合物质量的25%,发酵时间为15天,温度控制在16℃,发酵后制成酒培,备用;

(四)蒸馏:在甑中加入沸水,沸水用量为酒培质量的5%,然后将发酵好的酒培疏松均匀地旋撒入甑中,为保持疏松均匀上汽平稳,酒培上甑时应疏松均匀地旋散上甑;

待装满甑时,盖上甑盖,加好密封水,进行蒸馏,蒸馏时间1小时,温度为100℃;

在蒸馏过程中安放好接制剂的容器,随着蒸馏的时间的延长,解酒制剂的成分混杂,纯度不同,一般根据蒸馏液的酒花泡沫进行判断,当酒花比较小并比较稳定时,这个阶段取得的蒸馏液作为解酒制剂最好;

(五)贮藏:将蒸出解酒制剂装入陶瓷罐中贮藏待用;

一般将该制剂贮藏1年以上,在使用时将该制剂与白酒进行勾兑,经过对喝酒人群进行测试,勾兑体积比例解酒制剂:白酒为1:950时,在一定的程度上都能缓解酒后易晕头、头闷、恶心呕吐等喝酒后症状。

实施例四:

(一)选材初处理:选择无虫害、无腐烂、无伤残的优质桑葚、山楂、枳椇子、砂仁、薄荷、葛花、葛根,然后用清洁水充分洗涤,去除附着在果实表皮污物和残留农药,清洗沥干后备用;

山楂、桑葚清洗沥干后进行破碎;

(二)浸泡:将清洗后沥干后的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药材分别用原酒浸泡七天,备用,浸泡药材时最好选用酒精度为20%vol的原酒。

(三)发酵:将浸泡后的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与清洗破碎后的山楂、桑葚进行混合灭菌,取灭菌的山楂:桑葚:枳椇子:砂仁:薄荷:葛根:葛花:洒曲按照质量比为60:30:2:3:1:2:2进行混合;

然后将上述混合物加入缸中,再加入纯净水进行发酵,所述的纯净水用量为混合物质量的25%,发酵时间为15天,温度控制在25℃,发酵后制成酒培,备用;

(四)蒸馏:在甑中加入沸水,沸水用量为酒培质量的5%,然后将发酵好的酒培疏松均匀地旋撒入甑中,为保持疏松均匀上汽平稳,酒培上甑时应疏松均匀地旋散上甑;

待装满甑时,盖上甑盖,加好密封水,进行蒸馏,蒸馏时间0.75小时,温度为120℃;

在蒸馏过程中安放好接制剂的容器,随着蒸馏的时间的延长,解酒制剂的成分混杂,纯度不同,一般根据蒸馏液的酒花泡沫进行判断,当酒花比较小并比较稳定时,这个阶段取得的蒸馏液作为解酒制剂最好;

(五)贮藏:将蒸出解酒制剂装入陶瓷罐中贮藏待用;

一般将该制剂贮藏1年以上,在使用时将该制剂与白酒进行勾兑,经过对喝酒人群进行测试,勾兑体积比例解酒制剂:白酒为1:900时,在一定的程度上都能缓解酒后易晕头、头闷、恶心呕吐等喝酒后症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