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胆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6014发布日期:2018-12-08 07:0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肝胆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肝胆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腹腔积液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表现。长期肝腹腔积液的肝病患者容容易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脾功能亢进,会干扰和削弱免疫机制,从而使细菌有机会侵入与复制。肝腹腔积液患者的抵抗力会都不强,容易并发肠道、泌尿系统、呼吸系统道以及胆道感染。腹腔积液对人体危害巨大,如果不及时消除,融入其中的水毒蛋白会损伤人体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直接危及生命。

现有肝胆引流装置功能简单,积液进入引流装置后,因重力原因,积液回流,导致引流不彻底,不能及时将患处的积液排出患者的体外,使用完毕后,清理也变得异常麻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肝胆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肝胆引流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肝胆引流装置,包括橡胶弹性囊和管体,所述橡胶弹性囊表面设有进液口,且所述橡胶弹性囊顶端连接锥形头,且所述橡胶弹性囊底端与螺帽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帽底端与管体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条状支撑块;所述条状支撑块顶端连接弹簧底端;所述弹簧顶端连接底座底端;所述底座顶端连接支杆底端;所述支杆一侧设置扳机,且所述支杆顶部置于橡胶弹性囊内部,且所述支杆表面通过过盈连接环形固定支架,且所述支杆顶端设置支架接头;所述支架接头一侧连接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为圆环结构,且所述第二支架中心设置第一连接管;所述接口与设置在吸收性明胶海绵中心的圆口顶端通过过盈连接;所述吸收性明胶海绵为圆柱状结构并置于第一支架顶端,且所述吸收性明胶海绵中心设置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支架一侧与环形固定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架通过套接引流管顶部;所述引流管顶端通过过盈连接圆口,且所述引流管底部通过管体置于连接管内部;所述管体内部设置两个正方体金属块,且所述管体底端连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端一侧和底端一侧分别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且所述连接管中央一侧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侧连接橡胶手握式加压球;所述连接管底端连接储液箱;所述储液箱顶端设置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置第三阀门;所述储液箱一侧设置刻度条,且所述储液箱底端连接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第四阀门。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位于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直径等于第一连接管直径。

优选的,所述吸收性明胶海绵设置在橡胶弹性囊内部。

优选的,所述两个正方体金属块之间距离等于吸收性明胶海绵高度。

优选的,所述橡胶手握式加压球表面设有防滑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在使用时可以更彻底的排除患处的积液和杂物,吸收性明胶海绵可以将积液吸收,将杂物吸附在吸收性明胶海绵表面,防止积液回流;挤压橡胶手握式加压球,并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第四阀门可以更便捷的将储液箱内的积液排出,大大增加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橡胶弹性囊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吸收性明胶海绵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支杆结构图。

图中:1、锥形头,2、橡胶弹性囊,3、进液口,4、螺帽,5、管体,6、支杆,7、引流管,8、正方体金属块,9、扳机,10、底座,11、弹簧,12、条状支撑块,13、连接管,14、第一阀门,15、进气管,16、橡胶手握式加压球,17、第二阀门,18、储液箱,19、刻度条,20、第三阀门,21、通气管,22、排液管,23、第四阀门,24、吸收性明胶海绵,25、环形固定支架,26、第一支架,27、第二连接管,28、支架接头,29、第二支架,30、第一连接管,31、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肝胆引流装置,包括橡胶弹性囊2和管体5,所述橡胶弹性囊2表面设有进液口3,且所述橡胶弹性囊2顶端连接锥形头1,且所述橡胶弹性囊2底端与螺帽4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帽4底端与管体5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管体5内部设置条状支撑块12;所述条状支撑块12顶端连接弹簧11底端;所述弹簧11顶端连接底座10底端;所述底座10顶端连接支杆6底端;所述支杆6一侧设置扳机9,且所述支杆6顶部置于橡胶弹性囊2内部,且所述支杆6表面通过过盈连接环形固定支架25,且所述支杆6顶端设置支架接头28;所述支架接头28一侧连接第二支架29;所述第二支架29为圆环结构,且所述第二支架29中心设置第一连接管30;所述接口30与设置在吸收性明胶海绵24中心的圆口27顶端通过过盈连接;所述吸收性明胶海绵24为圆柱状结构并置于第一支架26顶端,且所述吸收性明胶海绵24中心设置第二连接管27;所述第一支架26一侧与环形固定支架25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架26通过套接引流管7顶部;所述引流管7顶端通过过盈连接圆口27,且所述引流管7底部通过管体5置于连接管13内部;所述管体5内部设置两个正方体金属块8,且所述管体5底端连接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顶端一侧和底端一侧分别设置第一阀门14和第二阀门17,且所述连接管13中央一侧连接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一侧连接橡胶手握式加压球16;所述连接管13底端连接储液箱18;所述储液箱18顶端设置通气管21,所述通气管21上设置第三阀门20;所述储液箱18一侧设置刻度条19,且所述储液箱18底端连接排液管22;所述排液管22上设置第四阀门2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进气管15位于第一阀门14与第二阀门17之间,便于排除储液箱18内部积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引流管7直径等于第一连接管30直径,便于将吸收性明胶海绵24置于第一支架26与第二支架29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吸收性明胶海绵24设置在橡胶弹性囊2内部,便于吸收性明胶海绵24吸收积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两个正方体金属块8之间距离等于吸收性明胶海绵24高度,有效保护吸收性明胶海绵24的弹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橡胶手握式加压球16表面设有防滑纹31,可以在使用橡胶手握式加压球16时手滑。

本发明在使用时,分别将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7和第三阀门20打开,将第四阀门23关闭,将橡胶弹性囊2置于患处,静置一段时间后,积液通过积液口3流入橡胶弹性囊2内部,橡胶弹性囊2内部积液被吸收性明胶海绵24吸收后,向下扳动扳机9并且压缩弹簧11,扳机9带动支杆6向下运动,支杆6通过环形固定支架25带动第二支架29向下运动,第二支架29压缩吸收性明胶海绵24,吸收性明胶海绵24内积液因挤压流入引流管7内,并且积液通过引流管7流入储液箱18,松开扳机9,弹簧11向上推动底座10,底座10向上推动支杆6,支杆6通过环形固定支架25带动第二支架29向上运动,吸收性明胶海绵24恢复原状,循环操作几次后,积液充满储液箱18,关闭第二阀门17并打开第四阀门23,使储液箱18内积液从排液管22流出,若储液箱18内积液未排除干净,将第一阀门14和第三阀门20关闭,将第四阀门23打开,并且挤压橡胶手握式加压球16,在橡胶手握式加压球16提供的气压下将储液箱18内残留积液通过排液管21排出,若需要更换吸收性明胶海绵24,逆时针旋转螺帽4,将橡胶弹性囊2取下,并更换吸收性明胶海绵24,更换好吸收性明胶海绵24后,再将橡胶弹性囊2底端对接螺帽4,并且顺时针旋转螺帽4。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