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柚润肤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0591发布日期:2018-09-18 18:02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柚润肤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护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润肤油是用于滋润皮肤、保护皮肤的油状产品,但是油状的护肤品存在难吸收,在皮肤表面具有厚重感,使用时舒适度较差,且油感很重使得面部感官体验较差,使用体验不佳,因此很少会存在润肤油类的护肤品。

山柚油,是从山柚籽中提取所得的纯天然植物油,主要由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少量的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97%,主要包括油酸72%~90%,亚油酸7%~14%,而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0%左右。此外,还含有多糖,酚类化合物,维生素E、C、A、D及B族维生素,矿物元素(如钾、锌、硒等),氨基酸,茶皂素,角鲨烯等。

山柚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类似人乳,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几乎与人乳相同,极易被皮肤吸收,且能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薄膜,在赋予皮肤柔软、润滑和光泽性的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外部物质的侵入;抑制水分的蒸发,防止皮肤干裂,使干燥的皮肤和硬化的角质层再水合,恢复角质层的柔软和弹性,使皮肤柔润和光滑,保健皮肤的健康。山柚油还含有天然的维生素E、角鲨烯,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同时还是细胞膜内重量的抗氧化物和膜稳定剂,具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山柚油脂肪酸分布与人体皮肤接近,少量涂覆于皮肤时易于皮肤吸收,无油腻感。另外,茶油中还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皂素等杀菌止痒成分。因此,山柚油具有抗菌、消炎、补水的功效,克作为一种优良的化妆品用原料开发出优良的化妆品。

但实际上因山柚油为金黄色,颜色偏重,且使用纯山柚油时,其舒适感下降,直接涂覆于脸上或身体其他皮肤上会显得过于油腻,且反光,同时又存在与其他护肤产品常用组分难以相融的问题,始终未见有山柚油润肤产品面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柚润肤霜,使用时舒适感良好,易吸收不油腻,且具备良好的抗菌、消炎及补水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

一种山柚润肤霜,由含有下列重量比的原料配制而成:汉生胶0.25%~0.36%,甘油2.80%~4.00%,1,3-丙二醇1.20%~2.50%,尿囊素0.05%~0.14%,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15%~0.26%,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05%~0.15%,透明质酸钠0.02%~0.06%,山柚油1.20%~2.00%,荷荷巴油0.75%~1.20%,Emulfeel SGP 1.00%~2.00%,蜂蜡1.80%~2.30%,月桂酸己酯4.00%~6.00%,165型甘油硬脂酸钠0.80%~1.60%,三乙醇胺0.15%~0.30%橄榄油0.40%~0.70%,乳木果油1.00%~2.00%,精油0.10%~0.20%,Co400.12%~0.30%,去离子水73.65%~83.98%。

进一步的,所述的汉生胶粉末色泽≧60,粘度1300~1700。

进一步的,所述的尿囊素含量为99%,pH值为4~6。

进一步的,所述的山柚油的皂化值为190~207mg/g。

进一步的,所述的Emulfeel SGP是由葵花籽油与木糖醇、聚丙烯酸钠、辛酸等物质合成的甘油基硬脂酸盐,黏度为3000~5000,熔点为25~60℃。

进一步的,所述的月桂酸己酯的酸值≦1.0mg KOH/g,皂化值为170~190mg/g。

进一步的,所述的乳木果油的折射率为1.463~1.467,熔点为32~45℃,酸值为30mgKOH/g,碘值为53~65。

进一步的,所述的精油的酸值≦7mg KOH/g。

进一步的,所述的Co40的酸值≦4mg KOH/g。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山柚润肤霜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首先,将0.25%~0.36%的汉生胶、0.18%~0.28%的卡波U20和2.80%~4.00%的甘油加入0.55KW的水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预混和分散处理,再依次添加1.20%~2.50%的1,3-丙二醇、0.05%~0.14%的尿囊素、0.15%~0.26%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2%~0.06%的透明质酸钠、73.65%~83.98%的去离子水,添加完继续搅拌40min,制成A相,再提高搅拌速度为60rpm进行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保温30min,确保搅拌均匀;

再将1.20%~2.00%的山柚油、1.00%~2.00%的乳木果油、1.00%~2.00%的Emulfeel SGP依次加入到0.55KW的油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缓慢融合,待搅拌20min后,再先后添加0.40%~0.70%的橄榄油、0.75%~1.20%的荷荷巴油、1.80%~2.30%的蜂蜡、4.00%~6.00%的月桂酸己酯、0.80%~1.60%的165型甘油硬脂酸钠、0.05%~0.15%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继续搅拌1小时,制成B相,再将搅拌速度提高至60rpm继续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搅拌1小时后,熔融均匀;

随后,将均匀的A相、均匀的B相先后转移至27.7KW的乳化锅内,开启均质器,设定均质器转速2000rpm,均质12min;再使用真空度为-0.05真空泵对乳化锅进行抽真空,并设定搅拌速度为50rpm,保持搅拌30min,再停止搅拌,缓慢降温;

最后,待降温至45℃,将0.15%~0.30%的三乙醇胺、0.12%~0.30%的Co40及0.10%~0.20%的精油调配均匀后作为低温料C相转移至乳化锅内,重新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30min至均匀;待温度降至38℃后,出料。

山柚产自海南,属于山茶科的一种,但因其生长的地理环境、温度气候等不同,其微量元素、营养成分等与人们通常说的山茶亦有所不同。从山柚桃中榨取的山柚油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滋润皮肤等众多功效,但山柚油本身为金黄色,纯山柚油直接涂覆于皮肤上,不仅其色素易沉积于皮肤上影响皮肤美白,还会过于油腻,造成皮肤反光严重,尤其涂覆于脸上时会显得面色不佳;且山柚油与其他护肤常用起润肤作用的水性组分及油性组分均难以相融合,容易分层。

而本发明中,恰当地选取了水相组分、油相组分再通过Co40的增溶作用使两相融合均匀。其中,水相组分中采用了汉生胶、甘油、1,3-丙二醇,还添加了具有卡波U20、尿囊素及透明质酸钠来改善细胞活性,提高补水保湿效果;油相组分采用了易吸收且可保持皮肤弹性的乳木果油、具有特殊改善润肤乳舒适效果的Emulfeel SGP与具备抗菌消炎锁水效果的山柚油以及165型甘油硬脂酸钠和月桂酸己酯、蜂蜡进行合理配伍,另外,制备方法中分别选择水相组分内部溶解均匀、油相组分内部融合均匀,再水-油两相通过添加Co40相互渗透融合均匀,且通过降压乳化的方式最终制得均一稳定的乳白色润肤霜产品,最终克服了山柚油因颜色重、过于油腻、与水相油相易分层等特性难以作为护肤品使用的难题,并最大程度发挥了山柚油的抗菌、消炎及补水作用。除此之外,本发明产品的性能稳定,涂敷于皮肤上,轻薄透气,不油腻,易吸收,舒适度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有益效果,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首先,将0.25%的汉生胶、0.18%的卡波U20和2.80%的甘油加入0.55KW的水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预混和分散处理,再依次添加1.20%的1,3-丙二醇、0.05%的尿囊素、0.15%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2%的透明质酸钠、83.98%的去离子水,添加完继续搅拌40min,制成A相,再提高搅拌速度为60rpm进行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保温30min,确保搅拌均匀;

再将1.20%的山柚油、1.00%的乳木果油、1.00%的Emulfeel SGP依次加入到0.55KW的油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缓慢融合,待搅拌20min后,再先后添加0.40%的橄榄油、0.75%的荷荷巴油、1.80%的蜂蜡、4.00%的月桂酸己酯、0.80%的165型甘油硬脂酸钠、0.05%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继续搅拌1小时,制成B相,再将搅拌速度提高至60rpm继续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搅拌1小时后,熔融均匀;

随后,将均匀的A相、均匀的B相先后转移至27.7KW的乳化锅内,开启均质器,设定均质器转速2000rpm,均质12min;再使用真空度为-0.05真空泵对乳化锅进行抽真空,并设定搅拌速度为50rpm,保持搅拌30min,再停止搅拌,缓慢降温;

最后,待降温至45℃,将0.15%的三乙醇胺、0.12%的Co40及0.10%的精油调配均匀后作为低温料C相转移至乳化锅内,重新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30min至均匀;待温度降至38℃后,出料。

实施例二

首先,将0.28%的汉生胶、0.20%的卡波U20和3.00%的甘油加入0.55KW的水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预混和分散处理,再依次添加1.4%的1,3-丙二醇、0.08%的尿囊素、0.18%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3%的透明质酸钠、80.70%的去离子水,添加完继续搅拌40min,制成A相,再提高搅拌速度为60rpm进行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保温30min,确保搅拌均匀;

再将1.4%的山柚油、1.35%的乳木果油、1.2%的Emulfeel SGP依次加入到0.55KW的油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缓慢融合,待搅拌20min后,再先后添加0.48%的橄榄油、0.89%的荷荷巴油、1.95%的蜂蜡、4.60%的月桂酸己酯、0.98%的165型甘油硬脂酸钠、0.08%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继续搅拌1小时,制成B相,再将搅拌速度提高至60rpm继续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搅拌1小时后,熔融均匀;

随后,将均匀的A相、均匀的B相先后转移至27.7KW的乳化锅内,开启均质器,设定均质器转速2000rpm,均质12min;再使用真空度为-0.05真空泵对乳化锅进行抽真空,并设定搅拌速度为50rpm,保持搅拌30min,再停止搅拌,缓慢降温;

最后,待降温至45℃,将0.18%的三乙醇胺、0.13%的Co40及0.17%的精油调配均匀后作为低温料C相转移至乳化锅内,重新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30min至均匀;待温度降至38℃后,出料。

实施例三

首先,将0.31%的汉生胶、0.21%的卡波U20和3.13%的甘油加入0.55KW的水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预混和分散处理,再依次添加1.56%的1,3-丙二醇、0.10%的尿囊素、0.21%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4%的透明质酸钠、79.17%的去离子水,添加完继续搅拌40min,制成A相,再提高搅拌速度为60rpm进行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保温30min,确保搅拌均匀;

再将1.56%的山柚油、1.56的乳木果油、1.56%的Emulfeel SGP依次加入到0.55KW的油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缓慢融合,待搅拌20min后,再先后添加0.52%的橄榄油、1.04%的荷荷巴油、2.08%的蜂蜡、5.21%的月桂酸己酯、1.04%的165型甘油硬脂酸钠、0.10%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继续搅拌1小时,制成B相,再将搅拌速度提高至60rpm继续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搅拌1小时后,熔融均匀;

随后,将均匀的A相、均匀的B相先后转移至27.7KW的乳化锅内,开启均质器,设定均质器转速2000rpm,均质12min;再使用真空度为-0.05真空泵对乳化锅进行抽真空,并设定搅拌速度为50rpm,保持搅拌30min,再停止搅拌,缓慢降温;

最后,待降温至45℃,将0.21%的三乙醇胺、0.21%的Co40及0.16%的精油调配均匀后作为低温料C相转移至乳化锅内,重新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30min至均匀;待温度降至38℃后,出料。

实施例四

首先,将0.34%的汉生胶、0.25%的卡波U20和3.65%的甘油加入0.55KW的水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预混和分散处理,再依次添加2.00%的1,3-丙二醇、0.12%的尿囊素、0.24%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5%的透明质酸钠、76.23%的去离子水,添加完继续搅拌40min,制成A相,再提高搅拌速度为60rpm进行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保温30min,确保搅拌均匀;

再将1.75%的山柚油、1.80%的乳木果油、1.80%的Emulfeel SGP依次加入到0.55KW的油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缓慢融合,待搅拌20min后,再先后添加0.60%的橄榄油、1.12%的荷荷巴油、2.20%的蜂蜡、5.60%的月桂酸己酯、1.42%的165型甘油硬脂酸钠、0.13%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继续搅拌1小时,制成B相,再将搅拌速度提高至60rpm继续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搅拌1小时后,熔融均匀;

随后,将均匀的A相、均匀的B相先后转移至27.7KW的乳化锅内,开启均质器,设定均质器转速2000rpm,均质12min;再使用真空度为-0.05真空泵对乳化锅进行抽真空,并设定搅拌速度为50rpm,保持搅拌30min,再停止搅拌,缓慢降温;

最后,待降温至45℃,将0.25%的三乙醇胺、0.26%的Co40及0.19%的精油调配均匀后作为低温料C相转移至乳化锅内,重新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30min至均匀;待温度降至38℃后,出料。

实施例五

首先,将0.36%的汉生胶、0.28%的卡波U20和4.00%的甘油加入0.55KW的水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预混和分散处理,再依次添加2.50%的1,3-丙二醇、0.14%的尿囊素、0.26%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6%的透明质酸钠、73.65%的去离子水,添加完继续搅拌40min,制成A相,再提高搅拌速度为60rpm进行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保温30min,确保搅拌均匀;

再将12.00%的山柚油、2.00%的乳木果油、12.00%的Emulfeel SGP依次加入到0.55KW的油相锅内,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进行缓慢融合,待搅拌20min后,再先后添加0.70%的橄榄油、1.20%的荷荷巴油、2.30%的蜂蜡、6.00%的月桂酸己酯、1.60%的165型甘油硬脂酸钠、0.15%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继续搅拌1小时,制成B相,再将搅拌速度提高至60rpm继续搅拌,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缓慢加热至80℃,搅拌1小时后,熔融均匀;

随后,将均匀的A相、均匀的B相先后转移至27.7KW的乳化锅内,开启均质器,设定均质器转速2000rpm,均质12min;再使用真空度为-0.05真空泵对乳化锅进行抽真空,并设定搅拌速度为50rpm,保持搅拌30min,再停止搅拌,缓慢降温;

最后,待降温至45℃,将0.30%的三乙醇胺、0.30%的Co40及0.20%的精油调配均匀后作为低温料C相转移至乳化锅内,重新开启搅拌机,设定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30min至均匀;待温度降至38℃后,出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