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烫伤消炎液及其生产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0963发布日期:2018-09-18 18:08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消毒杀菌剂类,特别是一种烧烫伤消炎液及其生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患者烧烫伤得病急,为此,抢救治病第一时间为采用打针、吃药、涂上外用药液。但这医治时间周期长,西药对治疗去疤痕效果有限,容易留下后遗症,而边远山区,远离医院的患者就急切需要一种见效快,减少患者痛苦,不留后遗症的一种烧烫伤消炎液的生产设备及其工艺方法。对比文件1,申请号:CN201710672781 .20170808,发明名称: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人:广西周素连;由南酸枣、金樱子、地榆、黄柏、金银花、野菊花、冰片、蛟龙木和土大黄组方。本发明药物组方新颖、配方合理,可制成液剂、膏剂等剂型,治疗烧伤、烫伤疗效快、愈后不留疤痕,治疗期间,无需吃消炎药,无需肌肉注射,疗程短、见效快,并且价格低廉。对比文件2,申请号:CN02110272 .20020418,申请人:山东王广顺。发明名称:一种中药制剂复方鬼针草软膏制备工艺。它是以泰山特产鬼针草药材为主药,辅以黄芩、黄连、黄柏、地龙和麻油为基质,以蜂蜡为赋形剂。采取鬼针草加水煮沸,浓缩煎液,炼制麻油妥后再加入诸药材文火加热后滤过弃药渣得滤油,合并煎液于滤油内文火加热至无水加蜂蜡块搅匀等步骤制成复方鬼针草软膏。对比文件3,申请号:CN200510021657. 20050912,申请人: 江西杨贤福。发明名称:烧烫伤灵及其制备方法,治疗前期即刚烧或烫伤到长出新皮肤配方:南酸枣树皮40-60%,水60-40%;治疗后期即长出新皮肤后配方:香附子30-70%,水70-30%;其制备方法:前期制备方法熬成暗红色,后期制备方法熬成粉红色,均用瓶装备用。本发明适用于大、中、小及特大面积烧烫伤,用前期药剂直接涂覆于患者所烧烫伤处,能迅速止水、火两毒功心之势,同时可以达到立即止痛的效果,每天多次涂于伤处,在7-30天内完全能生长出完整的新皮肤,在新皮肤刚生长出,患处会产生瘙痒使用后期药剂能止住瘙痒的发生。现有技术公开的技术特征与本专利申请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简单方法能达到救治烧烫伤治疗效果理想,减少患者痛苦,花费少,用药方便,处理换药次数少,伤口愈合快,不留后遗症的一种烧烫伤消炎液及其生产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烧烫伤消炎液,其特征在于其质量份组成是:鬼针草10~20质量份、地稔10~20质量份、倒扣草10~20质量份、南酸枣20~30质量份、芙蓉叶5~10质量份、青木香1~5质量份、木槿皮1~5质量份、芦荟10~20质量份、青苔1~5质量份、红信石1~5质量份、铅粉1~5质量份和自然铜1~5质量份,优选地,鬼针草10质量份、地稔10质量份、倒扣草10质量份、南酸枣20质量份、芙蓉叶5质量份、青木香1质量份、木槿皮1质量份、芦荟10质量份、青苔1质量份、红信石1质量份、铅粉1质量份和自然铜1质量份。

其工艺步骤方法是:

步骤1,1).取鬼针草10质量份、地稔10质量份、倒扣草10质量份、南酸枣20质量份、芙蓉叶5质量份、青木香1质量份、木槿皮1质量份、芦荟10质量份、青苔1质量份、红信石1质量份、铅粉1质量份和自然铜1质量份,洗净,凉干;

2).将鬼针草10质量份、地稔10质量份、倒扣草10质量份、南酸枣20质量份、芙蓉叶5质量份、青木香1质量份、木槿皮1质量份、芦荟1质量份和青苔1质量份切碎放入蒸馏罐2的篮5;

3).取青苔经火煅并粉碎成粉末;

4).将芦荟切片状榨汁取液,铜锅蒸成膏状,冷却凝固;

5).将红信石燃烧,经冷凝收集生成的氧化物,粉碎成粉末;

6).将自然铜粉碎成粉末;

7).取铅板用稀醋酸熏蒸,得到碱式醋酸铅,再用无水碳酸制成碱式碳酸铅,分离,经粉碎成粉末;

步骤2,将步骤1中的5)、6)、7)加入到篮5与药材混和后加入蒸馏水连同一起蒸馏,把上述各质量份的选材放入蒸馏罐中加热到105℃水温,蒸6个钟头后放出回收药液一次,反复蒸馏2次得到的药液混合后过滤、冷却分离、析出;

步骤3,蒸馏得到的药液经交换管17流入过滤器8、分离器10和冷却器12后从出口13放出,药液用95%酒精按比例加入药液中除去沉淀物后,再加入1%氯仿有机溶剂分离,得到有效成分的药液;

步骤4,将步骤1中的3)青苔粉末和4)芦荟膏体加入步骤3的药液拌和得产品。

其工艺流程是:

矿石

药材→打碎→放入蒸馏罐 加水蒸馏 →混合药液→过滤→分离→冷却→20%乙醇热提→95%乙醇过滤除沉淀物→冷却→分离→装瓶→灭菌水煮20分钟→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突出效果是:用简单的制备方法,生产得到药液,用药简单,治愈烧烫伤恢复快,见效快,患者痛苦少,用药方便,不留疤痕,花钱少。对治愈烧烫伤有奇效,对Ⅰ、Ⅱ度烧烫伤治愈率100%,不留后遗症,对Ⅲ度烧烫伤治愈率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药液蒸馏设备装配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缸盖1、蒸馏罐体2、电热管3、盛装草药腔4、篮5、夹层6、通孔7、过滤器8、风机9、分离器10、排放管11、冷却器12、出口13、过滤器支脚14、底口15、机座16、交换管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的药液提取设备结构构成是:蒸馏罐体2内腔有篮5,篮5有盛中草药腔4,篮5外壁至蒸馏罐体2内壁之间是夹层6,夹层6安装电热管3,篮5底层有通孔7,通孔7底下是交换管17,交换管17安装在蒸馏罐体2至过滤器8之间,过滤器8安装在过滤器支脚14上,过滤器8连接分离器10,分离器10上方有风机9,分离器10底口连接冷却器12,冷却器12底口是出口13。药液从出口13放出装瓶,经煮沸30分钟杀菌消毒得产品。夹层6装有过热过载报警器。

实施例2,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步骤是按各药材的质量份混配,其中鬼针草5~10质量份、地稔10~25质量份、倒扣草15~25质量份、南酸枣10~25质量份、木槿皮3~5质量份、芙蓉叶3~6质量份、青木香5~15质量份、苦竹叶2~3质量份、芦荟6~10质量份、青苔1~5质量份、铅粉2~5质量份、红信石1~5质量份和自然铜3~6质量份。各药材的优选质量份:鬼针草10质量份、地稔25质量份、倒扣草25质量份、南酸枣30质量份、木槿皮5质量份、芙蓉叶6质量份、青木香5质量份、苦竹叶3质量份、芦荟10质量份、青苔2质量份、铅粉5质量份、自然铜6质量份和红信石5质量份。根茎叶中草药材切碎成3~5cm段后粉碎过30目筛后放入篮5。花辨药直接装入篮5。芦荟应切碎成2cm段长装入篮5。中草药材装入篮5后加入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纯净水浸过药面。电热管3通电加热盛装草药腔4和篮5的药材,加热得到的粗滤药液经过滤器8进入分离器10,经分离器10得到纯液,纯液再经冷却器12冷却分离提纯。蒸馏后剩下的渣可复蒸,复蒸后也应按过滤、分离、冷却工序。自然铜、红信石和铅粉经粉碎过80目筛得到的粉末连同各中草药材加入蒸馏罐体2内的篮5同蒸。矿粉中铅粉提取可利用成分的方法是将铅板放入容器,用稀醋酸熏蒸得碱式醋酸铅,再用无水碳酸制成碱式碳酸铅。红信石的加工是将含砷物质红信石燃烧,经冷凝收集生成的氧化物经粉碎过80目筛连同药材加入篮5同蒸。自然铜的加工采挖后清洗干净,去砂除杂,经粉碎过80目筛连同药材加入篮5同蒸。自然铜、铅粉具烫烧伤特效。红信石对烫烧伤创口去腐生肌,溃疡腐肉不脱具特效。中草药的芦荟、南酸枣、青苔、芙蓉叶和木槿皮对烫烧伤创口有特效,青木香对消炎消毒杀菌、去腐生肌有特效。

具体应用病例:1).Ⅰ度烧伤、烫伤:患者就医后,一边安抚患者情绪,同时让患者暴露受伤部位,然后用大棉签蘸满本发明药液,让蘸满药液的大棉签清擦受伤部位,如此重复多次,直到患者没有疼痛为止。稍过些时辰,患者再次感到受伤部位有灼热感时,再次重复用蘸满本发明药液的大棉签轻擦受伤部位,如此重复,次数不限,让受伤部位有药液浸泡疗效最好。待患者病情稳定,可让患者带药液回去,自已再继续用药。Ⅰ度烧伤患者,用药后三天病情就能很好恢复。疗程一周后患者可以完全恢复,不留疤痕,治愈率达100%,病人对此反应良好。如博白县凤山镇刘军,男,11岁,于2016年9月10日就医,医治后受伤部位完全恢复。

2).Ⅱ度烧伤、烫伤:患者就医后,一边安抚患者情绪,同时让患者暴露受伤部位,然后用大棉签蘸满本发明药液,让蘸满药液的大棉签清擦受伤部位,如此重复多次,直到患者没有疼痛为止。用消毒器具(如消毒针等)刺破水泡,让水泡内的水流干净后继续再用本发明药液。稍过些时辰,患者再次感到受伤部位有灼热感时,再次重复用蘸满本发明药液的大棉签轻擦受伤部位,如此反复,次数不限,直到患者没有疼痛为止,让受伤部位一直保持有药液浸泡疗效最好。待患者病情稳定,可让患者带药液回去,自已再继续用药。Ⅱ度烧伤患者回去后继续用药液外涂,死皮会2周后开始脱落,脱皮过程一般为1~2周。大约三周后可康复,不留明显疤痕,治愈率达100%,病人对此反应良好。如博白县旺茂镇李红光,女,38岁,于2017年12月6日就医,医治后受伤部位完全恢复。

3).Ⅲ度烧伤、烫伤:治疗过程中如上述Ⅱ度烧伤患者,由于Ⅱ度烧伤、烫伤病情严重,如有水泡破溃脱皮或病情所致的脱皮,在脱皮处须放药粉以促进伤口愈合。如遇有伤口炎症发生,可把本药液加热到40℃左右,让本发明药液淋浸到有炎症的伤口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消炎作用,Ⅲ度烧伤患者一般三周后病情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大多数受伤部位三周后可以有结痂出现,结痂大概一个月后可康复,康复后受伤部位没有肉芽性增生,但是由于病情较重,有时会留下少量疤痕及黑斑、白斑等。治愈率达90%,病人对此反应良好。如陆川县米场镇,黄庆芳,女,42岁,于2018年3月5日就医,医治后受伤部位完全恢复。

实施例3,本发明的药液使用方法是:对烫烧伤口患者的创伤口第一步先用洗毒药水洗必泰,化学名称:1.6-双(正-对氯苯双胍)已烷二醋酸盐十0.5%水溶液或0.25%醇溶液处理伤口及伤口周边地方。第二步,使用本发明的药液涂敷烧烫伤口及周边地方,第一天每隔半小时涂本发明的药液一次,第二天每隔半小时涂一次,第三天每隔1小时涂一次,第四天每隔1小时涂一次,第五天每隔2小时涂一次,之后按时间类推。病者用药第一次开始口服磺胺米隆,用量3~6克/日,化学名&-氯基-对-甲基磺胺醋酸盐。第二次口服春雷霉素,用量2克/日,化学名kasugamycin。

实施例4,(一).按各药材质量份选材:鬼针草15质量份、地稔15质量份、倒扣草15质量份、南酸枣25质量份、芙蓉叶5质量份、青木香3质量份、木槿皮1质量份、芦荟10质量份、青苔3质量份、红信石1质量份、自然铜1质量份和铅粉1质量份。把上述各质量份的选材放入蒸馏罐中加热到105℃水温,蒸6个钟头后放出回收药液一次,反复蒸馏3次得到的药液混合后过滤、冷却分离、析出得到成品。

(二).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步骤是:

矿石

药材→打碎→放入蒸馏罐 加水蒸馏→混合药液→过滤→分离→冷却→

20%乙醇热提→95%乙醇过滤除沉淀物→冷却→分离→装瓶→灭菌水煮20分钟

→成品。

步骤1,选材→称量→清洗除去沙泥、杂物、干燥。

步骤2,加工成入锅可煮物,按质量份的药材:鬼针草15质量份、地稔15质量份、倒扣草15质量份、南酸枣25质量份、芙蓉叶5质量份、青木香3质量份、木槿皮1质量份、芦荟10质量份和青苔3质量份。药材洗净后除去杂质,切成2cm长;种子和果皮粉碎;木质部份先切成段、块,然后粉碎机粉碎;根茎类粗切粗打成粉状;花类可直接放入蒸馏罐。

步骤3,红信石、自然铜、铅粉经粉碎过20目筛加入药材混和一起入锅蒸镏。

步骤4,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其挥发物有效成分。

步骤5,过滤,加入碱式醋酸铅渗入药液中产生沉淀物,除去沉淀物,再用氯仿有机溶剂抽提有效成份并分离。

步骤6,提纯,将提取分离后的总成分用离子交换法进行提纯。

步骤7,配液,在药液中加入丙二醇助溶剂,酸碱调节剂调节值为:PH6.8,还加入1%苯甲醇止痛剂和氯化钠等渗调节剂。

步骤8,用布氏漏斗精滤。

步骤9,灌装密封。

步骤10,灭菌水煮25分钟,水温105℃煮沸后要随时摇匀。

(三).用药机理:1).治病机理:治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施治烧烫伤,西医处理先用10%冷霜剂涂创面,再用本发明消毒药清洗;口服磺胺米隆、春雷霉素或肌注或静脉注射;中医参巧用君臣配治,用药材:鬼针草、青苔、地稔、南酸枣、倒扣草、木槿皮、青木香和芙蓉叶做成本发明消毒杀菌液外涂创面。消毒杀菌去腐生肌,推陈出新长嫩芽肉皮。

2).各中草药的药理药性、功能、效果、作用。其中在互联网上百科百度可查询到:1.鬼针草,别名:鬼黄花、婆婆针、山东老鸦草、鬼骨针。主治:清热解毒,风湿关节疼痛,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打损伤。为菊科植物,夏秋采收地上部分酐原形态一年生草本;下部略带淡紫色,四棱形,无毛,干燥药材呈条状,下部叶裂开,中部叶具柄,小叶3枚,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边缘具锯齿,头状花序有1~6cm的花梗,总苞片7~8枚。刊登在《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2014-12-31;《江苏植物分类资源导报》.2014-7.寿海洋、闰小玲、叶康、马金双著。2.青苔,为水生苔藓植物,翠绿的颜色,生长在水中陆地阴湿的地方,水井边、屋角边都能生长;青苔捣碎敷伤口,具有去毒效果,治蜂蜇伤,烧烫伤,青苔烧成灰有消毒止痛效果,富含维生素B1、B2、胡罗卜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3.地稔,属野牡丹科,葡萄状小灌木,长10~30厘米,幼时糙状毛,以后无毛,叶片呈纸质,卵形或椭圆形,花序顶生,地辨淡紫色,菱状倒卵形,花期5~7月。地稔是一种集药用,观偿或保健于一体的优良地稔植物,地稔果实为球状浆果,直径0.5~1.5cm成熟果实外皮深紫色,果肉微甜、呈红色,别名铺地锦,山地稔、地脚稔,其叶甘、性凉,具有活血、止血、消肿去疾、消热解毒,治高热、肿痛、咽喉肿痛,牙痛、兼血色、痢疾、黄疸、水肿、蛇虫咬伤。采自《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2年。邱才飞、钱银飞、陈华玲《地稔果的利用及培育》【j】。4.倒扣草,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的全草。具有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清热解表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外感发热,咽痛、疔疮、痈肿,性味苦、酸性微寒。属多年生草本,高20~120cm,根细长,直径3~5cm,土黄色,茎四菱形有毛,分枝树生,叶对生,叶片纸质,宽卵状倒卵形,长1.5~7cm,宽0.4~4cm,条状花序细长,花反折如倒钩,胞果卵形,微甘叶,刊登《岭南采药录》、《广西中药志》、《福建民间中草药》。药理作用、抗菌作用、抗利尿,解热作用。采集加工,四季采收全株,洗净鲜用或晒干,闷润1~2小时,干燥、筛去碎屑。别名鸡肠草,牛舌大黄,倒钩草,牛七风,鸡骨草。刊登《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5.南酸枣,形壳特征,属落叶乔木,高8~20 米,树皮灰褐色,片状条落,小枝壮,暗紫褐色,无毛,具皮孔。主治:消炎、解毒止痛止血,主治烧烫伤,通常外用,用量1.5~2克,烧火炭存性,研细调香油涂敷患处,果核烧炭研粉末,调敷,刊登《广西中草药》南川和《常用中草药手册》,《中华本草》中医药2014年7月11日《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2013年4月2日,《中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木槿皮,属锦葵科植物,春、夏两季剥茎皮,夏、秋剥根干,晒干。功用主治:杀虫、止血、止痒,用于皮癣,湿疮痛痒,外伤出血。7.芙蓉叶,属锦葵科植物,干燥叶,功用主治:跌打损伤,烫伤、凉血、止痛、风毒消肿、蛇虫咬伤。刊登《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中)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书号978-7-5433-2138-0,2007年4月。8.青木香,属兜玲科植物,功用主治:解毒消肿、湿疹、蛇虫伤,皮肤瘙痒,刊登《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上)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刊号《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上)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978-7-5433-2138-0,2007年4月。9.自然铜,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矿石,主产江苏,广东、辽宁、湖南、四川,采挖后,除去泥土及杂石。具金属石泽或无光泽,呈黄色或棕褐色,质硬脆,易破碎,断面呈黄白色,呈不平的贝壳状。无味、无臭。成分:二硫化铁,含铜、砷、锑、镍,功用主治: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用于跌打肿痛,疮疡、烫伤。刊号《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下)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978-7-5433-2138-0,2007年4月。10.红信石,为氧化物类矿物,系江西、广东、湖南的天然石,采挖后去泥沙或杂石。人工物品,将含砷物质燃烧,经冷凝收集生成的氧化物。成药性,粉红色,透明或不透明,质脆、易砸碎,气无,剧毒,不能口服,以块状,色红润,且品莹直纹、成分:主含三氧化二砷。功用主治:外用蚀疮去腐,内服祛痰平喘,溃疡腐肉不脱。刊号《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下)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978-7-5433-2138-0,2007年4月。11.铅粉:为用铅加工制成的碱式碳酸铅,Bcasic Lead carbona te 产于广东、四川。将铅板放入容器,用稀醋酸熏蒸,得碱式醋酸铅,再用无水碳酸制成碱式碳酸铅、药性为白色粉末,或凝结成不均匀块状,手捻成粉,有滑腻感,质重,气微,味涩。成分:主含碱式碳酸铅,少量铁、银、铜、砷、锑、锡。功用主治:溃疡、丹毒、生肌、解毒、烫伤。刊号《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下)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978-7-5433-2138-0,2007年4月。12.苦竹叶,为采本科植物,苦竹的嫩叶。多于江西、江苏,功用主治,解毒清热、利窍、烫火伤。在屋边山间田野自采。13.芦荟,属百合科植物,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刊号《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下)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978-7-5433-2138-0,2007年4月。成分,含芦荟苷、异芦荟苷、ϐ-芦荟苷及树脂。功用主治:泻热导积,小儿惊风,湿癣、烧伤,制法将割下的叶片排列于水槽两侧,使液汁经水槽流入容器,然后放入铜锅中加热80℃蒸发至稠膏状,倾入容器中冷凝。在田野山坡均可自采。

实施例5,按照中医中药的药理药性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生产工艺是:称取药物→预处理,冲洗干净→粉碎→蒸馏→分离→冷却→提纯→调液剂→装瓶→杀菌消毒。提取有效成分的具体操作步骤是:1.提取药量称取药物,清洗、除杂、凉干。草本类粗切成段,长3cm;种子成果实皮破碎;木质部分先破成小块,然后用粉碎机碎粉;根茎类粗切成碎成粗粉;花类,可直接放入容器提取。2.提取,可用水或酒精法提取,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含挥发性物质的植物,本发明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其挥发物质部分。分离是在提取液中加入各种浓度酒精,或加入西药酚铅成碱式醋酚铅产生沉淀;除去无效成分。也可用氯仿有机溶剂提取,分离。初步提纯是根据有效成分性质,选用结晶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氧化铝柱层折出法、盐折法中的一种方法提纯,然后装瓶。3.装瓶用中性制药用瓶,药瓶内无异物,瓶子完好。4.杀菌消毒:先用常温水清洗去污,洗净瓶内外,经煮沸30分钟加入0.5%盐酸水溶液浸泡24小时或煮沸30分钟。5.储藏用常温水冲洗、烘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