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6340发布日期:2018-10-23 21:3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散剂,尤其是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属于中药应用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压疮的发生将给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症。压疮多发生于骨骼突起受压部位,如骶尾、背、肩、肘、足跟及内、外踝等部位。根据其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ⅰ期:瘀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ⅱ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两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极易破溃。患者有疼痛感。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ⅳ期: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脓液较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易引起脓毒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危及生命。现有一些防止压疮发生的的医疗设备或器械,一般造价较高或需要匹配专业的医疗床使用,不适合家庭普及,局限性较大,并且仅能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一旦压疮发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针对压疮的治疗方面,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特效的药物可以治疗压疮,多是缓解治疗,如外科敷料、外科手术等。外科敷料常采用常规消毒,单一抗生素或其他杀菌剂涂敷,但由于这些药物对创面有较强的刺激,且抗菌药物在表面停留时间短,腐败坏死组织不能清除,不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及创面愈合,病程较长,整体疗效不理想,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外科手术也不能对压疮患处进行根治,反而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关于治疗压疮的中药种类较多,但仍存在原料种类繁杂、使用名贵药材导致成本太高、加工工艺繁琐、有效成分损失较多、不能适用于各种时期的压疮等缺点。专利文献cn103893557a中公开了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原料种类达18味之多,种类繁杂,并且对ⅱ期以上的压疮患者治愈率仅为70%,治愈率较低;专利文献cn105412447a公开了一种治疗ⅱ期压疮的药物组合物,原料为10种中药成分,种类也较多,并且使用时还需将药物组合物用水、白酒、茶、鸡蛋清等调匀后使用,使用不便,此外该药物组合物只针对ⅱ期压疮,对其他时期的压疮不适用,应用范围太局限。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能适用于各种时期压疮的治疗,简化原料种类及制备工艺,并提高治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原料包括冰片、朱砂、血竭、珍珠、乳香、轻粉、儿茶和水牛角。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冰片1~15份、朱砂20~40份、血竭40~60份、珍珠20~40份、乳香40~60份、轻粉1~15份、儿茶1~15份、水牛角1~25份。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冰片7~10份、朱砂25~35份、血竭45~55份、珍珠25~35份、乳香45~55份、轻粉7~10份、儿茶7~10份、水牛角10~16份。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冰片8份、朱砂30份、血竭50份、珍珠30份、乳香50份、轻粉8份、儿茶8份、水牛角13份。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制备步骤为:先对各原料进行净选,再将净选后的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然后按重量份数称取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匀,最后进行干燥、分装。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粉碎后的各原料的粒径为150~300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匀的过程为先向混匀容器中加入称量好的儿茶、轻粉、冰片和水牛角进行混匀,再加入称量好的朱砂和珍珠进行混匀,最后加入称量好的血竭和乳香进行混匀。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冷冻干燥的过程为先在0~2℃下进行预处理,再降温干燥;降温干燥时的温度为-25~-30℃,真空度为66~75pa。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使用方法为:先对压疮面进行清创处理,再将中药散剂涂抹在压疮面上。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中药散剂的用药周期为ⅰ期、ⅱ期压疮每天换药一次,ⅲ期、ⅳ期压疮每天换药两次。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抑菌消炎、止血止痒、去腐生肌、减少组织液渗出的功效,并且能缩短压疮伤口的愈合时间;本发明原料种类少,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有效成分保留完全,适于各时期的压疮使用,并且具备使用方便、治愈率高、愈后不留疤痕的优点。本发明将冰片、朱砂、血竭、珍珠、乳香、轻粉、儿茶和水牛角八种原料组成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各原料配伍合理,相互配合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抑菌消炎、止血止痒、去腐生肌以及减少组织液渗出的功效。中药散剂中的冰片,别名龙脑、梅片。本发明的冰片是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在本发明的中药散剂中能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对组织液的渗出和组织水肿等炎肿过程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还具有止痛的功效,应用于局部对感觉神经的刺激较轻。朱砂,又名丹砂、汞沙、辰砂、赤丹,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主要成份为硫化汞,在本发明的中药散剂中能起到清心镇惊、安神解毒、清热消肿的功效。血竭,别名麒麟竭、海蜡。本发明的血竭取自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在本发明的中药散剂中能起到散瘀定痛、抗菌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珍珠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其化学组成为碳酸钙91.6%、水和有机质各4%;本发明的中药散剂所用珍珠优选真珠层,真珠层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如亮氨酸、蛋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以及含有的30多种微量元素、牛磺酸、丰富的维生素、肽类等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为机体补充钙质,在本发明的中药散剂中还能起到安神定惊、解毒生肌的作用。乳香,别名熏陆香。本发明所用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脂,含树脂60~70%,树胶27~35%,挥发油3~8%,在本发明的中药散剂中能起到调气活血、抑菌镇痛、祛瘀追毒的功效。轻粉,主要含氯化亚汞。天然产者,名角汞矿,化学上又名甘汞。本发明所用轻粉粉末洁白、片大、明亮、呈针状结晶、质轻、无水银珠,在本发明的中药散剂中能起到杀菌消肿、去腐生肌、通便利湿的功效。本发明的中药散剂所用儿茶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别名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在中药散剂中能起到保肝利胆、抗菌消血、收湿生肌敛疮的功效。水牛角是附骨而生,中空有髓质,犀角长于皮肤上、乃表皮角化而成。本发明所用水牛角中含有的胆甾醇,强心成分,肽类,角纤维,以及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脯氨酸、胱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能为机体提供多种营养物质,能促进新肉的生长,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水牛角在本发明的中药散剂中还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的功效,与名贵中药犀角相比,价格更低廉,且功效与犀角极相近,能降低中药散剂的成本。中药散剂中的乳香和血竭相互配合能起到更强的活血生肌、敛疮伸筋、调和气血的功效,对恶疮痈疽、久不收口、金疮出血、创口不合等具有优良的治疗功效;中药散剂中的儿茶和朱砂相互配合能起到更强的解毒敛疮的功效,并且能够防止朱砂中所含汞与机体蛋白质的结合导致的对肝肾的伤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副作用的发生几率;中药散剂中的血竭、乳香、轻粉、冰片相互配合能起到更强的去腐生肌、消肿生血的功效;中药散剂中的儿茶、乳香、冰片、血竭相互配合能起到更强的祛瘀收湿、活血通便的功效;中药散剂中的水牛角、轻粉、儿茶和朱砂相互配合能起到更强的抗菌消炎、敛疮生肌的功效,能促进创面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中药散剂中的朱砂和冰片相互配合能够起到更强的消肿解毒、抑制疮疡再生的功效。且本发明的中药散剂对各时期的压疮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90%以上,且愈后基本不留疤痕、不复发。此外,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作用温和,不会对创面产生较强的刺激,不会加重患者的痛苦;长期敷用不会导致患者肝胆肾等的损害,也不会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并且还能为创面的愈合、肉芽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本发明所用原料成分为冰片、朱砂、血竭、珍珠、乳香、轻粉、儿茶、水牛角八种,原料成分种类少,易得且价格低廉,成本较低;而且制备过程简单,仅需对各原料成分进行净选等预处理,然后粉碎、混合再干燥、分装即可,无需繁琐步骤;另外本发明无需进行任何提取,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原料有效成分保留完全且成品安全度高,适合各时期压疮治疗使用。本发明中药散剂制备过程中的混匀过程采用等量递增稀释法进行混匀,将含量较少的原料成分先加入混匀容器中进行混匀,然后再加入含量较大的其他原料成分,极大的提高了药粉的均一稳定性和含量均匀度,使得散剂的细度及颜色等方面比较一致,从而保证了散剂优异的疗效;此外,本发明将各原料粉碎至粒径为150~300目,在此最佳的粒径范围内使得中药散剂符合散剂外用的要求,并且本发明散剂的分散程度大、比表面积大,将其用于压疮的治疗,能增大散剂与创面的接触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尤其是收湿效果显著,使创面长期保持干爽。本发明中药散剂的制备过程干燥时优选冷冻干燥,将混匀后的各原料进行冷冻干燥,使得各原料有效成分保留更完全,减少损失。将各原料先在0~2℃下进行预冷处理,然后在-25~-30℃、66~75pa条件下进行干燥,与常规的在较高温度进行干燥相比,可避免高温干燥过程中物料热敏性成分的破坏和易氧化成分的氧化等劣变反应(如本发明的冰片含有挥发性的成分,将其在较高温度下干燥易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降低药效),各原料活性物质(及有效成分)保存率高;其次,冷冻干燥处理时先进行预冷,预冷使得中药散剂各成分形成了稳定的固体骨架,水分蒸发后固体骨架基本保持不便,收缩率远远低于其他方法干燥的产品,较好的保持了物料的外形,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再次,中药预冷后,内部水分以冰晶的形式存在于固体骨架之间,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等物质也被均匀分配其中,降温干燥时就地析出,避免了一般干燥过程中物料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时,所携带的无机盐在表面析出而造成的药材表面的硬化;最后,冷冻干燥法使得脱水彻底、质量轻、保存性好,适合长途运输和贮藏,在常温下,采用真空包装,保质期可长达3~5年。本发明的中药散剂使用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将本发明的中药散剂用于治疗压疮时,先对压疮面进行清创处理,将腐肉清理干净,然后将中药散剂均匀撒到创面上,还可以用一层无菌纱布进行固定,防止药粉脱落,使用方法简单无难度;其次,用药周期可灵活调整,针对ⅰ期、ⅱ期压疮每天换药一次,ⅲ期、ⅳ期压疮每天换药两次,换药周期较长,药粉作用时间长,不用频繁换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其原料包括冰片、朱砂、血竭、珍珠(优选珍珠的真珠层)、乳香、轻粉、儿茶和水牛角八种,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冰片1~15份、朱砂20~40份、血竭40~60份、珍珠20~40份、乳香40~60份、轻粉1~15份、儿茶1~15份、水牛角1~25份,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冰片7~10份、朱砂25~35份、血竭45~55份、珍珠25~35份、乳香45~55份、轻粉7~10份、儿茶7~10份、水牛角10~16份,更为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冰片8份、朱砂30份、血竭50份、珍珠30份、乳香50份、轻粉8份、儿茶8份、水牛角13份。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净选,拣净各原料中的杂质及去除非药用成分,并将珍珠进行水洗再干燥处理,乳香进行炒制;b.粉碎,将净选后的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粉碎至粒径为150~300目;c.混匀,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按重量份数称量后进行混匀,混匀的过程采用等量递增稀释法,即先向混匀容器中加入称量好的儿茶、轻粉、冰片和水牛角进行混匀,再加入称量好的朱砂和珍珠进行混匀,最后加入称量好的血竭和乳香进行混匀;d.干燥,优选冷冻干燥,将混匀好的药粉置于0~2℃下进行预冻预处理,然后降温,在温度为-25~-30℃、真空度为66~75pa的环境下进行干燥处理;e.分装,将冷冻干燥后的药粉进行分装,可分装于真空包装袋内或包装瓶中,即得到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的使用方法为:先对压疮面进行清创处理(可使用酒精、双氧水或凉白开水,优选双氧水),再将本发明的中药散剂涂抹在压疮面上即可,还可以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以防药粉的脱落。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的用药周期可根据压疮的严重程度进行灵活调整,具体可以为ⅰ期、ⅱ期压疮每天换药一次,ⅲ期、ⅳ期压疮每天换药两次,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删换药次数。实施例1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其原料包括冰片、朱砂、血竭、珍珠、乳香、轻粉、儿茶和水牛角八种,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冰片1份、朱砂40份、血竭40份、珍珠40份、乳香40份、轻粉15份、儿茶1份、水牛角25份。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净选,拣净各原料中的杂质及去除非药用成分,并将珍珠进行水洗再干燥处理,乳香进行炒制;b.粉碎,将净选后的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粉碎至粒径为150目;c.混匀,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按重量份数称量后进行混匀,混匀的过程采用等量递增稀释法,即先向混匀容器中加入称量好的儿茶、轻粉、冰片和水牛角进行混匀,再加入称量好的朱砂和珍珠进行混匀,最后加入称量好的血竭和乳香进行混匀;d.冷冻干燥,将混匀好的药粉置于0℃下进行预冻预处理,然后降温,在温度为-25℃、真空度为75pa的环境下进行干燥处理;e.分装,将冷冻干燥后的药粉进行分装,可分装于真空包装袋内或包装瓶中,即得到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实施例2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其原料包括冰片、朱砂、血竭、珍珠、乳香、轻粉、儿茶和水牛角八种,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冰片15份、朱砂20份、血竭60份、珍珠20份、乳香60份、轻粉1份、儿茶15份、水牛角1份。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净选,拣净各原料中的杂质及去除非药用成分,并将珍珠进行水洗再干燥处理,乳香进行炒制;b.粉碎,将净选后的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粉碎至粒径为300目;c.混匀,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按重量份数称量后进行混匀,混匀的过程采用等量递增稀释法,即先向混匀容器中加入称量好的儿茶、轻粉、冰片和水牛角进行混匀,再加入称量好的朱砂和珍珠进行混匀,最后加入称量好的血竭和乳香进行混匀;d.冷冻干燥,将混匀好的药粉置于2℃下进行预冻预处理,然后降温,在温度为-30℃、真空度为66pa的环境下进行干燥处理;e.分装,将冷冻干燥后的药粉进行分装,可分装于真空包装袋内或包装瓶中,即得到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实施例3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其原料包括冰片、朱砂、血竭、珍珠、乳香、轻粉、儿茶和水牛角八种,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冰片7份、朱砂35份、血竭45份、珍珠35份、乳香45份、轻粉10份、儿茶7份、水牛角16份。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净选,拣净各原料中的杂质及去除非药用成分,并将珍珠进行水洗再干燥处理,乳香进行炒制;b.粉碎,将净选后的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粉碎至粒径为200目;c.混匀,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按重量份数称量后进行混匀,混匀的过程采用等量递增稀释法,即先向混匀容器中加入称量好的儿茶、轻粉、冰片和水牛角进行混匀,再加入称量好的朱砂和珍珠进行混匀,最后加入称量好的血竭和乳香进行混匀;d.冷冻干燥,将混匀好的药粉置于1℃下进行预冻预处理,然后降温,在温度为-27℃、真空度为70pa的环境下进行干燥处理;e.分装,将冷冻干燥后的药粉进行分装,可分装于真空包装袋内或包装瓶中,即得到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实施例4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其原料包括冰片、朱砂、血竭、珍珠、乳香、轻粉、儿茶和水牛角八种,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冰片10份、朱砂25份、血竭55份、珍珠25份、乳香55份、轻粉7份、儿茶10份、水牛角10份。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净选,拣净各原料中的杂质及去除非药用成分,并将珍珠进行水洗再干燥处理,乳香进行炒制;b.粉碎,将净选后的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粉碎至粒径为250目;c.混匀,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按重量份数称量后进行混匀,混匀的过程采用等量递增稀释法,即先向混匀容器中加入称量好的儿茶、轻粉、冰片和水牛角进行混匀,再加入称量好的朱砂和珍珠进行混匀,最后加入称量好的血竭和乳香进行混匀;d.冷冻干燥,将混匀好的药粉置于0.5℃下进行预冻预处理,然后降温,在温度为-28℃、真空度为72pa的环境下进行干燥处理;e.分装,将冷冻干燥后的药粉进行分装,可分装于真空包装袋内或包装瓶中,即得到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实施例5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其原料包括冰片、朱砂、血竭、珍珠、乳香、轻粉、儿茶和水牛角八种,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冰片8份、朱砂30份、血竭50份、珍珠30份、乳香50份、轻粉8份、儿茶8份、水牛角13份。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净选,拣净各原料中的杂质及去除非药用成分,并将珍珠进行水洗再干燥处理,乳香进行炒制;b.粉碎,将净选后的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粉碎至粒径为225目;c.混匀,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按重量份数称量后进行混匀,混匀的过程采用等量递增稀释法,即先向混匀容器中加入称量好的儿茶、轻粉、冰片和水牛角进行混匀,再加入称量好的朱砂和珍珠进行混匀,最后加入称量好的血竭和乳香进行混匀;d.冷冻干燥,将混匀好的药粉置于1℃下进行预冻预处理,然后降温,在温度为-28℃、真空度为71pa的环境下进行干燥处理;e.分装,将冷冻干燥后的药粉进行分装,可分装于真空包装袋内或包装瓶中,即得到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典型病例病例1患者魏某某,性别男,年龄81岁,患者病情为:长期卧床,尾骨位置右胯骨位置由于长期压迫皮下组织受创形成压疮,疮面大约8厘米×9厘米,受损区域皮肤真皮部分缺失,有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先对创面用双氧水进行处理,然后将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涂抹在创面上,每天换药一次,在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后第五天表面结痂,第七天疮面开始愈合直至疮面愈合,愈后无疤痕。病例2患者吴某某,性别女,年龄72岁,患者病情为:长期卧床,左胯骨位置由于长期压迫皮下组织受创形成压疮,疮面大约3厘米×5厘米,受损区域皮肤呈褐红色,有疼痛,硬块与粘稠状的渗出。先对创面用双氧水进行处理,然后将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涂抹在创面上,每天换药一次,在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后第二天表面结痂,第四天疮面开始愈合直至疮面愈合,愈后无疤痕。病例3患者宋某某,性别女,年龄31岁,患者病情为:骨癌卧床,身上多处压疮,创面呈ⅱ、ⅲ、ⅳ期压疮。先对创面用双氧水进行处理,然后将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涂抹在创面上,可包扎一层无菌纱布以防止药粉脱落,ⅱ期压疮每天换药一次,ⅲ期、ⅳ期压疮每天换药两次,在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后第二天表面结痂,第四天疮面开始愈合直至疮面愈合,愈后无疤痕。病例4患者刘某某,性别女,年龄83岁,患者病情为:小脑萎缩长期卧床,右胯骨位置由于长期压迫皮下组织受创形成压疮,疮面大约5厘米×7厘米,受损区域皮肤呈褐红色,有疼痛,硬块与粘稠状的渗出。先对创面用双氧水进行处理,然后将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涂抹在创面上,每天换药一次,在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后第二天表面结痂,第四天疮面开始愈合直至疮面愈合,愈后无疤痕。对比试验本对比试验是将本发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与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压疮的橡皮生肌膏做临床对比,具体试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病例资料:将3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31~83岁,平均55岁;压疮直径1.5~9cm,平均5cm;ⅰ期5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3例。对照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3~80岁,平均54岁;压疮直径为1.3~8.7cm,平均5.2cm;ⅰ期3例,ⅱ期4例,ⅲ期2例,ⅳ期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18例,创面常规消毒后,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均匀撒于创面,再用一层无菌纱布包扎,按照ⅰ期、ⅱ期压疮每天换药一次,ⅲ期、ⅳ期压疮每天换药两次的换药周期进行换药处理;对照组12例,创面常规消毒后,使用橡皮生肌膏涂于创面,换药周期与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相同。两组均连用30日,观察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以治愈、有效、无效三级制定疗效标准。治愈:创面全部愈合,上皮完全覆盖;有效:创面干燥,面积缩小,肉芽组织生长;无效:创面面积缩小不明显或扩大。治疗结果:表1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181618088.9100对照组1279358.375由上表可知治疗组患者的压疮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9%、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75%。两组压疮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表2组别例数ⅰ期(d)ⅱ期(d)ⅲ期(d)ⅳ期(d)治疗组184.57.210.213.5对照组126.89.717.925.8由上表可知治疗组压疮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后复发情况: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后的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分别记录治愈后1个月、2个月、6个月和1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表3组别例数1个月2个月6个月1年治疗组160002对照组70135由上表可知,治疗组治愈后的患者在治愈后半年内无复发,1年后仅有2例复发的,1年的复发率仅为12.5%;而对照组治愈后的患者在治愈后2个月即出现复发,1年的复发率为71.4,明显高于治疗组。综上可知,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不仅适用于压疮各时期使用,对各时期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创面愈合时间较短,提高了压疮的治疗效果及治愈率;此外,经本发明的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治愈后的患者压疮的复发率极低,本发明具有根治压疮的优良效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