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的护唇口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5524发布日期:2018-10-30 15:10阅读:1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
技术领域
,尤其是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的护唇口红。
背景技术
:嘴唇皮肤与其他部位的肌肤不同,嘴唇皮肤角质较薄,没有毛囊、皮脂腺等附属器官,而有许多唾液腺分布在角质层,其角质层、颗粒层薄,颗粒黑色素比普通皮肤要少。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口红产品,主要成分是羊毛脂、蜡质和染料,羊毛脂有较强的吸附性,可将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病毒及一些重金属离子吸附在嘴唇黏膜上,蜡质源于石油,如石蜡、白油、地蜡等;且羊毛脂与蜡质成分复杂,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嘴唇粘膜干裂、剥落,有时感到嘴唇发痒或轻微疼痛等;根据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在青年女性癌症患者中,有18.2%的病因与涂口红有关。口红含有较高量的铅、镉等重金属,铅具有蓄积性,长期吸入人体恐会导致慢性铅中毒,引起贫血、腹痛、急性肾衰竭等问题。人在喝水、吃东西时,就能将口红及其上面的这些有害健康的物质带到嘴里,使其直接进入到人体内。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的护唇口红,该护唇口红含有麦卢卡蜂蜜有效成分me护唇因子,可修复防止唇部干裂蜕皮,促进娇嫩皮肤的新陈代谢,抑制唇部炎症发生,保养唇部肌肤,对治疗口唇炎具有显著功效的口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护唇口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口红中麦卢卡蜂蜜有效成分me护唇因子;在最后添加植物精油,可有效减少精油的挥发;制备所得的口红在使用时没有颗粒感,更润滑、颜色更均匀。本发明提供的前一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的护唇口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15-30份含有me护唇因子的麦卢卡蜂蜜、0.1-1份二丙二醇、0.5-1.5份尿囊素、47-50份润肤剂、3-15份植物精油、0.15-6.5份着色剂、6份增稠剂、5份粘合剂、6份抗氧化剂。所述的me护唇因子(manukaessential)是指天然存在于麦卢卡蜂蜜中的甲基乙二醛、糖、蛋白质、总酚、矿物质、酚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的组合物,将其命名为me护唇因子。其中,所述润肤剂为小麦胚芽油、甜扁桃油、玫瑰果油、葡萄籽油、松子油、白池花籽油、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六硬脂酸酯、二聚季戊四醇三-聚羟基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的着色剂为ci77891、ci19140、ci15850、ci45380、ci16035、ci77491、ci77492、ci77499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石蜡、蜂蜡、巴西棕榈树蜡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粘合剂为蜂蜡。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维生素e。其中,所述植物精油为橙花精油、柠檬精油、肉桂精油、佛手柑精油、洋甘菊精油、鼠尾草精油、芦荟精油、茉莉精油、薰衣草精油、蔷薇花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后一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的护唇口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配方准确称好原料;步骤2:将润肤剂与着色剂混合搅拌均匀;步骤3:加入增稠剂、粘合剂混合均匀加热至70-90℃,然后降温至10-50℃;步骤4:加入抗氧化剂和含有me护唇因子的麦卢卡蜂蜜、二丙二醇、尿囊素并混合均匀,经过研磨机进行研磨,再添加植物精油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物倒入模具成型即得。其中,步骤3所述的加热至70-90℃后,恒温保持15-25分钟。其中,步骤4所述研磨颗粒的粒径≤400纳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述的含有me护唇因子的麦卢卡蜂蜜富含维生素a、b1、b2、b6、e、蛋白质、脂肪酸,具有滋养与保湿的功效,起到舒缓与抗过敏的作用,是一种保养皮肤及滋润效果极佳的植物油,对于唇干、唇裂或因气候变化而引起唇部起皮等不适问题极有益处,是一种天然的润湿剂;富含矿物质、蛋白质及各种维他命,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它能有效地预防唇部过敏现象,消除红肿、干燥和发炎等问题;同时天然存在于麦卢卡蜂蜜中的甲基乙二醛是一种尿素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尿素酶的活性,造成细菌无法产生氨,而使细菌在酸性环境下死亡,从而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生育酚乙酸酯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减少唇部色素沉淀,保护唇部水分防止流失,有效地减少唇部皱纹,使唇部饱满鲜红。本发明所添加的天然植物精油具有很好的美容护肤作用,能分解唇部积累色素,加速养分和水分的平衡,强化细胞毒素的排出,具有抗老、保湿及防皱功效,令唇部颜色看起来更加健康与滋润。植物精油是天地间唯一能深入肌肤和人体内循环却不留化学残留的天然保养元素的精油,是一种萃取天然植物的花、叶、种子等部位的芳香液态物质,精油的分子结构很小,更为皮肤所接受,吸收率近乎完美,最重要的是自然、纯净、无副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步骤1:分别称量15份含有me护唇因子的麦卢卡蜂蜜、0.1份二丙二醇、1.5份尿囊素、47份润肤剂、15份植物精油、0.15份着色剂、6份增稠剂、5份粘合剂、6份抗氧化剂;步骤2:将润肤剂与着色剂混合搅拌均匀;步骤3:加入增稠剂、粘合剂混合均匀加热至90℃,恒温保持15分钟,然后降温至50℃;步骤4:加入维生素e和含有me护唇因子的麦卢卡蜂蜜、二丙二醇、尿囊素并混合均匀,经过研磨机进行研磨,所述研磨颗粒的粒径≤400纳米,再添加植物精油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物倒入模具成型即得。实施例2步骤1:分别称量30份含有me护唇因子的麦卢卡蜂蜜、1份二丙二醇、0.5份尿囊素、50份润肤剂、3份植物精油、6.5份着色剂、6份增稠剂、5份粘合剂、6份抗氧化剂;步骤2:将润肤剂与着色剂混合搅拌均匀;步骤3:加入增稠剂、粘合剂混合均匀加热至70℃,恒温保持25分钟,然后降温至10℃;步骤4:加入维生素e和含有me护唇因子的麦卢卡蜂蜜、二丙二醇、尿囊素并混合均匀,经过研磨机进行研磨,所述研磨颗粒的粒径≤400纳米,再添加植物精油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物倒入模具成型即得。实施例3步骤1:分别称量23份含有me护唇因子的麦卢卡蜂蜜、0.5份二丙二醇、0.8份尿囊素、48份润肤剂、9份植物精油、4.3份着色剂、6份增稠剂、5份粘合剂、6份抗氧化剂;步骤2:将润肤剂与着色剂混合搅拌均匀;步骤3:加入增稠剂、粘合剂混合均匀加热至80℃,恒温保持20分钟,然后降温至30℃;步骤4:加入维生素e和含有me护唇因子的麦卢卡蜂蜜、二丙二醇、尿囊素并混合均匀,经过研磨机进行研磨,所述研磨颗粒的粒径≤400纳米,再添加植物精油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物倒入模具成型即得。将实施例1制得的护唇口红称重1g,加入9ml纯水混合研磨5min,离心去上清液,配制成10mg/ml与50mg/ml的待测品,并将其通过微孔滤膜,得无菌待测品溶液,放置20℃冰箱内备用;并将其与对照组(即不添加实施例1制得的护唇口红)分别进行抗菌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消炎性能的测试。一、抗菌性能测试采用液态培养法培养大肠杆菌,得109cfu/ml的菌液,稀释至104cfu/ml,取10ml稀释后的菌液分别加至10μl10mg/ml或50mg/ml的无菌待测品溶液中,混合均匀,10min后涂布于培养皿中,放至37℃培养箱中24h后,取出并计算菌落数。结果详见表1和图1:表1抗菌性能测定实验结果测试组cfu/ml对照组1083±8110mg/ml无菌待测样品溶液050mg/ml无菌待测样品溶液0经实验证明,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护唇口红确实具有抗菌效果。二、抗氧化测试h2dcf-da对过氧化氢非常敏感,可用来侦测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化物,h2dcf-da本身不具有荧光性,加至培养液中可经由扩散作用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细胞内的酵素酯酶会对h2dcf-da进行去乙酰化作用,进而形成极性的化合物,当细胞内有过氧化物存在时,会使h2dcf氧化形成具有荧光的产物(dcf)。当细胞内ros的量越多,h2dcf被氧化成带荧光(dcf)就会越多,故利用侦测dcf荧光强度即可得知细胞内ros的产生量。取1×105cells/well细胞培养液至96wells,于37℃培养24h;添加10μm/mlh2dcf-da,于37℃培养24h;在10mg/ml或50mg/ml的无菌待测品溶液中添加1mmh2o2后,于37℃避光培养1h;以pbs清洗细胞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ros量,并做3次重复实验,将其平均,结果及标准差均详见表2:表2抗氧化性能测试中ros表现量组别平均值(nmdcf)标准差对照组1.310.11h2o21.920.4110mg/ml无菌待测品溶液1.880.2650mg/ml无菌待测品溶液1.840.23实验证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护唇口红具有抗氧化性,10mg/ml无菌待测品溶液的ros表现量为1.88±0.26,相较于对照组氧化反应降低了2%;50mg/ml无菌待测品溶液的ros表现量为1.84±0.23,氧化反应降低了4%。三、消炎性能测试取5×105cell/wellbv-2小胶质细胞培养于24孔盘中,培养24h后添加10mg/ml或50mg/ml无菌待测品溶液继续培养24h;测定其od595吸光值,重复3次,求平均值。结果详见表3:表3消炎性能测试中no表现量组别平均值(um)标准差对照组4.31.1lps41.26.110mg/ml28.45.650mg/ml20.65.1实验证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护唇口红具有消炎作用,10mg/ml无菌待测品溶液的no表现量为28.4±5.6,相较于对照组发炎反应降低了31%;50mg/ml无菌待测品溶液的no表现量为20.6±5.1,发炎反应降低了5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