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可靠的蒸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7795发布日期:2018-12-19 06:4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可靠的蒸脸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美容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可靠的蒸脸器。

背景技术

蒸脸器是现代一种比较先进的专业家用补水美容仪器,基本原理是把水转化成纳米级较高温度的水雾,水雾使皮肤的毛孔打开以起到疏通毛孔、帮助肌肤排毒、加快血液循环、消除污垢、消减黑斑与皱纹等功效,从而可以让使用者的皮肤保持红润细腻、洁白光滑和健康饱满。

比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9763647公开一种冷热双效蒸脸机,包括壳体、水箱、蒸发器、发热体和控制器,所述水箱、蒸发器、发热体和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发热体设置在蒸发器上;所述蒸发器与水箱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蒸发器和发热体电联接,并分别控制蒸发器和发热体工作或停止。该技术方案公开的蒸脸机能够实现先热后冷双效蒸脸使得皮肤更加紧致、润滑和有光泽,然而,当蒸发器与水箱连通的供水水路设计不合理,导致蒸发器里面的空气不易排不出去,空气留存在蒸发器内容易引起出雾中断导致出雾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冷热雾化蒸脸器,让导水管内的空气从导水管进水端排出至储水腔而不会随水流大量进入热雾发生装置,确保热雾发生装置能够产生连续稳定的热雾以提高蒸脸器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稳定可靠的蒸脸器,其包括:设有冷雾出口621的冷雾发生装置6,该冷雾发生装置6包括设有第二出水口69的储水腔61;设有热雾出口72的热雾发生装置7,该热雾发生装置7至少具有第二进水口71以及设置在第二进水口71至热雾出口72之间的加热模块;两末端分别设置为进水端81和出水端82的导水管8,进水端81与第二出水口69相连,出水端82与第二进水口71相连,且进水端81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端82的横截面积。

其中,所述稳定可靠的蒸脸器还包括可拆卸式的水箱2,该水箱2设有第一出水口21,而储水腔61设有第一进水口60,该第一进水口60与第一出水口21相连通。

其中,第一出水口21的横截面积小于进水端81的横截面积。

其中,储水腔61的储水容量大于水箱2的储水容量。

其中,所述稳定可靠的蒸脸器还包括主机外壳11,该主机外壳11的上端面设有面板12,该面板12上设有水箱槽121,而水箱2设置在水箱槽121中。

其中,冷雾发生装置6和热雾发生装置7通过支架4固定后设置在主机外壳11内。

其中,所述稳定可靠的蒸脸器还包括喷雾嘴3,冷雾出口621、热雾出口72均通过出雾管9与喷雾嘴3相连通。

其中,出雾管9包括冷雾进雾管91、热雾进雾管92及与喷雾嘴3相连的主雾管90,冷雾进雾管91、热雾进雾管92分别与冷雾出口621及热雾出口72相连,冷雾进雾管91、热雾进雾管92分别与主雾管90相连通。

其中,在储水腔61上方设有雾化罩62,雾化罩62与储水腔61之间形成雾化腔,且冷雾出口621设置在雾化罩62的顶部,并在储水腔61底部且位于雾化罩62下方的雾化部63。

其中,在储水腔61的外侧还设有风机66,该风机66的出风口与雾化腔之间设有风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蒸脸器包括独立工作的冷雾发生装置和热雾发生装置,冷雾发生装置由水箱供水,再由冷雾发生装置通过导水管给热雾发生装置供水,通过设置导水管的进水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端的横截面积,当储水腔的水从进水端进入导水管内时,由于出水端流出的水较少从而水流不会迅速的进水端封闭,让导水管内的空气能够从进水端排出至储水腔而不会随水流大量进入热雾发生装置而影响热雾排出,使热雾发生装置能够产生连续稳定的热雾,提高蒸脸器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2.在蒸脸器内设提供常温水雾的冷雾发生装置以及提供热雾的热雾发生装置,冷雾发生装置与热雾发生装置独立设置,整体结构紧凑,既可以单独提供常温的水雾(冷雾)或热雾,又可以同时提供常温的水雾和热雾,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使用观感及体验更佳。

3.蒸脸器整体结构紧凑,结构简单且方便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蒸脸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蒸脸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控雾主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冷雾发生装置、热雾发生装置及水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控雾主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冷雾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导水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属于蒸汽美容设备的蒸脸器,该蒸脸器包括:主机外壳11,该主机外壳11的上端面设有面板12,该面板12上设有水箱槽121;与主机外壳11可转动相连的保护罩13,该保护罩13设置可罩设在主机外壳11的上方;设置在主机外壳11内的控雾主机。

进一步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控雾主机包括:可拆卸式的水箱2,该水箱2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21;提供常温水雾或冷雾(本申请中的常温水雾与冷雾为相同概念,冷雾指常温的水经过雾化后形成的水雾,并非经过制冷后绝对温度较低的汽雾)的冷雾发生装置6,其至少具有第一进水口60、第二出水口69和冷雾出口621,该第一进水口60与第一出水口21相连通;提供热雾的热雾发生装置7,热雾发生装置7至少具有第二进水口71、热雾出口72以及设置在第二进水口71至热雾出口72之间的加热模块(比如,加热模块是现有技术中的电阻丝、电热管或电热膜);用于给冷雾发生装置6和热雾发生装置7的加热模块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模块5;连接在第二出水口69与第二进水口71之间的导水管8,冷雾发生装置6内的常温水从第二出水口69经过导水管8从热雾发生装置7的第二进水口71流入从而给热雾发生装置7供水;连接冷雾出口621及热雾出口72的出雾管9;与出雾管9相连的喷雾嘴3,该喷雾嘴3部分外露出面板12;支架4,水箱2、冷雾发生装置6、热雾发生装置7及电源模块5均固定在支架4上形成如图4所示整体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箱槽121设置在面板12上靠近面板12与保护罩13可转动相连的位置,从而当保护罩13罩设在面板12上时同时起到将水箱2限位在水箱槽121之中。打开保护罩13后,可以方便的从水箱槽121之中取出水箱2进行加水及清洗操作。

进一步结合图4和图6所示。该实施例中冷雾发生装置6包括:用于储水的储水腔61,该储水腔6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60和第二出水口69,该第一进水口60与水箱2的第一出水口21相连通;设于储水腔61上方的雾化罩62,雾化罩62与储水腔61之间形成雾化腔,且该雾化罩62的顶部设有冷雾出口621;设于储水腔61底部且位于雾化罩62下方的雾化部63(比如,雾化部63为超声波雾化片);在储水腔61的外侧还设有风机66,该风机66的出风口与雾化腔之间设有风道。具体来说,在风机66的出风口与雾化罩62之间设置导风罩67,该导风罩67的内侧面与雾化罩62外侧面之间形成风道,该风道连通风机66的出风口与雾化罩62的内部(雾化腔)。因此,当风机66启动时,风从风道进入雾化腔内,通过罩孔641带走雾气实现水与雾分离,让常温的水雾从冷雾出口621排出至出雾管9。

进一步结合图3和图5所示。出雾管9包括:与冷雾出口621相连的冷雾进雾管91;与热雾出口72相连的热雾进雾管92;末端设有出雾口93的主雾管90,该出雾口93与喷雾嘴3相连;冷雾进雾管91、热雾进雾管92分别与主雾管90相连通。冷雾、热雾分别从冷雾出口621及热雾从热雾出口72进入后汇集于主雾管90,再从主雾管90末端的出雾口93排出至喷雾嘴3,最终从喷雾嘴3喷出。用户将喷雾嘴3对着脸部,利用冷雾或/和热雾进行脸部皮肤保湿美容。

进一步结合图3、图4和图7所示。导水管8的进水端81与储水腔61的第二出水口69相连,导水管8的出水端82与热雾发生装置7的第二进水口71相连。这样,水箱2给储水腔61供水以便冷雾发生装置6能够产生冷雾,由储水腔61通过导水管8给热雾发生装置7提供产生热雾所需的水。

并且,针对导水管8而言,设置进水端81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端82的横截面积。进水端81的横截面积较大表明进水端81的尺寸大于出水端82的尺寸,而单位时间进入进水端81的排入水量取决于通过出水端82的排出水量,因此进水端81满足出水端82的最大排出水量时仍存在余量,此余量表现为进水端81不会被水封闭而存在一定的间隙,此间隙可让导水管8内的空气从进水端81排出至储水腔61。也就是说,当储水腔61的水从进水端81进入导水管8内时,由于出水端82流出的水较少从而水流不会迅速的进水端81封闭,让导水管8内的空气能够从进水端81排出至储水腔61,确保导水管8内的空气不能随水流大量进入热雾发生装置7而影响热雾排出,使热雾发生装置7能够产生连续稳定的热雾。比如,当导水管8为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则设置进水端81的管径大于出水端82的管径。

并且,水箱2的第一出水口21的横截面积小于储水腔61的第二出水口69的横截面积为宜,即,水箱2的第一出水口21的横截面积小于进水端81的横截面积。当然,也可以设置第一出水口21的横截面积不小于进水端81的横截面积,前提是储水腔61的储水容量大于水箱2的储水容量,因此水箱2的储水容量从第一出水口21全部流出后,水流也不能将导水管8的进水端81封住,从而让导水管8内的空气仍然可以从进水端81排至储水腔61而不会随水流排至热雾发生装置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